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可以这样读,轻松搞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21:28
 《孙子兵法》可以这样读,轻松搞定!

 

    《孙子兵法》结构图

  解读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在危境中磨炼部队

苏武画像
“武”


  《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思想及启示

  本报记者 李卫星

  记者:听说您18年前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一篇论文《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研究》,最近在全国伦理学会30年学术成果首届评奖中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向您祝贺!

  王:谢谢!这是全国伦理学学术界对军队学者的鼓励与厚爱,同时也得益于《孙子兵法》世界性传播和影响。

  记者:《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部独立完整的重要军事著作,历来被尊为“兵学圣典”、“兵学鼻祖”等,是世界公认的一部军事学名著。

  王:《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总结战争规律的科学,而且是一部包含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著作。上个世纪60年代初,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在会见毛泽东时,曾建议将《孙子兵法》作为世界各国军事学院的教材。还有则轶文说:因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废的威廉二世在侨居中看到此书,扼腕叹息:“若早20年读《孙子兵法》,决不至于遭受亡国之痛了!”

  记者:您的成果《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研究》,首开了《孙子兵法》军事伦理文化研究的先河,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加强军队思想道德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王:在《孙子兵法》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体系中,彰显着丰富的军事伦理思想。它从最基本的价值关系即军人与君主、与国家、与人民及其军队内部上下之间、官兵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军人价值理论、将帅武德修养、军人武德实践、军事道德环境与道德心理、法治与德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建构了完整、独具特色的军事伦理文化体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超越历史的时代价值。

  1 “兵者,国之大事也”

  科学定位军人价值,始终不忘献身使命

  记者:如何定位军人价值,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际的价值观问题,是军旅人生必须明确的首要课题。

  王: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个关系范畴。把握军人价值,必须正确认识军人所处的价值关系。军人与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最核心的价值关系,《孙子兵法》正是从这一关系入手来认识和确立军人价值的。如开篇首句即明确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是对军事要素总和的统称。但是军事活动的主体――军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可见,国家的存亡荣辱,人民的死生祸福,无不系于一身戎装。这就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军人价值,不仅把养兵用战之事置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要位,同时也确立了军人必须具有的核心价值观、赋予了军人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安国保民”!

  记者:“安国保民”是一个具有统领《孙子兵法》全书的价值判断命题,《孙子兵法》庞大的军事思想体系,正是在其“安国保民”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王:《孙子兵法》在以后的诸篇中,从不同角度反复阐明这一原则,如强调“修道而保法”、“自保而全胜”、“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安国全军之道”等。其意旨均在于阐明“安国保民”的价值目标,是决定和统率其他一切军事行为的最高、最根本的伦理原则,是衡量军人价值大小、军事行为正当与失当的根本标准。

  记者:军人价值目标确立之后,军人就应以献身使命精神来实现它。《孙子兵法》明确指出,献身使命有三大原则要求:“恃守”、“善攻”、“慎战”。

  王:“恃守”就是依靠强大的武备力量威慑和战胜入侵者。这是军人价值的重要表现。如《九变篇》中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造成敌人“不可攻”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使敌人迫于强大的威慑力而不敢攻;二是由于“我”方武备充分而敌无法攻取。只有造成“不可攻”的态势,才能充分体现军人在和平时期的价值。诚然,养兵的目的是为了用战,但军人的价值并非只表现在战场上,平时对敌人的防御乃至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样也是军人价值之所在。

  记者:“善攻”与“恃守”相辅相成,是对军人战场上献身使命的要求。

  王:“善攻”原则提出的基本伦理要求是攻伐必须具有积极道德意义。“汉简”佚文中曾明确指出,“兵,利也,非好也”;《谋攻篇》指出,“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养兵用战,目的在于“争利”,而不是穷兵黩武的好战狂。这就告诉军人,一切军事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或实现本国、本军和本国人民利益的需要。因此,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军人的荣誉,应当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记者:什么是“慎战”原则?

  王:“慎战”原则一般说来是对军官的要求。《孙子兵法》指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复喜,愠可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战与非战,首先应从是否有利于“安国保民”的“功”和“利”上考虑。“慎战”原则的伦理实质就在于强调军人对国家命运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有了这种精神,军人价值就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升华。

  2“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整体把握武德内涵,全面培育军人素养

  记者:《计篇》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从整体上、互相联系上把握军人“五德”的内涵,对于全面提高军人武德素养有重要意义。

  王:“五德”是以实现军人核心价值目标――“安国保民”为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把握“五德”的总纲。如《作战篇》强调“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谋攻篇》说“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所谓“辅周”,就是恪尽职守,不辱使命,以保军人之价值。

  记者:这就要求军人尤其是军官,必须有勇于担当的价值使命感,努力提高献身使命的武德素养,即通常说的军人思想道德素养。

  王:“智、信、仁、勇、严”“五德”,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军人武德修养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如果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或忽视某一方面,都有损于塑造军人完整的武德形象。但是其核心是“仁”,离开了这一核心,其它“四德”就有可能失去正面的伦理价值,就会变成“奸智”、“愚信”、“鲁勇”、“严酷”等。

  记者: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考察,《孙子兵法》的“五德”论,不仅有广泛的社会伦理意义,更具有鲜明的军人个性特征。

  王:“五德”有其特定的军事伦理内涵和层次性。如“智”,一般指智慧。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释义上,智不过是一种才能,而非“德能”,即“智德”。所谓“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说明“智”必须符合军事功利原则。孔子说“智者利仁”;军人应当说“智者利国利民”。这是衡量一名军人有无“智德”的根本标准。显然,这种“智”就远远超出了作为一般才干能力层面上的释义。

  记者:有的读者认为,“信”是儒家的伦理规范,兵家讲“诡诈”,对武德之“信”不太理解。

  王:武德之“信”主要含义有三:一是指赏罚有信。赏罚无度或失当,都必然要失信于部下。二是指信心、信念,即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如《九变篇》中说:“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此句是讲提高信心的途径。句中之“信”即指信念、信心。就是说,在困难的时候,多从有利的方面考虑(杂于利),就能坚定其信念,增强其必胜信心和勇气。军人尤其是军官,信念动摇,信心丧失,就是一种失德。三是指遵守和执行纪律。如《九地篇》中指出的“不令而信”即是。

  记者:记得您曾经说过一句在学界很有影响的话:“《孙子兵法》堪称为一部军事仁学。它的一个突出的思想特点,就是把'仁’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王:是的。从军事伦理学的意义上看,“仁”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功利性概念。《国语》说,“畜义丰功谓之仁”,“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孙子所谓的“仁”,即是从利国利民原则出发的。概括地说,主要含义有三:一是“仁爱”,如“爱卒”、“善卒”、“养卒”、“安国”、“保民”、“利主”等。二是“义恨”,即怀“仁”恨敌。就是说,对敌人恨得越深,打得越狠,也就越能体现“仁”的要求。三是“大仁”之“仁”,即当“大仁”与“小仁”发生价值冲突时,要勇于舍“小仁”以求“大仁”,戒所谓“妇人之仁”。

  记者:常言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勇”的武德特征尤为鲜明。

  王:要从质的方面来把握“勇”,还要和“智”、“仁”等武德要求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也就是说,只有“大智”、“大仁”之“勇”才是将帅应当具备的武德之“勇”;而那种“怒而兴军”、“愠而致战”的“必死可杀”之“勇”,不过是一种失“仁”失“智”的“愚勇”、“鲁勇”,即匹夫之勇罢了。

  记者:军中有言:“严是爱,松是害”。《孙子兵法》告诉我们,适度地“严人”、“严己”都是美德。

  王:所谓“适度”,就是合情、合理、合范。依《孙子兵法》分析,武德之“严”含义有三:一是人格威严,即指军官要有权威人格力量和严肃的作风,能使三军令行禁止,闻金鼓之声,望旌旗之示,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齐勇若一”,“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二是治军善严。即敢于和善于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教练。“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因此,要“修道而保法”,“正以治”,公正严明,信赏明罚。三是严于律己。“严”之所以成为一种美德,还在严于律己、恪尽职守的高度责任感和自律精神。

  3“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利用“众陷于害”环境,培养健康道德心理

  记者: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基本观点,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在军事环境与军人素质的关系上,《孙子兵法》给我们哪些有益启示?

  王:《九地篇》就集中论证了战场环境对部队道德心理的影响,反复强调战争的指导者必须善于适时利用和创造一个“众陷于害”的战场环境,以便使军人自身所隐藏的道德潜能在战争中充分释放出来,变成团结奋战、赢得胜利的战斗精神。

  记者:从字义理解,“众陷于害”就是把部队带到艰难困苦、甚至走投无路的“危境”中去磨炼。

  王:用《孙子兵法》的话语表述,就是“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为什么“危境”会达到“后存”、“后生”的制胜效果呢?因为“众陷于害”的环境对军人能够产生“勇”、“从”、“固”三种积极的道德心理体验效应。所谓“众陷于害”则“勇”,就是说如果把军队置于“危境”,就会使军人产生一种超常的勇敢精神去战胜敌人。他说:“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入深则拘,不得已则斗。”“投之无所往”的“危境”可使士卒产生一种拼死力战的决心、勇气和力量。怀着“吾将示之以不活”的决心去死战的军队,则往往可以绝处逢生。“从”是指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纪律。部队在“危境”中,可以实现“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就是说,处在“危境”的官兵,不需要更多的告诫、要求、约束和申令,就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就能自觉地努力做好。“固”是指团结一心。“无所往则固”,是说军队陷入走投无路的“危境”,内部团结就会大大加强。“同舟共济”的典故就是《孙子兵法》的创造,在于说明“危境”生“固”心,出团结的道理。

  记者:“众陷于害”的军事环境,具有激发军人“勇”、“从”、“固”的道德情感,产生强大精神动力的作用。

  王:对!正是由于“危境”能对官兵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必须善于体察战场环境对部下道德心理发展变化的影响,并适时地创造一个“危境”,催化军人积极道德情感的生成与道德潜能的充分释放。

  记者:楚汉相争中的韩信与三国时的马谡,同样运用这一理论,前者背水一战成千古佳话,而后者惨遭兵败,被诸葛亮挥泪斩首。看来“危境”未必都能出战斗力。

  王:从《孙子兵法》的立意看,所谓“众陷于害”之“害”,实质上是指一种心境,是相对意义上的一种心理体验。也就是说,它以部下心理体验到的“危境”而又不惧其“危境”为尺度。因为只有这种心理体验,才能使之居危图安,产生“勇”、“从”、“固”的道德情感;反之,即使把部队置于真正的“无所往”的“死地”,或是部下缺少对“危境”足够的积极体验和心理准备,或是因消极体验而产生畏惧心理,都不可能达到“后存”、“后生”、“后胜”之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孙子兵法》强调指出:“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就是说,变换和利用军事环境,以及进退攻守,一切要看是否符合部队的心理状态,是否有利于士卒精神潜能的释放。

  记者:有的读者认为,“危境”迫出战斗力的做法,对士卒生命不够尊重,有失人道之嫌。

  王:自古军中有名言:“爱兵如子”。此语就源于《孙子兵法》,原文是“视卒如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讲得很明白,对士卒不仅不能歧视虐待,而且要视之如“婴”、如“子”,其仁爱之心昭然古今。但是,“仁爱”不是“溺爱”。“溺爱”生“骄子”,养“骄子”之兵是难以用战的。不能用战则难以实现“安国保民”,是谓不“仁”之一;伤亡惨重,难以保卒,是谓不“仁”之二。所以,从带兵、用兵,就要养“厚而能使”、“爱而能令”、“乱而能治”的“可用”之兵。可见,养“可用”之兵,战则能胜,守则能固,就是行“大仁”之道;反之,养“不可用”的“骄子”之兵,则是失仁悖道。

  4“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坚持“德”“法”同济方略,提升文明治军水平

  记者:许多读者尤其是部队的领导干部,对《孙子兵法》提出的“合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思想很关注,希望您能结合历史和现实做些解读。

  王:这里讲的是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及其在治军中的重要性。“德”与“法”在治军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在周朝以前就已被战争指导者所认识,《尚书》中所保留的诸篇“誓”即为其证。如《甘誓》中的“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汤誓》中的“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即是。“用命”、“从誓言”是道德要求,属“导之以德”之“文”;“赏”、“戮”属于“严之以法”之“武”。比较自觉地实施“德”“法”同济治军方略,是西周以后。至春秋末期,由于礼、法并用的社会思想的影响,在军事上“德”、“法”同济的治军思想日趋成熟。“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治军方略,可以视为在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上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文”者,导之以德;“武”者,严之以法;“文”、“武”二道,是军队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的两大支柱。

  记者:实施“德”“法”同济方略,关键在领导。领导者自身的道德与法纪素养,是决定方略成败、绩效大小的首要因素。

  王:这正是《孙子兵法》所强调的。原文是:“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要严格纪律,执行惩罚,必须首先取得士卒的信任、拥护和爱戴(即亲附);否则,士兵是不会心悦诚服的,因而也就难以有效履行使命。“亲附”实际上是对领导者“亲和力”提出的要求。这就是“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的道理。也就是说,只有在将帅和士卒之间建立起互相信赖的良好道德关系,平素才便于养成令行禁止、严格执行法纪的习惯。

  记者:说到“亲和力”,有的领导者往往更多地关注方法、手段,即所谓的“管理艺术”,对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缺乏应有的自觉性。

  王:“亲和力”根源于领导者对部属的道德情感、道德责任和道德作为。记得毛泽东就曾批评过这种所谓归因“方法”的错误认识。他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当然也不否认方法的必要性,但首先应该是道德的方法、手段和途径问题。如果背离道德这个基础,所谓的“艺术”就可能演变成权术,甚至诈术,一旦被下属看破,就会大失人心,一时的“亲附”就会走向它的反面――情感上的怨怼忿离。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德治重人事,法治重制度。其实,提高领导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依然是法治建设的首要因素。在这方面《孙子兵法》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王:《孙子兵法》在讲到“文”“武”治军之道时,强调“是谓必取”。谁来“取”?如何“取”?能否做到“必取”?制度是靠人建立、坚持的,法纪是靠人制定、遵守的。人的素质、尤其是领导者的法治品德,是实现“必取”的决定性因素。孙子吴宫教练斩王妃,司马穰苴整军斩庄贾,曹操割发代首等,都说明了这一点。传统兵法强调,赏罚务要“必信”、“必当”、“必公”、“必明”,“壹赏”、“壹刑”,“刑无等级”等,如何做到这一点?古人已经做了回答,更需要今天的领导者做出更精彩的回答!

  记者: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问题,不只是一个私德问题,而是关系到治军用战成败得失的大问题。

  王:坚持“德”“法”同济治军之道,对广大基层官兵来说同样也有个相适应的法治品德修养问题。为什么会“爱而不能令”?“令”就是法纪。《管子七法》中不无感叹地说,“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其实,使法必行之“法”是有的,这就是道德。法治的效度说到底取决于人们内心自知自觉的认同度和自律度。人们的法治品德素质不高,法治再严,法纪制定得再多、再好,怕是也难以达“法治化”的。我们看到,对于大多数违法乱纪者来说,他们并不是不懂法纪,真正缺少的是一个能够管得住内心的“法”――道德律令。

  记者:我军的法纪是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上的。加强法纪建设,必须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升部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这是《孙子兵法》“文”“武”相济治军方略给我们的重要启示。谢谢您的合作!

  相关链接――

  孙武及《孙子兵法》简介

  孙武,字长卿,汉族,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广饶)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所著《十三篇》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五轮书》(宫本武藏))。全书共十三篇,语言叙述简洁,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现在有17种英文翻译本,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子兵法》摘录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复喜,愠可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夫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读懂《孙子兵法》,这十条就够了! 《孙子兵法》一问世即被视作经典,流传2500多年,也被解读了2500多年,传世的注家是曹操、杜牧等11个版本。但遗憾的是,这11个版本均是文言文版,市面上一直缺少一本“让普通人就能读懂”的普及读本。

现代人对《孙子兵法》大多隔靴搔痒,更有甚者,为了迎合市场,加入了自己烹制的“厚黑”鸡汤,完全曲解了兵法的原意。

近日,一本名为《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通俗解读本备受追捧,在小圈子中流传很快,不少商界大佬、学者、军事爱好者都在读,这本书援引了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经典战例,来讲解孙子兵法,尤其针对人们对《孙子兵法》的普遍误读、误解,做了鞭辟入里的详解分析。作者华杉,是知名广告界、营销界知名企业家,研究《孙子兵法》二十多年,本书的部分内容早已通过各种内部演讲、微博、微信等媒介,在坊间广为流传。

《孙子兵法》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神秘,如果要总结一下孙子兵法,那么思想精要是这么十条:

 

1、以弱胜强是赌博,赢家都是以强胜弱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不是奇谋巧计,是计算的计,是现代的SWOT分析(优劣势分析法):优势、劣势、威胁、机会。庙算,就是在决定是否开战之前,在家里衡量计算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五事七计”,从五个方面,七个科目,进行打分。分多的胜,分少的败。打完分,就能知胜,叫“多算胜,少算不胜”。

知胜,算下来能赢,而后可以兴师动众,打。算下来自己分数没别人高,就不要战。所以孙子是不相信以弱胜强,那是小概率事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不会拿国家民族的命运,去赌小概率事件。

 

2、打得赢,也要算成本

行动必有代价,战争代价极大。不要光想着战胜,要算账,值不值得。李克说魏文侯“数胜必亡”,胜仗打多了,国家反而要灭亡。因为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傲之主,率领疲惫之民,这国家就要亡了。

汉武大帝,就演绎了主骄民疲的一生,“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何其霸气!汉武帝一生开疆拓土,武功赫赫,结果呢?中国从政府到民间,全部破产,国家差点都给他搞亡国了,晚年迫于巨大政治压力,下轮台罪己诏,批评自己“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3、胜负可以计算不能强求,关键是你自己变强了还是变弱了

孙子兵法主要是自强之法,首先是修炼自己,而不是惦记打败别人。

孙子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胜可知,而不可为”。又说“善战者先胜而后战”,要胜中求战,不要战中求胜。

先修炼自己的筋骨,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让自己没漏洞,然后等敌人出漏洞。如果敌人不比我们弱小,或者和我们强弱差不多,而且他没失误,没漏洞,就不能打。“可胜在敌”,就在于他什么时候失误。

敌人不失误,我们就没法赢。

所以胜负可以预知,可以判断,但不能强求。胜机一现,抓住机会就打。

不能反过来,冲上去就打,在打的过程中找胜机,那就危险了。

 

4、要能等待,能忍耐

现在人们常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孙子兵法》讲得最多就是这个。

战争这东西,收益和代价极不对等。打赢了,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不一定有多大利益。打输了,则可能国破家亡,命都没了。所以关键是要能等,不能因为焦虑,就频频动作。哥舒翰守潼关,知道不能打,他能等,但唐明皇焦虑,不能等,逼他出关作战,就全军覆没了。秦国王翦伐楚,他就能等,又能安抚秦始皇,让秦始皇也不着急,他就把六十万大军开到楚国境内,扎营练兵,天天开运动会,等得楚国人焦虑了,动作了,露出破绽了,他一举就把楚国灭了。

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战略。但人们往往认为等待是不作为,是不可接受的。

要有这个认识:一辈子“不作为”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作为”的结果可能是死。

比如日本德川家康,他是最能等待,最能忍耐,也最能妥协。织田信长在,他是小兄弟;丰臣秀吉在,他是大诸侯。他有没有志在必得,一定要得天下呢?没有。他可以等,等不来,他可以妥协,丰臣家族强,他可以一直做诸侯。结果大哥们都没他命长,都先死了,没人能拦住他了,他还在丰臣秀吉死后,又等了十七年,才稳稳当当夺了天下。他的家族,就统治了日本两百多年。

 

5、一战而定。胜而不定,则胜利无意义

胜利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平定。如果打了胜仗,但不能平定。都百战百胜了,还要接着打,那打那一百场胜仗干什么?打胜仗也要死人。就算死的是敌人的人,也不如他不要死,收服他,加入我们,才能胜敌而益强。孙子有很强的保全思想,保全自己,保全人民,保全城池,保全财产,最好也保全敌人,都收服了归我所有。这才叫平定天下。

战国时赵国李牧守边,防御匈奴,他就紧闭关门,只是练兵,数年不出战,赵王不满,换一个将领去,上任一年多,烽火连天,天天打仗,打得边境地区汉人无法耕种,匈奴无法放牧,双方死伤惨重,冤冤相报,永无宁日。赵王无奈,再派李牧去,他又挂上免战牌,隔绝接触,边境数年无事,匈奴也抢不到东西,渐渐懈怠了。李牧突然大举进兵,一战灭了匈奴十几万人,平定边关,得十几年安宁。

 

6、胜在准备

兵家的思想,讲究一战而定。战争不是打过来打过去,而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战而定。

所以真正最重要的工作有两项:一是准备,二是等待。

准备是自己的事,积蓄实力,操练兵马,鼓舞士气。等待,是等待敌人犯错,等待时机出现。敌人如果不犯错,我们就很难赢。

兵法所谓的诡道,如李世民言,“多方以误“,就是想方设法引诱对方失误。比如“能而示之不能”,就是其中一个方法,也是最主要的,使用最频繁,而且屡试不爽的方法。

 

7、“以正合,以奇胜”的原意是永远手里多留一张牌

“以正合,以奇胜”。这句孙子兵法最为人熟悉的话,前面书中详细用多个战例讲了,那“奇”字,念jī,不念qí,是奇数偶数的奇,又称余奇,就是多出来的部分,就是预备队,就是手里捏着还没打出去的牌,留到关键的时候,打出去,制胜。

这叫分战法,是最基本的战术原则,凡作战,一定要分兵,有一百万人,要分兵。项羽到了最后乌江边,只剩二十八骑,也要分兵,首尾相顾,不能挤成一团打。韩信背水一战,不是真的把所有部队都布阵在水边背水一战,那就真给敌人撵河里喂鱼了。他先分了奇兵出去埋伏着,关键时候杀出来,这才获胜。

人们老相信奇袭得胜,以少胜多,还是侥幸心理,老想使巧劲。孙子告诉你,兵法没有侥幸,弄巧必成拙,必须要按军事规律,按兵法套路来。

 

8、诡道不重要,专注基本面

“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里这句话,误了好多人,以为《孙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计,就是诡诈取胜。诡诈归诡诈,但人家不上套,你再诡诈也没用。诡诈在兵法里,不是主要部分。现在好多出版社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合成一本书,似乎兵法就是奇谋巧计,这是误区。

 

9、知己知彼,关键是知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们念着这句话,就老想去知彼,以为知己不是问题。我自己,我还不知道吗?其实知己知彼,关键在于知己。因为不可胜在己,自己强大了,自己不失误,别人就无奈你何。千方百计去知彼,可能还正着了别人的诡道。

《孙子兵法》,讲来讲去,都是练基本功,抓基本面,就是管好你自己,自己强了,再等待胜机出现,等最有把握的时候动手。先胜后战,一战而定。

自己不强,那就不要逞强。

 

10、孙子兵法教你打赢,但首先是教你认输。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听“永不服输”,因为人们不爱听坏消息,不愿意听到对自己不利的真相。“认输才会赢!”额,这句话人们还勉强可以接受,因为结果还是赢嘛。

《孙子兵法》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坚守不跑,就会为人所擒。

汉朝名将李陵,汉武帝要他给李广利运粮草,他耻于做后勤部队,请战率五千步卒直捣匈奴王庭,结果被匈奴十万骑包围,兵败投降。汉武帝杀了他全家,还害得替他说话的司马迁被处以宫刑。

人性的特点是要赢,但现实是很可能要输,要懂得认输。宏碁(qí)的施振荣老先生说:“认输才会赢。”

在你真正去学习《孙子兵法》之前,你可能以为那是一部胜战秘笈。它当然也是,胜战秘笈,全在这里,不过如此。但是,如果你在这兵法中,学会了接受失败,你才真正进入了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