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审问、融会贯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8:43:38

博学、审问、融会贯通——代序

 

张志公_文

 

《学生辞海》和《学生辞源》是颇富新意而又十分实用的两部工具书。两书既是各自独立的,又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是一对姐妹篇,这里合在一起说几点看法,权充二者共用的序言。

这类工具书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是最好区别一下对象。给小学生和具有小学程度的人用的,给中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用的,无论在所收条目的范围方面,或者释义的繁简深浅方面,以及编撰方法其他各方面,都宜于有所区别,以求更有针对性一些,实用性更强一些。至于供大学程度以上的人用的,除了需要更详备之外,恐怕还需要分科的,带有专业性的,那就更复杂了。

《学生辞海》和《学生辞源》是供中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各行各业的人使用的,对象明确,我赞赏这种做法。

既然以中学生为主要对象之一,那么,选择条目就要扣紧中学教材,以便有助于他们的学习。这两部辞书正是这样做的。《学生辞海》把见于中学文、理科教材的全部词语和名词、术语等网罗罄尽,一律收为条目,而《学生辞源》则把见于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课文中的以及见于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文言词语全部收入。两书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释义精当,扼要实用,后者除一般释义外,重在介绍源流。在这一点上,它们的分工是清楚的。

两书有一项共同的原则,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上边谈的是它们如何“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反映在《学生辞海》上是,接近全书的一半是百科性的,也就是收入了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现代公民阅读现代报刊、书籍时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学科术语等等,这里面自然会有些以前出版的词书中还没有的新词、新名称。据编者们统计,语词性条目约占全书60%,百科性条目40%,可见它的百科性相当高。我同意这种做法,下边还会谈到。还有,《学生辞海》收了22种附录,有几种是一般辞书大都有的,例如汉语拼音方案,繁简字对照表,度量衡表及换算表等,但是好多种为该书所独有;这些,大都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宜于具备的常识,阅读中也时常会见面,很有用的。我认为,这也是它“高于教材”的一个方面。(另外,它收入了少数港台地区常用的词语,这也是它的一个特点。港台地区常用而不同于大陆的词语,有些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在上下文中,可以推断其含义,少数的推断不出。现在我们也常看港台地区的电视剧、文学作品之类,为了便于交流,少量收入一些,只要注明是出于港台地区的,不影响我们语文规范化的原则,也未始没有益处。)《学生辞源》则除了把见于中学教材中的文言词语全部收入之外,也适当收入教材外常见的文言词语,如历史名人,典章制度,历代文物等,以便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对祖国文化传统知道得多一些,把阅读古籍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一些,这样也就“高于教材”了。当然不免有同一词语两书重见的现象:一书因它见于教材而收,释义简明,另一书因它属于重要历史名物而收,追溯源流,不过这样的词语并不很多。所以开头我就谈到,这两部书既是各自独立的,各有各的编撰原则和系统,又是相辅相成,可以互相补充的。

“源于教材”的道理和作用,不必多说。

这里想把“高于教材”这一点说说。说到“高于教材”,不免要从当前的教学情况说起。

现在,相当多的学生负担很重,小学生、中学生,从早到晚,很少有玩的时间,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在“做功课”,有的一直做到晚上十点甚至更晚。阅读课外书时间也很有限。孩子们求知欲本来是很旺盛的,总是希望多得到些知识,多懂得些道理,如今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材,无论收入多少,很舍得给孩子买书花钱。可是孩子实在没有多少工夫去看,挤点时间看一点,少不了要影响做功课,做作业,于是只好开夜车。

为什么功课会这么重呢?一部分课程的一部分教材,编得不妥善,或者份量过多,或者太深,太难。然而这远不是学生负担重的全部原因或唯一原因。归根到底,在教学中最有权威的是考试“指挥棒”。从进幼儿园起就瞄准了“高考”进行活动,很多父母想方设法送孩子进重点幼儿园,为的是容易进重点小学,接着进重点中学,然后进重点大学。尽管有识之士早就呼吁过不能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反对教和学一切为了考试;尽管教育领导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可只管念书,然而到了教学实际中,考试(中考,高考)还是起着极大的指挥作用。考试有一条规定:不得“超纲”(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不得超出教材范围之外。于是就多渠道、多方式的,围着教材团团转,于是学生就有了做不完的“功课”,于是学生的脑子就被教材本身(有的教材是要学生源源本本、一字不差地背诵的)以及以教材为中心补充出的形形色色的作业、练习(教育领导部门禁止过这种东西,然而它可以改头换面一番,而且各地交流,尽量收集得多些,再多些)塞得满满的,绝少有在知识的太空或海洋中放松地翱翔、搏浪一番的机会,慢慢地连这种习惯也不大有了。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并不都是因教科书而重(人所共知,我们的语文课本、外语课本是全世界我们所见过的最薄的教科书,别科的大都也不厚,不重,因为咱们的教科书绝少用硬封面和重磅道林纸的。)尤其是到了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连“正课”都大大减少了,大部分时间用于复习和“做题”,然后还要来一次“模拟考试”,先“彩排”一番,准备登场得到“金榜题名”。

这种教学的弊害也是众所周知的,很多人都指出过。简言之。弊害有三。第一,学生考的分数可能不低,但是升入高一级学校后发现学习能力不高,自学能力更差,就是大家常说的所谓“高分低能”。第二,负担过重,学习成了一件苦差事。第三,抱着一本教材,围着考试指挥棒转来转去,结果是知识面极狭窄,许多应当具备的常识都不具备。“李时珍同志来了没有”不是说相声,也不是极个别的。

对于这第三点弊害,请允许我再生发几句。这不仅仅是知识多点少点的问题,而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适应当前和今后世界文化科学发展的形势的要求。这样下去会被时代潮流远远抛在后边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古代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不多的。东西方都一样,那时需要的是“通才”。随后,由于科学的发展,学科划分得细起来了,并且越来越细,人们往往是深入钻研一、二科,成为这一、二科的“专才”。到了近三四十年,人们发现,许多学科,甲、乙不是一刀两断、井水不犯河水的,而是有所交叉、相互有所渗透的,甚至还不止甲、乙,连丙、丁也掺和进来了,于是出现了学科的“多科性”,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不仅人文科学各学科间、自然科学各学科间、应用科学各学科间分别有上述那些现象,有时候,三大类科学的界线也划不十分清楚了。电子计算机就是个突出的例子。属于自然科学的数学、物理学,属于应用科学的机械装备学,属于人文科学的语言学、文字学,浑然一体,互相依靠,互相促进,互相制约。而计算机已经或者就要进入办公室,进入家庭,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来了。你说,我是学这学的,学那学的,就是不懂计算机。不懂活该,你自己倒霉。到了这个时代,“专才”当然还需要,可是又需要大量“通才”了。历史的发展常常是很有趣的。“通”—“专”—“通”,走了个“之”字形道路。当然,这个“通”不等于那个“通”,这不是历史循环。我们认为,这个“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来说,就是应当首先具备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以及现代化知识和素质。

应当承认,上上下下许多人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前述那些教学弊端有了很大的革新和改善的措施。路要一步一步走,性急不得,但是总要有点紧迫感,改革的步子迈得适当大一些。

于是我想到了咱们那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古训,这句话拿到现在来好像还是适用的。古今中外的好东西、有用的东西,咱们要善于“融会贯通”。因此用了那么个题目以代序。

扯得太远了,赶紧打住,回到《学生辞海》、《学生辞源》这两部书上来。我赞赏这两部工具书,主要由于我认为它们的导向正确。任何一种书,除去看它本身的质量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导向——要把读者诱导到什么方向去。这两部书是希图让读者学得广一点,活一点,帮助他们学好教材,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我感到,这对读者有益,也对教学的改进有益。书成,嘱序,我欣然接受了任务,并且愿意向读者推荐它们,这两部书可置于案头,作为良师益友。

两部书还有些别的特点。例如检索方法,条目排列顺序等等。这些请仔细看看凡例和说明,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还要说一点意思:我推荐它们,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尽善尽美,无疵可指的了。

我看过的一部分校样之中就提出了好几点请编者们参考的意见。凡是有点可取的创新之意的东西,很难(或者说不宜)指望它一蹴而就,一下子就达到完美无缺。逐步改进它,使之日趋完善,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多方面共同的责任。读者提出任何意见或建议,我相信编者们肯定会十分欢迎的。

1991年12月2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