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逆腹式呼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9:15:50
 漫谈“逆腹式呼吸”

 作者:武医养生

     一、何谓“逆腹式呼吸法”?

 

    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自然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外鼓。逆腹式呼吸,舌抵上鄂,吸气的时候小腹收缩,呼气的时候漫漫鼓起小腹,要求做到深、长、细、匀。首先意守丹田,禅宗,道家和其他流派关于丹田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差别不大,同时排除杂念,想着气息从鼻孔吸入,流经至丹田,再想像浊气从小腹一直向上,从口中呼出,以此往复。 

 

    逆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变容呼吸。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横隔肌随之收缩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横隔肌上升还原,使腹腔容积变大。与之对称的是顺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作等容呼吸。

 

    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时改变腹腔容积,而使腹腔改变的内容物又不是吸人或呼出的空气,而是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内气”。所以,逆腹式呼吸法在名称上是一种呼吸空气的“方式”,实质上则是内气的“呼吸”(升降、鼓荡)。 逆腹式呼吸法,不是说说就能学会的,必须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二、“逆腹式呼吸”的养生作用


    (一)增加吸氧量。胸式呼吸因为肋骨运动空间的局限,胸腔容积变化较小。据有关文献介绍,平时用胸式呼吸,约有三分之一肺叶没有发挥作用。即使两种呼吸方式兼用,安静条件下横隔肌一般只下移1~2厘米。太极拳要求呼吸深、长、细、匀,我们说“逆腹式呼吸”,实际上是“逆腹式深呼吸”,其横隔肌下降一般有7~10厘米,肺叶气泡得到充分利用,吸氧量比安静条件下增加好几倍(当然这种效果是顺逆腹式深呼吸都能达到的)。氧是维持机体机能和产生运动能量的基本物质。正常人不吃东西可维持生命20~30天,不喝水可坚持5~7天,而缺氧10分钟大脑就要死亡。细菌和病毒都有厌氧特性,人体器官病变都和缺氧有关。练太极拳经常长时间的进行“逆腹式呼吸”,比平常人增多吸收了大量氧气,对身体健康当然大有裨益。平时很多人讲究“进补”,其实练拳增氧就是不花钱的大“进补”。

    (二)使腹腔内的器官得到有效的按摩运动。顺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呼吸过程中腹腔容积保持不变,因此腹腔内的压强也保持不变,除了增大吸氧量外对内脏器官起不到按摩运动作用。逆腹式呼吸则相反,吸气时横隔肌下降,小腹内收,腹腔容积缩小,腔内压强增大,呼气时横隔肌提升,小腹隆起,腹腔容积增大,腔内压强缩小。腹腔里的内脏器官在压强忽大忽小的作用下,经受着十分难得的全方位的按摩运动。生物界都有“用进废退”的进化规律,人们的内脏器官自离开母体出世后,一直分秒不停地工作运转,很容易出现疲劳衰退,引起病变。如今能够得到经常性的全面按摩保养,对其机能的保持与调节自是大有好处。当然,太极拳动作中的腰胸折迭也可以从外部通过肌肉运动的位移造成机械性的按摩,但比较由腹腔内压所造成的空气按摩,其作用应该是后者更加全面与显著。

    (三)促进副交感神经亢奋和内气鼓荡。练拳实践证明,在心静体松条件下进行深、长、细、匀的逆腹式呼吸,大约十多分钟即可激起副交感神经亢奋(和医学文献所说的基本一致)。除了会产生副交感神经亢奋所带来的心率减缓、血压降低、末梢血管舒张、内分泌得以调节等生理现象外,还会出现腹部发热(有时甚至有发烧的感觉),有一股暖流顺着背脊(督脉)往上涌,上身开始出汗等现象,按中医和武术的说法是来了“气感”,促进了“内气”运动。这对人体各项机能的调节很有作用,应该是练太极拳可以改善很多慢性病病情的机理所在。

    三、“逆腹式呼吸”的技击作用

    从运动力学的角度看,任何技击运动都讲究:①肌肉伸缩产生力的大小与速度。为了增大力量,必须尽可能增加肌肉纤维的发展,增大肌肉的横断面,以求“有力打无力”;②力传递过程的协调性与一致性。避免从力源到目标中途出现阻滞,就是要“稳劲”;③用力的合理性。讲究技巧,追求“巧劲”。在以上第①点中,在同一体力(肌肉断面)的条件下,是否还有办法增强发力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除了发挥肌肉的物理效应外,还应追求肌肉的生化效应,就是平时讲的“潜能”。为了发挥肌肉的生化效应,西方的办法是通过药物,让运动员服用类固醇之类的兴奋剂,使同一人在原有条件下爆发出更大的能量。按中国武术的传统办法则是通过练“气”,增强“内功”。

    对于中医和武术界讲的“气”,过去很多人不理解。其实,中医与武术几千年的实践和近几十年的科学实验证明,“气”是确实存在的,只是对“气”的实质的认识还在继续探索中。什么是“气”?有的认为是神经,有的说是生物电,有的说是“共振”,有的说是人体内的一种特殊功能系统,暂时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气”是一种物质,是一种能量。“气”和血一样,其流通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不管人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每时每刻都在按自身规律运行。但是当人们认识到它的存在及其运动规律后,又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能动地推动或迟滞它的运行。太极拳的练“气”活动就是为了激发“气”的效应,增进人的功力。

    练“气”与内功的方法很多,站桩、盘架子、推手等都是很好的练功法。冯志强老师抓住要点,概括为“抓住丹田练内功”。丹田的位置有多种说法,明朝龚居中说的是:“夫修身之士,不识丹田所在,成指脐下一寸三分而言,此为气廪之源。”以现代解剖学看,丹田并不是内脏器官,而是上腹部的一个区域,其内主要是大小肠,其上有任脉的气海,关元等穴位,是逆腹式呼吸时起伏运动的部位。古人很看重丹田的作用,这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其机理现代科学还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是否可以这样解释,人体全身的穴位,基本上都要靠外力刺激(比如针、灸、按压,击打)才能激活,唯有腹部丹田的气海、关元等穴,可以通过自身在意念指引下的逆腹式呼吸运动促使其机能活跃起来。练丹田“气”,就是通过腹部自身的运动激发腹部穴位与腹内器官的功能,并以此带动全身,所以丹田叫“气廪之源”。

    人体是个生物电场,所以可以测出心电图,脑电图,可以用仪器看到人的红外图像。人体安静时处于阴阳平衡、正负电子正常运转状态。在意念引导和运动刺激下,其电场产生电位差,正负电离子加速运转,从而增强生物电能量,增进人体器官与肌肉的功能。站桩与练拳中产生的麻、胀、热感觉,实际上就是生物电活跃的体现。经过长期的练“气”、练功、练拳的积累,使之逐步养成果习惯,形成条件反射,技击时就能迅速地把平时积蓄的生物电能发放出来。这也就是上面说的肌肉的生化效应。

    四、怎样练习“逆腹式呼吸”

    逆腹式呼吸既然对养生与增进内功作用很大,为什么平时很多老师不教?为此,我曾请教过几位全国著名的老师。答复是一,初学拳应把注意力放在拳架动作上,过早讲呼吸会干扰其正确用意,二,练呼吸容易“出岔”。因此强调练拳时采用“自然呼吸”,经过一段时间练拳,自然会“悟”出来。暂不教呼吸的第一个理由是对的,练拳用意必须关注在拳架动作上,要把注意力放在敌情和动作的技击含意上,正如《拳论》中的“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但是不关注呼吸不等于可以不练呼吸,因为靠“悟”,有的人两三年就可以悟出来,有的人可能要十年八年,也可能有的人一辈子也悟不出来。而且“自然呼吸”本身是没有确定含意的,“自然呼吸”既可以是胸式呼吸,也可以是顺腹式呼吸,还可以是逆腹式呼吸。在套路比较熟练后,开始在站桩中练习逆腹式呼吸,两个多月后形成了习惯,再盘架子时不需想呼吸,自然而然伴随着拳架动作就用上了逆腹式呼吸。少林气功对呼吸训练的介绍也是如此。至于怕“出岔”,这是应该重视的,但是不能因噎废食,主要是练呼吸时要防止憋气、努气,关键还是要放松。

 

    开始练习时,按照说明“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所谓“隆起”,主要是意想)。很明显这是一种随着呼吸进行的“腹肌运动”。这样的运动,带有“鼓努为力”的味道,并不符合内气升降以意领气的要求,但是又不得不这样照着做,否则就难以入门。所以一方面要“鼓努为力”,一方面又要尽量用意不用力,逐渐使用力减少、用意增加,从而达到掌握“逆腹式呼吸法”的目的。另一种传统的方法是“气沉丹田”。通过正确掌握气沉丹田,达到“逆腹式呼吸”,即内气升降的方法。怎样正确掌握“气沉丹田”呢?在行拳中,随着拳势的开合,配以开吸合呼。呼气时意想有“气”沿任脉沉人丹田;吸气时,丹田气经会阴上升命门,或者吸气时暂不加意念。气沉丹田不是死沉,而是一个活的行气过程,即随着呼气意想内气向丹田松沉的过程。有下沉必有上升,久之得气,自然明白。有人认为腹式呼吸是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强调自然配合为好。窃以为听任自然,会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多花时间,甚或白费功夫。好在有“气沉丹田”的练法可加以弥补,只要气沉丹田得当,就可掌握逆腹式呼吸。然而得法还须明理。

 

    逆腹式呼吸、气沉丹田与“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是怎样的关系呢?如何做到“气遍身躯不少滞”呢?试举42式太极拳的“马步靠”为例。(靠前动作从略)呼气时,气沉丹田,屏气发力(或呼气发力),同时内气从腰背(气贴背)向四肢发散,内气到后足,气到力到,产生蹬劲使整体向前靠,内气到前足则产生撑劲,稳住重心,内气到上肢,产生靠劲。再以杨式“搂膝拗步”为例。吸气时,内气由丹田经会阴上命门布于腰脊,右手上举,左手收在腹前。接着呼气,右掌前推,左手搂膝,蹬右脚,成左弓步,气沉丹田,同时气贴背向四肢发散,两足产生蹬、撑,劲力发于脚跟,通过腰脊,形于掌指。总之,贵在全身得气,浑然一体。

 

    逆腹式呼吸法的实质,是借助口鼻呼吸,以意念、拳势为导引,结合放松的气功态,来推动内气的升降、鼓荡,达到拳论所说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气遍身躯不少滞”。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放松”这一窍门。拳家有言:“只要一松,气就能通。”所以,行拳走架的一举一动,都不能忘记“放松”与“行气”的结合,也是“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实践。

    应该说明一点,练“气”关键在“用意”,至于是否配合呼吸,现有多种说法和做法,我只是通过自己的实践,领会到还是加上逆腹式呼吸效果更好。

    武术前辈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练武术一定要遵循古谱,在老师言传身教下认真揣摩领会才能学会。历史给我们提供了现代科学,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太极拳的精神实质创造了很好条件。在学拳中尽量用现代科学来回答“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会产生什么结果”等问题就成为领会古谱内涵的重要方法。希望有条件的专家、学者与武术工作者,趁一些老拳师还健在,赶紧用现代科学方法测试他们在练功状态下的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反应,解开许多拳术的奥妙,这对继承与发展传统武医具有非常意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