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不老的五四青春的中国,让我们的青春尽情飘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08:25
吕绍刚
2009年05月04日00:0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90年前的今天,3000余北京学生群情激愤,举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旗帜,从红楼出发,沿天安门、东交民巷,一路进发至赵家楼,由此掀开了中国现代史上爱国主义运动光辉一页。
90年过去了,如今红楼修缮一新,五四大街车水马龙,赵家楼旁开起了饭馆。曾经悲怆的历史气息,在一个繁荣和谐的中国面前,变得十分遥远。然而,正是这种遥远与沧桑,证明当初那次自发的行走,竟成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完美注脚。
90年以来,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温历史、缅怀先烈、诠释历史,五四成为一座不老的丰碑,成为激励一代一代中国人前行的精神标尺。
五四精神,是常为新的,正如日新月异的青春中国。我们今天的纪念,同样应该守正创新,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首先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它凝结了特定时代的理想和价值,这个核心的理想与价值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三座大山的推翻,爱国主义的内涵也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丰富深化。
在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是民族认同的身份标识,也是凝聚人心、建设发展的黏合剂与动力源泉。对于中国来说,五四时期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分割的部分,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道,汇聚成当代的最强音。
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改革创新运动。中国现代史上,一度被启蒙与救亡两大主题笼罩,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呕心沥血,开出治病救人的药方。
今天我们重提五四文化精神,不应局限于具体字词之争,而应继承那种开风气之先、广开言路的文化勇气与批判精神,同时提倡一种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雄浑气魄与实践精神。
五四运动,是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的胜利。参加五四运动的,最初只有爱国的知识分子。随后,就有广大的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等参加。
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时,就曾讲到,革命最后胜利的取得,就是要巩固和发展工农兵学商的统一战线。他特别指出,五四运动期间,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
现如今,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依旧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顾五四运动,我们依旧不能忘怀在历史的各个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发挥的不可磨灭的作用。面临新的历史形势,要更加注重发挥统一战线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同心同德,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让五四运动体现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风貌,在新世纪声音继续回响。
五四运动,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范本。少年强,则中国强。五四新文化运动一个核心,就是要培养崭新而独立的人格,培养中国的“新人”。五四精神之所以不老,一个重要原因,也就在于能够让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找到精神的共鸣。
60年前,“五四”正式被设为青年节,正是为了纪念那个热血沸腾的日子,鞭策青年人紧紧把握爱国主义的灵魂,奋发图强,不辱使命,为祖国和个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一年前,胡锦涛总书记曾对全国广大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刻苦学习,勇于艰苦创业,培养高尚品德。
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缅怀五四精神,我们就应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学习先辈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牢记四点希望,勤奋学习和工作。
五四是青年人的节日。上世纪,李大钊在《新青年》中撰文呼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许多年过去了,历史再次告诉我们:五四之所以不老,因为中国正值青春。
就让我们的青春尽情飘扬,共建青春中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