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电视剧要怎么看才有乐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6:31:47

红楼梦电视剧要怎么看才有乐趣

 

                                         新版红楼要有新式看法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的自序中曾写过一句迹近堵气的话,说因为“脂砚斋”等人的存在,“近人竟有认为此书是集体创作的。集体创作只写得出中共的剧本。”

    然而在今天,张爱玲认为最不可能的事终于成了现实——新版电视剧红楼,还真就是八个没有古典文化功底的八零后编剧“集体创作”的,这真是极大的讽刺!

    张爱玲又说:“《红楼梦》未完还不要紧,坏在狗尾续貂成了附骨之疽。”

    然而如今,这附骨之疽到底登了大雅之堂,再次成为电视剧后半部的惟一依据。如果这还不叫倒退,那什么才是倒退呢?

    当然,导演们大可以说:张爱玲算老几,她说的就是对的么?

    这话不好反驳,不过,倒不知那八位编剧的功底、见识,对《红楼梦》的熟悉与研究,比张爱玲又如何呢?

    作家里研究红楼的人,我知道的有张爱玲、刘心武、王蒙、二月河,对于他们不同的研究意见与探佚结果我未必赞同,但是就后四十回是否符合曹雪芹原意、与前八十回能否前后衔接这一点上,则相信不会有异议吧?


    八七版红楼的结局与程高本大相径庭,其中个别情节很多人有异议,比如我就很反对让史湘云做船妓的安排。脂砚斋曾有批语:“湘云为自爱所误。”自爱的湘云,又怎么会沦为娼妓不说,还是最为卑贱的船妓呢?

    不过,关于巧姐儿为刘姥姥所救、嫁与板儿的安排,惜春托钵沿乞,探春远嫁为妃等等情节的安排,却无疑是脂批直笔逗漏过的,许多红学家都有过专文论述,可以说达成共识。而八七版的结局安排便是建国以来红学研究的一个集大成者,虽未尽善,却比程高本续貂要高明得多了。

    而今新红楼将探佚研究、脂批、曹学、甚至版本学的成果一概抹煞,独抱一本人文版程高本《红楼梦》胶柱鼓瑟,不是倒退是什么?

    与其推咎于什么“上头”的命令,不如说导演心虚,根本分不清各版本有什么不同,更弄不明白“脂批”是什么,各种探佚结果如何取舍更是毫无概念。于是,索性就来个照葫芦画瓢,让编剧照着统一版本一句句抄录,编不出戏来的就用旁白念出来,然后导演花大价钱拍几个镜头,弄个活动连环画就算了。反正先烧钱,才能挣钱,至于拍得好不好,像不像,大不了推一句“见仁见智”就是了。

    所以,到了今天,我已经很能心平气和地看待新红楼,人家拍的是连环画,那我也就当成连环画欣赏好了。说实话,那画面真是挺好看的,我一直强调这个。并非要替谁说好话,实在是个人审美习惯。我看电影或者电视剧,从来都是第一看画面,第二看演员演技,第三才是看故事。

    电视剧不是红学研究,你别把它当成原著来叫真儿就行了。喜爱《红楼梦》的人心中自然有自己的宝姐姐林妹妹,不熟悉的人则从此知道了红楼梦大概故事。这样想,可能就会心平气和些,看得出新红楼的一些好处来了。

    比如说,新红楼的画面常常很经典,镜头的纵深或拉摇都极其讲究。尤其刘姥姥宴游大观园一场,我是关了声音看的,只觉场面、人物、背景,无一不美,只除了偶尔神经质的快进让人腻烦外,钗红黛绿,颇为悦目。

    单是鸳鸯翻牌一景,你看镜头摇过,画面一角是鸳鸯独自坐着,身后两人站着,画面另一角再站一人,中间空出,真真黄金分割,宛如国画。所谓“疏可跑马,密不透分”,看去着实曼妙。像这样的镜头还有很多,时时令我赞叹不已。远处的山水明知是电脑特技,但水墨山水画亦真亦幻的处理仍然很让人舒服。还有宝玉梦游太虚境,翻看《金陵十二钗〉册子时那亦真亦幻,虚虚实实的创意,也极妙,是历来红楼影视中第一次用到这样的手法。

    好处,我们也不该否认,你说呢?如果你还是觉得愤怒,可以学我,关掉声音试试,就当成50集连环画,总还是有可看之处的。真的,不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