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破格:又是一个“宁弃钱钟书也要公平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50:05
拒绝破格:又是一个“宁弃钱钟书也要公平”

2010年08月26日 06:39 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陕西的国学天才孙见坤,自主招生面试中折服多所高校的文史教授,在央视“开心学国学”中被评委盛赞“万里挑一”,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眼见着这个与名牌大学只有一步之遥的国学天才被卡,记者只有遗憾,教授们只好痛惜,舆论只能唏嘘。

  但能责怪谁呢?眼睁睁地看到一个天才被拒之名校之外,却不知道去责怪谁,无法谴责哪个具体的人,这是最让人纠结和郁闷之处。

  多数新闻事件都有非常鲜明的是非,谁对谁错,责任在谁,矛头应指向谁,都有明确的指向。可面对这个小天才的被招办卡,找不到可以直接归咎的对象。复旦大学为破格招他,已经穷尽了所有的努力,近乎要违反制度规定了;陕西省招办拒绝破格无可厚非,完全是刚性地执行招生投档规定。正如复旦招办主任所言:省招办对孙网开一面放行档案,可称为“开明”;若按规章将孙见坤“卡”住,则可叫做“严格”。在规则的尊严被权贵肆意践踏的环境中,在破坏规则导致腐败泛滥成灾的时代,你无法责怪一个严格执行规定的人和他苛求的行为。

  又是一个“宁损失一百个钱钟书,也要公平”的悲剧,这一次的郁闷不幸落在了小天才孙见坤身上。

  每年高考之后,似乎都会曝出几个类似的让人无比纠结的新闻:因为考分,有着钱钟书般才华的偏科天才被大学拒之门外,求助于媒体的呼吁寄望能“不拘一格”。卡住门槛的常常是高校,而这一次是地方招办——面对这样的吁求,舆论早就表达了鲜明的态度:宁损失一百个钱钟书,也要公平。这样坚定的选择,是与舆论在高考上的态度一致的:宁愿承担高考应试教育的弊病,宁愿高考误了一代人的教育,也不愿意放弃高考公平。

  高考虽然有许多弊端,那些弊端对教育甚至是致命的,但即使是弊端,也是每个人公平地承担——到小天才孙见坤被拒录这件事,孙见坤确实不幸,这种不幸让每个人都很同情。但,考分面前人人平等,这种不幸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其他偏科考生有孙的遭遇,在刚性的制度面前会遇到同样的天花板。即使是不幸,但也是“公平的”不幸。当不幸遭遇公平时,对体制腐败深恶痛绝的公众更会选择去支持“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