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石窟是史前古巨人族留下的遗址(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40:55

龙游石窟内景

龙游石窟内景
龙游石窟是史前古巨人族留下的遗址
理由一
石窟中的台阶有60厘米高,应该是按照人们生活的习惯施工的(他们肯定这样施工,因为龙游石窟本身的技术很先进,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和艺术),我们现代人(今人)身高平均不足二米,中国人大约1.6-1.8米。国家规定:住宅公用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这样走起来才舒适。可是看看龙游石窟的台阶,那么先进和精美的石窟,不可能造出来这么不恰当的台阶。按照这个比例来推算的话,住在这里的人身高应该在5米以上,完全称得上巨人。但是现在大家都跳不出今人的圈圈,这个就不太好说了。如果他要是巨人族的住所的话,那么相应的床或者其它的也要大一些,高度也应该大一些。
事实也正是这样的。我们今人开山,一般石洞3米高就感觉很宽敞,但龙游石窟的洞高在20至40米不等。其洞体规模大,最长约为2500米。如果不是巨人怎么会需要这么高而大的空间?里面完全可以住上相当多的巨人的。

否定越王的藏兵洞的说法根据是:从已经开发的七个石窟来看,石窟的工程浩大恢宏、模式基本统一。造型、格局、风格如出一手。全局着眼,分布合理。最小的一号窟,约300平方米、二号窟约900平方米、三号窟约1200平方米、四号窟约2000平方米、五号窟仅700平方米。五个石窟的地面面积达5100平方米。据了解,就在石岩背村方圆1平方公里的地下,类似的石窟共有23个,而在龙游地区2.88平方公里的地下估计有50到70个以上基本相似的石窟。如果按平均每个石窟以1000平方米的面积来计算,一个石窟就要排出土方2万立方米,以50个石窟计算则至少可排土方100万立方米,若以一人一天可排土方0.3立方米,则需要200万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有人作过统计,若每天投入1000人不分刮风下两、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耗费六年的时间,况且模式统一、工艺讲究、精雕细凿,实际工作量要远远超过人们的理论推算。而且这么大的工程,吴王能不知道,察觉不到吗?
历史书上记载的防风氏,是一个巨人族,大禹杀了防风氏,防风氏住在那里啊?防风氏被杀的地方是会稽山,也就在今杭州一带,他的封地也在这里。这里离巨人的封地很近。
经过反复研究以及和同行们的相互探讨、切磋,我们认为:当时的建造使用了一种高智能、可以万向调节、具有巨大功率、用高强度合金制造的采掘设备。理由如下:
2号洞和3号洞的通道是农民为了发展旅游而人工开凿出来的。我们可以与原先的凿痕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人工凿出来的凿痕如此粗糙。如此凹凸不平,与机械开凿的石壁有天壤之别;尽管4号洞与5号洞的通道凿得平整一些,但仍无法与原来的石壁媲美,此其一;
在穹顶和石壁的连接处,由于空间小,很难转弯,人工开凿就不可能将凿痕加工得如此流畅和完美,此其二;
在穹顶和石壁的连接处,几乎每个洞中都可看到没有凿痕的扒裂断面,这是用机械以45°的斜面挖掘到与石壁连接处时留下的“扒痕”,功率巨大,乃非人工所为的有力证据,此其三;
在2号洞的东部石壁下,也留有机械扒裂的断面,此其四;
在3号洞的右侧石壁转弯处,从上到下,留有S型螺旋刀痕,亦非人工痕迹,此其五;
在穹顶及许多连接、转弯处,凿痕呈扇状展开。这是采用高智能机械设备所为,此其六……
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了。
理由二
石窟为什么在水面以下,因为在大洪水以前,海平面比现在要低,包括花山谜窟,千岛湖的石窟,将来估计还会发现一些地势比较低的石窟。没有任何历史记载和实物可供考证。
 
相关链接:龙游石窟简介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地区,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无底塘”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龙游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因此,这一偶然发现,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龙游石窟是一个谜团百结的地下建筑群。在方圆0.38平方公里的土丘上似有规律的分布了大小24个洞窟,每个洞窟的面积从1000-3000平方米不等。每个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约30米。顶部呈漏斗型,洞窟内科学地分布着3-4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洞壁、洞顶和石柱上都均匀地留下古人似乎带有装饰意图的凿痕。
龙游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瑰丽壮观、巧夺天工。走进石窟,宛若时光倒流到远古。而它的“开采年代”、“开采人”、“用途”……都是千古不解之谜。 这就是被观者惊呼为“旷世奇窟”的龙游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