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面子:圆明园150年家仇与国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6:29:48

 

1873年,德国人恩斯特·奥尔末(Ernst Ohlmer)所拍摄圆明园谐奇趣遗迹。到1922年左右,主楼已经变成一片瓦砾,墙面大都已经倒塌,只有少数石柱还矗立着。现在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内,从遗留的大量石制构件还能看出建筑原先大致的格局。图/中华世纪坛提供

帝国的荣耀

《看历史》主笔┃庄秋水

正是大清帝国如日中天的日子,中国的皇帝以宽大的胸怀接纳着外来的技师、文化和宝贝。他要以园林为世界,表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象。整个园林无是宇宙的缩影,显现着万国来朝的气派。

1736年11月,宫廷画师郎士宁接到了皇帝的一项圣旨。继位不久的乾隆命令中西画师们协作画一张圆明园的全景图。一年多后,郎士宁与其他几位宫廷画师唐岱、孙祜、沈源绘制的《圆明园全图》完工,将贴于园内九洲清宴景区西一路第二进殿清晖阁。

这座北京城西郊的美丽园林,自1725年成为皇帝的离宫以来,不断修葺、扩建,最终成了帝国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 帝王乐土

自从1714年以传教士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东方,郎士宁已经服务了三代帝国君主。很少有人还记得他的意大利名字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与他的耶稣会前辈们一样,郎士宁很努力地融入他传教的这个国家,甚至学会了用毛笔作画。他在康熙朝资历尚浅,到了雍正朝已经是宫廷最出色的艺术家之一。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里显示,这位洋大人经常被皇帝和亲王们召去,对着太监孝敬的两个哈蜜瓜或暹罗国进贡的狗、鹿画静物画。有时,皇帝会挑剔他画的小狗尾巴上毛太短,身子也不够伟岸,不过,显然他得到皇帝和贵族们的充分信任,还奉命向中国画家传授欧洲绘画技法。

两年前,郎士宁曾为当时尚是皇子的宝亲王弘历画了一幅《采芝图》。这幅肖像画中年轻的皇子穿着汉式衣冠,右手持如意,左手扶着一只梅花鹿;一个便装少年肩扛小锄,提花篮相随。他还将为喜欢欧洲绘画风格的乾隆画更多肖像画。但此时,他要全神贯注于圆明园。

新皇帝对圆明园感情深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三月二十五日,12岁的未来皇帝在圆明园牡丹台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祖父。那是一次决定大清国未来的相会。时年,康熙69岁,未来的雍正45岁。康熙特别喜欢这个孙子的机敏聪慧。12岁的弘历从此得以在祖父身边,陪伴他度过最后半年的时光。登上帝位之后,弘历给牡丹台题写了一块匾额“纪恩堂”,隐隐印证了他对那次牡丹台相会情怀深远。

15岁时,弘历住进了圆明园后湖西北角的桃花坞。这处景点来自文学经典陶渊明《桃花源记》,弘历住的地方名叫“桃花深处”。满族皇子钟爱汉语诗赋,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品诗堂”。

这时的圆明园还不到后来的三分之一。1709年康熙把它赐给了四皇子胤■。当上皇帝的第二年,雍正便制订了圆明园扩建总体规划。次年他首次驻跸圆明园,当年便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这所园子里度过的。这位历史上以勤政著名的皇帝还下令在圆明园里建了“同乐园”和“买卖街”。

逢年节之际,皇帝、后妃和亲贵大臣们在同乐园陪皇帝看戏,以示满堂怡乐。同乐园西侧的买卖街一年之中总要开上好几次。每到赶集之际,四五十个店铺开门做生意,凡是京城里的有名字号,在这里一个不少。太监和宫女们扮作生意人和路人。高贵的皇帝也会亲自去充当顾客,体验一下身为凡夫俗子的乐趣。自然,也少不了务农的乐趣。买卖街一侧便是小农庄,遍布田野、牧场和农舍,也有牛、犁及所有与农作有关的东西。太监们春种秋收,播种小麦、稻米、豆类和其他作物,到秋季收割,在打谷场上脱粒。他们模仿着帝国从乡村朴实的生活方式。两千年来,成千上万胼手胝足的小农辗转沟壑,讴歌三皇五帝的大同盛世。稻田旁边的敞厅叫做“西峰秀色”,因为在这里可以欣赏日落西山的美景。 敞厅后面的院落种了二十多株玉兰,每到暮春,玉兰盛开,芳香袭人,雍正皇帝最为钟情。

在圆明园长大的弘历成为至高无上的君主之后,便迫切地扩建这所园林。他找的理由可谓无懈可击:帝王们在临朝视政的闲暇,需要一个游观旷览之地,这样的一个处所,可以颐养心性而陶冶情操。他的父祖们选择的圆明园,是一块真正的天宝地灵之地,作为帝王豫游之所,最为合适。从此,后世子孙便不必舍弃这个园林为重建苑囿而消耗民力。乾隆说,这正是他效法父亲勤俭知足美德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