“十二五”规划建议公布 未来五年攻坚调结构//扩大内需首次在五年规划建议中单独成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27:49

“十二五”规划建议公布 未来五年攻坚调结构//

扩大内需首次在五年规划建议中单独成章

2010年10月28日02:15第一财经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许可新 孙书博 汪时锋 孟斯硕

编者按:

外界期许已久的“十二五”规划昨天终现端倪。当天,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于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建议》共分十二个部分,开篇即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样的定调彰显了未来五年攻坚调结构促转型的决心。

“十二五”不提GDP指标 主攻“调结构”

“十二五”规划建议昨日全文公布

●财税改革

房地产税又添变数

●行政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公信力成亮点

●收入分配

初次分配也要强调效率公平

●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支柱化”再提速

指导“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昨日全文发布。

接近2万字的篇幅中,只字未提未来5年GDP的具体指标,与5年前“十一五”建议中明确提出“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对比。

《建议》明确提出,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消费位列“三驾马车”之首

如何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议》提出,将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仔细对比5年前的《建议》即可发现,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首次被提到了第一的位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驾马车”顺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经济结构的调整,除了“三驾马车”的调整,也要靠科技创新。

官方酝酿一年有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建议》数次提及。

《建议》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而“服务业大发展”则被定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建议》提出,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并将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经济的清洁发展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不过,这份纲领性文件并未给出具体下降指标。

关注民生

“十二五”是中国提出的要在2020年(即“十三五”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被《建议》认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为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等,在《建议》设置的“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被提到了最为靠前的位置。

在周一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部署今年第四季度工作时也明确提出,当前将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并加强对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引导社会预期。

“十二五”要求维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可谓与当前经济一脉相承。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也是今后5年中国的主要目标之一。

《建议》称,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建议》还提出,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对此,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建议》强调改革是一大亮点,在改革问题上态度非常明确,且对于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领域直点其名,和以往的表述有所区别。

 

我要评论(0)

相关阅读:

·“十二五”不提GDP指标 主攻“调结构” 2010.10.28
·广东探索增长新逻辑 下调十二五GDP增长幅度 2010.10.28
·中国碳减排目标被煤炭绑架 十二五煤炭或超标 2010.10.28
·今年顺差逼近1800亿美元 十二五开局需保增长 2010.10.2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建议发布 2010.10.28
·新华社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2010.10.27
·中共“十二五”规划建议:开征环境保护税 2010.10.27
·十二五规划建议:把医疗卫生作为公共产品提供 2010.10.27

财经首页头条推荐:国务院强调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扩大内需首次在五年规划建议中单独成章

2010年10月27日21:55新华网查文晔 刘欢 李建平我要评论(29) 字号:T|T

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查文晔刘欢李建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于27日公布,“扩大内需”首次在建议中成为独立章节。

分析人士表示,这表明中国将“扩大内需”战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着眼于消费、投资与出口平衡拉动中国经济,更着眼于让更多民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建议》共分十二个部分,其中第二个部分题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建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中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投资、出口、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与消费被称为“内需”。长期以来,消费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40%-50%之间,2008年该比重仅为48.59%。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投资所占比重。近五年的数据显示,仅固定资产投资一项占GDP的比重就接近50%。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指出,“扩大内需”单独成章充分表明,中国已将其完全纳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的轨道。

中国强调扩大内需战略还有国际因素考量。目前全球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中国不能再过度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如果能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中国将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主动权。”张晓晶说。

《建议》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中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目前,作为中国居民收入主要渠道的工资收入,在生产要素中的分配比例偏低,仅占企业运营成本的不到一成,远低于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连年下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人均GDP增长。收入水平严重制约了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扩大。

“如果经济增长的成果不能体现到居民的消费增长上,不能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这样的增长就只能是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增长,从而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说。

《建议》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9月在第五届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实现包容性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社会正经历人均GDP由3000美元向更高增长的阶段,消费正处于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加快的时期,扩大消费大有可为。

“未来中国消费结构的转型,主要特征就是降低食品等生存消费的比重,提高家庭设备、通讯交通、文化娱乐等发展和享受消费的比重,从而大幅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夏业良说。

《建议》提出,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目前中国依然处于“消费抑制阶段”,即经济高增长、居民高储蓄和低消费共存。只有消除了抑制消费的因素,居民最终消费的潜力才可能得到释放。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在扩大内需方面采取的措施应包括:普遍较快提升居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渐完善教育、住房、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等。

金融危机暴发后,中国采取了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养老金标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发放居民消费券等措施,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居民收入,改进消费结构、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方式转变。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调低、扩中、限高”的收入分配调整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此外还应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稳定他们的消费预期。

《建议》提出,要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

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029亿元,同比增长18.3%。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5756元。

收入增长有效推动了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升级换代。家电、交通和通讯类产品的消费已向农村居民普及。

张晓晶指出,金融危机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是成功的。未来五年,应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减轻居民的教育、养老、医疗负担。

《建议》提出,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国政府已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去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基金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截至去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超过1.2亿人,全国基本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已超过12亿人,总体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绝大多数省份已建立了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

庄健指出,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涉及一系列的利益调整和政府职能转变:包括改革户籍制度,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限制高管收入,缩小行业差距;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增加职工工资等。

《建议》还提出,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今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单,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

分析人士指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鼓励的投资方向,这将鼓励提高投资质量,将资金投到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向的领域中去。

我要评论(29)

相关专题:

“十二五”规划

相关阅读:

·十二五规划建议:把医疗卫生作为公共产品提供 2010.10.27
·十二五规划建议:破解扩大内需体制机制障碍 2010.10.27
·十二五规划建议: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2010.10.27
·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五个坚持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2010.10.2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发布 2010.10.27
·新华社播发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2010.10.27
·石化行业“十二五”规划之新材料篇:化工新材料将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2010.10.27
·航天信息三季报点评:净利润增速大幅提升,十二五目标营收翻番 2010.10.27

财经首页头条推荐:国务院强调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十二五”预热:产业规划

农业:重点完成增收等四项工作
“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重点要完成保障供给、促进增收、夯实基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4项任务…[详细]
工业:李毅中详解核心任务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为目标…[详细]
服务业:指标将大幅调高
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将会大幅上调。拟向中央上报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超过50%…[详细]
能源:结构调整 煤炭比重将降
重点围绕实现中央提出的“两个目标”展开,将显著改变我国煤炭比重多年来居高不下的局面…[详细]
石化行业:进行结构调整
2015年形成若干2000万吨级炼油生产基地,炼厂平均规模超600万吨/年,乙醇装置规模60万吨/年…[详细]
汽车:目标3000万辆 角逐强国
2009年年底,中国主要30家企业整车产能1359万辆,工信部预测,2015年年底规划产能将达到3124万…[详细]
医药:产业升级 占领技术高点
医药行业发展有两个重点,一是要抓产业升级;二是要不失时机抓住生物医药技术制高点的占领…[详细]
文化产业:转变发展是主线
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在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中发挥重大作用…[详细]
交通:快速铁路网将达4万公里
十二五期间,快速铁路网(时速160公里以上)将达到4万公里,比“十一五”的2万公里目标翻一番…[详细]

“十二五”预热:地区规划


北京十二五规划首提“重点区域”
上海:产业九大领域增投500亿
广东: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发展产业
浙江:十二五转型主攻现代服务业
重庆:1.5万亿工业投资计划
天津:200亿支持科技中小企业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进国家规划
江苏:打造沿海低碳经济示范区
海南:谋篇布局旅游岛建设
河南:着力发展七大新兴产业

“十二五”规划猜想

两大主题

区域发展和城镇化
未来几年政府将着力加快西部和其它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步伐,加速这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为实现这些目标,将通过倾斜的政策(如优惠的土地和信贷政策)促进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迁移…[详细]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将“调整经济结构”部分解读为“产业升级”。与简单淘汰落后产能不同,这个主题意味着在新设备、新技术和新产业上的投资,因而很容易被人接受…[详细]

四大新亮点

下调GDP增长目标
作为政府将更加重视调结构的信号,十二五规划的年均增长目标可能从十一五规划的7.5%调降至7%。未来10年年均增速仅需达到约5.6%就能完成2000年至2020年间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详细]
制定节能和碳排放新目标
政府可能设定单位GDP能耗再下降20%的节能目标。同时,基于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0%-45%的承诺,中国或许也会制定碳排放中期目标…[详细]
强调提高居民收入与改善收入分配
为了提振内需,政府将把提高居民收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改善收入分配也是一个重要主题,其中不一定包括提高国企的分红,但非常可能包括上调国有部门的工资,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等…[详细]
保障性住房与社会保障体系
迅速蹿升的房价对许多城市居民而言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政府将加大关注和开支,在未来几年提供更多保障性住房。这与医疗养老改革一道可能被视为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另一项内容…[详细]

七大改革攻坚

能源和资源价格改革
调整资源和能源价格以体现其相对稀缺性并减少对工业的隐性补贴。这虽然会提高下游生产商的成本,但会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详细]
土地市场和物业税改革
打破地方政府在城镇土地供应领域的垄断将有助于增加土地和房地产供应,并降低其价格。长期而言对建筑业以及消费品相关行业应有支持作用…[详细]
财政和税收改革
划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并把政府开支引向公共物品,这将有助于减少经济中的地区性和行业性扭曲,同时会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保体系。整体来说这些政策应有利于服务业和私营企业…[详细]
促进服务业和私营部门发展的措施
政府已表露了促进服务业和私营部门发展的意向,但尚未出台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放松管制、降低准入门槛、改进土地和信贷供应、放松市场准入…[详细]
金融业改革
包括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发展国内债券市场,鼓励私营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放开资本账户。不过,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对中国金融领域今后的改革道路产生巨大影响,改革的步伐可能非常缓慢…[详细]
户口改革和农村土地改革
户籍改革,允许农村居民公平地获得教育等公共基础服务,改善农村地区的社保体系,放宽农村土地流转,都将有助于促进城镇化和农业发展,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和消费…[详细]
国有企业改革
要求国企向国有股持股人更多的分红,这将有助于其改善公司治理情况,提高资本成本从而抑制其投资冲动。这还可以为增加健康和教育支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更多的资金…[详细]

“十二五”规划与股市

更多

“十二五”规划勾勒股市五大投资机会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关键词:新的股市制度红利
机会:
目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股市来说利好效应明显,如果国民收入翻一倍,无论从股民追加投资,还是新的股民涌入市场看,股票市场的市值都应该会大幅上涨…[详细]

扩大内需

关键词:流通、零售、旅游
机会:
广发内需增长基金经理陈仕德认为,总体来说,未来十年间,中国的内需肯定是看好的,其适合长期投资。从扩大内需来看,物流、零售、商业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方向…[详细]

精神文明

关键词:文化、影视、传媒
机会:
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大企业做强,小企业做大两个方面。从做强的角度看,"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形成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出版传媒集团。"…[详细]

节能减排

新能源、环保、新材料
机会:
在"十二五"能源规划中,天然气、核电、水电等传统能源中的清洁能源将成为主要受益方向,其中天然气将成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中长期看,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将在智能电网得到发展后获得长足进展。…[详细]

生物医药产业

关键词:生物药、疫苗、基因
机会:
今年8月,市场就盛传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将出台。本次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主要规划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包括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抗克隆药物、治疗性疫苗…[详细]

相关个股

扩大内需: 物流方面: 东兴证券交运行业分析师周宁推荐:怡亚通(002183)、保税科技(600794)、铁龙物流(600125)。旅游方面:长城证券分析师刘月平推荐:中国国旅(601888)和首旅股份(600258),关注西藏旅游(600749)、三特索道(002159)、ST东海A(000613)等;招商证券分析师苏平推荐:华侨城A(000069)、中青旅(600138)、锦江股份(600754)、湘鄂情(002306)、桂林旅游(000978)。商业方面:招商证券分析师朱卫华推荐:苏宁电器(002024);鄂武商A(000501);百联股份(600631);豫园商城(600655);西单商场(600723)。 精神文明: 影视传媒:西南证券分析师马凤桃推荐:出版传媒(601999)、皖新传媒(601801)、新华传媒(600825)、博瑞传播(600880)、时代出版(600551) 节能减排: 桑德环境(000826)、兴蓉投资(000598)、南海发展(600323)、烟台万华(600309)、红宝丽(002165)、金发科技(600143)、普利特(002324)、新安股份(600596)、宏达新材(002211)、烟台氨纶(002254)、杉杉股份(600884)、江苏国泰(002091)、多氟多(002407)、雅克科技(002409)、鲁阳股份(002088)、三聚环保(300072)、三维丝(300056、回天胶业(300041)、博云新材(002297)、永泰科技(002326)和天马精化(002453)等。 生物医药: 长春高新(000661)、双鹭药业(002038)、丽珠集团(000513)、健康元(600380)、双鹭药业、海正药业(600267)、复星医药(600196)、华兰生物(002007)、天坛生物(600161)、华兰生物、辽宁成大(600739元)、重庆啤酒(600132)。

“十五”期间股市中表现相对较好的板块


十五规划(2001-2005年)中,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虽然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大体上可以认为是中国在促进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另外,从背景来看,十五期间,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在出口贸易的带动下,中国重工业迅速发展,钢铁、水泥、机械、电力、煤炭等产能迅速扩充;同时,在98年亚洲经济危机期间制定的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措施也得到延续,公路、港口等大规模兴建。因此,十五期间与此相关的板块表现相对较好,不过,由于十五期间股市规模尚小,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实体经济的代表性。另外,这其中还有个例外,即规划重点提到的信息产业表现并不突出,这可能跟十五刚好是高科技泡沫破灭之后有关,但可能更多的是与经济发展的重点关系不密切导致。

“十一五”期间股市中表现相对较好的板块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中,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是第三篇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及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中第十六、十七章。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基础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具备了加速增长的潜力;同时,经济管理开始由量的扩张逐步转向了质的提升,人民对生活水平的提升关注度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相关的内需快速增长,尤其是房地产的大发展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中国经济经历了增速最快的一段时期。这些内容都适时地包含在十一五规划中,体现了国家五年规划对整个经济及资本市场的重大意义。

“十一五”规划回顾

两大里程碑意义

强调增长质量而非仅看增长速度
强调增长质量,并提出了可能影响深远的结构性调整蓝图…[详细]
首次提出了节能目标
规划还出台了各种措施以实现增长的“再平衡”,包括首次提出了节能目标,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详细]

“十一五”期间取得巨大成就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2009年我国GDP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比2005年上升3.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万亿美元和6.9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钢、煤、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详细]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十一五”前4年平均增长4.6%,比“十五”期间3.9%的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粮食在40多年中更首次实现了连续6年增产。第二产业2006年到2009年达到年均增速12%,比“十五”的10.8%提高了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前4年平均增速为12.4%,比“十五”的10.5%提高了1.9个百分点。2009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4%,比2005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比“十五”期间多提高1.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详细] 人民生活也得到持续改善:就业规模持续增长,从2006年的7.64亿人增加到2009年的7.7995亿人。从2006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在“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中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持续了2600年的种田交税历史。…[详细]

结构调整仍任重道远

投资占GDP比重在过去五年进一步上升,反之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下降,政府和国有企业在控制和分配经济资源中所发挥的作用加大;经常项目盈余占GDP比重快速增加,仅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有所回落;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国企改革等许多结构性改革出现了停滞徘徊…[详细]  
  • ·“十二五”规划建议出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十二五”不提GDP指标 主攻“调结构”
  • ·十二五规划: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
  • ·中共“十二五”规划建议:开征环境保护税
  • ·扩大内需首次在五年规划建议中单独成章

评论分析

更多
  • ·李长安: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是机会均等
  • ·扩内需摆脱失衡增长路径成为“十二五”要务
  • ·半月谈:十二五经济动力 区域发展和城镇化
  • ·十二五规划:发展要靠改革发力
  • ·新华社: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相关资料

五年规划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简称为“一五。2005起的“十一五规划”将原来的“计划”更名为“规划”。“十二五”规划 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的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

权威声音

胡锦涛
倡导“包容性增长”
提倡将包容性增长加入“十二五”规划,可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详细]
温家宝
已写入扩大内需举措
温家宝访美期间与美企业、金融、学术界精英对话,表示中国已把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写入十二五规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