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36:58
第  一  次  出  国
分类:游记
第一次出国没想到竟是北朝鲜——一个既贫穷又落后的国家。
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四日上午九时,我们从公司乘车出发,在庄河吃过午饭后,于下午四点到达丹东。由丹东转运站安排,下榻于丹东宾馆。
这次旅游是公司组织的,除了部分中层干部和部分省厅表彰的先进工作者外,还特邀了部分市县的计调科长,共二十多人,由韩总带队。没想到王忠仁也参加了,这使我感到很高兴,毕竟有了一个可以交流观感的对象。于是,晚上我们便住在一起。
二十五日一早,天空就飘起蒙蒙细雨。饭后我们冒雨参观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下午,天气晴朗起来,我们便坐画舫游鸭绿江,一直把船开到靠近对岸。对岸是朝鲜的新义州,据说是朝鲜的第二大城市。但是,坐在游船上,两岸的差别便明显起来。中国一方,新建的楼房连成一片,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在白天也显得格外耀眼,江边游人如织,一派热闹繁华。而朝鲜一方,沿江的楼房色调灰暗,参差不齐,江边几乎见不到人影,也听不到什么动静,一片死气沉沉。这先入为主的印象,不禁使我悄然自问:朝鲜,你能给我们看什么呢?
从游船上下来,我们又登上了江桥。原来的江桥已被美国鬼子炸掉,后来中国的一半修复了,而朝鲜的那一半却仍然只剩下几桩光秃秃的桥墩,在空旷的江面上向游人诉说着那难忘的往事。我站在断桥上,思绪象江水一样不能平静:战争啊,你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创伤,真是太多太多了!
二十六日上午十点,火车终于通过了鸭绿江大桥,停在新义州车站。这是丹东开往平壤的一趟专列。于是,例行的海关检查开始了。几名朝鲜海关工作人员煞有介事地忙碌着,依次检查证件、搜身,把所有的箱包翻个底朝上,足足折腾了两个小时,火车才缓慢地启动。
终于行驶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浏览着车窗外闪过的田野、荒山、村落------募然间想起薛礼征东的故事。不知这里的土地,当年是否曾留下他和他部下们的足迹呢?
下午四点,终于到了平壤。我们被安排到市内西南角(属万景台区)的一片居民区里。住的也是居民楼,当然早已经收拾一新,楼内的居民也不知般到什么地方去了。小区内的居民楼都是高层,我和忠仁住在十五楼的一套房间里。晚上,就在附近的香满楼酒家用餐。
二十七日吃过早点后,便登上旅游车出发了。先到的第一个地方是人民议事堂,车没有停,只是由朝鲜导游简单地做了一番介绍,告诉我们这里是朝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方。随后,拐过一道弯,车停在金日成铜像广场,人们列队肃立在铜像前,毕恭毕敬,随团导游李小姐向铜像献上一束鲜花,随着口令,人们三鞠躬致敬。这套把戏,文化大革命时期早已经领教够了,并不以为奇。稍作逗留后,旅游车便驶出市区,沿着高速公路向板门店开去。
未到板门店前,车在开城附近的一个边防检查站停了下来,办理有关过站手续。检查站有不少人民军官兵把守,在一个房间里摆放着一个沙盘,上面是三八线附近的地形地貌。外面,竖立着一幅大大的宣传画,画面上一只手高高地伸出一个手指,上面用朝文写着:朝鲜只有一个!
大约有半个小时,车又前行,来到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订处。当年的停战协议,就是由两方首脑在这里签订的。坐在签订协议时用过的办公桌旁,想着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就通过这里平息了,觉得竟象一场儿戏。。。。。。
车继续前行,穿过很长一段无人区,大约有七、八公里。两侧荒草萋萋,没有人烟,感受到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死寂和苍凉。无人区是联合国为了防止摩擦而设定的。
穿过无人区,我们便来到了著名的三八线。三八线的这一侧,北朝鲜修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统一楼”,虎视眈眈地逼视着南方。但不知为什么,总是感到它色厉内荏,有一点纸老虎的架势。
“统一楼”的对面隔着三八线,就是南朝鲜了。山丘上有一座小亭,远处有数间房屋。北朝鲜这边有哨兵持枪站岗,戒备森严;南朝鲜那边不见人影,有人说亭子上可能安有监视器,坐在屋里便可以一目了然了。但是奇怪的是连一个旅游的人也没有。他们没有开放吗?三八线是从数栋板房中间穿过的,地面上有一条窄窄的水泥带,就是举世闻名的三八线。就是这样一条微不足道的水泥线条,把好端端的一个朝鲜,活生生地分割成两块。而且谁知道要待何时,这道水泥线才会在地面上消失呢!
进入板房,几张桌子摆在中间,三八线从桌子中间穿过。坐在三八线的傍边照张像吧,在这具有划时代和历史意义的小小线条旁,我们把对和平的祝福深深地埋在心中!
车返程从三八线驶向开城,吃过午饭后参观开城“统一馆”,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离开城不远,我们又参观了高丽王宫和高丽王陵。九百年前,高丽太祖王建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揭竿而起,建立起自己的高丽王国,因此王建也便成了朝鲜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导游在解说的时候闪烁其辞,令我怀疑他所说的外来侵略者是不是指的是中国呢?所陈列的文物似乎也佐证了这一点。回家后翻查《资治通鉴》,发觉从汉朝开始,中国对朝鲜的侵略就屡屡发生,因此,饱受战乱的朝鲜人民有些耿耿于怀也就不足为怪了。
下午三点多钟,回到平壤。先到“友谊商场”逛了一圈,然后到“某某体育馆”、“某某滑冰馆”、“某某喷水池”附近自由活动。“某某”者,不识朝文也。导游虽然告诉过,但却不慎忘记了。
晚餐在玉流馆安排。玉流馆是平壤档次比较高的一家餐馆,装饰豪华气派,饭菜做工精细。
晚饭后去平壤杂技院观看杂技演出。平壤杂技团是比较著名的国家级演出团体,演出水平很高。特别是其中的空中飞人,惊心动魄,惊险刺激,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二十八日,来到朝鲜的第二个早晨,我们到“战胜馆”参观游览。所谓“战胜馆”实际是一个露天广场,广场两侧各矗立着十余座雕塑,表现的自然是朝鲜人民军在祖国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姿。一小时后,我们驱车来到解放广场。
解放广场面积很大,一座雄伟壮丽的凯旋门便矗立在广场中央。凯旋门是最近几年落成的,其样式与法国凯旋门相近。是为了纪念金日成在中国东北坚持抗日,并于抗战胜利后返回朝鲜,带领朝鲜人民解放祖国的光辉业绩的。半个小时以后,我们进入广场南侧的金日成体育馆,观看大型团体操表演。体育场很大,人很多,四周看台上座无虚席。表演很精彩,看得出是经过长时间精心排练的。刚才我们在解放广场游览时,就见到几伙儿演员争分夺秒地在那里练习。此刻,上千人的表演动作整齐划一,流畅自如,不断地变换着各种队形,组成不同的图案。其背景也是由人组成,通过手中的牌子不断地变换,随时组成不同的场景或文字,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变换的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一闪,一个画面儿;一闪,又一个画面儿,根本看不清变换的过程,也看不见后面的人。
中午十一点半,我们又来到大同山游乐场。在大棚内便餐后,稍做休息,精彩热闹的民俗表演就开始了。演员们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演绎着婚嫁、战争等等古老的故事。约三点钟,我们又来到跆拳道殿堂观看跆拳道表演。朝鲜是跆拳道的发源地,就象中国的武术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朝鲜人们的喜爱。
晚七点,到五一体育馆参加“国际体育文化节”开幕式。可容纳十五万人的体育馆内座无虚席。开幕式很简单,几位有关人士讲话之后,便是动作极其疯狂野蛮、极其虚假夸张的类似于拳击和摔交的一种打斗表演,由于缺少了比赛的真实性,看了感到不舒服,更别说激动人心了。散场后车多人挤,一个多小时才走出体育馆大院。回到住处已经深夜十二点了。
安排的日程已经全部结束了,明天我们就要离开平壤,返回丹东。即将告别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我和忠仁谁也没有睡意。于是索性邀了刘岩、王平等几人,出去吃烧烤。住处附近便有一个食品夜市通宵营业,显然是为了这次活动特意安排的。我们在一个棚屋里坐下来,打算着名副其实地当一把老外。东西太贵了!重约三两的一盘牛肉,差不多卖到人民币五十元;那么一斤呢?就是一百五十元。真是天价!但既然来了,就不能丢中国人的脸,硬着头皮也要吃。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烤牛肉,一边体味着“老外挨宰”的那种滋味,倒也怡然自得。酒喝完了,兴犹未尽。我们便沿着夜市逛起来,又跑到对面的街上逛。在沉睡的街市上大声地说笑,大声地唱歌,把挨宰过后的快感尽情地宣泄给平壤的夜空!
凌晨三点回到住处,五点刚过便又起床。匆匆忙忙和忠仁在住处照了几张像,队伍便开始集合了。临走前,在香满楼酒家门前的映山红下留个影吧,留给以后的回忆。在小卖店里踌躇徘徊,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纪念品,索性花270元买了一套《金日成回忆录》。当然知道它内容的虚假和毫无价值,但总算是从国外带回的东西吧。
走进平壤火车站,在站台上候车的那一刻,我在心里说:再见了——贫穷而又美丽的平壤!
印象之一:平壤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是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首都。这里属温带气候,春夏秋冬四季明显,纬度与大连接近,但气温因地势低洼比大连稍暖。平壤的城市规划十分合理,大同江和普通江穿城而过,水系发达。宽敞笔直的马路条条都有北京长安街那么宽广明亮,市区中心集中分布着各种商业、文化、体育设施,而生活区则主要分布在城区的边缘地带。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物中间,点缀着大面积的广场和绿地,整个布局显得丰富多彩、错落有致,宽松而不拥挤。平壤是一座文化品位很高的城市,各种文化宫、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等星罗棋布,触目可及。平壤又是一个非常清洁卫生的城市。整个市区内没有发现工厂,因此也就没有工业污染。大同江和普通江的江水中可见游鱼如织,水质十分清澈。街道、广场、草坪等任何公共场所,见不到一点垃圾,甚至没有灰尘。在平壤呆了三天,脚上的皮鞋光亮如新。十几万人的大体育场虽然是露天的,但座位上也象刚刚擦拭过一般。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平壤市民为了迎接国际体育文化节而搞的突击清扫,但丛居民区的所有垃圾站统统都设在地下这一点看,他们对治理环境污染是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印象之二:朝鲜人民生活在沉重的独裁统治之下。
对领袖人物的无限神化,是独裁统治的特征之一。在平壤的每一个角落你都能感受到,对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的个人崇拜已经被发挥到极致,各种宣传手段铺天盖地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说它是中国文化大革命造神运动的一个翻版,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大街上我们看到,每个朝鲜人的胸前都佩带着一枚金日成像章,而每一户居民家里的墙壁上,都并排悬挂着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画像或者照片。当我们指着画像还没等说什么,就立即被朝鲜工作人员告之:不要对伟大领袖指手划脚,要伸开手掌,掌心向上。弄得我们哭笑不得。迷信的另一面是高压。据说朝鲜老百姓如果有谁胆敢对金家王朝表示不满,那好,第二天早上你就会发现,这户人家已经在当地永远消失了。据说在朝鲜的宾馆旅社的每一个房间里,都安装有窃听器,随时监听你的动静。传说不管是真是假,但却足以令人毛骨悚然。当初搞不懂,我们二十多人的小小旅游团,竟有五个朝鲜人陪同:一名司机、一名摄像、两名导游,还有一名不言不语默默地随行,显得有些神秘。直到临回国之前,一名导游才悄悄地告诉我们:那个人是国家安全局的。听后我们不禁大吃一惊!高压的背后肯定是思想意识的封闭,这从朝鲜人的衣着服饰上也可略见一斑。服装的样式、色彩灰暗单调,见不到穿高跟鞋的,见不到烫发的,更见不到抹口红露肚脐眼儿的。长期的愚民教育,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变得单纯。在金日成体育馆大型团体操表演结束以后,其中有一部分小演员欢呼着跑向看台。我看到她们激动的眼睛里满含热泪,一定是以为能够为外宾演出是她们难得的幸福。
印象之三:生活物资极度匮乏。
出发前,听说到朝鲜吃不饱,丹东站便给每人买了一份火腿肠、面包和两小瓶白酒,随身携带到平壤,以备不时之需。但实际上我们每餐都吃得很饱,也许这是对外国游客的特殊关照吧。朝鲜老百姓平时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不得而知,但从商店里出售的商品来看,这里的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大的商场小的卖店统统一样,乍看起来无论货架上还是柜台里摆得满满登登,不过细一看就那么几个品种,而且大部分都是各种饮料。根本见不到什么食品;粮食制成品只有一样,那就是大米花儿。也见不到水果,那天偶尔见到有卖西瓜的,一问才知道是从中国进口的。其他商品也是一样,想买点纪念品带回去吧,能够看得上眼儿的基本都是中国货。吃烧烤那天在一个小卖店买了一盒朝鲜出产的香烟想品尝一下,但吸起来如同枯草又只好扔掉了。平时走在大街上很少见到行人,本来就十分宽敞的街面上冷冷清清。同样冷清的还有在商店里,见不到几个顾客,只有营业员面无表情地呆立在那里。
与这里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回到丹东火车站,一走进候车大厅,满屋子都是人,卖水果和食品的小摊儿一个接着一个,小贩大声地叫卖着,热情得就象要白白送给你。这强烈的反差带给我的巨大冲击,在我的记忆深处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人们都在怀念毛泽东而批评邓小平,我却有不同的看法,毕竟改革开放给中国大多数人带来了富足。难道每人每月只吃二两油的日子是值得怀念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