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融家的“超常规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14:45:24
重庆金融家的“超常规思维”2009-07-02 14:14

一、“人品、产品、押品”风险管控的“超常规思维”

  格林斯潘有句名言:“我们永远不要忽视,不管技术如何前进不管技术如何先进,管理系统如何复杂,金融管理的基础始终是金融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判断。”

  三年前我向重庆银行南坪支行林敏行长咨询“风险管控”时,我发现他能从企业提供零碎的信息中,能够精准地分析、推理、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在他对企业重要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的分析中,能抓住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行业风险及法律和政策风险,林敏很会算帐,做出的融资方案让企业家心悦诚服。我问“您这一招是怎么练就的”,林敏说:“金融业最能锻炼人,提高人,它逼迫我们不停地学习”,林敏特别告诉我:“曾庆文总经理有近二十年的金融历练,见识和理论都超常规,你可拜会他。”

  中小企业融资难在重庆比较突出,由于中小企业缺乏抵押物、融资环节复杂、掌握资源少,信用不足,近几年来重庆银行以创新思维引领业务发展方向,实现中小企业业务的集群式开发、流程化运行、专业化管理、集约型经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相对较大,银行贷款风险控制曾庆文比较看重“三品”,即人品、产品、押品。对于人品,主要考察企业家有无诚信意识,有没有强烈的还款意愿,企业家的道德素养都在考察之列,分析企业是否作假账,企业家诚不诚实。关于产品,曾庆文比较看重主要看是否有技术含量,是否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能有效促进就业,对经济有明显拉动作用的企业以及能达到以上目的的新建和技改项目;至于抵押品,目前银行规定大都是不动产,比较刚性。银行对“三品”的认知、掌控需要新的思维,把所有的风险点进行量化、标准化、信息化、制度化,提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效能,曾庆文“超常规思维”在悄悄推动这一进程。

  二、重庆地方银行发展战略的超常规思维

  创办一家金融机构是我的梦想,在南滨路一家茶馆,已经是深夜23点了,我向曾庆文请教在重庆创办金融机构的构想,曾庆文从重庆的优势、弱势、风险、机会等条分缕析,我茅塞顿开,重庆金融家的“超常规思维”让我赞叹。


    作为重庆本土成长起来的金融家,从曾庆文的“重庆地方银行的超常规发展战略”和“五有”信贷风险管控模式探索中,可窥见重庆金融家的“超常规思维”。

  超常规发展就是在遵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根据现实条件,打破旧的束缚,用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新方法,实现经济超常规、突进式快速发展,是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跨越式发展,实际上是与渐进式发展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特殊发展方式。它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的结果,是开发人力资源的结果,是发挥后发优势的体现。

  重庆金融如何实现“超常规思维”发展?曾庆文从必要性、必备条件、具体战略、政策建议有一个系统构想,归纳如下:

  (1)、重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要求地方银行实现超常规发展

  2007年,重庆投资突破3000亿元,GDP突破4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6000亿元。重庆要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必然要求全面提升重庆的城市功能,重庆的城市建设必定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仅靠重庆市有限的财力显然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在此情况下,银行信贷投入已成为市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必然要求地方银行快速成长,对城市建设提供更大的资金支持。重庆城乡统筹发展、重庆产业的调整升级、建成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都迫切需要地方银行实现超常规发展。

  (2)、重庆地方银行只有实施超常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地方银行金融资源的配置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地方银行是地方政府可利用的稀缺资源,地方银行更注重地方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重庆市政府对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重庆农村信用联社均提出了加快发展的要求。对重庆银行而言,市政府提出了上市后的五年发展战略:2008、2009年机构覆盖重庆、跨出重庆,2010年通过经营发展和资本运作总资产上千亿;2012年经营总资产进入世界银行的五百强。就重庆三峡银行的而言,要经过五年时间的发展,成为公司治理结构良好、资产优良、内控严密、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重庆农村信用联社要尽快完成改组,建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农村商业银行。因此重庆地方银行实现超常规发展,是地方政府赋予地方银行的重要历史使命。

    与先进的银行相比,重庆的地方银行在理念、人才、机制、产品、效益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业务仍然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如不加快发展,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限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庆的地方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重庆地方银行实现超常规发展是地方银行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重庆地方银行实施超常规发展必须做到机制、体制、理念、技术、产品的创新,按照非均衡发展理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基础好、具备发展条件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突破,并率先实现超常规发展。以高效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专业的精英人才保证超常规发展战略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3)、重庆地方银行超常规发展的战略目标

  重庆地方银行实现超常规发展战略目标的总体构想是:经过10年的发展,实现“百千万”目标,即重庆地方银行的年经营利润实现100亿元以上、拥有1000名中高级金融人才、总资产规模力争达到10000亿元,使重庆地方银行成为西部金融中心的超级金融航母,成为国内、国际的知名银行。

  重庆的地方银行应该响亮的提出:“国际化的理念的最终目标是地方银行不仅要在本地区赚钱,而且要在全中国赚钱,还应去全世界赚钱。”重庆的地方银行应该明确地提出打造国际化一流银行的工作目标。重庆的银行应该与国外先进银行合作和竞争,通过合作和竞争找差距、学经验,不断地提高自己。国际化不仅是规模和地域的国际化,更是理念、标准、技术、人才、战略、产品、经营管理和盈利模式的国际化。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股东的国际化,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更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按照“股权换技术”的思路,引入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以及全球化的市场和客户。

  重庆地方银行的规模扩张、机构扩张、资本扩张、业务扩张、品牌扩张路径要精心设计,通过强化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增强赢利能力,争取在五年内,重庆地方银行要跻身中国银行业15强以内,到2018年,要进入世界银行300强以内。

  重庆地方银行要探索金融业务混业经营模式,重庆的地方银行要加强与证券、信托、保险、担保、租赁、基金公司等深度合作和业务有效整合,探索突破银行业务的种种限制,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金融业务的需求,提高地方银行的整体竞争力。

  (4)、重庆地方银行超常规发展战略对策

    重庆的地方银行应该抓住机遇、实现突破。必须在理念上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快人一步,并采取先声夺人的发展策略。

  一是在西部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中率先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直接和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职能部门和经济研究机构取得沟通,获得第一手的国际、国内金融动态和相关政策、信息,并加以研究、分析,用以指导重庆地方银行的发展。

  二是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率先兼并重组其他商业银行。

  三是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首先进入北京、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进行跨区经营。

  四是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率先建立金融控股集团并探索混业经营之路。

  五是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率先到香港等海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曾庆文建议由市政府出台《支持地方银行超常规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重庆地方银行发展的目标、支持措施,成立地方银行超常规发展课题组,建立经济与金融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地方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三、“五有”信贷风险管控模式“超常规思维”

  转型的社会需要科学的理念,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的运行模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破坏力重创金融体系。危机是如何发生的,风险是怎样管控的?中国金融界从中应汲取那些教训?中国西部金融发展也有其特有的规律,经营银行一手抓发展,另一手要抓风险控制。曾庆文在他多年的银行业实践中,总结出流程清晰、目标明确、职责清楚、操作性强的“五有”信贷风险监控模式,在重庆银行领导的支持下,“五有”信贷风险管控模式正逐步完善。

  2008年,时任重庆银行信贷监控部总经理的曾庆文和银行团队解决了四大难题:一是化解了11亿问题授信;二是改造了个人征信系统;三是信贷档案电子化管理问题;四是解决了集中度超标问题。这是城商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课提,对其他城城行具有借鉴作用。

  “五有”信贷风险管控模式内涵是:

  (1)、有制度作基础。重庆银行根据国家相关的金融政策和规定、结合重庆银行的实际,借鉴国外先进银行管理经验,重庆银行信贷监控部编写了独具特色的,《贷后管理手册》将风险管理制度化、标准化,使得贷后管理可以有章可循,同时重庆银行的《贷后管理手册》优化了管理内容、明确了管理要求,使得重庆银行贷后管理工作变得层次清晰、职责明确。

    (2)、有考核作约束。为了强化贷后管理,防范授信业务风险的产生,重庆银行颁布了《贷后管理考核办法》,根据“全员考核、全程考核、奖惩结合”的原则,采取经济手段对全行贷后管理工作质量进行考评,奖优罚劣。《贷后管理考核办法》实施后,重庆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3)、有系统监测和五级分类作保障。重庆银行依托信贷管理系统开发了贷后管理模块和风险预警模块,已正式上线运行,极大地提高了信贷监控的电子化水平,保证了信贷监控工作的时效性;同时,根据监管当局要求,为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信贷监控部加强了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管理工作,完善了分类制度、加大了分类检查力度、对信贷资产实行了分类管理,确保重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的准确性。

  (4)、有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作为手段。信贷监控部通过信贷管理系统信息查询、各经营单位上报的问题报告、总行有关部门提供的风险信息,对全行授信业务进行非现场监测,指导相关经营单位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并督促其严格执行,以加强授信风险的管理。同时,根据全行信贷监控工作需要,信贷监控部每年对全行授信业务进行多项专项检查或临时检查,以掌握全行授信业务贷后管理情况和风险水平,发现风险隐患,及时指导经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

  (5)、有抓问题授信、大额授信作为重点。重庆银行总行信贷监控的首要重点是问题授信,对问题授信先做定性分析,再做定量测度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风险预案及相应的行动计划,同时持续监控直至风险化解为止。总行的信贷监控部坚持“抓大不放小”的管理原则,对全行存量授信业务实行分类监控管理,信贷监控部按照不同的风险状况将授信业务分为普通监控、重点监控和特别监控。分类监控管理使总行的监控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利于尽早把握化解风险的有利时机,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四、打造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超常规思维”

  超常规思维来源于经验、判断, 来源于人的智慧,思考方式会从一个固定的常规的模式中跳出来,摆脱各种既成因素的影响,用一种新的视觉角度去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超常规思维,不是刻意故弄玄虚,不是脱离实际,曾庆文擅长于对复杂局面冷静而独到分析,对重庆金融业的发展有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没有超常规思维,就不会有跨越式发展,就不会有更积极性的行动。和曾庆文一样,我也非常关注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建设。2008年我在撰写《把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一书时,在研究重庆银行近几年来创立的产品研发模式、风险管控模式、人才培训模式、综合经营模式、跨区域发展战略已成型,重庆银行在对外开放及招商引资、重点工业企业建设、旧城房改造、城乡统筹及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区县经济等方面业已发挥金融支持作用,甘为民行长认为打造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需要有实施载体和切实可行的战略构想,曾庆文有开放性思维和信贷风险控制的丰富经验,对我写书很有帮助。后来的事实证明是对的,《把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这本书在曾庆文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已送重庆决策层有关领导参考。

  蔡律     2009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