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厂 [原]|家乡|南埜人士|博客|南埜人士|南埜人士–Life?In?Blogc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03:05
 一糖厂 [原]     江西第一制糖厂是江西“一五”期间少有的几个重点工业项目,为家乡的经济作出过重大的贡献,是赣南为数不多的几国有大中型企业之一。她曾经是多么的辉煌,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她彻底的败下阵来,于几年前倒闭了。
   糖厂座落在上犹江边,离我们那不是很远,走路大约只要十来二十分钟。她位于赤竹岭上,地势高,在我们那看起来很显眼,特别是那高大的厂房车间,更是与周围的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不过她却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乐趣。
   一、捡废铁
   每年到榨季(榨甘蔗的季节,大概是12月至来年1月)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及整个榨季,每到周末,我们小孩就一伙一伙的往糖厂跑。因为那有我们寻找的金矿--废铁。榨季开始前,糖厂要对所有机器设备进行检修调试,换下大量坏了的零件,最后连同煤渣什么的一起倾倒在垃圾废料场。这时我们就拼命的跑上前去,用棍子等翻开煤渣等物,寻找废铁等值钱的东东。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黄铜、红铜之类更值钱的东西;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什么也找不到。不过,往往整个榨季下来,我们买笔啊、作业本啊等文具的钱就不用愁了。有时候还能给母亲提供点买盐啊什么的钱,这时母亲往往会猛夸几句,弄得我心里美滋滋的。这时也就常常把兜里的钱全掏出来给母亲了(上当了我,呵呵)
    二、阿昆
    阿昆,在我们那的方言里意思是疯子。阿昆大约有五六十岁(当时),住在糖厂的一幢平房里。听说是福建人,据说他曾经是糖厂的什么重要人物,为糖厂的发展作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最后不知怎么搞得,妻子和他离婚了,孩子也不知道哪去了,结果他自己也就疯了。于是我们那的大人吓唬小孩就有了新绝招,当小孩哭闹时,就说:别哭,再哭的话等下我叫阿昆把你抱去卖了。这一招往往能把大部分小孩震住。
    起初我们也怕他,后来我和几个跟我一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经过好几次试探后,发现他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还开始跟他讲话,他也和我们说话,我们也开始“阿昆阿昆“的逗他。他也不生气,还常常把我们领到他住的平房前玩有时还让我们进他的房间,有时还有好吃的给我们呢。他很少和我们讲普通话,常常秀用他自己才能听懂的语言,喃喃地说着什么,牢骚着什么。大概是由于平时很少、甚至是没人理他的缘故吧,而我们这群小孩,成了他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也不管我们听得懂还是听不懂。
    后来我上了初中,就很少去糖厂,也就很少去找阿昆玩了,上了高中后,就基本上没去过他那了,到现在也不知道他是否还在糖厂,是否还住在他那间平房里。
    三、学校
    周末我们有时也会去糖厂的职工子弟学校玩,和我们村里的小学比,这学校不知要比我们那“破学校”强多少倍。这里的教学楼有四五层楼,还有图书室。当然,也还有乒乓球桌、单杆、双杆、沙坑什么的,要知道这些玩意在我们那学校都是根本没有的,只有羡慕的份啊。
    有一回我们去那学校,看到那图书室的窗户没有关,在外面能看到里面有好多图书,还有许多小号、锣、鼓啊什么的,羡慕的不得了。“我们偷几本书回去看吧?”不知道谁提议了一下(我想如果那时我们学了《孔乙已》的话那一定会用“窃”的,呵呵)。大家竟然一口都同意了。而我,大道理不说,说句实话,我是不必敢去偷。不过那时对书有一种特别的渴望,在大家的几次劝说下,我也不知怎的也就同意了。于是大家爬上窗户,每人胡乱抓了几本,一溜烟的就跑了。
    后来本想把书从那窗户上还回去的,再后,不知怎么就把那事给淡忘了。
    四、汽笛
    一糖厂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还能常给我们报时呢。因为糖厂为了使他的职工及临时工准时上班,每每快到上班下班时便会鸣汽笛,方圆十几里内都能听的很清楚。早上第一声笛是在7点,然后是7:30,这时我们就知道要赶紧从家出发去学校了。中午11点又开始鸣响了,然后是11:30一次,12点响的时候我们就放学回家了。下午也是如此,晚上也会鸣笛,因为糖厂是不会停工的,晚上也有人上班,不过我是一般听不见的(都睡着了),可以说整个小学,我都是在汽笛声中上学,又在汽笛声中放学。
    一糖厂,给我的童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记忆,糖厂的每个角落,几乎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标签: 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