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曾经千创百孔(文字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03:49
 ——板块动力新学说(陨石撞击说)

  为什么地球有板块移动?

  为什么其他行星上没有板块移动这一说?

  是什么力量在孜孜不倦的持续的给地球板块产生作用力?

  地球的大陆从哪里来的,这千姿百态的地质形态自然是地质运动造成的。但是这凸出在地球上的各个大陆或者说远古的盘古大陆从何而来?

  在我诉说我的新板块学说之前。我们先对现在板块动力学领域作一个简单的了解。首先,现代板块理论没有对远古大陆的来源做出明确的解释,甚至连适当的猜想也没有。想想,大概是因为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吧。

  而现代地球板块理论主要成就是板块运动理论。而在板块动力学方面却少有建树,正因为如此,地质学家们将板块动力学当成一种前沿科学来看。

  而这次我所讲的便是将板块的动力机制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同时,以此为基础解决当今地质学界多方面的学术困扰和争端。

  为什么地球有板块移动?他既不遵照太阳动力学也不遵循月球力学,而是自发的想怎么移动就怎么移动?!难道有人在控制着她?当然不会。那么他是怎么样因为什么客观原因在遵照宇宙定律的情况下移动的那?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现今地质学界板块变形动力学机制的三种主流假说:

  1.板块俯冲:大陆板块边缘的构造和板块碰撞有关。

  2.地幔羽上升。

  3.碰撞的远程效应。

  大家自然都知道大陆板块边缘的构造和板块碰撞有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另外两种假说那?

  我们看,板块碰撞的衔接的地方虽然纵贯全球,但是实际上也就是几个大板块之间的事情,然而离板块交接带数千公里的地方却也有强烈的地质扭曲,并且是无处不在的。那么这个第一种假说就不好解释了。

  于是地幔羽假说就应运而生。所谓地幔羽,就是地壳和地幔的交接处的一些较轻的物质,太具体的术语就不用了。总之,地质学家引入这个概念纯粹是为了表示地幔是活动,它会像挖土机一样挖掘地壳下部,然后,地壳地陷了,就产生了各种地质形态。

  但是地幔羽假说仍然只是解释部分了问题,而且在在数据上的支持也越来越少。于是远程效理论在兼顾各方面这些问题的情况下出生了。什么是远程效应?说白了就是北太平洋的板块碰撞产生的地震波传导到四川,震塌了这块地壳,于是形成四川盆地等等。

  好了,以上这些就是地质学家现在总结出的东西,当然具体真实性和逻辑性怎样我们不予评价,而对于业余的我来说更是没资格评价。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些假说仍然仅限于动力产生的效应。而根本没有去挖掘动力产生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和其他行星可以做一下类比——为什么其他行星上没有板块移动这一说?

  其实,这个问题,实际上前代的科学家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地幔的上半部,也就是位于地壳的下层,有一层液态粘性物质,这就是软流层,他属于地幔的中上部分。而我们的地壳就是漂浮在这个粘性物质上的。如果稍微发挥点想象力,大家都能够想到这些粘性物质是什么。对,就是岩浆。而现代科学也证实了:此处,即是岩浆的发源地。

  那么假如地壳是漂浮在一种液态物质上的,那么他会移动似乎也就是理所当然的,而其他星球没有软流层这种东西,那么不进行板块移动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然而,虽然现在板块运动的动力基础是软流层对流这点,基本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肯定和认可,但是软流层的动力源是什么却仍然在争论不休。

  所谓软流层,即如图所示:

  软流层示意图

  在这里,也许有人要问了:软流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独有地球有?

  这个问题我们先不忙着解答,一是因为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点,其次在我们慢慢的剖析问题中一切问题的答案也会自动浮上水面。

  而我们这次重点要解决的是:到底是什么使软流层产生了对流?是什么力量在孜孜不倦的持续的给地球板块产生作用力?

  实际上载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要先搞清楚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地球的大陆从哪里来的……

  第一章:陆地的起源

  地球上这千姿百态的地质形态自然是地质运动造成的。但是这突出在地球上的各个大陆或者说远古的盘古大陆从何而来?

  这是地质学家的盘古大陆复原图,我们看到,这块土地犹如“镶嵌”在蓝色地球上的一般。

  远古大陆复原图

  那么,这块土地是天然存在的吗?如果不是,那他来源于何方?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陨石是的成分主要是岩土,我们设想一下,当巨大陨石撞击地球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为了形象,你可以想象着自己站在宇宙中拿着一个石头或者土块砸向地面。什么结果?如果是土块,八成会粘在地面上,成为一个凸起,而如果是个石头,并且石头够硬,那么地面上会多出来一个坑。不过不管他们最后的形态是怎么样的,这个土块或者石头都和地球溶为一体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了。

  当然,这个观点现在只是一个猜想,关于这个猜想,有很多人可能会问两个问题:1、此块陨石从何而来?2、地球上似乎没有大的陨石坑能证明地球曾经受过巨大陨石的撞击?

  为了能够解释这个问题,我们放眼宇宙,在宇宙中区寻找答案。

  我们自然知道,我们的地球不是宇宙中的唯一,那么如果有什么地形特征的话自然应该能再其他行星上找到一些通性。

  而我们就先从离我们最近的月球开始。

  月球正面

  月球背面

  我们可以发现,月球背面的陨石坑明显多于正面(这里的正面和背面是以地球上的观察角度为依据为准的),关于这一点,了解月球运行方式的朋友应该很容易明白:因为月球的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一样,所以月球的一面似乎总是向着地球,也因此月球正面被撞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而另一个事实我们似乎从上面两张图片中看不出来,那就是:月球背面的的平均海拔是高于月球正面的,也就是说,月球背面比正面拥有更多的岩质,说的通俗一些,我们可以说月球“一面土多,一面土少”。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情况即为月球背面的的陨石坑似乎更深一些,而正面的陨石坑却很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更真实的卫星图片对比)

  结合上面的陨石坑在正面和背面的分部情况,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合理的推论:岩质多的一面,也就是月球的背面,是因为陨石撞击的多了,才导致了其积攒了大量的由陨石带来的外部物质。

  我们带着这个推论来看地球,作为比月球大上几倍的地球,其应该存在更大的几率被陨石撞击,我们可以看一看太阳系中的其它固态行星,无一例外都是千疮百孔的,为何地球却有理由不受到陨石的“打击”呢? 可能由很多人会说,地球上没有陨石是因为大气层的缘故,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大气层的厚度相对于地球本身的体积而言,或是将其计量单位放在宇宙这个大环境之中,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来看一看月球上的陨石坑,这些巨大的陨石坑动则几十上百公里。这是小小大气层能阻挡的吗!!!

  因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样,作为巨大的或者数量众多的陨石,他们撞击到某颗星球上以后,假如这个星球没有被撞的支离破碎,那么这个陨石的命运只有一种——和这个星球融为一体。

  而受撞击越多或者撞击陨石质量越大的一面得到岩土也就更多。

  火星的大气层和地球相当,陨石坑依然如此密集

  当然这只是个假设。让假设成立是需要证据的。

  我们来看看非洲和美洲的大陆板块……

  我们来看几张图片,图中两块大陆合起来后的圆形然后再结合周围的地势像不像一个个巨型陨石坑呢?

  南美洲大陆

  非洲大陆

  如果有人说这种圆形还是什么地震波引起的话,那只能说是固执了。

  到了这里,很多善于思考的朋友此时有了新的问题,为何不见如此宽广太平洋有这样的地质构造结构呢?

  看起来地球也如月球般,是只有一面被陨石密集撞击,而另一面儿(太平洋)几乎毫发无损,这又是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这个问题的结论不仅能够解释动力源的问题本身,更能让我们知道是否存在远古大陆,远古大陆为何,以及现在的大陆从何而来等一系列的问题。

  结合上面的各方面证据,这里我们作一个更为大胆的假设:我们地球大陆很可能就是被撞出来的!

  带着这个假设,我们来解释上面的问题。

  既然已经说到宇宙了,那我们就顺便把目光放得再远一点。我们去看看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

  火星这个被认为最可能产生生命的星球,这个如地球兄弟般的星球,一直是为天文学家所神往。它拥有几乎和地球一样的自转公转速度,以及最接近人类生存环境的气候。当然,今天 我们所关心的不是这个。

  我们所关心的是火星另外一个神奇的特点,这个特点和地球如出一辙:火星的表面也是一面全部是密集的大小陨石坑,一面只有稀少的陨石坑!

  火星正面

  火星背面

  难道火星曾经也有过自转和公转一样的历史?如果这样,那就太离奇……

  那么我们还能想到其他的解释吗?

  当然能!

  这个解释就是:99%的陨石是在同一个时间(这个时间可能不超过1个小时)撞击地球和火星的,于是就会形成只有一面是大量陨石坑,而另外一面没有陨石坑的景象。

  这里肯定又有人问了,那么火星一面的稀疏的小陨石坑怎么解释?

  如果你有这个疑问,那么我想我们就得先复习一下:

  什么叫第一宇宙速度?

  我们知道,当一个物体他的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就会脱离这个天体的引力……

  那么换句话说,当一个物体他的速度达到一定速度的时候,他才能脱离这个天体的引力。

  否则他会一直围着这个天体转,直到狠狠的砸向地面。

  假如,从外太空飞来了很多陨石(我们先不管这些陨石是哪里来的),他们除了正面密集撞击火星以外,剩下的很多陨石和火星擦肩而过,但是,这是怎么说也是火星的势力范围,所以部分飞的慢的陨石不堪火星的拉扯疲惫的掉落了下去。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地球的势力范围,很不巧,当陨石飞向地球的那一天,月球正好运行到地球的背面(相对太阳),他起的作用不仅仅是没助地球抵挡了一部分陨石的撞击,很可能他的引力使很多陨石提前改变了轨道使陨石在更加集中的撞击到了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这一块区域。

  陨石经过月球示意图

  我们可以从月球南北两极看出,有多少陨石没有侥幸逃脱月球的引力,也预示着更多的陨石侥幸的逃脱了月球的引力进入地球引力圈。

  月球南极

  而据我推断,这个密集撞击的区域应该就是现在亚洲大陆。

  这个结论的原因除了亚洲大陆的地壳是最厚的的以外,我们也可以从非洲大陆并不是承受正面撞击,得出这个结论。我们看到非洲和美洲板块并没有平衡的分开,非洲大陆更高了,看过跳水比赛的或者打过水瓢的朋友应该注意到过,会溅起水花的一面一般是入水的一面。所以非洲大陆的地质构造也就的得到了合适的解释。

  讲到这里,关于地球大陆的来源我们已经基本上了解了,那么,我想已经到了进入主题的时候。

  第二章:板块的移动

  第一节:动力的源泉

  我们前面已经知道,地球的地壳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一样漂浮在岩浆上。

  而相对于地球来说,地壳实际上就是一层薄薄的木板。

  那么,我们的问题来了,当一颗拥有强大硬度的巨大的陨石以高速击中地壳的时候,我们想想,我们地壳会是什么结果?

  这个应该很容易想到——如果陨石的速度够大,那么地壳很可能面临击穿的危险。

  但是!

  地壳虽说不是完全钢性的,但是也不是一团泥土。(其实钢性这个东西是相对的。我们可以想象很多这种东西如玻璃,当然木板也是……)

  当有东西撞击他们的时候,也许如子弹之流会把这些东西穿一个洞,但是大部分时间,这些东西多是以四分五裂或者一分为二为结局。

  既然如此,我们的地壳八成也就是处于这个状态—— 一分为二。

  那么陨石撞裂了地壳,进入了软流层(也可以说是地下岩浆湖),抛下由岩石融化成的岩浆不管了。那么当岩浆遭遇到寒冷的宇宙的时候,自然是迅速冻结从而形成新的地壳。

  而这只是个开始。真正的地质运动的主力是——刚刚进入岩浆区的陨石。

  他的出现,使本来平衡的岩浆湖产生了剧烈的波动。因为他的出现,增大了这一个区域的岩浆平均密度,于是,这个区域的岩浆开始了他的漫长的密度平衡运动——向密度小的区域运动。而这个密度平衡运动的过程会很长,可能数亿年数十亿年才能慢慢停止。

  而我们漂浮在岩浆湖上的地壳也在随着岩浆的流动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旅程。

  陨石撞穿地壳示意图

  在这里,为了方便理解,我对这个问题打几个比方。

  你可以把地壳想象成一个大船浮在岩浆上,因为,地心引力,船越大,水溢出的旧越多。

  就像在一个大船上,你增加了一个货物,那么这一片水域的压力就会增大,引起水向其他压力小的地方流动,当然水的流动速度很快,而且也很容易得到稀释,而岩浆的平衡速度是完全不能和水相比的。

  所以,当陨石进入了这片软流层,相当于增高了这一区域的水压,水压高的地方要往水压低的地方流动。同时,因为水压高,所以浮力也就更大,所以板块就飘的更高,在岩浆推力的作用下,最后自然而然的盖在了其他板块的上面,而相对他所覆盖的板块,这种现象也叫下插。如太平洋板块下插入美洲板块等等。

  不过有人要说了,这么大的陨石毕竟是少数吧,那些小陨石未必能撞穿地壳,这样,大陆反而会被加厚(如亚洲大陆),那么这种没有击穿地壳但是增加了地壳重量的陨石撞击为何也会盖在太平洋板块上面?

  实际上我们仍然可以用上面的平均密度解释,不过为了更好理解,我们列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初中物理)。假设大陆密度(ρ陆)和岩浆(ρ浆)密度不变:

  F浮=G陆

  有ρ浆gV排=ρ陆gV陆

  即ρ浆g(V陆-V露)=ρ陆gV陆

  即(V陆-V露)=ρ陆V陆/ρ浆

  V露=V陆(1-ρ陆/ρ浆)

  我们可以看到陆地露出岩浆面的体积(V露)是和整个大陆的体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如果陨石撞击没有击穿地壳,而是成为地壳的一部分,那么这一区域的地壳在岩浆湖以上的高度会因为自己的整体的体积增大而等比增多。而在地面上看就是海拔更高了,与此同时,此板块在地下岩浆推力的作用,向其他海拔低的板块运动形成盖压形态,所以我们总是看到的板块移动都是正方向高,而负方向的插入地壳内部。

  板块岩浆湖以上的高度会因为自己的整体的体积增大而等比增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公式换算一下)

  第二节:无法解释的现象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板块移动的动力来源,那么我们是否能够依此来解释在各种看似平常的地质形态上,旧板块学说无法解释的现象呢?

  我们看,阿拉伯半岛和埃及半岛中间这块水域。我们都知道她叫做红海,同时他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

  沿着红海两岸儿走的是两排高大怂恿的山脉。

  东非大裂谷东部(红海)

  而我们知道,山脉是板块挤压产生的。但是,我们看下图:

  东非大裂谷分裂方向

  很明显,两个板块的移动方向却完全向着相反的方向。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

  当然,再奇怪的现象终归有其原因所致。

  如前面所说,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合起来以后,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环形盆地。而根据我们的理论,这个盆地是陨石撞击产生的。

  那么我们可以想到,如此巨大的陨石对于脆弱的地壳来说必然是无法承受之重,咔嚓!一声。

  断裂,是他比较明智的选择。那么与此同时,在地壳下面本来安逸的岩浆湖,在受到陨石如此冲击的时候,他会有什么反应呢?请看下图:

  陨石倾斜角度撞击地球,致使现在的非洲地质形态以及东非大裂谷的产生

  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当陨石从侧面撞入岩浆湖的时候,东部板块在水花(或者称为岩浆花)托力下利用了自己仅有的一点钢性,整块断裂开来而后盖在了后面的板块上,而后因为托力的消失以及重摔的缘故,最厚摔裂成两半,形成我们所看到的东非大裂谷。

  这也是为什么非洲的陨坑要比南美的陨坑海拔高出这么多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裂谷西部有向西滑动的倾向的原因之一。

  第三节:一种特殊形态

  在此我们提一下一种特殊的非移动出来的地质形态——西太平洋的海底山。

  在这里,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想象,在地球上有一个巨大的泥潭,你站在宇宙中,拿起一个巨大的砖头朝这个泥潭砸去,会产生什么结果?

  对,泥潭的泥水被溅了出来,溅到了外围的陆地上,干了以后成为一个个泥块。

  而对于西太平洋的海底山,从直观上来看。这些一条条一点点的痕迹是不是很像被溅起的泥浆溅到了陆地上,只不过在这里只不过把泥浆换成了岩浆罢了。

  而那完全一致的北坡平南坡陡的形状,更能作为一个形态上的作证。

  巨大陨石击穿地壳溅出了岩浆形成的西太平洋海底山

  第三章:外部证据

  马克思说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彼此相互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各要素彼此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

  既然如此,如果陨石撞击说成立,那么他一定能在其他方面找到有联系有影响的的证据。

  于是我突然联想到,非洲和美洲是地球钻石的主产国。

  而结合我所知道一些钻石以及各种重金属的形成原理,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另外一种形式从一个侧面来证明一下陨石撞击说的。

  众所周知。黄金、钻石这些东西是地球上非常稀有的物质,而钻石的产生的要素是同时具有高温和高压两种环境,而就人类现有记录而言,在自然条件下会造成这种环境的,只有陨石撞击。

  而黄金这种东西,作为沉重的金属早该沉入地核或者地幔,但是他在地表大范围的出现,是否预示着地幔里的黄金曾经冲出地表过?若是如此,那么他的产生必然和陨石脱不了关系。

  那么我们想是不是黄金钻石比较集中地地方陨石坑就比较密集那?

  非洲南美已经不用说了。而澳大利亚也是一个黄金主要出产国。而这个陆地的形成是否真是一颗疲惫的大陨石,不堪地球的拼命拉扯在绕了地球大半圈以后一头栽进了太平洋所致,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澳大利亚中东部却的确有一个巨大的盆地。

  而更巧的是,地球另一面的非洲板块。是西部盆地,东部高原,而澳大利亚是西部高原,东部盆地。而如果陨石是从地球的一面飞来的话。那么这个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证据更为妥当。

  澳大利亚地势图

  我们再来看看亚洲大陆,作为拥有密集的撞击历史的证据,亚洲,特别是中国这块区域,他们重金属分布可谓是星罗满布。而黄金的集中地则是中国东部以及东北区域。而给他是否有给陨石撞击说作证的地方呢?我们看图:

  环形地形

  如果,刚才在第一章看月球的表面陨石坑的朋友稍微仔细看的话。这种环环相套相接的图形,我们在月球上也是能随便找到的。

  当然,如此巨大的环形未必是陨石撞击后直接产生的。但是作为这个环形区域的西部边缘——太行山,他的西坡是陡峭的,这个和板块移动嵌入产生的形态以及方向是完全吻合的。这说明亚洲大陆的内部并不是向平洋层层推进的,在内部是有着复杂的动力结构的。

  而最新的地质考察也有证明中国大陆板块在部分区域就有向两边撕裂的迹象,而其中就有太行山区域。

  第四章:洋脊、漫长的移动、移动的开始

  第一节:移动

  从卫星图上看,在印度洋区域我们可以发现三条比较明显的裂痕。其中一条是印度板块拉扯出来的,另外一条是南极板块拉扯出来,这个结合GOOGLE EARTH或者地球仪是很容易看出的。

  而在这里我要提的是:洋脊的概念以及裂痕的重要性。

  洋脊,顾名思义,就是海洋的脊背或者脊椎。用来形容纵贯大洋的几条海岭的。

  其中最着名的我们已经看过了,就是大西洋洋脊。而除此之外还有印度洋太平洋等洋脊。而我们刚才看到的三条印度洋裂痕也是洋脊。大部分洋脊的产生还是比较容易解释的——因为板块的拉扯,使得地壳在数十亿年间不断被拉断,而岩浆从此裂痕涌出,不断向外堆积形成了山岭状的海底形态。虽然地质学家没有再准确的定义,但是因为大西洋洋脊的原因,现在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洋脊是板块分裂的标志。

  而裂痕重要性在于,一旦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裂纹,那么此整体板块的钢性就会被破坏,而因此也会一发不可收拾的产生不断连锁效应。因为裂纹的出现,使岩浆的推力找到了可作用的方向。使板块以断裂为中心向两边移动。

  大西洋洋脊

  而在之所以讲到这些,除了是因为要介绍一些海洋科学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纠正“洋脊是板块分裂的标志”这个形而上学的错误——虽然洋脊很多长的很像,但是他的形成以及他的作用以及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如印度洋这第三条裂痕、以及太平洋洋脊)。

  请看下图:

  传统学说的板块移动方向

  据我分析,这个图有两个问题:

  1.是把太平洋洋脊作为太平洋分裂的标志。

  2.是穿过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中间的这条裂痕的作用方向,地质学上没有给出明确的标示。我们知道,地球是个圆形的,而我翻遍了能找到所有板块移动地图,却都把南极洲的板块的动力作用排除在外。这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当其他板块互相撞击互相作用的时候,专家们把南极洲给摆到哪里去了?但是不管专家们怎么说,这种情况一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太平洋洋脊的问题。

  如图所示:

  上图那些棕色线画出的就是太平洋洋脊,我们看到,这种洋脊在形态上是和大西洋洋脊不一样。而且把它作为太平洋分裂的标志是完全不合逻辑的。就算我们不考虑动力来源。作为岩浆流动推动板块运动的这种现代公认理论,你如何让密度小的岩浆流向密度大的岩浆。而你又如何两个相对流动的物质处于同一平面而带动两个板块相对运动。

  当然不管怎样动力根源我们仍然需要得到证明,因此一些固执的专家在无法证明这个问题之前一切辩驳都是无力的。

  实际上,当软流层的岩浆推动美洲板块、亚洲板块、大洋洲板块、以及南极洲等板块向太平洋运动的时候,太平洋板块也同样受着这些力的作用,因此太平洋板块是被挤压的。而太平洋洋脊也可以看出是被挤压出来的痕迹,这也包括横向以及纵向的各种条纹。

  而在这里我们又要分享一些概念了,这个概念就是错断和分断的区别。

  错断:既有断裂的特征又有挤压特征,很容易和分段弄混。

  分断:垂直于裂谷的折皱,拉扯产生。

  分断就如我们看到的大西洋裂痕。

  而错断,则如下图所示:

  当南美洲向西运动的能量减少的时候(这种减少,可能是被浩瀚的太平洋软流层释掉了,也可能是随着南极洲带来的高密度的岩浆补充,使得南美洲版块不再西部移动,而是向西北部甚至北部移动的景象),而南极洲还拥有者很高的运动能量,从而产生的非挤压非拉扯的断裂。

  这是板块在移动历史中的两个时段的两个过程,而不是一根筋的从古到今只向一个方向移动。(这个问题以及相似的现象后面还会有详细的说明)

  而我们也可以由此得出结论太平洋洋脊也属于错断中的一种——挤压错。

  南极洲实际运动方向。在这个地球仪发明了500年的今天,地质学家仍然在看平面图(虽然他们极力想通过把平面图画成圆形来弥补观察上的不足)。

  南极洲曾经的位置

  南极洲和大洋洲的共同挤压

  此时,想必有部分有朋友会对如何分辨挤压褶皱和拉扯褶皱产生疑虑。

  其实我们可以拿一条塑料布亲自动手做个拉扯和挤压的实验而得出比较形象的结论:

  挤压产生的折皱长而稀疏。

  拉扯产生的折皱短而密,集中在裂谷两旁。

  而我们从卫星上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有明显撕裂的痕迹,唯独太平洋没有,以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太平洋的实际上是像一块蛋糕一样被挤压而产生了很多褶皱。

  当然,即便不用此证明,从动力学上我们也已经得出了所有的陆地都是向太平洋运动的结论。

  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已经明白了所谓太平洋的运动,其实是学者们形而上学的一种主观错误,同时是在研究中无视南极洲板块的必然结果。

  其实仔细想一下,我们根本没办法证明太平洋板块是在移动的(事实上也无人证明过),而事实上太平洋板块也的确是不运动的,所谓运动的表象,其实是作为地球这个圆球上,大陆板块运动的相对作用产生的假象……

  而现在我看到,很多人为了理论统一性,把太平洋洋脊以及一些地质形态用夸张的手法表示出来,这是不科学的。虽然地球的很多洋脊很像,但是他们的成因却得不一样的。

  而最不像拉扯洋脊的就数太平洋洋脊了。

  第二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毛主席说过,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把这句话运用到板块运动的方向也一样的结论。

  在澳大利亚东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相反的板块移动特征。

  我们可以从黑线等痕迹看出,曾经这块区域是向太平洋移动的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板块软流层的密度中和速度的差别,产生的结果。就如一个拥有多处排水管的水槽,在突然关闭了一些排水管后产生的反流作用。

  亚洲软流层在经历狂风暴雨般的撞击以后,其密度自然是无比巨大,他中和西太平洋的软流层的速度,自然是要比面对整个太平洋的大洋洲要快的多。因此在经过了数亿年的密度平衡,大洋洲的的软流层密度反而小于西太平洋了,而他没有任何密度添补的东部地区成了首要的攻击区域。

  我们可以从黑线等痕迹看出,曾经这块区域是向太平洋移动的。

  第五章:刚性

  通过上面的解说,想必大家已经能对板块的各个真实的移动状态有个理性的了解了,那么澳大利亚南部的洋脊大家定然也能看出一些端倪,的确,他是南极洲的拉扯以及印度洋的挤压双重变形造成的。

  而到了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种特殊的地质形态,而这种地质形态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和我前面所讲的陨石撞击似乎有些相悖之处——那就是,作为陨石撞击产生的南极洲和澳洲,他们应该分别从自己的中间撕裂并且挤压两中间板块才对,但是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撕裂。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又要提到钢性这个词了……

  我们看图说话:

  当软流层的密度差产生的推力不能破坏板块的刚性的时候,而与此同时与他们相邻的板块软流层有更小的密度的,致使软流层的密度平衡运动的作用力向最小密度进行,而此时的作用力自然比刚才的作用力要大,从而使得板块从软流层中密度的地域断裂。

  当然,钢性的作用不仅仅于此,我们看下图。

  拉扯痕迹不明显的一些运动,或多或少是如此造成

  同理,海洋(如印度洋)等板块没有因为软流层密度升高而整块漂浮起来,而只是在撞击点和断裂处会有上浮的意向,也正是因为板块之间的刚性和韧性所致。

  结语:

  以上便是我陨石撞击理论的所有内容,当然因为时间问题,很多图例以及证据未能全部写完,而我可能会在以后某些空闲时间进行补充。

  在这个马上结束的时刻,我们把前面卖的一个关子给大家解答出来。

  软流层是如何形成的:

  很早以前,地球本来是实心的,但是一次意外使地球表层大部分融化成岩浆,但是当地球脱离那个高温的极端环境以后,所面对的是寒冷的宇宙,于是表面迅速被宇宙的寒冷所凝结,于是就形成了地壳,而中间的岩浆被封闭并保温起来,这个就是软流层。

  正是因为地球拥有软流层这个特殊东西,所以千疮百孔的其他星球岿然不动,陨石坑就是陨石坑,但是地球却因此产生了板块移动,而移动的板块正在慢慢抹去地球曾经经历的巨大伤痛和触目惊心的伤痕。

  而我的陨石撞击说,自信能解决大地构造学及其动力学上现存的各种争端。他距离真相也仅仅是需要更加细致的数据证明。作为业余的我自然没有这个能力。这个是专业人士的工作。

  结语2:

  这个学说本是我2009年初便有了初步的构想,而后很快有了一定的理论框架。构想早期是想专门为这个学说出一本书。而后因为多方面原因,对此学说停止思考,而且又觉得此学说完全没有我经济学新学说的重要性大。同时因为,文字方面少有朋友能帮助进行编排,以致我对此说的发布一直没有准确的时间安排。近期因嫦娥探月计划,使我萌生了把此说发布出来的想法,恰逢朋友“风雅”愿意帮忙编排,激发了我行动的动力。经过粗劣写作,以及百忙之中的“风雅”的帮忙编排。成此文章。

  对于朋友“风雅”的帮忙甚是感激(虽然后面因为有事中断编辑)。

  在此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