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如何做慈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2:00:25

“聪明人”如何做慈善

标签: 杨澜  比尔盖茨  巴菲特  慈善  基金会  分类: 杨澜访谈录 2010-10-22 16:09

    

 

以下文字来自于《杨澜访谈录》节目组

 

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这两位联手称霸福布斯财富榜榜首达14年之久的财富传奇,如今一同来到中国,自然要掀起一阵不大不小得风波。


周围有很多从事金融的朋友,听说巴菲特要来中国,激动不已。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巴菲特能活到100岁,这样他有足够的时间成为一个够资格和他对谈的人。还让我一定要在采访结束后,向巴菲特表达这样一个普通中国投资人的美好祝福。


对于狂热的崇拜者而言,巴菲特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在他们的书桌上摆满了各类巴菲特传记以及有关巴菲特投资法则的书,对他所有的言论和故事都了然于心。所以当巴菲特本人真正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反倒有些大跌眼睛。套用某本巴菲特传记里的形容,他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美国西部大叔。虽然穿着笔挺的西装,但是脑袋后头的白发翘起两撮,一见到主持人就像大孩子似的提高嗓门连叫两声:早上好!早上好!你从早到晚都在工作啊!


而另一旁的盖茨却要温文尔雅得多,一直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和优雅的举止。很难想像,性格差别如此巨大的两个人竟然能成为忘年交的好友。盖茨说到巴菲特给他上过的最难忘的一堂课:两人第一次见面便相谈甚欢,于是约定下一次见面的时间,这时巴菲特从口袋中掏出自己的日历,令人惊奇的是,上面一片空白。盖茨说,这让他学会了如何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时间。而与巴菲特相比,盖茨更像个工作狂,他说自己每年52周有50周都在工作,剩下的2周会抛开工作去思考;巴菲特却说,他每年有50个思考周,只有2周拿来工作,而且这两周也都是极其混乱、没有条理的。


他们之间最大的相似之处大概是“聪明”和“财富”。财富的相似毋庸置疑,根据福布斯排行榜最新的数据,盖茨和巴菲特的个人资产分别为530亿和47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和第三。而“聪明”也是二人的共性的。曾有媒体评论二人的友谊,像他们这样的聪明人,在世界上大概很难找到能够对谈的人,于是二人便有相间恨晚的感觉。


在经历了最初的个人创业和财富积累之后,二人不约而同、也是相互影响地将财富捐献给慈善,也各自承诺将在死后将99%的财富捐出,去帮助更需要他们帮助的人。而相对于财富积累而言,他们的“聪明”用于慈善,似乎是一种更大的贡献——他们运用在商业领域的智慧和经验,让慈善变得更有效率。对巴菲特而言,这意味着把钱投给正确的人,而对盖茨而言,就是拿这些钱去做正确的事。


盖茨基金会算得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最为专业的组织,商业在其中扮演者关键的角色。以基金会最主要的全球健康项目为例,他们寻找那些对发展中国家人口健康造成最大危害、而政府和市场都不愿或者没有能力防治的疾病:艾滋病、小儿麻痹症以及疟疾。他们联合大学及其他研究机构,研究最新的疫苗。同时向疫苗生产商提供经费及订单,鼓励他们降低成本与价格。通过这些措施,盖茨基金会从创造了一个市场,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疾病的防治问题。


尽管如此,盖茨基金会仍然会有很多失败的项目,比如他们认为小规模高中教育质量相对较好,于是在基金会的支持下,丹佛市的一所高中被拆分成为3所学校,结果生源流失严重,2006年就关门大吉了。2008年11月,盖茨公开承认,仅靠将现有大学校拆分成小学校的做法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


然而,作为最大捐赠人的巴菲特却对这样的失败有着极其的宽容。他说,当然不是我们所有领域都能做到成功,但是如果有一个领域成功就可能会让数百万的孩子免受疟疾带来的痛苦。所以每个人都会经历酸甜苦辣,人人都要忍受无法实现既定目标的煎熬。那么就满足于自己能做到的,他认为这也是培育慈善事业的应有之意。


这一态度和他买入后极少卖出的投资理念一致。一方面来源于对自己眼光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他对远景的重视,和对当下的宽容。对于中国慈善而言,尽管现在民间慈善规模较小、制度也相对不健全,富人的慈善观也需要更多的改善。但是这是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必经之路,我们需要的正是巴菲特所有的那份“宽容”,更多的从自身做起,去关注和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才是中国慈善进一步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