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筷重生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08:49
报记者 熊 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10月26日   第 07 版)
“西湖十景”套装

参加新丝路世界模特大赛的美女们在杭州用天竺筷享受美食
杭州每年一次的西湖博览会,总会让来此采访的媒体人满载而归。今年(10月16日—18日)也不例外。经历了一天满负荷运转后,当地朋友请来自北方的记者吃宁式大面。
刚在一家老字号面馆坐定,记者就被服务员拿上来的筷子吸引了,只见它节隐质韧、花饰大方、字迹古朴、光滑无滞,闻之犹有竹香,绝非一般,定有来历。
“这就是我们杭州人最常用的天竺筷。”朋友说,此筷一度濒于消亡,“咱们现在还能坐在这儿用它吃面,得感谢一个人。”
听着稀罕,筷子还会濒于消亡?怎么会呢?又是谁让它重获新生呢?一连串问题冲上心头。
“这你得找王连道问问了。”
王连道者,天竺筷第五代传人也,现年62岁,杭州唯一一家生产天竺筷的企业——杭州天竺筷厂掌门人。
老杭州人坚定地认为,天竺筷是有灵性的
隔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杭州市拱墅区北大桥旁一栋并不显眼的居民楼。王连道的公司就在楼中。
“打从记事起家里就用天竺筷吃饭。”在幼时的王连道看来,吃饭用天竺筷没什么出奇的地方。“我们杭州人过去没有用过其他筷子。”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杭州“天竺三寺”(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香火很旺。入夜,寺内无法容纳全部香客投宿,素食、杯盏也供不应求。为了应急,和尚们把附近的竹子削成筷子供香客进餐。由于制作筷子的小苦竹生长在杭州天竺山,天竺筷由此得名。
事实上,早在春秋时期,西湖天竺山一带的农民便就地取材制作竹筷了。至清代,灵隐、天竺一带农民看到香客带来的商机,就在农闲时节,砍伐小竹截成筷子,并做些简单加工,向香客兜售。
由于原料生长在佛门圣地,老杭州人坚定地认为,天竺筷是有灵性的。据说从佛地带回的筷子,既能增口福、添好运,又可保留一份“佛祖心中留”的虔诚,所以很受欢迎。
除了产地有佛缘之外,天竺筷有别于其他名筷的最大特点是原材料。“用小苦竹做筷子是杭州人的一大贡献。”王连道说,在天竺山,漫山漫坡都是不起眼的小苦竹。竿长最高两米,直径一般只有1厘米。“小苦竹非常适合筷子工艺,因为它竹节长,粗细合适,孔又小,这样的竹子不做筷子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由于取材于天然细竹,天竺筷保留了原始竹青,彰显自然风格之余,“脏东西不会进入”。易漂洗难霉变,还是不使用油漆的绿色环保产品。
上乘天竺筷,每支都经过20几道工序加工而成
“上乘天竺筷,每支都由数名工匠经过20几道工序加工而成。”王连道说,传统工艺主要工序如下:
第一,原料的选择。取一到两年生的小苦竹,截断后筷坯必须清洁、自然直,并高温脱脂。“小苦竹一定要煮过晒过,这一步叫脱浆。脱过浆后筷子不发霉。” 第二,锯竹、理坯。在割料机上,王连道用一个标准长度的竹竿做“标尺”,把成捆的原料竹子截成一样的长度,交给工人们进行严格的“选料”过程,病竹、弯竹等不合格的竹子被剔除出去,粗细不同的竹子分门别类。这道工序技术含量不高,但很耗精力,十足的“体力活”。第三,磨头、砂光。将竹节的突出部分磨平,将整支筷料砂光。第四,烙花。筷子置于刻有各种花纹图案的烙花铁板上,铁板置于煤炉上,烧红后再拿一长条铁板滚压筷子,图案就烙到了筷身上了。高超的技能、十足的经验、恰当的力道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快了、轻了烙不上花纹,慢了、重了烧焦筷料。“一旦烙上,经久不褪。”第五,抛光、打孔、上头、检验、装盒等。
在天竺筷最鼎盛的民国时期,杭州地区的生产作坊有上百家。光大井巷一带就有40多家,当时流传“天竺筷出了名,做煞了大井人”一说。
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天竺筷逐渐式微,杭州市面上都很少见到了。据王连道介绍,主要有如下原因。
天竺山成了保护区,小苦竹不能再从那里砍伐了。第二,纯手工制作,过程太辛苦,愿从事的人越来越少,劳动力成本提高。比如烙花是在煤炉上。“浓烟滚滚,呛啊,还流泪。年纪轻轻的人都成天咳啊咳的。对身体和眼睛不好。”王连道说。第三,产品更新不快,质量难以保证。“那时的天竺筷制作粗糙、不讲究,包装也没有,反正就是卖没卖相,有时用着还扎嘴。”第四,塑料的、密胺的、木头的、不锈钢的筷子层出不穷,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一次性筷子出来的时候冲击很大,大机械生产的大毛竹筷、木筷,量大,看上去也好看,但是上了油漆就不好了。”
生产标准化、设计本土化为天竺筷重生的两把密钥
“老祖宗传世的工艺不好在我们这一代消失掉。”王连道说。2000年杭州举办第二届西湖博览会时,王连道想出一个点子:将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天竺筷子、西湖丝绸打包组合成“杭州四宝”,在博览会期间展出。“专利拿到,一经推出,供不应求。可到了第二年,市场上出现了‘杭州三宝’。我买来一看,天竺筷被拿掉了。”
为什么?由于缺乏创新,加上质量参差不齐,天竺筷的性价比被另外“三宝”拉开不少距离。王连道并未气馁,总结经验后,2006年,挑头重组了杭州天竺筷厂,从两方面着手开刀问诊天竺筷。
一方面,在保留天竺筷不刷油漆、天然环保及烙花工艺装饰等基本元素的基础上,王连道改进生产工艺,使天竺筷得以标准化生产。
首先,竹子转向余杭、临安以及安徽、江西等地山区收购,保证原材料质量。其次,王连道设计出筷子上的花纹图案后,经过电脑处理以后交给专门的厂家生产出烙花钢板,保证批量生产的筷子图案一致。第三,淘汰落后工艺,割料机和烙花机都改为半自动化的操作,不再烧煤了。既保证了烙花过程的可控性,又改善了生产环境,还提高了效率。
另一方面,王连道增强了设计,给天竺筷注入浓烈的杭州特色的文化内涵。为此,有着书法、篆刻、绘画功底的他,又深入研究中国6000年以来的箸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
生产标准化、设计本土化成为天竺筷重生的两把密钥。“没有标准,做得随意。没有内涵,做得苍白。匠人给它生命,文人给它灵魂。只有二者结合起来,天竺筷才是活生生的。”王连道说,“而当今消费者更加追求健康,国家强调节能环保,则是竹筷重获市场青睐的外部条件。”
在办公楼的展示厅里,记者看到了由王连道设计的新一代天竺筷样品,做工精美不用说,并且都打上了浓重的杭州文化烙印。
有五双一盒的“西湖十景”套装,每根筷子上一景,筷子饰头还做成三潭映月的形状;“运河文化”套装是四双一盒的新品,“香积双塔”、“拱辰古桥”、“清御码头”和“桥西直街”组成一幅古老的运河人家生活画卷;“龙凤御箸”堪称最豪华套装,筷身的下半截用红木打造,筷子饰头是玛瑙,花纹是纯手工雕刻的盘龙飞凤。除了筷子本身,筷架的设计也独具匠心,西湖断桥、济公帽子、乌篷小船,信手拈来。
经此“折腾”,天竺筷的附加值马上上去了,比如“西湖十景”套装,零售128元一盒。至于产量,“一年能生产几百万双。”王连道说,现在大的订单都不敢接,做不过来。不过,政府目前正在协调,将在其他地方给天竺筷厂提供更大的场地,以提高产能。
如今,您要来杭州玩的话,到奎元馆坐坐,去楼外楼走走,在清河坊转转,那捞起热气腾腾的虾爆鳝面的,那浸润在老杭州的汤汤水水里的,就是这双失而复得的天竺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