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立本:色戒在台湾:以中国悲情还原历史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51:57
色戒在台湾:以中国悲情还原历史   2007-10-04 10:04:09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媒体观点之邱立本专栏  
  
  在《色,戒》还没上映前,没有人会事先猜到,这部电影最火爆的不是情色,而是它的政治。没有人会想到《色,戒》会掀起政治风暴。台湾绿营的一些舆论,开始批评李安,说他的《色,戒》没有讲台语,没有“台湾优先”,却只是讲一些“中国人抗战的故事”。马英九在看完电影后,流下了热泪,说《色,戒》表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大义,立刻被绿营媒体所严厉批判,说他“太政治化”了,根本不懂文学与电影。而陈水扁也一反先例,没有像上一次李安挟《断背山》之誉归来时,在总统府接见他。

  从更深一层看,李安的《色,戒》演绎,让绿营感到芒刺在背。因为《色,戒》拍出了“中国悲情”,还原了台湾问题的根源,让全球观众重温那段历史,了解数亿中国人在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下的生存状态。一些“台独”人士所颂扬的日本殖民统治,曾经被无数中国人所抵抗,而最终的抗战胜利,也使台湾从日本人统治中解放出来。

  因而《色,戒》中最浓烈的不是它的“色”,而是它的“中国悲情”,床上戏无论多么激烈,无论多么欲仙欲死,也只是两个人的博弈与命运。但《色,戒》的背景,却是牵涉到几亿中国人在沦为亡国奴之际的博弈与命运轨迹。

  这部电影对两岸三地的观众来说,勾起了心中的中华情怀;在漆黑的电影院中,发现那些湮灭了的历史集体记忆突然闪亮起来。尤其是香港观众,更没想到香港大学和抗战的关系,也听到熟悉的广东话,竟然是电影中暗杀的密码。那天《色,戒》在香港首映,为香港大学慈善筹款。电影中出现了香港大学的场景,也有香港雨夜的电车,以及一些早已飘远的时代氛围。

  那是一九四零年间,中国抗战已打了三年,沦丧了半壁江山。香港也在危卵之下,日军进占也是迫在眉睫(日军是在一九四一年底偷袭珍珠港,也随即攻陷香港)。在这风雨飘摇的岁月,李安的《色,戒》展现当时港大校园的感觉,那些在广州沦陷后逃到香港的岭南大学学生,在港大借读,并上演爱国话剧。那天晚上港大的陆佑堂挤满了人,大家在看这些青年学生慷慨激昂的演出,演到高潮时,剧中的一句对白“中国不能亡!”立刻引起台下观众的巨大共鸣,其中一人在席中站起来呼应:“中国不能亡!”然后全场观众也起立大喊:“中国不能亡!”

  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汤唯演的岭南大学学生,才有这样强烈的意志,去用自己的身躯和灵魂,投身更险恶的特务战场。一名美丽的大学生为何甘愿去当一名杀手,还先要自己“破瓜”失身,再学习以美人计色诱,身陷最危险的处境。李安的电影,并不是一般的港产片那种“非历史”的,无厘头式的打打杀杀,而是一环扣一环地呈现她的杀机,如何一步一步地目睹国土沦亡,眼看一车又一车的国军开往前线,而自己只能在风雨飘摇的香港读书,在香港大学陆佑堂演一出爱国剧,之后流离失所到了上海,又要耻辱地面对沦陷区的生活,看老百姓越过外白渡桥时要向日本皇军鞠躬,学校里也开始强迫学日文,戏院里也要演日本占领军的政治宣传片……

  对那些青春的肉体来说,没有什么比走上这个特殊的战场更能燃烧生命的理想。李安心中的女主角,融合了郑苹如和张爱玲的角色,承载了中国近代史的悲情,责任与荣誉,逐渐走向情欲与死亡交缠的世界,也让二零零七年的全球华人,感受那种绝望与希望交缠的时代氛围。

  正是这样的“中国悲情”,使这位大学生走向危险的道路。她差不多成功了,让那位大汉奸、特务头子动了情,让他和她不仅在床上缠绵,还让他意乱情迷,在搞特务杀人及审讯俘虏时,在满地血腥的情景中,还想到她的倩影,闻到她的气味。但他的情也勾起了她的情,使她在最后的关头功亏一篑。

  她在恐惧与痛恨中陷入情欲的漩涡,也陷入情爱的幻象诱惑中,并且最后付出死亡的代价。她那些热血沸腾的同学,也和她一起被绑赴刑场。让青春的激情,化为一股历史的悲情,深深地印刻在全球华人的心版上。

  电影悲剧的源头不仅是个人性格的悲情,也是源于一幕大时代的中国悲情。没有这样的大时代的悲情,就没有这样的悲情杀手。没有悲情的中国,就没有这样的悲情色戒。

  而这一历史视角也颠覆了绿营的论述。近年“台独”所强调的“台湾悲情”,发现必须面对它过去所不愿意面对的“中国悲情”。李安的《色,戒》以浓彩重墨,重现那段在台湾早已被压抑和遗忘的历史,也掀起了一场意外的政治风暴。

  (作者系《亚洲周刊》主编)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10040206.asp  身体从来都不是隐私,理想才是   2007-10-06 09:58:06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批评与回应  
  
  《色,戒》可以有很多种读法和看法。10月4日邱立本先生的专栏文章《色戒在台湾:以中国悲情还原历史》告诉我们,台湾绿营一直逃避的中国意识与历史终于可以被故事里的中国悲情还原了。其实对《色,戒》的各种评论与视角,更是折射出光怪陆离的当代众生相。

  张爱玲的原著不是冷峻而是强作冷静,她文字深处那种冷眼和冷酷,直把大时代的一切都消解得只剩下不温不火的男女情与苍白爱,只剩下放低了来看的小人物。而李安连这些许的强作都抽离掉了,想远离政治来探讨这个作品,他认为原著是张爱玲的爱情自传,故事并不冰冷,反而有一种温暖。但媒体与观众首先关注的是比情更深的色,看到的是比人更低的本能,读出的是真正的俗。电影最重要的并不是导演给予什么,而是他认为观众需要自己给予什么或者观众如何解读自己。如此这般,却是谁的悲哀。

  如果说台湾地区的影评主要是关于存/去中国化的讨论,香港地区更多是成熟的商业社会生产出的娱乐八卦,那么在我们身边铺天盖地的则是对下半身的津津有味,关于演员的,关于历史原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与那些竭力掩饰历史真相的行径并没有太大不同,所有的琐细、庸常、恶俗遮盖的是理想的光芒、青春的激情、信念的闪亮。而关于人性,《色,戒》和近期另一部新片《太阳照常升起》其实极其相似,它们描绘的人性都是虚幻的、手造的、干瘪的、经不起生活洗礼的人性,或是用性代替人性、用小琐碎遮盖大时代,或是用性爱代表爱、用一些人残余的悲剧时代的青春期激情反过来歌颂这个悲剧本身。

  回避政治也是一种政治姿态。某一个时候已经过去了70年,而当下的消费时代却已经把理想都用来消费了。我们热烈地讨论主角们的床戏是真是假,讨论故事原型是不是郑苹如以美人计刺杀特务头子丁默邨,却为什么不关心郑苹如的父亲宁愿不挽救女儿的生命也拒绝出任伪职,为什么不关心郑苹如的日本母亲也支持丈夫的民族气节,为什么不关心郑苹如的未婚夫与弟弟都作为飞行员战死长天。没有人注意到,那些曾经的生命有多少激情,那些半途凋谢的人生有多么灿烂,那些从容赴死与向死而生是多么意气风发;那是锐利的刀,是山上的风,是迎风的旗,是奔流不竭的江河,是我们民族的魂。

  身体从来都不是隐私,理想才是。对那些把理想埋在心底,用身体的湮灭去成全理想却不曾有过一句辩白的人,政客和看客不敢直视,无法理解,也不会去宣扬。国人,是常遗忘的。

  外敌断不了千年的华夏血脉。但一个讥讽和消解了所有的高尚、恐惧和质疑了所有的无私的民族不值得被拯救,也当不起那些青春的献祭。

  韩毓海曾经提过“民间社会”与“民族国家”两种不同的现代方案。这个色与戒的故事,往大处看,自是烽火里的河山关州,从小处看,也有的是乱世中的爱恨情仇。但是二者的分野远非鸿沟,真正的撕裂与疼痛感产生于将他们刻意地对立起来,产生于毫不尊重的讲述与记录。当我们被告知无国则无家时,没有权利保持尊严、燃烧自己,当我们终于明白无家则无国时,却又没有权利宁静生活、不问世事,那才是最大的梦魇。

  邱先生说:“电影悲剧的源头不仅是个人性格的悲情,也是源于一幕大时代的中国悲情。没有这样的大时代的悲情,就没有这样的悲情杀手。没有悲情的中国,就没有这样的悲情色戒。”这是八年的悲情,却更是当下的悲剧。□米格(美国芝加哥)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10060177.asp
邱立本:色戒在台湾:以中国悲情还原历史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 邱立本:色戒在台湾:以中国悲情还原历史(南方都市报 2007-10-4) 邱立本:色戒在台湾:以中国悲情还原历史 梁朝伟:要封杀,我也有份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10 《色,戒》:闯入/沦陷爱的流放地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4 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 色易守情难防:看《色-戒》给女人的启示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7 吴祚来:政治解读《色,戒》败坏了艺术胃口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14 《色戒》:李安的成功加法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5 《色戒》:解读的艰难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8 袁蕾:汤唯同学,下课了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11 马家辉:这一回,李安拍出了恐惧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3 长平:别把赖皮当法理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13 汤唯口述:被封杀后我在英国街头卖艺(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2 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2 戒中无色——看《色戒》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6 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南方都市报 2008-3-23) 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南方都市报 2008-3-23) 雷颐:美类李安(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12 封杀汤唯后果汤唯为什么被封杀原因 封杀汤唯后果汤唯为什么被封杀原因 可怕,一张老照片还原了真实的历史 还原史实:俄罗斯重构本民族的历史价值观 中国特种部队少校遇到黑社会的后果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