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车系仍然存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3:01

临高处,望着远处驶来的汽车,比较一下谁能够既快又准确地分辨出这是哪个品牌的什么款式的车——新年伊始,参加中学同学聚会,就在上海东区的一个不算十分热闹的过街天桥上玩了一回20年前的旧游戏。本以为这只是抒发一下个人怀旧情节的玩笑之举,却没想大家都玩得很投入,一个多小时下来几个人到中年的“老家伙”还是不愿意停下来。过后仔细想一下,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玩起来比20年前难了许多:这一方面是如今中国街头上开过的车从国产到进口品牌款式众多,另一方面还在于现在不同品牌的车外观比较趋同,远远地看上去本来就相差不大,更何况它们还在不断运动着。同行的几位车迷同意我的观点,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除了一部分日本车以外,大多数汽车还是能够被明确区分为欧洲车、美国车的。这就引出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在如今这个从产品设计、零件采购到市场销售都越来越国际化的时代里,是否还有明显的美国、欧洲或者日本车系的区别?
应该说,所谓的车系或者汽车流派的区别本来就是业内外人士凭借着感觉而区分出来的,并不是什么十分科学与严格的定义。回顾历史,或许在上世纪的7、80年代,也就是大多数中国车迷开始接触并了解世界汽车的时候,美系、欧系或者日系车的区分还是很明显的。美国车以头长尾长,以喜欢使用直线著称,欧洲车则车身紧凑、圆滑、多漂亮的曲线,日本车在车体尺寸上接近欧洲车、在线条上又多美式的直线,自成一派。进入90年代以后,所有各车系的车身尺寸都难以达到6米上下的“巨无霸”级,伴随着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而来的,还有前轮驱动以及承载式车身等轻量化设计的推广,加之为了打开不同的市场,美欧日汽车巨头在全球各地都设立了技术开发机构,汽车的外观才越来越像穿了制服那样地千人一面地流线形化,于是也有了车系区别已经兴亡的说法。
其实,在看似相同的外表下面,一系列有关设计思路、历史传承以及生产与销售组织等条件的制约,还是使得各国制造出的车在骨子里有着不小的差别。以同属于欧系、同样以创意十足的曲线吸引消费者的法国车与意大利车相比较,前者比较中和柔美、后者刚劲有力,在性格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另一方面,美国车虽然屡经瘦身,而且将后驱改成了前驱,但长期以来“大就是好”的指导思想使得美国车在全球热销的只有MPV、SUV这样的“大块头”,而到了小车则往往由设在其它国家的制造厂代工。差别除了体现在这些有形与外在的方面之外,还体现在服务、销售体系甚至制造的细节上。如一些欧洲的豪华车厂为了让车壳在生产流水线的吊运过程中绝对不变形,宁肯麻烦一点采用多点吸附或者多点支撑的设备,而追求效率的美国与日本车厂则极力发展出让原本需要6、7个甚至更多的焊点简化成一个U形焊线的工艺。如此不同思路之下制造出的汽车,虽然粗看上去相似,实在其细节尤其是车主长久使用后的感受往往是很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