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四料简考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45:41

永明四料简考证

永明四料简考证(一) 

卍新纂续藏经 No. 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明古德法师演义 慈航智愿定本
永明四料简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铁磨。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蓮宗第六祖宋代永明延壽禪師〈四料簡〉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隬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當來作佛祖;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箇人依怙。

 

  【永明延寿禅净四料简】
   略称“禅净四料简”。五代宋初僧永明延寿撰。系叙述禅净双修之要义的偈文。永明延寿,浙江余杭王氏子,曾参谒法眼嫡嗣德韶,有所契悟,又于国清寺修法华忏,乃决心不唯耽修禅定,且誓力诵经万善。师见当时禅宗徒众唯执理迷事,而讲教家执事迷理,两者皆堕于偏见。乃为说明理无碍,空有相成之义趣。极力唱说理事合一,禅净双修之要义。
   本偈文即延寿主张参禅念佛兼修的作品之一,其文曰: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清僧济能编《角虎集》一书,谓延寿四料简之文,出自《宗镜录》。然《宗镜录》中,似未载此文。该文究出自延寿之何等著作,仍待考。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上(并序)


四明鄞江沙門妙□集

開示禪佛不二法門第七

    釋迦如來所垂念佛法門。統法界群機而無外者也。實文殊普賢所證大人境界。天台四明判與華嚴法華同部。味屬醍醐。即禪宗所謂單傳直指之道。永明四料簡中謂。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慮不開悟。誠向上一路也。奈何今人因於名利所謀。不遂其志。乃作色長歎而自悔云。噫我平生一切都罷了。參禪非我所望。不知且念些阿彌陀佛。以度生世。茍不折本足矣。於是反怠其身。曾未深省。倘或忽遇些些兒得志趣。便自無量惡作依舊一時現前。莫之能禦也。念佛如此。何益之有。今詳其見。彼謂參禪雖妙而難。如造萬間大廈。念佛雖粗且易。如作一隙草窟。見地若此。譬如饑世得遇大王百味珍膳。認作草菜之食。以如意珠王。視為魚目。可不哀哉。不知禪佛二門發行雖異。到家一著。其理是同。當知所以發行異者。如參禪。枯來即是。不著佛求。然若自不能具正知見。又不遇正知見人。縱不退轉。多入魔道。無佛力救護故也。若念佛。一切不取。惟念彼佛。雖無正解及師友開發。但直信有佛身土。發志即生。縱滯邪小。亦還於正。有彌陀力救護故也。是名發行有異。非謂法門地位深淺有異也。是知參禪即念佛。念佛即參禪。禪非佛不得往生。佛非禪不得觀慧。念佛參禪豈有二致。若知此義。則當乘彼功名富貴得志之時。一刀割斷。即便猛發大心。力行斯道。於世所有妻子寶貨頭目髓腦乃至身命。不自吝惜。決志求生。豈可直待悔吝失節不得已之際。以此最上法門。但作草窟魚目小道之見。以茍且之法而欲修之。可傷可惜甚矣。若能因是悔吝。從公一時放下。生大乘寶所之見。辨決定不退轉心。譬如隨風順流之舟更加櫓棹。豈不疾有所至。何幸如之。問。若是。則禪書有云。如何是佛。答乾屎橛。答麻三斤。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乃至魔來也殺。佛來也殺。且道與念佛三昧尊敬戀慕畏愛渴仰之心及到家之旨。如何同耶。答。念佛者。本持念彼西方極樂世界報身阿彌陀佛也。此佛報身有無量相好光明化佛菩薩聲聞願力功德。不可具說。此為佛身。又佛所依境有諸寶池地樹幢網欄臺鈴旛華水等一切莊嚴。此為國土。然彼佛以身為土。以土為身。身土無礙。心境圓通。或彼或此同一受用。乃至蘊入界處。一切諸法。直至無上菩提。及能殺所殺之義。一切時一切處。無障無礙。非縛非脫。縱橫逆順。皆即彌陀清淨色身。何以故。心即境。境即心。身即土。土即身。生即佛。佛即生。此即彼。彼即此。及青黃赤白之色。眼耳鼻舌之根。如是諸法或心或身。亦一一無不自在。無不解脫。尚不間於婬怒癡是梵行。塵勞儔是法侶。何特乾屎橛麻三斤非是佛耶。此既是佛。何須於淨地上。特地示現降生。剜肉做瘡。起度生想。如此正好一棒打殺與狗子喫。卻省得許多作模作樣。六年苦行。降魔說法。於無生滅平等法中。唱生唱滅。賣弄千端。攪動世界。惱亂一切。使平地上死人無數。豈不天下太平。咦到這裹。切忌錯會。不得動著。動著則喫我手中痛棒有分。若謂此說是曹溪門下搕^8□堆頭觸著得底。且未曾夢見在。我早打折爾驢腰間。恐不容汝如此計較。答。亦不外此計較。又汝莫謂計較有心計較無心。我幾曾計較來。問。只此早是計較了。答。我適來說什^8□底。問者不會。良久又問。若一切是佛。則糞箕苕帚皆可酬彼所問。何特以極劣乾屎橛而作答耶。答。既一切是佛。則門窗戶闥目前諸境皆可為問。何特取是勝之佛而為問耶。故知問者心地本純。太取其高。百答者欲破彼執。反取其劣耳。若知屎橛非劣則佛亦且非優。豈可謂彼語有不同。而妄認禪佛。為異行哉。問。此念佛法門若如此奇特。與少室指心成佛之說。台宗觀心觀佛之談。初無有異。可謂不出一念顯三千妙法。而三觀宛然不離萬法。究一真如門。而一心頓了。且教我鈍根後學之人。如何修行得相應去。答。但肯發行。何慮不成。譬如空谷之間。有聲皆答。聲大則大鳴。聲細則細響。隨彼發聲。無不克應。正如樂國以三輩九品攝受眾生。亦隨其根利鈍深淺邪正遲速而導之。應生何品。無遺機矣。如谷應聲高低共作。若能勤加精進。必不唐捐。又況時無先後。何嫌鈍根。以是義故。則知一切法門即一法門。一法門即一切法門。豈特禪佛不二。舉釋迦一代施化之道。不出念佛一法門矣。又此法門量廣大。故攝機無外。何間愚智之根。奉勸後賢。於此法門莫生異見。

由于相传永明延寿作有《禅净四料简》,使禅净双修成了延寿《宗镜录》、《万善同归集》、《唯心诀》的唯一主旨,而倡“唯心净土”则成了延寿一生最大功绩。但考察延寿《宗镜录》的主旨,乃是“以心为本”,绝对是站在禅宗的立场上,认禅宗为不二法门,以禅宗之“心”去融会全体佛法。延寿不是单一提倡狭窄的“禅净合一”,而是更大范围地提倡“教禅合一”;不是单一提倡“唯心净土”,而是更广泛地号召“万善同归”。这才是延寿著作的主题和核心,也是延寿一生的功绩所在。 

“四料简”之立论,绝不止于禅净合一。对其出处,大多数人避而不谈。其滥觞应是明洪武十四年( 1381)独庵道衍(即姚广孝)编《净土简要录》并赋《诸上善人咏》:“(延寿)有《宗镜录》一百卷行世,有四偈劝禅人兼修净土。”行文含糊其事,但二者前后相连,颇会令人视为一事。至清僧济能,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撰《角虎集》,则直言:“(延寿)为《宗镜录》一百卷,中有四料简。” 

 延寿的佛教立场,是教禅合一、万善同归,还没有到单独的禅净合一阶段,更不用说如“四料简”中那净高于禅的思想了。在《宗镜录》中,延寿将净土置于禅宗及圆教之下。直言之,净土尚不够圆教之资格,何能想像同一书中会出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的话?较早的佛教典籍如《宋高僧传》本传、《景德传灯录》本传中都没有“四料简”。净土中人,如四明知礼、慈云遵式、元照、居士杨杰等人宣扬净土,不遗余力,但他们的著作中,没有一处提及过“四料简”。这种情况至飞山戒珠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撰净土《往生传》时,尚未改变。然而,到宋神宗元丰六年(1084),王古撰《新修往生传》中,收入了唯一的一位禅宗中人,即是永明延寿,且在其背景中安放了净土行的主题。但即便如此,也未见“四料简”。当时距延寿逝世正好110年。从此之后,禅净两家,各持己见。净土宗方面,直至南宋庆元六年(1200),石芝宗晓(1151~1214)编《乐邦文类》,增添了延寿抓阄决定修习净土的故事,但仍无“四料简”。志磐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撰《佛祖统纪》,也还只有抓阄故事,而无“四料简”。延寿之后350年,元僧天如惟则撰《净土或问》,对“四料简”一首一尾着意阐发,使延寿俨然有净土宗祖架势。这是最早的关于“四料简”的文字。明洪武十四年(1381),独庵道衍撰《诸上善人咏》,洪武二十六年(1393)大佑编《净土指归集》,洪武二十八年(1395)妙叶撰《宝王三昧念佛直指》,都把“四料简”挂在永明延寿的名下,放在极为突出的地位,一句一句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从此以后,率成定论。 
首先,关于《四料拣》的存在,从资料上来看,《中峰广录》( 1334年编集)和《净土或问》(1368年编集)都曾提到过,也都有节录。最初收录全文的是明代大佑编纂的《净土指归集》,其后,清代的彭际清也在《净土圣贤录》中将全文收录。由此可知,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有关《四料拣》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元代中前期,其问世则应该更早。 

其次,关于《四料拣》资料的真伪问题,元、明、清以来诸师,如中峰明本( 1263~1323)、天如维则(?~1354)、云栖袾宏(1535~1615)、藕益智旭(1599~1655)、彭际清(彭绍升、1740~1796)乃至民国时期的印光法师(1862~1940)等都没有疑问,皆认为是延寿的真作 [iii] 。 

现代学者把现存的延寿著作中不见《四料拣》作为主张其非延寿所作的理由之一。但是,延寿的著述,史传有六十余种之多(《自行录》),其中大部分今已散轶,现存仅十种左右。而在散佚的著作中,包括了《乐邦文类》所提到的《神栖安养赋注》这篇关于净土的长篇巨文(赋现存而注已佚)。由于此等重要文献已经散佚,所以自然不应将《四料拣》不见于现存的延寿著作之中,而作为判定其非延寿所作的理由。 

当然,《四料拣》是否延寿所作,不可因此而简单论断,这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问题,需综合探讨以解决之。

 

为了研究之便,需要解读一下《四料拣》的含义。《四料拣》共有四偈,其文如下: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iv] 

根据笔者的理解,《四料拣》的含义大致可以解释如下: 

第一偈:如果有禅 [v] 而无净土,那么十人之中有九人会在探求佛法的道路上蹉跎岁月,而当阴境 [vi] 现前的时候,一瞬之间就会随之而去——随业受报。 

第二偈:如果有净土 [vii] ,即使没有禅,也可以万人修万人去,如果能见到阿弥陀佛,那么,还用发愁什么开不开悟呢? 

第三偈:如果既有禅也有净土,那么就会如同戴角之虎一样(虎头上又长角,更加厉害),现世能够为人师表,来世能够一生成佛。 

第四偈:如果既无禅也无净土,那么就只有堕落地狱,受铁床铜柱刑罚之苦,万劫千生无依无靠,永难解脱。

迄今为止的研究者大都认为《四料拣》主张禅净双修或禅净合修 [viii] ,有人则认为它主张“净高于禅”,但却认为延寿不会作此主张(顾伟康)。那么,《四料拣》究竟主张什么呢? 

从整体上看,以往大部分见解基本上是承袭明清以来的见解。但是,在明清以前,还有其他观点。比如,元代中峰明本说: 

永明和尚,以禅与净土拣为四句,谓有禅有净土、无禅无净土、有禅无净土、有禅有净土,特辞而辨之,乃多於净土也。致业单传者不能无惑焉。或谓禅即净土,净土即禅,离禅外安有净土可归,离净土岂有禅门可入?审如前说,则似一法而分为二矣。 不然。 教中有於一乘道分别说三,永明之意在焉。 [ix] 

明本认为:永明作《四料拣》论禅与净土,其立场是倾向于净土的,所以致使禅宗之徒不能不没有疑惑。于是有人反论:禅即是净土,净土即是禅,离禅之外无有净土可归,离净土之外无有禅门可入。但是,如果真如反论者所说的那样的话,那就成为一法分为二了。而其实并非如此。教中不是有将一乘道方便分三(分为三乘而说)的说法吗?永明之意即在于此。 

由此可知,中峰明本认为《四料拣》不是主张禅净双修,而是“多于净土”即倾向于净土、偏重于净土的。身为禅宗大师而偏重净土,当然会让禅宗之徒大为疑惑。但尽管如此,明本却不否认它是延寿所作,而把它解释为一种善巧方便,就象如来以“方便之力,于一乘道分别说三”(《法华经》)一样。 

而且对于这点,明本还有进一步的论述: 

或有号西归子者,过门曰∶某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其透脱生死,似易於参禅。盖远承阿弥陀佛愿力冥资故也。尔参禅无把捉,无圣力冥资,苟非大根利器,一闻千悟者,难于趣入。以故永明寿禅师有十人九蹉路之讥。 

咄,是何言欤。审如是,则净土外别有禅耶?使果有之,佛法二字自相矛盾,安有会入圆融之理哉?尔不达善权方便,局於己见,诬谤先哲。夫永明拣净土为四句,乃曲徇机宜,特方便抑扬耳。盖教中所谓於一乘道分别说三之意也。如长芦、北涧、真歇、天目诸师,作净土章句,皆寄谈即心自性之禅,初无异致。间有指东都曦法师於定中见莲华,标圆照本禅师之名,疑其单传之师安得标名於此,故往质之。照曰∶虽在禅门,亦以净土兼修耳。当时谩展善权,不孤来问,岂真然耶?昧者不达权变,则谓禅外别有净土可归,及引永明禅净土四句为口实,不亦谬乎? 

客避席曰∶试请辨之。 

幻曰∶净土心也,禅亦心也,体一而名二也。迷者执其名以昧其体,悟者达其体以会其名。岂特净土然。如教中谓∶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又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但悟自心之禅,即其三界万法混入灵源,举必全真,初无拣择。既无东西两土之殊,安有净秽二邦之异?促十万亿土於跬步,宝地金池充塞寰区;延一刹那顷於永年,翠竹黄花皆归正受。四大海目尘尘独朗,五须弥毫处处分辉。老达磨顿忘明月珠,阿弥陀失却黄金印。禅门皆剩语,净土亦虚名。名体见消,是非情尽。丈六身、一茎草,何劣何优?三千界、半点尘,孰多孰少?是谓一味平等法门,苟非真正全身悟入,安有解脱之理哉? 

且参禅要了生死,念佛修净土亦要了生死,圣人设教虽千途万彻,一皆以决了生死为究竟。然破生死根尘,惟尚一门深入。古人谓,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兼修云乎哉?或不如此,谈禅说净土,沸腾识浪,鼓扇情尘,卒未有已也。余所以不能无辨。

文 字体大小:

永明四料简考证(二)憨山老人谈四料简

憨山老人梦游集 (五十二卷) (侍者)福善日录 (门人)通炯编辑
 
  化生仪轨
  
  语曰。圣人不出世。万古如长夜。故我本师释迦文佛。示现王宫。出家雪山。六年苦行。悟道成佛。于鹿苑说法度生。当佛未出世时。西天外道有九十六种。各立门庭。皆称师长。及佛成道说法之时。诸外道一一归依出家。为佛弟子。依教修行。证阿罗汉果。故今灵山一会。一千二百五十余人。皆是外道之俦也。当是时也。奉行有信佛者。则归依佛法。依教。其不信者。则生惊疑。乃至种种魔害毁谤。堕恶道者。不可胜数。是知今之佛法未行之地。皆以佛未出世之时。智愚贤不肖。虽有疑信之不一。是皆不知我佛出世之本怀。及度生渐次方便之轨则也。故今略述化生方便之次第。使未闻未信佛法者。知我等为僧。化生之法门。非是一事一行一门而可入也。故曰。方便有多门。归源性无二。要之四十九年。皆随机大小浅深之序。所谓教不躐等也。幸宜委悉。勿谓常谈一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闲。所谓开示众生佛之知见。使其悟入。惟此一事。更无余事。所云。一大事者。谓要众生。知生死为一大事也。佛知见者。乃众生各各本有之佛性也。由迷此佛性而成生死。今要出生死苦。必以悟佛知见为第一义。如此岂非佛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出世闲。是则禅道悟心一路。不待达摩西来。然佛特为此事而出世也。争奈众生历劫以来。贪嗔痴爱。烦恼恶见。迷之已深。不堪顿示悟心之大法。故将一乘法。分别说三。以此故有三乘渐次之设。所谓小乘中乘大乘也。至有不堪小乘之法者。则设五戒十善。为人天善果。且免堕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之苦。故曰五戒不持。人天路绝。今为佛弟子。遵奉佛教。以度生为事业。若不渐次方便。诱引入道。一旦示之以大法。则反使横生疑谤。自取三途之苦。是以醍醐为毒药矣。乃不善导之过也。故今遵佛所制。在家善男子名优婆塞。善女人名优婆夷。当持五戒以修人天善果。在家五戒者。
  一不杀生(此戒感将来长寿。及如意眷属和合。现在子孙昌盛之报)。
  二不偷盗(凡不与而取。皆名为盗。此戒感来世得大富饶。衣食丰足。所求如意之报)。
  三不邪淫(非己妻妾。妄生淫欲。名为邪淫。此戒感来世得妻妾贞良。父慈子孝。眷属六亲和合之报)。
  四不妄语(凡言不实。斗构两家。名为妄语。此戒感来世智慧过人。言语真实。闻者皆信。依教而行之报)。
  五不饮酒(酒能昏迷乱性。发狂生祸。为众恶之本。此戒感未来智慧明达。识见超越之报)。
  右上五戒。乃我佛出世。初为世闲在家之人。特设此教。令人依戒修因。则不负此生。免堕恶道。能感来世。不失人身。得长寿大富子孙。家道丰盛。文明特达之报。凡今高官尊爵。富厚丰盈。聪明利达之人。皆从修持五戒中来。然此五戒。即儒门五常。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语。信也。故佛法有裨王道者。以五戒化人。则无词讼。省刑罚。家治而风淳矣。此吾佛最先所设。化生之仪也。今世俗之人。不知佛法。全无好善之心。而返生谤佛谤法谤僧之见。是自甘愚迷。自取苦趣耳。又有一等之人。虽能吃蔬。而不知佛法正修行路。听从无为外道邪人。不敬佛祖天地。不孝父母。不烧香礼拜三宝。专一味邪行邪说。盲盲相引。相聚妄谈。以为传法。全不知有正修行路。而返谤佛法僧。坚执不化。此乃最愚痴人。是可怜者。即今奉诏旨。所当禁者是也。唯愿当世高明君子。辩白邪正是非。凡遇此辈。即当开示。令其舍邪归正。不但护佛法。是亦有助于王化也。然学邪学正。总是一念善心。可惜不知是邪而误堕。今若知非。又何不舍彼邪徒。而为真正善人。为圣世之良民乎。
  右上五戒。乃佛教修人道之因果。又设十善业道。为人天之因果。所言十善者。
  一身三恶业。谓杀。盗。淫。若断此三恶。则名三善道。
  二口四恶业。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若断此四。名四善道。
  三意三恶业。谓贪。嗔。痴。若断此三。名三善道。
  如上十恶。乃常人日用而不知者。今若能断此十恶。则名十善。为生天之因。是为纯善之人。此十善法。即儒门正心诚意修身之道也。若果能修此。则现世为圣为贤。则定感来世生在天宫。受胜妙乐。此万万真实之行。世人何故愚迷不知。而专向邪道为得。岂不辜负此心哉。
  如上五戒十善。乃吾佛特为世闲在家之人。所设之教。要人依此修因。不失人天之福。此金口所宣。不妄之谈。若不遵此修。总是邪道。非正行也。总肯苦心修行。都无利益。反增苦果。是谓以苦舍苦。吾佛已深痛之矣。今世闲五部六册之说。乃外道邪人。妄称师长。偷窃佛祖言句。杂集世俗鄙俚之言。以惑愚民。所谓邪道乱真者。即今圣旨所禁。皆此辈也。在家之人。既有好善之心。何不归依三宝。而必堕此邪法。岂智人哉。
  又观今世好善男子。已能归依三宝。以自恃世智聪明伶利之见。便生下劣魔心。薄五戒十善而不为。以好禅为上乘。三业不修。乃以祖师现成公案。看了几则。记在胸中。便逞利口。动使机锋。当自己妙悟。以此为是。全不知非。又且诽谤大乘经典。为文字不足取。又笑真修实行之僧为小乘。妄起种种邪见。全不信有因果罪福。甚至慢佛慢法慢僧。殊不知自堕愚迷业障坑中。妻子聚首。众苦热恼交煎。且妄指目前是道。如此愚痴之人。是为大可怜悯者。既有一念向上之心。何不真真实实。做些着落工夫。所谓说得十分。不若行得一分。如此妄谈。譬如贫人。妄称帝王。自取诛戮。可不哀哉。奉劝世之善士。聪明利根。有志出生死者。当自量根器。参禅固是向上一着。以此乃佛祖专为上上根人说。在诸人试自点检。果是上上根人否。果能一一顿悟否。果能当下便了百劫生死否。如其根非上上。即宜量自己力。专心修净土门。回向西方。愿生极乐。永舍娑婆之苦。此一法门。从古修因。僧俗依之出生死者。不可胜数。所谓万修万人去。最是稳稳当当。一毫不错之大法门也。祖师云。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以此法门。全不误人。若能放下身心。依此修行。所有应行规则。略示于后。
  一净土一门。往往士大夫谈说。专为中下根设。殊不知此门。三根普摄。无机不收。最为广大。且又简而易行。即古之祖师。悟道之后。回心向净土者不少。如永明中峰诸大祖师。非一人也。但修行念佛。有上中下三根不同。故净土九品。亦因根有别也。
  然净土有三种者。一常寂光土。二实报庄严土。三方便有余土。此即凡圣同居土。且此三土修因不同。故所感各别。试略言之。
  一常寂光土。即圆觉经所云大光明藏。此中圣凡平等。依正不分。唯佛法身湛然常寂。乃诸佛所证法身境界。此唯从上诸祖。一念顿悟法身。妙契同体。入佛境界者所居。此正上上根人之净土。岂可轻视为中下人设也。
  二实报庄严土。此即二十重华藏世界。乃我卢舍那佛。旷劫修行。感称法界量无尽庄严之妙土。即华严经所说。重重无尽世界庄严者。此乃报身佛所居。单为十地菩萨。转大法轮之净土。即二乘声闻。不见不闻。此即法华会上诸授记之人。待多劫修因。将来所感此中一分之净土。此殊非寻常易易可到也。
  三方便有余土。亦名凡圣同居土此正九品分别。乃阿弥陀佛之化土也。以华藏世界有二十重。从第一重有一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下小上大。如倒浮屠。从此以上。倍倍加增。至第十三重。然此娑婆世界。乃十三重之中心主刹。其极乐土与娑婆正等。从中至西。花叶边际。故云过十万亿佛土之外。与娑婆并列者。以十方佛土。独有娑婆为秽恶。土石诸山。杂秽充满。三途八难。众苦所聚。名为堪忍。众生刚强。最难调化。故我释迦文佛。纵以十善化导人天。亦在生死之中。未出轮回。若参禅悟心。又难顿悟。故设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名横超三界。以仗阿弥陀佛因中愿力。云十方世界众生。有能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者。誓不成佛。以仗此愿力。凡念佛者。弥陀定来接引。生彼净土。故易生耳
然此净土。开有九品者。   若参禅悟心。未能忘心境者。则生上上品。 有念佛一心不乱者。则生上中品。 有参禅未悟。持名精纯。万行庄严。则生上下品。   若修万行。持大乘经。专持名号。志愿往生。则生中三品。   有精持五戒十善。专心念佛。发愿回向。不论僧俗。多生下三品。   此虽未断烦恼。以但得生彼国。见佛闻法。居不退地。永不落三界生死。从此发愿。再来三界度生。则来去自在。不被生死苦恼羁留。所以永明禅师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是也。此一法门。一生精诚可办。一得生彼。顿脱生死。永出轮回。如此直捷法门。又何患而不修。且薄之耶。然参禅了生死难。念佛了生死易。只要当人一念真实肯切苦心耳。从古生净土者。无量无数。皆世人眼见而不信。又有何法可信耶。今奉劝高明智士。当信自心。不可谬信邪说也。即在法门中。有禅净兼修之士甚多。如永明所说念佛参禅。参禅念佛。所谓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亦最上之行也。与夫妄称悟道。堕大妄语者。天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