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51:32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中千百年来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一部分精练、形 象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材料。它能以寥寥数字说明一件事实,一个道理,
      或比喻一种形象,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同时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词组。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
      古代典籍;一是来自民间口语。从古代典籍中来的,有的出自寓言故事或历 史事件,如“守株待兔”、“四面楚歌”;有的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取原句而
      成,如“一鼓作气”、“外强中干”;也有一些是原句的压缩,如“一暴十 寒”是从“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简化而成的。从古代口语流传下来的成语,
      为数也不少,如“东风压倒西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 成语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语义的完整性;一是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
      完整性是指一个成语在语言中是一个意义完整的单位,它的意义是约定俗成 的。除少数成语的意义跟字面意义基本一致以外,多数成语不能根据字面望
      文生义。如“斩钉截铁”不是斩断钉截断铁的意思,而是指说话、做事果断, 不拖拉。结构的定型性,是指成语的结构是固定的,多数为 4 个字;各个组
      成成分也是固定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组成成分不能任意用同义成分 去代替,也不能任意改变各组成成分的次序。如“以卵击石”不能改成“以
      蛋击石”,“南辕北辙”不能改成“东辕西辙”。
        成语有的也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像“飒爽英姿”、“卓而不群”其褒 义显著而强烈,相应的“鼠目寸光”、“为虎作伥”等成语其贬憎之意也入
      木三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变迁,一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转换, 像“明哲保身”原义是指善于保全自己,含褒义,而现在人们用它指那些只
      顾个人,不讲原则的人,含贬义。
      我们在这里编选的成语,故事性强,所涉及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比较丰富,
      以求为少年朋友提供一个了解我们古老民族文化的窗口。在编选中,我们避 开了人们熟知的和比较生僻的成语,注重其实用性的同时,力求能拓宽青少
      年读者的知识视野。实现这一目标,是编者的最大心愿。      编 者               哀毁骨立
      “哀毁骨立”成语出自《后汉书·韦彪传》。 韦彪字孟达,扶风平陵(今陕西宝鸡附近)人。他的祖上韦贤,在汉宣
      帝时曾做过丞相。祖父韦赏,为汉哀帝时的大司马。韦彪有美德,孝敬父母, 纯真至诚。父母死后,他哀毁 3 年,不出房门。3 年之后,他瘦骨嶙峋,人
      都变了形。后来经过好多年的医疗才恢复健康。
        韦彪博览好学,素负盛名。永平六年(公元 63 年),汉显帝听到了他的 声名,赐给他车马衣服,任他为魏郡太守。汉肃宗时,韦彪官至大鸿胪。韦
      彪曾多次向皇帝提出很有见解的建议,多被采纳,深得朝野上下的敬重。
        “哀毁骨立”即由这个故事引出,形容因丧父母哀痛异常,以致形毁骨 立。      爱屋及乌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王。“西伯”
      (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称为周文王的,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 想了许多办法,才得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
      王回到岐山,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 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接着,还把都城东迁丰邑(今陕西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不久, 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
      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即召公),是武王两个得力的助手。同时, 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
      (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京
      城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早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 送命,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
      就此灭亡。以后的 800 多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
      将士,能不能使局面迅速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有些担忧。为此, 他曾同姜太公等商量。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记 载: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 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 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
      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 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原文中所谓“余胥”,是地位最低下的小
      吏,奴隶主贵族的管家之类。(余,末等的意思;胥,胥吏。) 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战》里也有类似记载:
      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
      “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这段记载,与《说苑》所载,内容相仿。不过“余胥”一词,这里写作      “胥余”。两者含意不一样。“胥余”已不属胥吏等级,而是胥吏以外,比 “余胥”更加低下的奴隶或刑徒了。例如商纣王时的“太师”箕子,因对纣
      王不满,被囚禁而装疯,甘当奴隶,所以《庄子》称他为“胥余”。
        此外《韩诗外传》《六韬逸文》也都有关于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谈 话的记载,内容基本相同。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句成语。
      我国民间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乌”,它落到谁 家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的《小雅》部
      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爱止,于谁之家”这样的诗句, 意思是“且看乌鸦哪里落,灾祸就落谁的家”。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
      少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 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
      因为深受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东西,就叫做“爱屋
      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唐代诗人杜甫,在他《奉赠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
      四丈即李明甫)的诗中,开头两句道:“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宋朝 人周敦颐的《濂溪诗》有:“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宋朝人陈师道的
      《简李伯益》诗也有“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都是用的“爱 屋及乌”这句成语的典故。      按图索骥
        伯乐,原名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 曾经著有《相马经》(或称《马经》)。“伯乐相马”的故事,至今也还在 民间流传着。
      但是,据说伯乐有个儿子却并不聪明。有这么一个故事:伯乐的儿子死
      读了他父亲的《马经》,去找骐骥良马,结果,却得了一匹劣马,根本不堪 使用。另有一说:伯乐的《马经》中,曾说到良马的额头如何如何,眼睛如
      何如何,蹄子又如何如何。他儿子把这几条死记住了。有一天,在路边看见 一只大蛤蟆,便高兴地对伯乐说:“爸爸,这真是一匹良马了!你瞧,它的
      额头、眼睛,都跟您说的相仿,就是蹄子不大一样。”伯乐又气又好笑,幽 默地说:“这‘马’好跳,无法驾驭!”
      这个故事,在《朝野佥载》(相传为唐朝人张鷟撰)和《艺林伐山》(明
      朝人杨慎撰)等书中,都有类似记述。由于死记教条,机械地按照《马经》 去找良马,结果闹了大笑话。这就是“按图索骥”这句成语的来历。
        那么,为什么不叫“按经索骥”,而叫做“按图索骥”呢?传说:周穆 王有八匹神奇的骏马,每一匹不仅都有一个高雅的名字,而且都健壮不凡,
      各有特色;有名的“八骏图”,就是后来的画家根据传说画的那八匹骏马的 想象图。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诗道:“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因八骏有图,上述的故事,就被人叫做“按图索骏”。“骏”和“骥”都是 良马,意思相同,“按图索骏”因此又叫作“按图索骥”。
        明朝人赵汸的《葬书问对》中说:“按图索骥者,多失于骊黄”。(“失 于骊黄”是比喻只看外表,不顾实质而致失败的意思。)
        可见“按图索骥”的原意,是批评死守成规、脱离实际和不知融会变通 的。但是后来,这句成语却被用作另一种意思,即:根据具体的标示,去寻
        
      找需要的东西,就可以在繁复的情况下,顺利地找到。例如按照分门别类的 目录或索引,就很容易从大批图书资料中找出你所需要的某一本书、某一篇
      文章或某一词句,这也可以叫做“按图索骥”。      暗箭伤人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许国 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许昌市。郑国在许国的北边,今河南的新郑,就是它
当时的都城。)
        这件事情,《左传·隐公十一年》有记载。那年夏天,5 月里,郑庄公 在宫前检阅部队,发派兵车。一位老年将军颍考叔和一位青年将军公孙子都,
      为了争夺兵车,两人吵了起来。颍考叔是一员勇将,他不服老,拉起兵车, 转身就跑;公孙子都向来瞧不起人,当然不肯相让,拔起长戟,飞奔追去,
      等他追上大路,颍考叔早已连影儿也不见了。公孙子都于是怀恨在心。
        到了秋天,7 月间,郑庄公就正式下令,讨伐许国。郑军逼近许国都城, 攻城的时候,颍考叔奋勇当先,高举大旗,爬上了城头。公孙子都眼看颍考
      叔就要立下大功,心里更加嫉妒,便抽出箭来,对准颍考叔飕的就是一箭, 只见这位勇敢的老将,顿时一个跟斗摔了下来。另一位将军瑕叔盈还以为颍
      考叔是被许国兵杀死的,连忙拾起大旗,指挥士兵,继续战斗,终于把城攻 破,郑军全部入城。许国的国君许庄公逃到了卫国去。许国的土地,于是并
      入了郑国的版图。
      像公孙子都那样,趁人不备,暗放冷箭,就叫做“暗箭伤人”。不过,
      作为成语,却并不限指以暗箭为凶器,凡是采取任何不光明的手段,暗地里 伺机伤害别人,都可叫做“暗箭伤人”。这里不妨讲一段关于宋朝人刘攽的 故事。
      刘攽,字贡父,据说颇有文才,尤其精于历史的研究,曾参加司马光主
      编的《资治通鉴》的编写工作。宋朝邵博的《闻见后录》,记有他的一段故 事。看来此人还相当幽默。故事说:
      有一次,有一位“中司”(官名,即“御史中丞”,专负弹劾监察之责)
      想发动同僚攻击某人。有人问刘贡父,某人是否真有什么劣迹,中司竟要鸣 鼓而攻之。刘贡父很冷淡地回答道:“中司自可鸣鼓儿,老夫难为暗箭子!”
      这里所谓的“暗箭子”,也就是暗害他人的冷箭。刘贡父不愿意参与暗
      害他人的阴谋勾当,所以他说不充当暗箭子。      暗渡陈仓
        秦朝刚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 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
      表面主张分地封王,并且擅自作主,给大家一个一个地封立王号、分配领地, 心里却已开始盘算,将来怎样一个一个地消灭他们。
        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惟独对刘邦很不放心。他知道,最 难对付的敌手就是刘邦。早些时候,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在今陕
      西西安附近),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入咸阳的,偏偏就是刘邦。 关中,即今陕西一带,是秦的本土,由于秦的大力经营,关中不但物产丰富,
        
      而且军事工程也有强固的基础。项羽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也不愿意 让他回到家乡(今江苏沛县)一带去,便故意把巴、蜀(都在今四川)和汉
      中(在今陕西西南山区)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 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而把关中划作三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
      邯、司马欣和董翳,以便阻塞刘邦向东发展的出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 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以彭城(今江
      苏徐州)为都城。
        刘邦的确也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当然很不服气,其他将领对于自己所分 得的更小的地盘,也都不满。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大家都不敢违抗,只得
      听从支配,各就各位去了。刘邦也不得不暂时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且接 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峻的悬
      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而更重要的是 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松懈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发现部下有一位才能出众的军事家,那就是韩信。刘邦
      就拜韩信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 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
      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地区的章邯, 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
      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 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在
      今陕西宝鸡县东)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起初还不相信,以为是谣言,等到 证实的时候,慌忙领兵抵抗,已经来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
      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于是一下子被 刘邦全部占领了。
      原来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
      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 叫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由于这个历史故事,后来形容瞒着人偷偷摸摸地活动,并达到了目的,
      就叫“暗渡陈仓”或“陈仓暗渡”。 韩信这个计策,当初张良建议烧毁栈道的时候,就曾向刘邦预先说过。
      刘邦见他们两人先后所定的计策,竟然完全一样,高兴地说:“英雄所见,
      毕竟略同!”由此,后来又形成了“英雄所见略同”或“所见略同”这句成 语,和“不谋而合”(事先未经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态度完全一致)相同。      白头如新      这句成语原是一句民间谚语,见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
      ‘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西汉时,有一个以文辩知名的人叫邹阳。汉景帝时,邹阳与枚乘等人事
      吴王刘濞。当刘濞欲反叛汉朝中央时,他上书劝阻,刘濞不听。后来,邹阳 离开吴王投奔了梁孝王。在梁孝王那里,邹阳又遭羊胜等人谗言陷害,被捕 入狱。
      在狱中,邹阳写了《狱中上梁王书》,申诉自己的冤屈。书信中,邹阳      列举了一些历史故事,以表白自己是忠而无疑、贤而受谤。邹阳写道: 古来忠而见疑,贤而受谤的人是很多的。荆轲为燕太子丹报仇,去刺秦
      王。出发时,出现了白虹贯日的现象;秦将白起攻破赵国的长平之后,派卫 先生见秦昭王,请求增兵,打算一举灭赵时,出现了太白食昂的天象。这是
      因为荆轲和卫先生的忠心感动了天地,使天象发生了变化。可他们的忠心却 不为燕太子丹和秦昭王所了解,反而对他们起了疑心。卞和得到一块宝玉,
      两次献给楚王,楚王误认为是石头,竟将卞和的脚给割断了。秦始皇用李斯 为相,统一了天下,但到二世胡亥时,李斯却备受酷刑而死。殷纣王的叔父
      胥余,因谏被囚,假装疯狂;春秋时楚国的接舆怕遭毒手,隐居避世??古 谚说得好:不相知的人,虽然同处到头发白了,仍然等于生人;相知的人,
      即使是短时相处,也和老朋友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对人了解还是不 了解。??历史上不少成就大事的,就是臣忠于君,君信任臣,君臣之间肝
      胆相照。希望大王明察。
      梁孝王接到邹阳的奏书以后,很受感动,将他释放并待为上客。 “白头如新”意即相识虽久,仍和新相识的一样。白头:老年,这里形
      容时间很长;新:新近。 人们常用这句成语形容交情不深。      抱残守缺
        这句成语初作“保残守缺”,见于《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 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西汉时,有一个叫刘歆的人,字子骏,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曾拜为
      黄门郎(内廷侍从官)。后来与刘向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进行学术研 究。在校勘工作中,他阅读了不少秘藏的古籍,发现了一本古文《春秋左氏
      传》,爱不释手。经过研究,刘歆认为,《左传》是一本珍贵的文献资料, 便建议为《左传》等古籍建立学官。汉哀帝(刘欣)知道此事后,就命刘歆
      与五经博士讲论《左传》等一批古书的义理。但诸博士既不同意为《左传》 等建立学官,又不肯讨论研究此事。刘歆对众博士的这种态度很气愤,给管
      博士的太常写了一封公文,对此提出了批评和抗议。
      刘歆的信中写到:这些博士不学无术,孤陋寡闻,怀着害怕别人识破他
      们的私意,没有服从真理的公心,所以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而不肯探求新 的学问。由于刘歆的信言词痛切,引起了博士们的怨恨并因此遭受到了诽谤。
      后来,刘歆自请到地方做了个小官。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了“抱残守缺”这句成语,原意为守住陈旧、 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现多用以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筚路蓝缕
        春秋时,小小郑国,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 为了争夺郑国,矛盾很大。郑国既害怕楚国,也不敢得罪晋国,处境十分为 难。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那年春天,楚国攻打郑国,郑国抵挡不住, 只得向楚国求和。晋国得到消息,立刻派兵抗楚救郑,目的是要把郑国争取
        
      过来,使他归附晋国。可是晋军还没渡过黄河,郑国已经屈服,楚军也准备 胜利回师了。晋军的中军主将荀林父等部分将领,便主张停止进军。而中军
      副将先縠和另一部分将领却不同意,于是发生了争执。
        晋军暂驻在敖、鄗二山之间。郑国派人到晋军营中去声明:“我们郑国 向楚国求和,不过是为了不致亡国,丝毫也没有对晋国不友好的意思。”还
      说:“楚军轻而易举地得了胜利,因此骄傲了,部队也放松戒备了。你们如 果趁此追击,加上我们从旁助战,定可把楚军打得大败。”先縠高兴地说:
      “对呀,打败楚军,夺回郑国,正是时候了!”下军副将栾书说:“不行, 楚国经常教诫全国军民,要发扬他们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
      勤俭建国,艰苦奋斗。有什么理由说他们骄傲了,放松戒备了?况且郑国劝 我们攻打楚军,其实也并不是真心向着我们。要是我们打胜了,他固然会讨
      好我们,要是楚军打胜了,他还不是又要向楚国投降。我们怎么可以相信郑 国的话呢?”
        上述栾书这段话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什么意思呢?筚,是荆、 竹、树枝之类;路,同“辂”,就是大车。筚路,是用荆竹树枝等编制成的
      大车,或者叫做柴车;蓝缕,即“褴褛”,破烂的衣服。启,就是开。这句 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发荒山野林。相传楚国当初就是以这样
      的精神创建起来的。
      形容俭朴的创业生活和艰苦的奋斗精神,就可以用“筚路蓝缕”。      髀肉复生
        后汉末年,刘备初起兵时,有一次,在汝南(今属河南省)吃了曹操一 场败仗,所剩士兵,不满一千,一时无路可走。部将孙乾建议,不如暂投刘
      表。刘表是刘备同宗,当时官为“荆州刺史”(荆州在今湖北省,州治即今 襄阳)。刘备同意了。
      据《三国志》载,刘备投刘表后,刘表待他很好,分拨宅院,妥善安顿。
      刘备就在荆州闲住了一个时期。一天,刘表和刘备饮酒谈天,谈得正高兴时, 刘备忽然暗自伤心起来。刘表发现他面有泪容,惊问何故。刘备长叹一声,
      说道:“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 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髀,大腿。刘备这几句话的大意是说:我往常天天骑马作战,大腿的肉
      都消瘦了,但是觉得生活很有意义;现在闲居无事,大腿的肉重新长起来了, 想想光阴空过,转眼年老,而事业毫无成就,因此感到悲伤!
        后来人们慨叹自己长期赋闲,没有成绩可言,便往往引用“髀肉复生”、 “髀肉重生”或“抚髀兴叹”、“拊髀兴嗟”等成语。      别开生面
      “别开生面”这句成语,来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原是绘画用的两
      种主要颜料——红和绿,古人因此把丹青作为绘画的别名。“引”是乐曲的 一种体裁,也是诗歌的一种体裁。因为这是一首赞扬绘画的诗,所以诗人用
了这样的题目。        曹将军名霸,据说是曹操的后代。唐玄宗时,曹霸的绘画已名闻当代。 他善画马和人像,玄宗常命他画御马和功臣,并且封他为“左武卫将军”, 故称曹将军。
        早在唐太宗时,宫中的凌烟阁里,就已有画家奉命画的 24 幅唐朝开国功 臣的肖像。过了大约 100 年,到玄宗时,凌烟阁功臣像的颜色都已暗淡了。
      曹霸奉玄宗之命,重新设色描绘,于是 24 位历史功臣,重现了新的面貌。杜 甫的《丹青引》中,有几句便是写的这件事,例如:“凌烟功臣少颜色,将
      军笔下开生面。??”
        “开生面”,是勾画出新的生动面貌的意思。后来人们给添了一个“别” 字,成了“别开生面”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另创一种新的格局或新的形式,
      而不同于一般。例如清朝人赵翼的《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即 韩愈)始,至东坡(即苏轼)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这
      里所谓“别开生面”,就是说韩愈、苏轼在诗歌方面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一代 新风。
        《丹青引》中,杜甫描写曹霸画御马时的情状,还有这样的诗句:“诏 为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惨淡”又作“惨澹”,辛苦的意
      思;“经营”,反复研究、认真构思。“惨淡经营”,本是形容画家在下笔 之前用心考虑画面布局的辛苦。后来人们却用这句成语,比喻艰苦地创立、
      困难地经营某一事业。现在多用来形容苦心谋划、极力维持的情状。      波澜老成
        “波澜老成”这个成语,原出自《杜工部集·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毫 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
      元朝汤编著的《画鉴·宋画》里记载着一个故事。宋朝有个名叫徐友
      的画家,有一次在常州太和寺佛殿后面的墙壁上,画了一幅描绘河水的壁画, 题名《清济贯河》,其中有一笔从头到尾长达 40 丈,受到观众的特别注意。
      汤对此发表评论说:“其实徐友的妙处并不在此。因为他功力深厚,笔法 老练,线条连绵不断,像波涛起伏(原文是‘笔法既老,波澜起伏’),跟
      水势相结合,互相影响,就觉得越看越奇了。”
      后来,人们把“波澜独老成”这个成语,来形容诗文气势雄壮,功力深
      厚。      不辨菽麦
        这句成语见于《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 公元 573 年周历正月初五,晋国的栾书、中行偃派程滑杀死了晋厉公,
      葬在翼地的东门外边。随后,士鲂等人在京师迎按年仅 14 岁的周子为国君。 当时,晋国的一些贵族为了自己把持朝政,很愿意事奉这位 14 岁的小国君,
      并且夸周子如何能干,如何聪明。周子有个哥哥,本应立为国君,但晋贵族 们说:周子的哥哥是个白痴,连什么是豆子,什么是麦子都分不清,不能立
      为国君。
        别看这位周子才 14 岁,还真有些小才能。一即位,他就对大夫们说:“我 开始的愿望并没有到这个地步,现在虽然到了,这全是上天的意志。人们要
        
      求有国君,是为了让他发布命令。立了以后不听他的号令,那立他干什么? 你们几位用得着我才立我为君,恭敬而听从国君,这是神灵所保佑的。”大
      夫们听了,回答说:“这正是下臣们的愿望,岂敢不唯命是听!”“不辨菽 麦”即分不清豆子和麦子。人们常用这句成语形容愚昧无知。现在有时指脱
      离生产实践,缺乏实际知识。      卜昼卜夜
        敬仲,即春秋时陈国的公子完,同陈宣公是兄弟。陈宣公为了叫宠姬所 生的儿子款为太子,便把原来立为太子的大儿子御寇杀了。敬仲是站在御寇
      一边的,因此不能在陈国安身立足,便投奔齐国。齐桓公很恭敬地接待敬仲, 拜他为“卿”。敬仲谦虚地说:“我是投奔贵国的客人,蒙您收留,让我在
      这里舒舒服服地住下,我已经非常感激了,怎敢高居卿位,让人笑我不知足 呢!”齐桓公觉得他很懂道理,便改聘为“工正”,请他担任管理各种工匠
      的职务。但是对他的待遇,仍不同于一般官员。齐桓公经常找他谈天、游玩。 这段故事,在《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有记载。同时,它还记载着这么
      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齐桓公到敬仲家里去,敬仲拿出酒来招待他,桓公喝得很高兴,
      直到天快黑了,还叫点灯,要继续喝。敬仲婉言劝止,说道:“臣卜其昼,
      未卜其夜,不敢!(我只准备白天陪您玩,却没有打算继续到夜晚,恕我不 敢久留您!)”
      由于这段故事,后来形容游宴无度,不计时间,从白昼到黑夜,又从黑
      夜到白昼,连续不休地玩乐,就叫“卜昼卜夜”。      才占八斗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为陈王,死后谥名谥思,所以又称陈思王。他是 魏武帝曹操的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兄弟。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文学家,而且在创作上形成了独特
      的风格。汉末建安时代出现的所谓“建安文学”,其主要代表人物,便是曹 氏父子。而曹植的文才似乎更见突出。
      曹植从小就很聪明,才思敏捷,文词富丽,曹操很喜欢他。曹操在世的
      时候,他的生活是很安定和优游的,那时他写的文章和诗歌,比较华美;但
      当 29 岁那年,曹操去世,他哥哥曹丕即位以后,他就不断受到打击;到他侄 儿曹睿(魏明帝)即位后,受到的打击就更加多了。由于他政治上受迫害,
      精神上被压抑,生活相当苦闷,因此,这一时期他写的诗歌,能暴露统治阶 级内部的黑暗和矛盾,能表现他对统治者的愤恨和要求自由的思想,也能由
      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所以曹植后一时期的创作,从现实 意义来说,比早期的要好一此。
        曹植的创作,包括赋颂诗铭和论文,留下的虽然不多,但是旧时作家对 他都有很高评价。例如南朝梁代的诗评家钟嵘,在他的《诗品》中写道:曹
      植的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南朝宋代的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虽然似乎 不太满意曹植前期的作品,说它是“但美遨游,不及世事,”但是总的说来,
        
      他对曹植还是十分钦佩的,请看他给曹植下了怎样的评语: “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一石等于十斗)——这真是
      个有趣的评语。 称誉作者的学问高,文才好,后来就叫做“才占八斗”、“八斗之才”,
      简称“八斗才”。唐代诗人李商隐有“用尽陈王八斗才”之句。也有人把“八 斗之才”和“七步之才”两句成语合并起来,称为“七步八斗”,以形容诗
      才的敏捷和高超。      长袖善舞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舞蹈者靠着袖子长,舞起来就翩翩多姿, 容易达到体态优美的效果;做买卖的人,凭着本钱多,他的业务也就容易开 展。
        这句话,在《史记》的《范雎蔡泽传》中曾引用过。范雎和蔡泽,是战 国末期两个有名的人物:范雎《通鉴》作范雎,是魏国人,起初在魏国的中
      大夫须贾手下做事,因故被须贾打得半死,逃到秦国,化名张禄,向秦昭王 献“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昭王拜他为客卿,后来为相国,封应候。蔡泽
      是燕国人,先曾游说赵、韩、魏各国,都不见用,来到秦国,见了昭王,昭 王很赏识他,也由客卿而为相国,虽然担任相国的时间才几个月,但在秦国
      住了十多年,从秦昭王起,经孝文王、庄襄王到始皇帝,一直受到尊重,号 为纲成君。
      这两个人,都是所谓“辩士”,就是极有口才,能言善论的说客,他们
      都因此取得秦王的信任。在战国时代,辩士并不少,为什么只有这两人能相 继取得秦的信任而为卿、相呢?《史记》的作者评论道:“韩子说的‘长袖
      善舞,多钱善贾’这句话,的确是有道理啊!”——范雎和蔡泽,像舞蹈者 有更美的舞衣、经商者有更多的本钱一样,他们有比别人更强的一张嘴。
      利用优越的条件,施展手段,因而吃得开,有办法,就叫做“长袖善舞,
      多钱善贾”。这句话,《史记》说是韩子说的。韩子,即战国时的韩非。查 韩非所著的《韩非子》,在《五蠹》篇中有这句话,原文是:“鄙谚曰:‘长
      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所谓“鄙谚”,就是“俗语”, 可见这句话并不是韩非所独创,而是他引用的俗语;也可见这句话早在韩非
      以前便已流行了。      城狐社鼠
        王敦,字处仲,山东临沂人,东晋时的大将。晋朝的山东王家,是赫赫 有名的大贵族。王敦的祖父王览、叔祖父王祥,都是晋朝的大臣。东晋失去
      了对于北半部中国的统治,退守江南,建都建康(今南京),王家跟着南迁, 在朝中势力仍然极大。晋元帝司马睿的丞相王导,就是王敦的堂兄。王敦的
      妻子就是司马炎的女儿襄城公主。所以当时人们说:“王与马,共天下”(马, 指司马氏)。
        但是,司马氏和王氏之间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却也相当尖锐。起初,晋 元帝在建康刚即位的时候,彼此还互相支持,互相利用,矛盾并不突出。王
      导、王敦,一文一武,全力辅佐晋元帝稳定局势。王敦被任命为统帅,后来
        
      并且担任江、扬、荆、襄、交、广六州的军事总指挥,兼“江州刺史”,镇 守武昌。这样,王敦掌握了长江上游,声威很盛,对于长江下游的首都,有
      很大的威胁。晋元帝当然觉察到了这一危险的形势,便分别任命刘隗和戴渊 为“镇北将军”,各拨万人,严加防范;名义上是防范北方各国的南侵,实
      际上是对付王敦。
        王敦心里也明白晋元帝的企图,便积极准备起事。可是如果发兵东下, 进攻首都,这分明是反叛的行为,岂能轻举妄动?王敦便找了一个借口,说
      是:“刘隗奸邪,危害国家,必须清除他这个‘君侧之奸’(君王身边的坏 蛋)!”王敦的这个借口,是从汉初的吴王刘濞学来的,刘濞当初谋反,就
      是声称要除晁错,“以清君侧”。
        在王敦部下担任“长史”的谢鲲,劝王敦要谨慎从事。据《晋书·谢鲲 传》载,当时谢鲲对王敦说:“刘隗固然奸邪,可是,他是‘城狐社鼠’啊!”
      所谓“城狐社鼠”,就是藏在城墙里的狐狸,躲在神庙里的老鼠。人们 要想捕杀城狐社鼠,都不能不有所顾忌。因为捉城狐,恐怕要毁坏城墙,得
      罪君王;熏社鼠,恐怕要烧坏神庙,对神不敬。由于这样,狐鼠之辈就仗着 皇城和神庙,可以作威作福。《晏子春秋》记载着管仲对齐桓公说的话:“社
      鼠者,不可灌,不可熏。”就是这个意思。《韩诗外传》说:“齐景公问晏 子:‘为人何患?’曰:‘患社鼠,出窃于外,入托于社;灌恐坏墙,熏恐
      烧木。今君之左右,出则卖君以效利,入则托君,此社鼠之患也’。”
        “城狐社鼠”,比喻旧社会那般仗着衙门势力欺压人民的官吏。也叫做 “稷狐社鼠”,例如《说苑》说:“狐者,人之所攻也;鼠者,人之所熏也。
      未见稷狐见攻,社鼠见熏也。”《汉书》作“社鼷屋鼠”:“社鼷不灌,屋 鼠不熏,何则?其所托者然也。”      诚惶诚恐
      “诚惶诚恐”成语出自《后汉书·杜诗传》。 杜诗字公君,河内汲(今河南省汲县)人,少年时就胸有大志,才能不
      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 25 年),杜诗官至侍御吏。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
      欺压百姓,百姓皆惶恐不安。杜诗多次劝诫他,萧广就是不改,于是杜诗一 怒之下杀了萧广;并把他的罪行公布于众,以平民愤。光武帝刘秀得知后,
      召见杜诗,赐以戟,表示赞赏。后又派杜诗出使河东(今山西省西部沿黄 河地区),诛降叛逆杨异等人。
        杜诗到了河东后,焚烧贼船,斩了杨异,除了叛贼,做了成皋(今河南 汜水县)县令。杜诗为官 3 年,治理有方,建武七年升为南阳太守,他广拓
      农田,铸造农具,修治陂池;同时除暴安民,使社会安定,人民生活越来越 富足。老百姓都无不感激这位太守。可是杜诗却自认为是无功受禄,向光武
      帝上书要求到小郡任职。书中说:“我自己思量,我不过是小官之材,没有 大才,现在是正赶上陛下开创大业,因受大恩而作了太守。我在职无功,治
      理少方,这么长时间占据高位,实在是诚惶诚恐。”但是光武帝很信任他, 坚持让他继续做太守。
        “诚惶诚恐”原为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语,表示臣下对皇帝威严的敬畏, 后来逐渐被用来形容小心谨慎。“诚”,实在之意;“惶”,害怕之意;“恐”,
      畏惧之意。
               惩羹吹齑
      “惩羹吹齑”这句成语,出于屈原《九章》的《惜诵》那首诗。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当时担任
      “左徒”的官职,但是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他主张联合东方的大国齐国, 共同抗秦。昏庸的楚怀王,不听忠告,反而偏信谗言,疏远屈原,并向秦国
      妥协。结果连连上了秦国的当,怀王最后终于死在秦国。怀王死后,他的儿 子横继位为顷襄王。顷襄王像他父亲一样糊涂,竟把屈原赶出郢都,放逐到
      长江以南的沅、湘和洞庭湖一带。
        屈原始终热爱他的祖国,在被疏远、遭打击,以至被流放的苦痛年月中, 无时不关心着人民的生活,无时不怀念着国都郢都。他写的《九章》等不朽
      的诗篇,充满了悲愤和热烈的爱国之情。《九章》共包括九篇,其中的《惜 诵》,一般都列为第一篇。
        《惜诵》,据专家考证,是屈原劝楚怀王联齐抗秦而被谗去职时写的。 “惜诵”二字,据说是“不愿随便歌颂”的意思。诗中有一节假托在梦中和
      大神谈话来表达自己始终不变的忠诚。诗的大意说:“我曾在梦里企图登天, 无奈既没有路也找不到船。请大神帮帮忙吧。可是他说,理想虽好实行困难!
      难道我的理想将永远被认为危险而无法实现?大神说:
      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为曩之态也!
      大神说的这几句话,大意是说:“对于君王,你可以怀念却不必寄托希
      望。他身边那群人的嘴连金属都消熔得了,你当初一片天真当然要遭殃。上 过当的人总该特别小心了,为什么不能改一改你的直心肠?你想登天偏又放
      弃了往上爬的梯子,看来你从前的老脾气,还是照样!
      这一节中,“惩于羹而吹齑”这一句,就是成语“惩羹吹齑’的来处。
      羹,就是羹汤;齑,是捣烂的蒜韭之类。在喝热汤的时候烫了嘴,于是怀着 戒心,见了蒜韭之类的凉小菜,也撮口去吹吹它。人在某件事情上受过打击,
      吃过亏,以后变得过分谨慎和警惕,就叫做“惩羹吹齑”。《唐书·傅奕传》 说:“惩沸羹者吹冷齑,伤弓之鸟惊曲木。”
      诗的原文中,另一句“众口其铄金”,后来也成为一句成语,即“众口
      铄金”。这句成语的“众口”却变为舆论的意思,形容舆论的力量很大,即 使最坚硬的金石也要被消毁。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 请教的事儿。
        程颢,洛阳人,和弟弟程颐,同是宋代著名的儒学家。他们和另一个儒 学权威朱熹,成为一派之首,号称“程朱”。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并且
      非常恭敬,可知这二人也是属于“程朱学派”的。这杨、游二人,原先以程 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虽然都已四十来岁了,而且都已考上了“进士”,
        
      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程颐家去登门 拜见的那天。
        《宋史·杨时传》载:杨时、游酢来到程家,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 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却不言不动,根本不睬。
      这两个人于是恭恭敬敬,肃然侍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 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
      辈犹在此乎?’(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吗?)”——可见他早已知道有人 来找他了。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了,门
      外积雪已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朱子语录》(朱子即朱熹)也有记载。 这个故事,在宋以后的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
      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城下之盟
        绞国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在今湖北郧县西北。当时强大的楚国就是 它的近邻。据《左传·桓公十二年》载,有一次,楚国侵略绞国,集中兵力
      攻打绞国国都的南门。绞国人坚决保卫,严守不出。楚军一时倒也攻它不下。 “莫敖”(楚国官名)屈瑕说:“绞国人轻率,缺乏计谋,我们可以采取诱
      骗的办法引诱他们出城。让我们的伙夫去打柴,故意不派士兵保护,他们见 了一定会出来抓的。”带兵的将领,依计而行。绞国人果然出来,一下就抓 去了 30
      个楚国人。第二天,绞国人更加大胆,争着从北门纷纷出城,追到山 里去抓打柴的楚国人。楚军预先在山里设下埋伏,这时就一面堵住北门,一
      面伏兵齐起,把绞国打得大败。于是强迫绞国订立了“城下之盟”。“城下 之盟”,指战败国在敌人兵临城下(或大军压境)的严重威胁下被迫订立的
      屈辱性条约。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楚国攻打宋国(在今河南商丘县)的故事中, 也有“城下之盟”这样的话。那时,宋国国都被楚军重重包围。城里的宋国
      人,既没有吃的粮,也没有烧的柴了,很是恐慌。于是派华元趁黑夜悄悄潜 入楚军主将子反的营帐,用非常强硬的口气,对子反说:“我们的国君叫我
      明白告诉你:我们已经到了粮空柴尽的地步了。但是,你们如果以为趁此可 以逼迫我们订立‘城下之盟’,把我们置于死地,那是绝对办不到的!??”
      子反见华元这么厉害,当即答应撤军,平等谈判,友好结盟。      成为萧何,败也萧何
      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末汉初,淮阴(今属江苏省)有一个名叫韩信的人,年轻时,生活孤
      苦,很被人瞧不起。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参加反秦。他曾向项羽提过一些 作战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韩信看到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便改投刘邦。
      一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只让他当了一名小军官,一次犯了军法, 还差点儿受刑处死。免死后,只让他充当一名管理粮草的小官(治粟都尉)。
      一次偶然的机会,韩信遇上了萧何。萧何是刘邦的亲信,刘邦对他可以说是 言听计从。萧何与韩信一席长谈之后,对韩信非常钦佩,认为韩信是一个不      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但是,正当萧何决定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时候,韩信却逃 跑了。原来,刘邦的部下多是徐州一带的人,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
      地区偏狭,难以发展。因此,部下因想家而纷纷逃亡。韩信见刘邦没有重用 自己的意思,也跟着跑了。
        萧何得知韩信逃跑的消息,心急如焚,来不及报告刘邦,跳上战马,连 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原来以为萧何也逃跑了,非常生气。后来得知萧何
      竟亲自追回韩信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官,骂萧何是小题大做。萧何向刘邦详 细地介绍了韩信的情况,然后说:“韩信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不是普通的
      人才。您若甘愿做一辈子汉中王便罢,如要夺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 由于萧何的力荐,刘邦终于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并选择吉日良时,举行隆
重的拜将仪式。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以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刘邦统一 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却对韩信越来越
      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韩信的兵权,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不久,又 将韩信逮捕;赦免后,只封了个“淮阴侯”。韩信闲住长安,郁郁不得志,
      便图谋反叛,被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吕后想把韩信召来除掉,又怕他 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谋反
      的罪名把韩信杀害在长乐宫钟室。
      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引出“成为萧何,败也萧何”这一成语来,比喻事
      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      寸木岑楼
        “寸木岑楼”成语由“方寸之木可高于岑楼”变化来,出自《孟子·告 子下》。
      有一位任国的人向孟子的学生屋庐子问礼与食哪个重要的问题,屋庐子
      随口答道“礼重要”。任人又问道:“娶妻与礼哪个重要?”屋庐子答道: “还是礼重要。”
      随后,这位任人便一本正经地说道:“要是按着那些礼节去找吃的,恐
      怕就要挨饿、甚至饿死;如果不按着那些礼节去找吃的,可能就会有吃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还要按着礼节去行事吗?再有,假如按照亲迎礼,就
      得不到妻子;要是不行亲迎礼,就能得到妻子,还一定要行亲迎礼吗?” 这一问,屋庐子没有答出来。第二天,便去邹国,转告了老师孟子。
        孟子听后,说道:“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的?如果不揣度基地的高 低是否一致,那么一寸长的小木头也可能比顶端的高楼还要高。说金子比羽
      毛重,但是,岂能说三钱多重的金子也比一车的羽毛还要重?拿吃的重要与 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于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与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
      于娶妻重要?你去这样回答他:‘扭折了自己哥哥的胳膊而夺取了他的食品, 自己便有了吃的;而不扭折,便得不着吃的,那么他会去扭折吗?越过东邻
      的墙去搂抱人家的女子,便得到了妻子;而不去搂抱,便得不着妻子,那么 他会去搂抱吗?”
      后人用“寸木岑楼”成语来比喻差距悬殊。      大放厥词
      “大放厥词”这个成语,出自《韩昌黎全集·祭柳子厚文》,参考《新
      唐书·柳宗元传》。 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柳宗元自幼刻苦勤学,10 岁以后,
      他的诗文就受到人们的称赞。公元 793 年 21 岁的柳宗元,凭他的才华考取了 进士。26
      岁担任集贤殿书院正字,替唐王朝编辑、整理图书,有机会阅读了 许多书籍。他主张改革朝政,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的活动。革新失败
      后,被贬为永州(现在湖南省零陵县)司马,过了 10 年再贬为柳州(现在广 西柳州市)刺史。公元 819 年,病死在柳州,年 47 岁。
        柳宗元的散文丰富而多采。他的短篇寓言简练犀利,意味含蓄。他的山 水游记形象生动,色彩鲜明。他的论说文缜密谨严,条理井然。他的诗风清
      朗疏淡,用功精细。他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 820 年,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 曾写了《祭柳子厚文》这篇文章,其中用了这样两句来赞扬柳宗元的文采才
      华:“玉佩琼琚,大放厥词。”意思是说文笔秀美,尽力铺陈词藻,美如晶 莹净洁的玉石。
        “大放厥词”原是用来赞美柳宗元写出了大量优美的文字,含褒义。现 在这个成语的意义和色彩有了变化,常用来讽刺人大发议论,含贬义。      大逆不道
        这句成语原作“大逆无道”,见于《史记·高祖本记》:“天下共立义 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秦朝末年,继陈胜、吴广揭杆而起以后,不少英雄豪杰和诸侯也都纷纷
      起兵抗秦。其中势力最大的要算刘邦和项羽领导的两支队伍。陈胜、吴广死 后,原来六国的一些贵族各抢各的地盘,秦将章邯、李由等则趁机打击起义
      军,予以各个击破,这时,项羽的叔父项梁召开了会议,让大伙推选一位楚 王,以便统一领导抗秦的力量。找来找去,找到了楚怀王的一个 13 岁的孙子,
      于秦二世二年(公元 208 年),立为楚王,也称为楚怀王。当时,包括项羽、 刘邦在内,各路反秦军队的将领在表面上服从楚王的领导,楚王也和大家约
      好,谁先进秦都咸阳谁就为王。后来,刘邦先进了咸阳,项羽对此不甘心, 想借楚王的命令改变原来的盟约,谁知一请示楚王,得到的回答是“照前约,
      谁先进关谁做王。”项羽一听火了,就夺了楚王的实权,尊他为义帝。后来, 干脆指使人把楚王杀了。
        不久,刘邦兴兵攻打项羽。当时,有一个被人称为董公的三老(县或乡 中管理教化的老年人)对刘邦说,打项羽得找个名目,并给刘邦出主意说,
      可借义帝被杀这件事做点文章。刘邦一听有道理,于是就大举为义帝发丧, 并且派人告诉各路诸侯说:“义帝是大家立的,现在项羽指使人谋杀了义帝,
      真是大逆不道,我愿意和你们一道去征伐杀害义帝的人。”
        在以上这个故事中,“大逆不道”这句成语是指严重违背某种封建道德。 后来,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专制者对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      倒持泰阿      “泰阿”是一把宝剑的名称。关于这把宝剑,曾有种种传说。例如《越      绝书·外传》的《记宝剑》那一段里这样说: 春秋时,楚王特派风胡子去找越国的欧冶子和吴国的干将,请他们铸造
      几把宝剑。欧冶子是当时最著名的铸剑技师,他曾为越王铸过 5 把出色的宝 剑,名叫“湛卢”、“巨阙”、“胜邪”、“鱼肠”和“纯钩”。干将和他
      的妻子莫邪,也是当时著名的铸剑技师。他们接受了楚王的委托,便在茨山
      (在今安徽泾县北)开矿取铁,经过认真的冶炼、锻造,铸成了 3 把锋利无 比的宝剑,其中一把就叫“泰阿”,或作“太阿”;其余两把,一名“龙渊”
      或“龙泉”,一名“工布”或“工市”。
      到了晋代,《晋书·张华传》又有如下的记载: 晋初,武帝时,在斗、牛二星座之间(据说即吴、越分界处的上空),
      发现常有紫气。当时官为“中书令”的张华,问善观天象的雷焕,这是什么 缘故。雷焕说:“这是宝剑的光。从这道直冲牛斗的光来看,那宝剑定非凡
      品!”张华又问,宝剑大约在什么地方。雷焕仔细观测之后,答道:“在豫 章郡的丰城县”(丰城在今江西南昌附近)。张华便推荐雷焕担任丰城县令,
      立即上任。雷焕到了丰城,专心寻找宝剑的下落,终于在一所监狱的地下, 找到了剑光的来源。当即搬走监狱,往下挖掘。掘了四丈多深,发现一个石
      匣,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对宝剑,剑上都刻着字,一把是“龙泉”,一把 是“太阿”。当天晚上,再观星空,牛、斗之间的紫气,果然不见了。
      上面两段传说,当然不可能是事实。但是我们既然明白“泰阿”乃是一
      把宝剑的名称,那么对于“倒持泰阿”这句成语,也就不难理解了。 宝剑本是用以自卫的武器,如果虽有泰阿宝剑,而把它倒过来拿着,这
      不是自动把剑柄送给对方,给对方造成机会,而自受其害吗?
        因为“泰阿”又作“太阿”,所以“倒持泰阿”也可作“倒持太阿”, 或作“泰阿倒持”、“太阿倒持”。《后汉书·何进传》作“倒持干戈,授
      人以柄”,意思相同。      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说的是秦桧夫妇阴谋陷害岳飞的故事,出自明朝田汝成的
      《西湖游览志余》。 宋朝时,北方女真族崛起,建立了金国。金国势力渐渐强大,并不断南
      侵宋朝疆土。当侵占了黄河流域后,野心更加扩大,继续向南推进,很快占
      领了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南宋以大将岳飞等人为代表的主战 派,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率军抗金,连连打了很多大胜仗,收复了大片失
      地,金兵节节败北,十分害怕,金将金兀术甚至哀叹道:“撼山易,撼岳家 军难!”
        但是,南宋朝廷中以奸相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利用宋高宗赵构的不主张 抗战和昏庸无能,暗中与金国相勾结,并排挤、迫害主战派。在岳飞节节胜
      利的情况下,秦桧假传“圣旨”,连发十二道金牌,把岳飞从抗金前线调回 京城临安(今杭州),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据《西湖游览志余》记载,秦桧杀害岳飞的阴谋,是他与妻子王氏在家 中的东窗之下策划的。一开始,秦桧由于对主战派还有一些顾忌,因此,在
      把岳飞下狱之后是否就杀掉,曾有过犹豫。王氏却对他说:“擒虎易,纵虎 难!”秦桧于是下决心,杀害了岳飞。此后,秦桧乘船游西湖,突然发病。
        
      他在恍惚中看见一个人披着长头发,大声呵斥说:“你误国害民,我已在天 上控诉了你。现在,你死已临头,请吧!”秦桧吓出一身冷汗,回到家中,
      便一命呜呼。不久,他的儿子秦熺也死了。王氏请来方士,设立道场“超度” 秦桧父子的亡灵。方士来到阴曹地府,看见秦熺的鬼魂身披着铁枷,便向他
      打听秦桧在哪里。后来发现秦桧也是铁枷重镣锁在那里。秦桧对方士说:“麻 烦你捎个口信给我的妻子,就说东窗之事已发了。”
      后来,人们以“东窗事发”为成语,比喻阴谋败露。      董狐之笔
      董狐是春秋时晋国晋灵公在位时的一个史官。 晋灵公年纪很轻就继位为国君,不但幼稚,而且十分骄横。例如他在高
      台上用弹弓射击行人,以此取乐;他的厨子因为煮熊掌煮得不合口味,一生 气竟把厨子杀了。国相赵盾,屡次劝谏,只是不听。起初他还嘴上承认错误,
      表示愿意改正,不过说完也就算了;到后来,非但毫不认错,反而怀恨在心。 他几次三番设计谋杀赵盾,没有成功。赵盾看看形势很危险,只得逃出都城,
      暂时躲避到外地去。这时,赵盾的堂兄弟赵穿,趁晋灵公在桃园里喝得大醉 的当儿,密派心腹甲兵,发动突然袭击,把晋灵公杀死了。赵盾得到这个消
      息,立刻赶回都城,另立晋成公为国君,继续担任国相,主持国政。
      这一件事,史官董狐把它记入史册时,写道:“赵盾弑其君。”(在封
      建时代,杀死帝王或尊长叫“弑”,是一种大逆不道的罪行)赵盾见了,大 惊,立即向董狐解释,声明自己并无“弑君之罪”。董狐说:“你身居相位,
      出走既没有走出国境,回来也没有惩办凶手,这弑君的罪名,你不负该由谁 负!”《左传·宣公二年》,载有这段故事,并且说,孔子对于董狐曾称赞
      道:“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直书事件的实质而不加隐讳)。”不 过,孔子也称赞赵盾,说道:“赵宣子(即赵盾),古之良大夫也,无法受
      恶(冤枉得了个恶罪名);惜也,越境乃免(可惜啊,他要是离开了本国, 他就没有责任了)。”
      孔子的这段评论是否正确,姑且不说它。但后来称赞良史(公正的史官),
      就因此叫做“董狐”。唐朝人吴兢,撰《武后实录》,其中有指责张说的述 评。后来张说官至“中书令”,位同宰相,请吴兢删改原书中的有关述评,
      他不肯。当时人们因此称他为“今董狐”。
      不隐讳任何人的错误、缺点,有什么说什么,毫无顾忌,把真实的情况
      大胆公正地直写出来,这样的文笔,就被称为“董狐之笔”。      斗粟尺布
        这句成语见于《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 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西汉时,高祖刘邦的六子刘长少年丧母。吕后遵照刘邦的旨意,收养了 刘长。淮南王英布因举兵叛乱,兵败被杀以后,刘长被封为淮南王。
        刘长依仗自己皇子的地位,异常骄横。孝文帝即位以后,他更是有恃无 恐,骄蹇数不奉法。做为兄长的孝文帝对他也十分放纵。因为他和辟阳侯审
      食其有宿怨,以铁椎杀之,孝文帝宽赦不予治罪,使其更加骄横不法。刘长
        
      不遵守朝廷的法令,在淮南为所欲为。他乱杀无辜,乱送爵位,把自己的车 马装饰得跟皇帝的一样。后来,竟派人南约闽越,北结匈奴,准备起兵谋反。
      刘长谋反的事败露以后,帮着他谋反的人,杀头的杀头,被捕的被捕, 刘长也被带到了长安。孝文帝免了他的死罪,废除了他的王号,遣往蜀地。
      在遣送途中,刘长绝食自杀。当时,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孝文帝逼死了 自己的亲弟弟,便编了一首歌谣说:一尺布,还可以缝,一斗粟,还可以舂,
      兄弟二人竟不能相容。 根据这首民谣,后人引伸出“斗粟尺布”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兄弟不
      和。      杜口裹足
        战国时代,策士说客之风很盛,他们凭仗口才,巧言善辩,以博取统治 者的信任而掌握政治大权。范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范睢(或作范雎)本是魏国人,起初投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门下当 些差使,没有干成什么大事,反而受了一顿冤枉,几乎伤了性命。后来,改
      姓换名,辗转到了秦国。
      那时,秦昭王已在位 36 年,秦国政治上最有势力的人有 4 个:穰侯、华
      阳君,都是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兄弟;泾阳君、高陵君,都是宣太后宠爱的儿 子,即昭王的同母兄弟。穰侯是宰相,把持国政,其余三人也轮流主持军事;
      他们依靠宣太后的关系,权力很大,并且拥有广大的封邑,家财之富,在国 王之上。
      范睢针对秦国当时的这一情况,先写一封信给昭王,要求面谈。昭王便
      派车子去把范睢接来相见。范睢进宫,故意乱走,内侍们吆喝道:“王来了!” 范睢说:“秦国只有穰侯和太后,哪有什么王?”昭王恰巧出来,隐约听到
      了,心中不免一动,当即表示欢迎,特别隆重地接待范睢。旁边看的人,都 感到很惊讶。
      昭王吩咐左右的人都退出去,然后恭敬地对范睢说:“先生有什么见
      教?”范睢说:“嗯!嗯!”昭王连问三次,范睢三次都不回答,只说:“嗯! 嗯!”昭王便跪着央求道:“先生终究不肯赐教吗?”
      范睢这才开口说了一大篇道理,并且说:“现在我寄居秦国,和您的关
      系还很生疏,而我所要说的,却是关于君臣之间和骨肉至亲之间的事。今天 说了,明天就可能有杀身之祸。死固然没有什么可怕,人终是要死的,只要
      我所说的话,对秦国有利,即便因此被杀,又有什么可怕呢?我所顾虑的是: 天下有才能的人们,看见我为秦国尽忠,反而被杀,那么恐怕他们从此就要
      ‘杜口裹足’,莫肯向秦了!??” 范睢的这次谈话,深深打动了秦昭王,因而取得了昭王的信任。后来,
      昭王就拜范睢为宰相;收回了穰侯的相印,叫他回到老家陶邑去;还让宣太 后告老,不许她再过问朝政;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也都住到关外去了。
      范睢当了好多年宰相,一直到老。
        《史记》和《战国策》都有关于范睢的这段记载。上述的“杜口裹足” 那句话,由此成为一句成语,形容心中有顾虑或者反感,因而不愿发表意见,
      也不愿走到一起来。“杜口”即,“闭口不言”;“裹足”,即“止足不前” 或“裹足不前”(杜,堵塞;杜口,好比塞住了嘴,不说话了。裹,缠扎;
        
      裹足,好比绑住了脚,不能走了)。      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原作“杜渐防萌”,又作“杜渐防微”。这个成语,出自
      《后汉书·丁鸿传》。
        公元 88 年,东汉章帝死后,他 10 岁的儿子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外 戚窦宪总揽大权。窦太后废除盐铁官营的禁令,以换取豪强大地主对窦氏政
      权的默许。窦宪大肆树立私党,把大批党徒安插到朝廷中和各郡县。这些党 徒大量搜刮民财送给窦宪。窦家又养了许多刺客,迫害官僚集团中不肯附从 的人。公元
      92 年,司徒(高级官职名)丁鸿见窦宪弟兄图谋叛乱,曾上书给 汉和帝,建议趁窦氏弟兄的权势还不太大的时候,加以抑制,以防后患,其
      中有这样几句:“如果陛下亲自治理政务,就可以防止正处于萌芽状态的错 误或坏事,这样,就可以消除可能发生的灾祸,幸福就会到来(原文是“若
      勅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汉和帝采纳了丁鸿 的意见,于是跟宦官郑众商议,解除了窦宪大将军的职务。窦氏弟兄畏罪自
      杀,窦家党徒全部革官下狱治罪。郑众因功被封为侯,但宦官从此参与政事。 后来,人们把“杜渐防萌”改成“杜渐防微”或“防微杜渐”这个成语。
      “微”指事物的苗头;“杜”是堵塞,杜绝;“渐”,逐渐,指刚刚滋生、 发展。人们引用“防微杜渐”这个成语来说明在坏事情、坏思想、坏作风刚
      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加以克服,不让它发展。      飞将数奇
        李广是汉朝的名将,擅长骑射。他没有口才,不大说话除了射箭,几乎 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和将士们在一起,他总喜欢和人比赛射箭。每到一处,
      打听得有虎,他就一定要亲自去射。在右北平(今河北省东北部地区)的时 候,因为射虎,曾受了伤,但他还是把虎射死了。一天,黄昏时分,在山林
      中的丛草里,见有一块巨石,以为是虎,就射了一箭。第二天去查看时,才 知不是虎,那支箭深深地射进石头里去了。唐诗人卢纶曾以这件事为题,写 了一首诗道: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据《史记》载,李广是汉文帝时入伍的,在抵抗匈奴侵略的战争中,立
      过不少功。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代,每一次抵抗匈奴的战争,李广几乎都参 加了,而且屡次以少击多,出奇制胜。匈奴侵略者对于李广,又害怕又敬佩,
      称他为“飞将军”。
        有一次,李广受命领着少数兵马,出长城去和人数众多的匈奴侵略者作 战。因双方实力过于悬殊,李广不敌被俘。在被解往敌营的途中,他趁敌人
      不备,突然跃起,夺了一匹好马,飞奔逃回。匈奴兵几百人狠命追赶,被他 射死多人,终于脱险。可是逃回后,汉军却“按军法”判他死罪。他缴纳了
      大量赎金,才以撤免官职了事。
      过了几年,匈奴又大举进犯,李广又奉命带 4000 骑兵去抵抗。他被匈奴
      4 万兵团团围住,部下都非常害怕。李广派他儿子李敢,只带几十骑兵,从      左到右,直穿敌人阵地,跑了一圈,回来报告道:“没什么,匈奴不难对付!” 部下这才稍为安心。李广亲自用最强劲的大弓,射杀敌人部将。连杀好几人,
      敌人的攻势渐见减退。李广指挥将士,沉着应战,气概从容,毫无慌乱之色。 大家深受感动,勇气也因此大增。这样艰苦支持了两天,援军来到,敌人才 退去。
        李广最后一次与匈奴作战,已经 60 多岁了,可是他精神抖擞,毫无老态。 这一次,大军由大将军卫青统率。李广名义上是前将军,可是卫青怕他立功,
      不让他正面出阵,故意叫他绕东路。后因没有向导,迷失了路,未能如期开 赴指定地点,被借此问罪。李广气愤不过,竟被逼自刎而死。
        李广有个堂兄弟,名叫李蔡,汉文帝时,与李广同为“郎”一级的小官, 声望远不如李广,只是一个平凡的庸人罢了。然而到了武帝时代,李蔡已被
      封侯爵,官居丞相。而李广这位一生与匈奴侵略者作战 70 余次的“飞将军”, 却落了个悲惨的下场!人们为李广抱不平,但是,除了抱怨命运之外,谁能
      说什么呢!“飞将数奇”这句成语,便由此产生。
        古人迷信,以偶数(双数)为吉利,奇数(单数)为不吉利。李广虽是 才勇高超的飞将,可惜命运不好,所以《史记》说“李广老数奇”。比喻能
      人而遭遇不佳,便叫“飞将数奇”。      妇人之仁
        这句成语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项羽)见人恭敬慈爱, 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泣涕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
      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楚汉相争时,名将韩信曾投奔过项羽。因项羽有勇无谋, 不善用人,韩
      信得不到重用,便背弃项羽投奔了刘邦。投奔刘邦以后,开始也未被重用, 后来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才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被拜为大将以后,刘邦问他:“萧丞相屡次推荐将军,将军准有妙
      计,请将军指教。”韩信说:“我曾在项王手下做过事,知道他的本事,也 知道他的弱点。项王吆喝一声,上千的人都会给他吓倒,你看他多么勇,多
      么狠啊。可是他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重用有本领的将领,他的勇不过 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又恭敬又有爱人之心,说话挺温和,看见别人
      病了,他会掉眼泪,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给病人。可是人家立了功,应当封 爵位的,他不封。就是封了,他还拿着封爵位的印,左摩右摩,把印的四个
      角都磨光了,还舍不得交给人家。他的好心眼只不过是婆婆妈妈的好心眼罢 了。”接着,韩信又分析了项羽的一些弱点和错误,指出刘邦必然能战胜项 羽。
        因为旧社会轻视妇女,所以人们用“妇人之仁”这句成语形容处事姑息 优柔,不识大体。      覆水难收
      这句成语又作“泼水难收”,出自西汉时的一个故事。 西汉时,有一个叫朱买臣的书生,字翁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相
      传,朱买臣在未做官时,家里很穷。他的妻子崔氏为了使他用功读书,便经      常替人家洗衣服,还经常上山打柴,卖些零花钱。可是,朱买臣读书读到 40 多岁,依然是个穷书生。崔氏有些不耐烦了,常常冷言冷语地挖苦他。朱买
      臣说:“将来我做了官,就什么都有了。”崔氏说:“瞧你这付样子,都 40 多岁了,还是穷光蛋一个,将来能有什么作为!”尽管妻子这么说,朱买臣
      仍旧钻到故书堆里读他的书。崔氏觉得朱买臣简直是个呆子,便哭闹着要离 婚。朱买臣没法,便把崔氏休了。
        后来,朱买臣果然做了官,被派往会稽任太守。会稽是朱买臣的老家。 这时,崔氏另嫁的一个男人已经死了。她听说朱买臣当了官回来了,便请他
      收留自己。朱买臣叫手下的人拿来一盆水倒在地下,对崔氏说:“你把泼出 去的这盆水收到盆里,我就带你回去。”崔氏听了这些话,感到没有什么指
      望了,于是上吊自杀了。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了“覆水难收”这句成语,比喻事成定局, 无法挽回。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又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覆巢无完卵”、 “巢覆卵破”等。汉朝陆贾的《新语·辅政》中有这样的论述:“秦以刑罚
      为巢,故有覆巢卵破之患。”《三国志·魏书·孔融传》中有如下的记载: 汉献帝时,曹操独揽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次,曹操率领大军
      南征刘备、孙权,孔融(孔子后代)反对,劝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听,孔 融便在背地里发了几句牢骚。御史大夫郄虑平时与孔融不睦,得知这个情况
      后,便加油添酷地向曹操报告,并挑拨道:“孔融一向就瞧不起您。”“祢 衡对您无理谩骂,完全是孔融指使的。”曹操一听,大怒,当即下令将孔融
      全家抓起来一并处死。
        孔融被捕时,家中里里外外的人一个个害怕得不行,但是他的两个八、 九岁的孩子却在那儿玩琢钉的游戏,没有一点惶恐的样子。家人以为孩子不
      懂事,大祸临头还不知道,便偷偷地叫他们赶快逃跑。孔融也对执行逮捕任 务的使者恳求说:“我希望只加罪于我本人,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不料
      两个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说:“爸爸,你不要恳求了,他们不会放过我们的,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恳求有什么用?”结果,两个孩子从容不迫地和父亲
      一起被抓去处死。
      后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语用,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
      部分)亦不能保全。      改弦更张
        这句成语见于《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 张之,乃可鼓也。”又见南朝·宋·何承天《上邪篇》:“琴瑟时未调,改
      弦当更张。”下面故事从《汉书》。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叫董仲舒,广州(今河北 枣强东)人。他学习非常用功,整天埋头在书房里学习,书房附近的园圃,
      两三年都顾不上看一看。后来,他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 和胶西王相。
        
        当时,汉武帝刘彻举贤良文学之士,请他们对施政方针提出建议。董仲 舒说:汉朝继秦而立,秦朝的旧制度都不适用了。好比琴上的弦已经陈旧不
      堪,没法使音调和谐了,必须把它解下来,更换新弦,然后才可弹奏。政策 制度也是如此。行不通了,就要改革,然后才能把事情办好。应当更换琴弦
      而不换,就是第一流的音乐家也弹不出优美的音调来;应当改革而不改,就 是最贤明的政治家也不能创造令人满意的政绩。
      董仲舒还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即《礼》《乐》、《诗》、
      《书》、《易》、《春秋》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些,都为汉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改弦更张”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变更方针、计划或办法。      高阳酒徒      这句成语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
      (郦食其)踵军门上谒??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 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按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
      非儒人也。’”
      秦末汉初时,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有一个叫郦食其的人。他家境
      贫穷,又没有职业,只好在乡里做了里监门(相当于地保)。当刘邦率军路 过陈留的时候,郦食其碰见了一位老乡,是刘邦手下的一个骑兵。他让这个
      人向刘邦推荐自己,说可以帮助刘邦成就大事业。这个小兵真的向刘邦推荐 郦食其,刘邦就让郦食其到驿舍里去见面。
      这天,郦食其来了。门卫进去通报说,郦食其来了,刘邦问:是个什么
      样的人?门卫回答:看他的举止打扮,像个儒生。刘邦历来对读书人有一种 偏见,曾经往读书人的帽子里尿过尿。这次听说郦食其是个儒生,便说:我
      正忙着天下大事,没有时间见读书人。门卫把刘邦的话传给了郦食其。郦食 其十分生气,瞪着大眼按着宝剑说:“你再告诉刘邦,我是高阳酒徒,不是 什么儒生。”
      刘邦见郦食其非同一般之人,便召见了他。两人边喝酒边攀谈,谈得挺
      投机。后来,郦食其设计攻克了陈留,为刘邦的军队解决了粮草供应,被刘 邦封为广野君。郦食其又将其弟郦商荐归刘邦,被刘邦封为将军。楚汉战争
      中,郦食其说齐王田广归汉,韩信乘机袭击了齐国。齐王以为郦食其出卖了 自己,便把他烹死了。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将“高阳酒徒”引为成语,指好饮酒而狂放不羁的 人。      刚愎自用
        “刚愎自用”成语由“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变化来,意思是倔强固执, 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
        公元前 597 年春(春秋时期),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裸体牵羊迎接楚 庄王,并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
      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 兵,并提出等楚国军队回国后,再出兵攻打郑国,讨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
        
      手先縠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行”,并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 是因为军队勇敢、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现在失去了诸侯(指郑国背叛晋国
      亲向楚国),不奋勇当先,不能说是尽了力。有敌人不去攻打,不能说是勇 敢。要是由于我们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縠还说道:“率军出
      征,遇到强敌而退却,这不是大丈夫的气概;担任军队统帅,而终非大丈夫, 唯有你们能做得出,我办不到”于是他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
      荀林父的部将根据这一形势,分析进和退的得失利害关系,最后一致劝荀林 父率兵渡河。
        楚国军队想北上,到饮马黄河时再回国。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 返国。其宠臣伍参想战,而令尹(官名)孙叔敖则不想战,并说:“去年打
      陈国,今年攻郑国,不是没有战争。战而不胜,您伍参的肉够吃的吗?”伍 参说:“如果这次打胜了,就足见您孙叔敖没有谋略了;不能战胜,我的肉
      将在晋军之手,还能吃得上吗?”令尹转车反旗,伍参对楚王说:“晋国现 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其副手先縠刚愎不仁,不肯听
      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指中军、上军、下军之首领)想统一行事也难以 办到,就是想听从命令,也没有统一的上级,大家听谁的?这一仗,晋军必
      败。”楚庄王无奈只好命令令尹调转战车向北,驻扎于管地以待晋军。      狗尾续貂
        晋武帝(司马炎)兼并统一了魏、蜀、吴三国,建立了晋朝的政权以后, 也学汉高祖(刘邦)的办法,把家族子弟分封各地为王,企图巩固晋朝的统
      治。可是结果,晋朝中央政权和诸王互相争权夺利的内乱情况,比汉朝更加 严重。宫廷生活的奢靡,政治的腐败,也非常突出。
      以“赵王”司马伦来说,他是三国时魏将司马懿的第九子,后来“八王
      之乱”的八王之一。《晋书·赵王伦传》载:司马伦为赵王,滥封宫爵,只 要是王亲宦戚、亲信部属,即便是“奴卒役厮,亦加爵位。”因此,“每朝
      会,貂蝉盈座”,殿上挤得满满的尽是“大官”。(古时大官的官帽上,有 蝉形图案的金珰为装饰,并且插上貂尾,称为“貂蝉冠”。)当时老百姓有
      两句歌谣讽刺道:“貂不足,狗尾续。”——貂尾是珍贵的皮毛,大官太多, 貂尾不够用了,就用狗尾巴代替吧。
      形容官爵太滥,于是叫做“狗尾续貂”。
        前美后丑,两者极不相称,也叫做“狗尾续貂”。例如在别人的好文章 后面胡乱添写一段,或是给别人未完成的佳作代为续成,而续得并不高明,
      就可以用这句成语作比喻。也可作为自谦之词。宋朝周必大诗:“公诗如貂 不烦削,我续狗尾句空着。”      诟如不闻
        富弼,宋朝河南人,字彦国,死后谥号文忠,所以后人称他为富文忠公。 据宋人陈长方编撰的《步里客谈》说,富弼少年时,好学,器量很大,
      遇到有人辱骂他,他好象没有听见一样。旁人告诉他:“有人在骂你哩!” 他毫不在意,说:“恐怕不是骂我吧?”旁人又告诉他:“那人指名道姓地
      骂你哩!”他还是毫不在意,说:“不会吧?天下同名同姓的多着呢!”        这叫做“诟如不闻”(诟,就是辱骂),被人辱骂了却好象没有听见一 样。古时候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宽洪大量的态度。其实,如果不论对于任
      何人的辱骂,也不论他骂些什么,一概不加区别,不予分析,不采取适当方 式给以回答,而一概装作没有听见一样,这也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就拿富弼来说,宋仁宗时,东北的契丹兴兵南侵,要求割给领土。富弼 奉命去和契丹谈判。这位以“宽洪大量”闻名的富弼,却坚决拒绝了契丹的
      无理要求,并且把或战或和的利害关系,分析得很有道理。契丹无奈,只得 把兵撤了回去。      顾曲周郎
        这句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 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东汉末年,吴中有一位名将叫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 人。他出身士族,少与孙策友善,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
      立了孙吴政权。孙策死后,周瑜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 年(公元 208 年),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
      曹兵于赤壁。两年后周瑜病死,终年 35 岁。
        周瑜不但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精于音乐,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 力。据载: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几分醉意了,也能
      听出那怕是很细微的差错。每当发现了错误,他就拿眼睛看一下演奏者,示 意他演奏错了。因此,当时有句歌谣说:‘曲有误,周郎顾。”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顾曲周郎”这句成语,指歌曲评论家、内
      行人。      沆瀣一气
        沆瀣,是夜间的水气,有人说是露气,也有人说是夏天半夜里上升的地 气。
      例如《楚辞·远游》有“餐六气而饮沆瀣”,王逸注:“沆瀣,夜半气
      也。”《汉书·司马相如传》有“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应劭注:“沆瀣, 北方夜半之气也。”《列仙列》描写仙人陵阳子的神话故事也说:“春食朝
      霞,夏食沆瀣。”可见“沆瀣”一词,原来并不是什么贬词,但是后来作为 成语“沆瀣一气”,就不是一句赞美的话了。这是从唐朝的一个故事开始的。
      据说,唐僖宗时,有一官员,名叫崔沆,曾任“中书侍郎”等职。乾符 二年,他被派当主考官,主持朝廷考试事宜。这次应试的人中间,有一个名
      叫崔瀣的,一经录取,马上就当官上任了。别人见他不但任官特快,而且所 任官职也特好,待遇显然与众不同,因此不免怀疑:“崔沆和崔瀣,是有特
      殊关系的吧?”有人更进一步断定:“那还用说,瞧他们两个的名字就明白
      了!”俏皮的还加以嘲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这个故事,载宋人钱易编撰的《南部新书》。
      所谓“座主”,即主考官。科举时代,应试者称主考官为“座主”,自
      称“门生”。由于上述故事,后来“沆瀣一气”就流传而为成语,用来比喻 臭味相投的人勾结一起。
      黄绢幼妇
      (绝妙好辞) 这两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 14 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在 江里淹死,曹娥投江寻觅父亲的尸体,最后也被淹死了。这件事很快传扬开
      来,并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孝女”的典型。当时 的“上虞长”度尚为曹娥立了纪念碑。这个碑就是后世所传的名碑——《曹 娥碑》。
        据说碑文是邯郸淳所作,当时,邯郸淳年仅 13 岁。他当着众人之面,略 加思索就将碑文一挥而就,写得相当出色。著名文学家蔡邕路过上虞时,曾
      特地去看这个碑,可是他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
      抚摸着读完碑文,然后在碑的背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臼”。 当时谁也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据《世说新语》载,蔡邕题字后的一天,曹操和他的“主簿”(类似现 在的秘书)杨脩路过上虞,便一同去看《曹娥碑》。曹操指着蔡邕的题字,
      问杨脩:“这八个字的意思你知道吗?”杨脩回答:“知道。”曹操说:“你 先不要讲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 30 里路,曹操才明白过来,说:“我也
      想出来了。咱们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吧。”杨脩于是写道:“黄绢,色 丝也,这是一个‘绝’字;幼妇,少女也,这是一个‘妙’字;外孙,女之
      子也,这是个‘好’字;臼,受辛也,这是一个‘辞’(‘辤’同‘辞’) 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曹操一看,跟自己写的完全一样,
      便十分感慨地对杨脩说:“我的才能不及你!”
      后来,人们便以“黄绢幼妇”或“绝妙好辞’作为文才高、诗词佳的赞
      语。      江郎才尽
        江淹,字文通,南北朝时著名的文学家。他曾连续在南朝的宋、齐、梁 三代做过官。在梁,曾任“金紫光禄大夫”,并被封为“醴陵侯”,因此,
      他的诗文集称《醴陵侯集》。据《南史》载,他年轻时候,家里很穷,由于 刻苦自学,写出了很精采的诗和文章,并且以此出名。可是到了晚年,才思
      却大大减退,文章平淡,诗也没有什么佳句。当时人们都说“江郎才尽”了。 “江郎”为什么“才尽”呢?原因多半是因为做了大官和享有盛名以后,生
      活优游,自满自足,不再刻苦努力,所以就退步了。然而当时却有一个神话 似的传说,说:江淹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个人,自称是郭璞(晋代一位著名
      的文学家),他对江淹说道:“我有一枝笔,留在你处已经多年,请归还给 我吧!”江淹向怀中一摸,果然有一枝五色彩笔,就还给了那人。从此,江
      淹就写不出精彩的文句了。这个传说,虽然被记载在《南史·江淹传》中, 但是可以肯定,完全是无稽之谈。不过,“江郎才尽”倒成了一句成语,它
      比喻:本来很有文才的作家,后来却写不出什么好作品了。或作“才尽江郎”。 也有把“江郎失笔”或“失笔江郎”用作成语的。
        
      家徒四壁
        “家徒四壁”或“家徒壁立”——家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只有四面 墙壁。这是形容极度贫穷的一句成语。《史记》和《汉书》记述司马相如贫
      穷时的家境,曾用过这样的话:“家居徒四壁立”。
      司马相如是汉初的一位作家,他的词赋写得很出色。可是当时的汉景帝
      (刘启)不喜欢词赋,却爱打猎。司马相如当过陪景帝打猎的官(武骑常侍), 不感兴趣,就到梁孝王(即景帝之弟刘武)那里住了几年。当时的所谓梁,
      在今河南的开封、商丘一带。梁孝王在那里修建了梁园,招纳了不少文士。 司马相如的名作《子虚赋》,据说就是在那里写的。
        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就回到故乡四川。他是成都人,家里很穷,因为 和临邛(今四川邛崃县)的县官王吉相识,便到临邛去找王吉。王吉对他十
      分敬重,留他住了下来。临邛有个大财主叫卓王孙,家里的仆人就有 800 之 多。卓王孙听说县官有贵客莅临,想趁此结交权势,并炫耀自己,便大张筵
      席,宴请司马相如和王吉。陪客的人到了好几百,席间非常热闹,司马相如 还弹了琴,博得满座称赏。
        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新寡在家。她爱好诗文音乐,偷听了司马相如的弹 奏,对他很是爱慕。司马相如知道了,也对卓文君发生好感,可是卓王孙嫌
      司马相如贫穷,不同意他俩结合。他俩就在一天晚上,偷偷离开临邛,逃往 成都司马相如的老家。司马相如的老家是怎么个情况呢?——“家居徒四壁
      立”,屋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可是卓文君很勇敢,愿意跟随司马相如过艰苦的生活。他俩开了一家小
      酒店,文君当垆,相如身穿犊鼻(短裤),亲自操作,一点也不以为苦。后 来汉武帝读到了司马相如的文章,十分叹赏,传诏把他召进京去,给了他官
      职,司马相如从此远近闻名。卓王孙的势利眼也不再瞧不起他了。      胶柱鼓瑟
      “胶柱鼓瑟”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代,公元前 262 年,秦国打败了韩国之后,又乘胜进攻赵国。赵
      军在老将廉颇的指挥下,与秦国在长平相持 3 年之久。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
      国的反间计,就改派赵括去代替廉颇为主将。当时相国蔺相如劝阻赵王说: “赵王如果派赵括去当主将,就好象把瑟的弦柱粘住了去弹奏一样。因为赵
      括是个空有虚名的人,他只知道死读兵书,而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 用。”(原文是:“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 知合变也。”)
        “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柱”是瑟上调节声音的短木。假如柱被 粘住了,间调就不能变换。后来,人们把“若胶柱而鼓瑟耳”简化成“胶柱
      鼓瑟”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做事固执,不知变通。含贬义。      结草衔环      这句成语是由“结草”和“衔环”两个典故结合而来的。“结草”见于
      《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武子的儿      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 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
      故获之。夜梦之曰:‘余,尔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衔环”是古代神怪小说上记载的一个故事,见《后汉书·杨震传》李贤注
      引《续齐谐记》。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在生病时,曾嘱咐他的儿子魏 颗,在他死后,把一个没有生过儿子的妾嫁出去。后来武子病重了,又告诉
      魏颗,在自己死后让他这个妾陪葬。武子死了以后,魏颗觉得父亲病危时的 语言可能是神志不清时的胡言乱语,便依照他以前的吩咐把武子的爱妾嫁出
      去了。后来,魏颗领兵和秦国打仗,看见战场上有个老人把遍地的草都打成 了结子,缠住秦军的战马,使秦军兵将纷纷坠马,魏颗因此获胜并俘虏了秦
      将杜回。当夜,魏颗做了个梦,梦见在战场上结草的老人自称是那位出嫁妾 的父亲,是用此来报答魏颗不把自己女儿拿来陪葬之恩的。
        据古代神怪小说载:东汉杨宝在 9 岁时,从华阴山北捉了一只受伤的黄 雀,杨宝把它带回家饲养,等伤好后把黄雀放了。过后,杨宝梦见黄雀化作
      一个黄衣童子回来报恩,自称是西王母的使者,并口衔 4 枚白环,说杨宝的 子孙将来都会像白环一样珍贵。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
      赐和玄孙杨彪果然都飞黄腾达。
      这是两个很荒诞的故事,可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因为这两个故事都含
      有知恩必报的意思,所以后人把它们结合成一句成语“结草衔环”,形容感 恩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