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颁奖词(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23:31
会飞的蒲公英 收录于2009-12-21 阅读数:
公众公开
2008年度《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颁奖词
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http://www.ywzx8.com/xw/jyxw/200902/30960.html
(排名不分先后)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
获奖理由:从文学阅读到学术阅读再到哲学阅读,从乡村少年到文学青年再到知名学者,随着阅读层次的推进,他的社会身份在不断变化,生命维度在不断拓展。回望自己的人生轨迹,他说:“阅读培育了我的生命情怀,滋润了我的生命质地,提升了我的生命境界……阅读改变命运,阅读滋养生命。”阅读不仅是他由来已久的生命姿态,也是他一以贯之的职业追求和社会理想。在从事教学工作和教育研究的同时,他以公共知识分子的姿态和眼光,坚持不懈地推动和引领教师阅读。他利用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和朋友多读书、读好书;他开博客、写文章、荐书目,为更多相识或素昧平生的教师打开了阅读视野;他组织“麓山之友”教师沙龙,通过阅读滋养教师心灵,并以此为基点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质。
他是一位走出书斋的学者。他所理解和推动的阅读是一项壮美的公益事业。透过他的思想和实践,我们看到精英思维和草根心态并行不悖,看到教师阅读和教育改革互动互成。
王雷英:浙江省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校长,全国第四届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获奖理由:她深信“喜欢读书的校长肯定能够带出喜欢读书的教师,喜欢读书的教师能够带出喜欢读书的孩子,喜欢读书的孩子会带出一个喜欢读书的家庭”。她建立了一条“读书生态链”。在她的推动下,读书成为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成为联系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精神纽带。她以月末读书茶话、办公室图书漂流等活动积极营造具有浓郁读书氛围的校园环境,以小太阳节、读书学位等多种创意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她组织校长论坛,邀请志同道合的校长朋友们共同探寻源于阅读的“心灵力量”和“教育幸福”。
她所推动的读书活动闪现着智慧的灵光和理想的色泽。她让我们明白,个人读书不仅是小事,也是国家大事,因为一个人读书,受益的不只是个人,还有他的家庭、社会和国家
管建刚:江苏省吴江市爱德双语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获奖理由:他自称“半路出家的读书人”,却在阅读中成就了自己的职业人生,也打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他的阅读经验告诉我们:有选择,有目标,才有阅读效率;有坚持,有反思,才有阅读品位,而效率与品位兼有的阅读才是成功的阅读。“读书滋养生命,写作确证人生”,他认为阅读必然基于某种“需要”,而写作最能激发一个人的读书热情。他注重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对接和互动,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了“以写促读、以写导读、以写融读、以写化读”的作文教学新理念,在作文教学领域发起一场革命性变革。
在追求“读以致用”过程中,他不断探索阅读的价值增长点,为语文教学和学生的生命成长撑开了无限空间。
宋继东: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中心小学校长,2007年北京市杰出校长,海淀区模范校长
获奖理由:“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读书,一生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育人”,这是宋继东的信念和追求。在读书中育人,在育人中读书,他把每天的事情和一生的事情融为一体。从行动纲领到制度建设,从制度建设到具体实施,从具体实施到督促评估,在他的组织和推动下,四季青中心小学的读书活动开展得沉稳而扎实,读书已经成为教师们的一项工作内容和一种生活方式。“多读书,你的人生就会不同”——他为学生阅读定下更高远的目标,但首先做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新年伊始,他亲手向全校1200名学生赠书,从学校第一间教室开始,跟每一位学生握手,双手送上精选的图书。1200次握手,1200次赠送,完成了1200次幸福交接。
如今的四季青小学,人人渴求读书,人人热爱读书,人人享受读书。书籍孕育了这所学校四季常青的魅力。
常丽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语文教师,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淄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获奖理由:她相信,在生命的黎明,琅琅书声如同清亮的鸟鸣,会让一个人免于沉沦和庸俗,会提升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境界。2004年9月,她从一年级入手,引导学生和家长开展班级共读和亲子共读。数年的共读实践,留下许多温馨的记忆:清晨的曼妙音乐、郊野的诗歌之旅、家长会上的心灵共鸣……在由诗歌和故事编织而成的生活中,常丽华会不经意听到孩子们成长的“拔节声”,家长们欣喜地发现他们的孩子“看起来很不一样了”。
“晨诵、午读、暮省”,她让阅读成为每一个孩子的生活方式。从毛毛虫到美丽的彩蝶,孩子们在阅读中完成了他们的成长仪式。
郭涵: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获奖理由:从个人勤读到“全员读书”,郭涵在阅读中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智慧和文化情怀。在北京一零一中学,身为校长的她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领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全员上阵。他们的读书活动既有指令性安排,也有自由选择空间;既有精神鼓励,也有物质奖励;既有校内共读,也有校际交流。她推动的读书活动首先是一种管理实践——“书读多了,可以有效构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对学校建设极为重要”;其次是一种文化追求——“一所学校,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精神的荒漠,而应当成为文化的绿洲”。
她把推动读书视为自己的教育使命。读书改善了师生们的精神面貌,也激活了一所学校应有的文化价值。
董仕峰: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副校长,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校长
获奖理由: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故事大王”,他的故事从传统的到根据学校情况临时改编的一应俱全。这位爱讲故事的人,记得是“小人书”开启了自己的遐想之门。他认为神秘而有趣的故事能够拉近大人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故事也能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走进阅读的殿堂。他提倡读书“要与经典为友,要与闲适为伴,要与自信为伍”,因为读书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作为北京市朝阳区“儿童文学阅读工程”的积极参与者,他通过改善阅读条件和营造读书氛围推动校园阅读,把孩子们引上求知向读的心灵之旅。在他看来,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不仅仅是一个课题,更是一项造福于下一代的具体实践活动。
他是一位有着温暖的读书记忆和良好阅读习惯的校长,也是一位愿意为推动阅读大把花钱的校长。他把整个学校打造成一座人气旺盛的“图书馆”,让教育在阅读中回归本真。
杨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副局长
获奖理由:母亲的角色让她对阅读之于儿童成长的意义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出于职业敏感和责任,她觉得应该让更多的母亲、更多的校长和教师了解儿童阅读、推动儿童阅读。她确定了以学校为阵地、向家庭和社区辐射的区域性推进儿童阅读的计划。她不断邀请知名阅读推广人进入校园,培训校长、教师和家长,让他们都成为儿童阅读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她把自己读到的优秀作品和专家推荐的书籍源源不断地发放到学校和师生手中;她组织了“21世纪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为金牛区的儿童阅读事业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争取了更多的外援。
一个爱读书的母亲,能改变一个孩子;一个爱读书的校长,能改变全校师生;一个爱读书的局长,能改变一方教育。她让我们见证了阅读推广工作的价值和社会效益。
翟广顺: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获奖理由:一次结果不容乐观的问卷调查触发了他对教师阅读的忧思,也坚定了他推动阅读的决心和信念。他说:“一个不读书或不会读书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一个不读书或不会读书的教师群体不可能孕育出承担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代新人。”2006年,他倡议并发起了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经过志愿者带动和整体推进两个阶段,全市共有3.6万名教师加入了经典阅读行列,82所学校参与了教育部规划课题“以经典阅读为支持的教师职后教育模式研究”,从不同角度研究阅读和教师成长的关系。该阅读工程正在成为一个陶冶教师心灵、提升教师思想境界、塑造完美教师人格、形成和巩固教师队伍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程。
在他的推动下,整个青岛地区教师的阅读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善。数万名教师在受益于阅读的同时,也成了坚定的阅读推动者。
陈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十余年致力于小学语文“素读”经典的探索
获奖理由:阅读让她知道了“素读”、理解了“素读”,并为之倾心倾力。因为“素读”,两年前几乎不上网的她,却开起了反响不小的博客;因为“素读”,她几乎颠覆了自己沿用多年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再以课本为唯一读本,而把大量的古今名著搬进课堂。她独创了“素读”经典课堂,为每个孩子小学6年的母语学习进行整体规划,使学生在一年级时就能突破3000字的常规识字量。她深知“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学生的阅读”,因而主动承担鼓励和引导同事们读书的使命,经常为他们推荐经典图书。
她以奇迹般的实践为“素读”正名,验证了它在现代教育中依然闪耀的价值。她推动的“素读”活动改变了学生,感化了家长,也为当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
2008年度《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颁奖词
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http://www.ywzx8.com/xw/jyxw/200902/30960.html
(排名不分先后)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
获奖理由:从文学阅读到学术阅读再到哲学阅读,从乡村少年到文学青年再到知名学者,随着阅读层次的推进,他的社会身份在不断变化,生命维度在不断拓展。回望自己的人生轨迹,他说:“阅读培育了我的生命情怀,滋润了我的生命质地,提升了我的生命境界……阅读改变命运,阅读滋养生命。”阅读不仅是他由来已久的生命姿态,也是他一以贯之的职业追求和社会理想。在从事教学工作和教育研究的同时,他以公共知识分子的姿态和眼光,坚持不懈地推动和引领教师阅读。他利用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和朋友多读书、读好书;他开博客、写文章、荐书目,为更多相识或素昧平生的教师打开了阅读视野;他组织“麓山之友”教师沙龙,通过阅读滋养教师心灵,并以此为基点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质。
他是一位走出书斋的学者。他所理解和推动的阅读是一项壮美的公益事业。透过他的思想和实践,我们看到精英思维和草根心态并行不悖,看到教师阅读和教育改革互动互成。
王雷英:浙江省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校长,全国第四届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获奖理由:她深信“喜欢读书的校长肯定能够带出喜欢读书的教师,喜欢读书的教师能够带出喜欢读书的孩子,喜欢读书的孩子会带出一个喜欢读书的家庭”。她建立了一条“读书生态链”。在她的推动下,读书成为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成为联系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精神纽带。她以月末读书茶话、办公室图书漂流等活动积极营造具有浓郁读书氛围的校园环境,以小太阳节、读书学位等多种创意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她组织校长论坛,邀请志同道合的校长朋友们共同探寻源于阅读的“心灵力量”和“教育幸福”。
她所推动的读书活动闪现着智慧的灵光和理想的色泽。她让我们明白,个人读书不仅是小事,也是国家大事,因为一个人读书,受益的不只是个人,还有他的家庭、社会和国家
管建刚:江苏省吴江市爱德双语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获奖理由:他自称“半路出家的读书人”,却在阅读中成就了自己的职业人生,也打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他的阅读经验告诉我们:有选择,有目标,才有阅读效率;有坚持,有反思,才有阅读品位,而效率与品位兼有的阅读才是成功的阅读。“读书滋养生命,写作确证人生”,他认为阅读必然基于某种“需要”,而写作最能激发一个人的读书热情。他注重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对接和互动,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了“以写促读、以写导读、以写融读、以写化读”的作文教学新理念,在作文教学领域发起一场革命性变革。
在追求“读以致用”过程中,他不断探索阅读的价值增长点,为语文教学和学生的生命成长撑开了无限空间。
宋继东: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中心小学校长,2007年北京市杰出校长,海淀区模范校长
获奖理由:“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读书,一生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育人”,这是宋继东的信念和追求。在读书中育人,在育人中读书,他把每天的事情和一生的事情融为一体。从行动纲领到制度建设,从制度建设到具体实施,从具体实施到督促评估,在他的组织和推动下,四季青中心小学的读书活动开展得沉稳而扎实,读书已经成为教师们的一项工作内容和一种生活方式。“多读书,你的人生就会不同”——他为学生阅读定下更高远的目标,但首先做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新年伊始,他亲手向全校1200名学生赠书,从学校第一间教室开始,跟每一位学生握手,双手送上精选的图书。1200次握手,1200次赠送,完成了1200次幸福交接。
如今的四季青小学,人人渴求读书,人人热爱读书,人人享受读书。书籍孕育了这所学校四季常青的魅力。
常丽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语文教师,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淄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获奖理由:她相信,在生命的黎明,琅琅书声如同清亮的鸟鸣,会让一个人免于沉沦和庸俗,会提升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境界。2004年9月,她从一年级入手,引导学生和家长开展班级共读和亲子共读。数年的共读实践,留下许多温馨的记忆:清晨的曼妙音乐、郊野的诗歌之旅、家长会上的心灵共鸣……在由诗歌和故事编织而成的生活中,常丽华会不经意听到孩子们成长的“拔节声”,家长们欣喜地发现他们的孩子“看起来很不一样了”。
“晨诵、午读、暮省”,她让阅读成为每一个孩子的生活方式。从毛毛虫到美丽的彩蝶,孩子们在阅读中完成了他们的成长仪式。
郭涵: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获奖理由:从个人勤读到“全员读书”,郭涵在阅读中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智慧和文化情怀。在北京一零一中学,身为校长的她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领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全员上阵。他们的读书活动既有指令性安排,也有自由选择空间;既有精神鼓励,也有物质奖励;既有校内共读,也有校际交流。她推动的读书活动首先是一种管理实践——“书读多了,可以有效构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对学校建设极为重要”;其次是一种文化追求——“一所学校,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精神的荒漠,而应当成为文化的绿洲”。
她把推动读书视为自己的教育使命。读书改善了师生们的精神面貌,也激活了一所学校应有的文化价值。
董仕峰: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副校长,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校长
获奖理由: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故事大王”,他的故事从传统的到根据学校情况临时改编的一应俱全。这位爱讲故事的人,记得是“小人书”开启了自己的遐想之门。他认为神秘而有趣的故事能够拉近大人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故事也能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走进阅读的殿堂。他提倡读书“要与经典为友,要与闲适为伴,要与自信为伍”,因为读书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作为北京市朝阳区“儿童文学阅读工程”的积极参与者,他通过改善阅读条件和营造读书氛围推动校园阅读,把孩子们引上求知向读的心灵之旅。在他看来,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不仅仅是一个课题,更是一项造福于下一代的具体实践活动。
他是一位有着温暖的读书记忆和良好阅读习惯的校长,也是一位愿意为推动阅读大把花钱的校长。他把整个学校打造成一座人气旺盛的“图书馆”,让教育在阅读中回归本真。
杨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副局长
获奖理由:母亲的角色让她对阅读之于儿童成长的意义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出于职业敏感和责任,她觉得应该让更多的母亲、更多的校长和教师了解儿童阅读、推动儿童阅读。她确定了以学校为阵地、向家庭和社区辐射的区域性推进儿童阅读的计划。她不断邀请知名阅读推广人进入校园,培训校长、教师和家长,让他们都成为儿童阅读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她把自己读到的优秀作品和专家推荐的书籍源源不断地发放到学校和师生手中;她组织了“21世纪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为金牛区的儿童阅读事业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争取了更多的外援。
一个爱读书的母亲,能改变一个孩子;一个爱读书的校长,能改变全校师生;一个爱读书的局长,能改变一方教育。她让我们见证了阅读推广工作的价值和社会效益。
翟广顺: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获奖理由:一次结果不容乐观的问卷调查触发了他对教师阅读的忧思,也坚定了他推动阅读的决心和信念。他说:“一个不读书或不会读书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一个不读书或不会读书的教师群体不可能孕育出承担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代新人。”2006年,他倡议并发起了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经过志愿者带动和整体推进两个阶段,全市共有3.6万名教师加入了经典阅读行列,82所学校参与了教育部规划课题“以经典阅读为支持的教师职后教育模式研究”,从不同角度研究阅读和教师成长的关系。该阅读工程正在成为一个陶冶教师心灵、提升教师思想境界、塑造完美教师人格、形成和巩固教师队伍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程。
在他的推动下,整个青岛地区教师的阅读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善。数万名教师在受益于阅读的同时,也成了坚定的阅读推动者。
陈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十余年致力于小学语文“素读”经典的探索
获奖理由:阅读让她知道了“素读”、理解了“素读”,并为之倾心倾力。因为“素读”,两年前几乎不上网的她,却开起了反响不小的博客;因为“素读”,她几乎颠覆了自己沿用多年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再以课本为唯一读本,而把大量的古今名著搬进课堂。她独创了“素读”经典课堂,为每个孩子小学6年的母语学习进行整体规划,使学生在一年级时就能突破3000字的常规识字量。她深知“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学生的阅读”,因而主动承担鼓励和引导同事们读书的使命,经常为他们推荐经典图书。
她以奇迹般的实践为“素读”正名,验证了它在现代教育中依然闪耀的价值。她推动的“素读”活动改变了学生,感化了家长,也为当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