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坚:他有一个茶香漫溢的梦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0:57

【“走遍中国的福鼎人”之山西篇】董希坚:他有一个茶香漫溢的梦想

fdxww.com 更新:2008-12-24 0:00:00 作者:钟而赞 林海云 来源:福鼎新闻网

董希坚(左3)与新闻中心采访团合影

        山西不产茶,但茶叶一直是明清晋商经营的一宗大生意。他们以太原为中转站,构建了一条南起福建武夷山北至俄国恰克图的万里茶路。历史上名声卓著的晋商想不到,又一个世纪交替之际,在演绎过他们辉煌一页的茶路上,一位来自于遥远的福建福鼎的茶商怀揣着一个茶香漫溢的梦想,来到素有龙城之称的山西省会太原,执著而坚韧地开拓着这里的茶叶市场,成为新时期振兴太原茶市和茶产业的先行者、执著追求者和见证人。
        龙城茶香今漫溢,其中艰辛一闽商。走进我们视野的这个外表谦和而骨子里透露着一股执拗劲头的汉子叫董希坚,福鼎店下人,现在是山西太原市晋闽茶城总经理、山西福鼎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山西省城乡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太原市工商联合会执委、太原市茶业协会副会长。
        “正是有了以董希坚为代表等一批当代闽商的执著开拓,太原茶市才得以真正形成并迅速繁荣发展起来。”太原市电视台在专访董希坚的专题节目《一代闽商用执著浸泡太原茶市场》中,主持人给了这样一句评价。
        一天挣7元,这是起点
        茶,对于出生于重点产茶区福鼎的董希坚来说并不陌生。而涉足茶叶生意,却是因为生计。1989年,28岁的他和妻子凑了1000元的成本,在福鼎茶叶生产大镇点头做起小茶贩的生意。这之前,他与人合伙经营过停车场,承包虾塘养过对虾,停车场倒闭了,虾塘因为台风引发的洪水灾害被冲垮。身无分文还不算,更烦恼的是欠债。成本都是向亲友们借的,他得想办法赚回来。但是做什么呢?他想到了茶。
        向茶农收茶叶,炒青,再出售,第一天挣了7元,第二天挣了6元。辛苦不怕,口袋却还是寒酸。他决心做一笔大的。这年端午节后,他又筹借了对当时的他来说额度巨大的成本,收购茶叶自己炒花,把总销售额为三万多元的一批茉莉花茶销给福州市的一家茶企业。茶叶卖出去了,钱却没回来,给钱的期限原定一周,却被一次次地往后推。董希坚急了,和对方拍了桌子,甚至做好“背水一战”准备。最后还是通过一位亲戚的关系要到了钱。钱要回来了,原先的欠债一一还清,还有3000元的结余。
        福州的这笔生意做得尽管不太顺,但催生了董希坚外出闯荡的意识。1990年,他夹着装有500元现金的一个破包子,携带一批茶叶来到北京。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一小部分点头茶商开始进入北京寻找营销福鼎茶叶,但是销售情况很不理想。董希坚却凭着自己的真诚和夜以继日的奔波,一个月时间就把自己带来的茶叶销完,而且替找上门来请求帮助的几位点头茶商代销了不少茶叶。他的营销能力引起在北京开拓市场的点头镇办茶厂郑厂长的关注。郑找到他,希望聘董希坚作为茶厂的业务科长,并提出了优厚的条件。
        董希坚非常高兴,他说:“被人认可,而且可以成为镇办企业员工,当时真的感到很幸运。但是当时心里已经有了到太原发展的想法。于是就和郑厂长说,给我一周时间,去一趟山西。一周后,无论是留在山西还是回北京都给一个答复。郑厂长非常理解。”
         一周后,董希坚给郑厂长打电话:自己决定留在太原发展。
        十七年拓业,茶香漫太原
        1991年,董希坚携带着老家福鼎的高档茶叶和1000现金,不远千里来到晋商故里山西,直奔省会太原。当时的太原还未形成茶市,城乡茶叶供给主要靠市茶叶公司的两家门市部和几家老字号茶庄,高档茶更没有市场。因为资金不足,董希坚找到一家企业,与对方合作租用一间18平方米的门面,成立了晋闽茶叶批发部。他用38元钱买了一部二手自行车,骑着它跑遍了太原的大街小巷。那些茶庄一听说他的茶叶批发价就要一百六一百八,连连摆手说卖不动。他想了一办法,找到几家信誉和经营业绩都不错的茶庄,每家放两三斤茶叶让对方试着代销。情况还是不妙。
         转机终于在这年的年底出现了。“人们给亲朋好友送礼,当然要好茶高档茶。”董希坚说到渐渐有人光顾代销茶叶的茶庄和晋闽茶叶批发部时,至今仍然有些激动:“情况逐渐好转,福鼎高档茶渐渐在太原打开市场,有了一些名声。生意慢慢有了起色。”
         第二年,董希坚决定独立经营,一边继续经营福鼎茶叶的批发生意,一边通过多方考察设立门面店兼营零售。大量福鼎茶叶通过他进入太原市场,他的生意渐渐越做越大。与此同时,一批福建茶商沿着他开拓的道路进入太原,使得太原茶市得以逐步形成。而另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无序竞争成为限制茶市健康发展的挡路石。
         董希坚又有了新的追求——建立茶城,通过茶城的规范运作引领太原茶市健康有序发展。
        1998年,太原市有关方面在市区一处叫尖草坪的地方举办了一次为期半月的茶叶展销会。董希坚与其他20多家茶商带着各自的茶叶参与展销。他是带着借机创办茶城的梦想去的。尽管他和其他三四家的茶叶卖的很不错,但是更多人最后还是因为业绩不佳相继撤出,而且展销时间仅有半个月,这一带的房产地产又不能租赁,无法长久发展,董希坚最终放弃了在这里建立茶城的想法。
          机会总是欢迎有心人。经过多方考察之后,董希坚看中了一个地方——位于太原市西客站的温州小商品批发市场。他迅速与市场物业业主签订合同,随即便开门招商。由于他在太原茶业界的声望和确定了公平公正的竞争规则,茶城的招商异常火爆。仅仅一个月,1999年9月9日,西客站茶城正式开门营业。这是太原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茶城。在它的推动下,永康、中奥、五一、千禧、坦洋功夫等各类茶城在太原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董希坚参与了其中多个茶城的创办与经营。茶城的崛起,在加快促进太原茶市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并把新的茶叶消费观念引入太原市民的生活。
         茶文化,成为茶叶消费中一个新名词,同时也代表着茶叶消费的一种趋势。董希坚敏锐地看到了这一趋势,从2002年开始,他心中又在酝酿着一个新的计划:创办一座规模宏大,建设布局、内部管理、经营秩序实现规范化,茶文化气息浓、品位高的现代茶城。
        董希坚首先想到,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向太原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上送了报告,却没有得到回复。
董希坚没有放弃,他一边继续考察,一边等待机会。
           2007年,太原市双塔购物广场调整经营布局。第一个电话就打给董希坚。在对地理位置等各方面条件经过考察之后,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几经协商,他和志同道合的两位合作伙伴拿到了购物广场一层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商业经营面积,另加地下一层可以为每家商户规划设计50至80平米的茶叶仓库和地下二层的停车场,总面积达20000万平方米。茶城从门面布局、装修到公共配套、经营管理机制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精致的规划建设,甚至专家讲授茶文化和市民休闲品茶的场所都作了事先安排,从而使得这座取名为晋闽茶城的茶叶市场成为太原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并被业界人士称为太原市目前一座最规范、文化品位最高、高标准上档次、汇集全国茶叶各产区出产的名优茶及茶制品、各种茶具、茶工艺品的大型茶城。2007年9月16日,茶城火爆开业,50多间门面全部被承租。作为当地茶业界、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太原市电视、报纸等媒体作了盛大的报道,茶城所在地的区及太原市、山西省领导出席了开业典礼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晋闽’这个名称我一直在用,茶作为一种文化,我希望他在两省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中成为一种媒介。”董希坚说,正是他对促进文化交流的追求,他被推选担任山西省城乡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梦在延伸:让家乡的白茶走进太原
        董希坚的梦在延伸。明清时代,晋商以太原为中转站,把包括茶叶在内的各类商品销往我国北方各地及俄罗斯甚至远销欧洲,董希坚不说,但我们看到,他似乎还有一份雄心:让充满文化含量的中国茶、让以茶作为一种载体的中国文化走得更远。
董希坚说得更多的是家乡的白茶。他说,太原人对福鼎白茶还很陌生,近两年,他一直在做福鼎白茶的宣传推介工作。现在,业内人士差不多都知道了白茶和白茶产于福鼎,但是市民们知道的还很少。为了让更多的太原市民认识福鼎白茶,董希坚还在太原市四家大型超市中的两家各租赁一个营业面积60平方米的专柜,把福鼎白茶作为主要推介产品。
         正是在董希坚的大力推介下,福鼎白茶在太原逐渐引起关注。太原市茶叶协会会长吴凤鸣说:“董总一直在倡议,我们也正在考虑,想筹办一个福鼎白茶进太原的茶事活动。”
         热心推介福鼎白茶体现的是董希坚对家乡的一份深情。就像所有在外创业的赤子,他其实一直在关注于家乡的建设,并以自己的方式做些对家乡有益的事。八年前山西福建商会成立之际,他就是其中的一个热心人之一。这之后,他就一直筹谋着成立山西福鼎商会,并极力倡议,最终促成这件事在2006年上半年开始操作,并在当年12月25日正式实现成立。作为常住太原的福鼎企业家,面对福鼎乡亲大多分布于山西全省各地甚至其他省、区的现实,他责无旁贷地承担前筹办商会的大量前期工作和商会成立之后的日常主要事务,协助会长和商会常务理事会,团结乡亲,与家乡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利用自己在当地的良好人缘协调各方,为乡亲们的创业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商会,年龄比他小的比他大的,都爱叫他一声“董哥”。

         “从最初的单店经营发展到今日的茶叶、茶壶、根雕、茶产品系列店、数店经营,从单店的经营扩张到茶城的经营,从普通的茶商上升为弘扬三晋大地茶文化的带头人——”这是当地一份杂志对他在太原十七年的角色变换所做的一次概括。而他对家乡的一份深情,也隐含在他的创业历程之中,隐含在他平和、坦诚的外在表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