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抨击中国词典对风水解释欠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52:10
广州日报抨击中国词典对风水解释欠妥
广州日报抨击中国词典对风水解释欠妥,这是中国官方媒体首次正面质疑词典对风水的解释。10月1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播出的对话风水中,被媒体称为风水申遗第一推手徐韶杉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张其成教授在节目中,大声疾呼修改词典中对风水歪曲的解释,还中国传统文化本来面目。
来自最新消息,《广州日报》抨击中国词典对风水解释欠妥,这是中国官方媒体首次正面质疑词典对风水的解释。10月1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播出的对话风水中,被媒体称为风水申遗第一推手徐韶杉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张其成教授在节目中,大声疾呼修改词典中对风水歪曲的解释,还中国传统文化本来面目。
新闻背景
近日有报道称,韩国计划在2008年之前完成“风水申遗”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如无特别原因,则可能会申报成功。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很多网民认为,源于中国的“风水”不能像端午节那样再次落入韩国之手,希望我国尽快提出“风水申遗”。

据悉,韩国继2005年“端午祭”申遗成功后,又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而且,从2003年开始,韩国以政府行为启动了韩国“整体风水地理”项目,还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和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不仅韩国,日本也想将“风水申遗”纳入囊中。有消息称,日本的“风水申遗”也在政府的推动下悄悄地展开准备工作。
在国内,最新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35项文化遗产中,“风水文化”榜上无名。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在他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这一反差令文化界一些热心人士寝食难安,他们再也坐不住了,2006年6月,就在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前一天,徐韵杉、张栋杰等一班教授学者宣布启动中国民间“风水申遗”计划,同年,上海生活美学学会也积极响应,宣布启动“风水申遗”。
《辞海》:风水亦称堪舆,一种迷信
国内对风水的排斥始自近代,清末屡战屡败的惨痛结果使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尤其是“五四”以后,文化界人士全力以赴向“赛先生”学习,凡是与西方科学技术观念相违背或不一致的传统文化都被打成封建迷信,中医和风水被视为“文化糟粕”,遭人摒弃。建国以后至现在,风水一直被批判和质疑。
在中国人视为权威的《辞海》中,对“风水”一词是这样解释的:“亦称‘堪舆’。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说。”直接将风水与迷信画上等号。《现代汉语词典》对风水的解释是:“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的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也认为相信风水就是迷信。
但近年来国家一些权威部门对风水作出新的解释,正如国家住宅与环境工程中心颁布的《2004年健康住宅技术要点》所明确指出的:“住宅风水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人们的意识行为有深远的影响,它既含有科学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这是对《辞海》等工具书对“风水”一词不准确解释的纠正。
和谐人居知识取风水精华
笔者认为,风水是中国独有的研究天文地理和人类休养生息关系的学问,这门学问起源极早,它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创造,而是中国古代先哲伏羲、周文王、孔子等伟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风水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还强调人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有益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人居环境。
风水从开始出现到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经历了一个数千年的漫长过程,它主要有两大内容:阳宅学和阴宅学。主要有两大流派:形势派和理气派。和其他任何学问一样,风水文化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有合理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部分,也有神秘和迷信的部分,我们在建立和谐人居知识体系的时候,对这一点是很清楚的。对风水文化,我们的原则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实践和科学角度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
所谓“迷信”,字典的解释是: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有关人居环境的知识有迷信色彩是不足为奇的,反而是现代迷信值得我们警惕。我们不能在刚刚摆脱古代迷信束缚的时候又陷入现代迷信的泥潭。近年来,在走向城市化的过程中,不少地方盲目模仿西方建筑,致使千城一面,城市面貌趋同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这与建设和谐人居的宗旨是相违背的。笔者认为,只有吸收中西建筑文化的成果,保留地方特色,建立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才是最终的和谐人居的内涵。
6000年前出现青龙白虎图案
风水起源于中国是世所公认毋庸置疑的。风水原称堪舆、青乌,又称相地、相宅、卜地、卜宅、地理、图墓之术等,晋人郭璞在《葬经》中提出:“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此后“风水”一词便成为堪舆的代名词。
风水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6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就出现了后来风水术常用的“青龙”和“白虎”图案。风水的概念源于《易经》提出的“天地人合一”理念,其基本原理是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据说早在黄帝时期,中国人就有“卜地”、“相地”活动。商周时期筑城作邑,也以占卜和地理勘察为依据。春秋战国以后堪舆术发展很快,到汉代其理论已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堪舆术的专著。秦建阿房宫、汉建未央宫、王莽建明堂、辟雍等都运用了堪舆术。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管辂所著《管氏地理指蒙》、王征所著《黄帝宅经》等,均是风水学中较重要的著述。唐代著名堪舆家杨筠松所著《青囊奥旨》一书,对后世影响很大,杨在民间被称为“杨救贫”。
http://www.zgfsxy.com/web/viewarticle.asp?userid=545899&lanmuid=3570139&contentID=127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