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引领下的教育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29:40
——甘肃武威以教研推进教育质量提升纪实

■本报记者 王友文 冲碑忠
9月26日下午,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寨九年制学校的王学军校长和四坝九年制学校、永昌中学的两位校长聚到了一起。当天下午,他们要一起拟定出完整的计划,敲定和寨教研片区下半年的联片教研主题。“永昌中学今年换了新校长,大家碰头比往年晚了一些,今天一定要把教研题目定下来。”王学军说。
在武威市,像和寨教研片区一样,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更加重视的学校越来越多,因为,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深入推动教研工作、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当中感到受益颇多。近年来,地处河西走廊地区,教育综合发展条件并不优越的武威市,视教研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源头活水,注重发挥其作为教学改革发动机的作用,力促教研为决策、教改实验、骨干教师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让教师受益,推动学校发展。
联片教研激发学校活力
在人口占了整个武威市近一半的凉州区,已经建立起了20余个联片教研区。“可以说,基本上每所学校都有了自己所属的教研片区。”凉州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发寿说,联片教研区主要依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现状、管理水平、教研能力、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划分教研区域,同时,教研片区以学科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各校优势,加强校际交流研讨,从而努力实现教研制度创新和教研水平提升的双赢。
联片教研体的组建使凉州区形成了教研工作区、片、校的三级网络,有效地推动了教研重心向学校转移,不少教学当中存在的单靠一所学校难以解决或者解决起来效益不高的“疑难杂症”,通过采取“校际会课”和“主题研讨”的形式得到了解决。例如,十二中片区通过举办“如何搞好新时期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等主题教研活动,使片区内的学校在教研中形成了许多共识,转变了工作思路,教研水平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转变。
因为有制度保障,联片教研使学校之间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成为了可能。王学军说,成员学校不但围绕共同面对的难题展开教研,还将自身的特色向兄弟学校展示,通过主题式教研达到学习、探讨、深入交流的目的。“在联片教研这个平台上,我们不但可以获得相关学校的专题介绍、例题展示,并且可以通过研讨的形式将交流推向深入,学校间的交流克服了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有助于片区学校共同提高。”永昌中学校长张学天说。
“由于联片教研实行校长负责制,确立了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有效地保证了教研中心转移到学校,教研主体回归到教师,从而形成了‘纵向深入、横向互联、由点及面、全面推进’的教育科研新体系。”凉州区教研室主任朱福春说。
对于联片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凉州区教育局副局长、武威六中校长李建民感受颇多。“在实施联片教研之前,我们和兄弟高中可以说是老死不相往来,虽然校长与校长之间彼此都认识,经常开会见面,但打招呼都是礼节性的,其实彼此都想把对方比下去。但是,现在局面全部改变了。”李校长所说的改变来自于当地的联片教研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大家找到了共同话题和共同的利益。在联片教研平台上,大家发现原本彼此遇到的不少问题是相同的,一起来商量解决,办法更多、效益更高。如今,凉州高中片区每学期都要组织4次联片教研活动,6所学校组成的共同体已经实现了考试同卷,而针对课堂教学的教研正在不断走向深入,激发了学校的活力。
“问题就是课题”让学校受益
民勤一中的生物教师仲生泽在繁忙的课程教学中一直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比较彻底地解决生物课上学生“袖手旁观”的现象。在此前的课堂上,仲老师发现,不少学生虽然身在课堂,但是缺乏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参与小组合作讨论不感兴趣,在动手实践的时候往后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该如何解决?仲老师想把它作一个课题弄清楚。
仲生泽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学校教研室的支持。学校按照早已拟定的课题管理办法,给他提供专门的经费支持。目前,仲老师的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年多,在教学上,他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优化对预习和复习环节的设置,并发表了相关的学术论文。
武威市教育局在推动教育科研当中,一直倡导“问题就是课题”的理念,引导学校、教师注重从学校发展和自身教学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逐一解决。武威市教科所每年都会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课题指南,广泛宣传发动,采用稳扎稳打,逐步推开的方针,形成了从上到下的课题研究网络。目前,“问题就是课题”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到每一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中。
在凉州区,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课题论证与申报研究工作。全区已批准立项省级重点课题70项,规划课题295项,区级规划课题136项,学区学校都拥有了校本课题。目前,该区有35项教育科研成果获“甘肃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比例在甘肃省所有县区名列前茅。当地还选择了一批基础好、积极性高的学校作为课题研究的龙头学校,鼓励他们申报省级、国家级课题,带动片区教育科研工作。2008年以来,全市共有521项课题被省规划办确定为省级重点课题或省级规划课题,其中102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在第六、第七届甘肃省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评奖活动中,有34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
教师在教研中实现专业成长
武威的教育科研活动同样注重直接为普通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多年来,当地坚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为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注入活力。近年来,当地先后选拔省、市级骨干教师50多名,深入到三县一区的乡镇和边远贫困山区,开展新课改送教下乡活动。活动覆盖了全市100多个乡镇,共有13000名教师得到培训。各县区也选拔骨干教师积极送课改服务下乡、送教法示范到校活动,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带到农村学校,有效促进了各级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深化。
记者在武威采访时,武威市教科所正在忙着举办全市8个学科的说课选拔活动,这是为了配合省里的说课比赛而组织的。武威市教育局党委委员雷蕴忠说,像这类活动,如果我们要简单化处理可以直接向各县区分配名额,但是我们把它当成提升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平台,要求来市里参加选拔的老师必须是学校、县区层层选拔上来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教师获得参与教研、亲近教研的机会,在参与中得到锻炼,提升素质。
近年来,武威市认真开展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课、中小学课堂教学观摩课、中学校骨干教师示范课的评优研讨活动。最近三年,共有50多位教师获省级以上奖励,200多人获市级以上奖励。各类教学评优和教学观摩活动,不仅为一线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才能的平台,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也成为总结、推广学科教学经验,研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载体。
在武威,包括校本教研在内的教研活动的大量开展,强化了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要求参研教师更加开放,加强专业切磋、协调和协作,共同研讨教研中遇到的新问题,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共同成长。”雷蕴忠说,如今,广大教师离教研更近了,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积极性、教育科研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3年来,全市教育工作者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课改论文800多篇,30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论文评选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