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人:具区=且瓯=乌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20:51
唐善纯(南京理工大学)
内容提要:在南方汉语的方言中,有一个古越语底层,具区、且瓯、乌浒等组成的一个词族就是一个例子。它们的含义用汉语无法探明,在壮侗语中却能获得圆满的解释。
关键词  瓯 且瓯 具区 太湖 青蛙图腾 欧阳 瓯江 东瓯 西瓯 乌浒 广西崖壁画
在中国东部和南部,曾有一个古老的民族或部落“瓯”。《山海经·海内南经》:“瓯居海中。”郭璞注:“今临海永宁县即东瓯,在岐海中也。音呕。” 作为族名,亦写作“讴”、“欧”、“呕”等。《逸周书》提到:“东越海蛤,欧人蝉蛇,蝉蛇顺食之美。遇越纳□。姑妹珍□,且瓯文蜃,其人玄贝,海阳大蟹”。“区阳以鳖封,鳖封者,若彘,前后有首”。
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鼥利剑为献。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路史》中也提到过“瓯人”、“目瓯”、“区吴”、“越讴”等。《逸周书》系春秋战国时人所辑,说明在此之前该族就已存在。《山海经·海内南经》将瓯、闽并列:“瓯居海中。闽在海中。”说明瓯、闽在远古时期都曾受海侵影响而成水乡泽国。
《路史》中提到的“目瓯”应是“且瓯”之误。“且瓯”就是太湖的古称“具区”。《逸周书》记录且瓯的特产是“文蜃”,“文”指有花纹的;“蜃”,大蛤也(《周礼·掌蜃》注),小曰蛤,大曰蜃;皆介物,蚌类也(《国语·晋语》注)。这与太湖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是吻合的。
上古太湖的别称有具区、震泽等。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湖光山色,相映生辉。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吴县洞庭东山和西山、宜兴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区的著名旅游胜地。太湖水位比较稳定,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震泽一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汉孔安国传:“震泽,吴南太湖名。”有人认为,震泽之称可能是同太湖的成因有关。远古时期,曾有硕大的陨石从天而降,并在地上撞出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引发了地表震动而形成了太湖,太湖的水随着三江(指吴淞江、娄江、东江)的注入东海,慢慢“厎定”(平息)下来。依此,则震泽一名是汉语,其产生时代不可能太早。关于太湖成因,常见的是河流淤塞说、泻湖说。河流淤塞说认为,距今1.5万年前,海水东退,太湖地区由浅海湾变成冲积平原;距今2500年,气候转暖,海平面回升到今海平面附近;由于长江和钱塘江沙嘴的形成,太湖平原成为大型集水洼地;西部山区原向东北注入长江的荆溪和东流入海的苕溪等因河道宣泄不畅,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改道汇集于这碟形洼地中,其后因东岸出湖河道渐趋淤塞、太湖腹地沉降,湖水面积进一步扩大,遂成今状。泻湖说认为,约6000年前,太湖地区还是一个浅海湾,长江入海口在镇江附近;由于长江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堆积下来,长江南岸沙嘴不断向海延伸,逐渐包围近岸浅海,形成古太湖;但因当时钱塘江携带的泥沙少,其三角洲尚未形成,古太湖仍可通过湖洲、余杭与杭州湾、东海相通;三、四千年前,钱塘江北岸沙嘴不断增长,终与长江南岸沙嘴相连,把以太湖为中心的浅水区域封闭成泻湖;再经淡化演变,并由大变小,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太湖及附近的湖群。
具区之名始载于《尔雅·释地》:“吴越之间有具区。”《山海经·南山经》则云:“浮玉之山,北望具区。”郭璞注:“具区,今吴县西南太湖也。”《汉书·地理志》会稽吴县:“故周泰伯所封国,具区在其西,古文以为震泽”。明代朱右《震泽赋》云:“夏名震泽,周曰具区,下属三江,实为五湖。”由于在字面上,“具区”一词用汉语解释不通,故研究者多认为它应该是东南吴越土著对太湖的称呼,比“震泽”的产生要早。
作为地名的“具区”,其词头“具”可与族国名句吴之“句”比对,二者相通,是没有问题的。《汉书•地理志》“号曰句吴”颜师古注:“句,音勾。夷俗语之发声也。”由此,笔者认为,“具”也是一个有音无义的构词成分。
至于“区”、 “瓯”,在上古读k´?wo,来源于瓯人的图腾,可能是蛙。在古越语或古苗语中,蛙的读音都与k´?wo接近。试比较武鸣壮语kop?(田鸡)、kve³(青蛙),龙州壮语 kup?(田鸡、青蛙),布依语kop?(田鸡)、tu²kwe³(青蛙),傣语kop?(田鸡),侗语?p?(青蛙),仫佬语k?p?(田鸡)、kwai³(青蛙),水语qup?(田鸡、青蛙),毛南语k?p?(田鸡)、kwai³(青蛙),黎语ka?²(田鸡);湘西苗语ta³?ku??(蛙),黔东苗语qa?³?(蛙),川黔滇苗语qua²?(蛙)。据介绍,苗族诸支之下又分为宗支,如湘西方言的苗族有12个宗支,其自称中有qo¹qwa?、qo¹qh?³、qo¹qa?等(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考察报考》,石宗仁《中国苗族古歌》)。“具区”与现代湘西部分苗族宗支的自称qo¹qwa?、qo¹qh?³、qo¹qa?读音近似。
上古时代,有一支越人大部落活动于浙江东部瓯江流域一带,历史上称为东瓯。瓯国历史悠久,《史记·赵世家》记载其风俗习惯说:“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者,瓯越之民也。”生活习性大抵亦与其他越人同。周元王四年(前472),越王勾践灭吴,分封子弟为公侯,东瓯公是其中之一。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越王勾践七世孙无强被楚威王战败,越国瓦解,分散在江南海边温州一带的越国王族与当地的瓯人融合,史称“瓯越族”,首领为东瓯王。东瓯王的封地大致在今日浙东南台州一带。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次年废东瓯王,以其地置闽中郡,东瓯从建国到被废共历时252年。但“秦虽置郡,仍为无诸和摇所据,秦不得而有之”。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六国贵族纷纷响应,越王摇与闽越王无诸率越人跟从鄱阳令吴芮反秦,“越军转战关中,复从诸侯入关。”秦王朝灭亡后,项羽担心闽越强大对楚不利,摇仅为都尉。在随后的“楚汉战争”中,摇助刘邦灭了项羽军。汉初因功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市区),保留了越族部落的自治。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东瓯迫于闽越压力,“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率领族属军队4万多人北上,被安置在庐江郡(今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区),从此国灭。东瓯故地为闽越王所占据。仍滞留于故地的瓯人,为避战乱迁徙至周边东海各岛群。
东瓯国久负盛名的是兵器铸造,著名的欧冶子即出自东瓯。他所铸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等宝剑,名震天下,传说他就曾在浙江绍兴和福建松溪湛庐山、福州冶山等地铸过剑,因而留下遗迹和传说。欧冶子的姓氏,当来源于族称。后来汉族的“欧”、“沤”、“讴”、“欧阳”、“欧侯”各姓,皆与东瓯有关。《路史》:“越王无彊次子,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唐书·宰相世系表》称:“欧,出自姬姓,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彊,为楚所灭,无彊子蹄,更封乌程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事实上,早在勾践时代,就有了“欧阳”一姓,但写作“讴阳”。公元前482年夏,越王勾践袭击姑苏,其将领中就有一人称讴阳。《左传·哀公十三年》:“越子伐吴,为二隧。畴无馀、讴阳自南方先及郊。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於姚自泓上观之。…乙酉战,弥庸获畴无馀,地获讴阳。” 畴无馀、讴阳率领勾践先头部队到达姑苏城下,酷暑疲惫,被吴军俘虏。
今浙闽赣一带民间普遍崇拜青蛙。《集说全真》引《印雪轩随笔》:“杭州崇奉青蛙神甚虔,祠中青蛙神座,高仅数寸,大不盈掌。凡神之游人家,在杭州必具鼓乐送之归,富者加以演剧。人家观神之色以卜休咎,大抵黑则主凶,碧则主吉,恒一日数变,谓之换袍云。”在临近的福建、江西亦有敬蛙之俗。《茶香室四钞》引元吴师道《敬乡录》:“(福州)有玉蟾大王庙,在子城上。时见白玉蟾,形大小不异,威灵甚厉。”清人施鸿保《闽杂记》:“福州延平府城东,亦有青蛙庙。其形时大时小,所至之家,必多喜庆。一日蛙神出游,止凤仙花叶上,见其身大如顺康钱,背色绿润若可鉴,腰间金纹一缕,灼烁有光。腹下红白色,目框亦有金圈,睛如点漆,灼灼瞪视。掬置茶盂中,以盖盖之。旋视之,则盂空矣。人谓此青蛙将军也。来去莫测,虽扃铁匣,亦能自逸也。”书中描述一只青蛙闯入光泽县衙门,当地民众数千人,以五人为队,鱼贯而入,轮流参拜。直到今天,南平市樟湖镇溪口村仍有一座蛙神庙,每年七月廿一日,村人都要举办蛙神出游活动,届时,一种背绿腹白、脑后长有7个黑圆点的青蛙,陪同蛙神一道巡游。《铸鼎余闻》引《三冈识略》:“抚州(今江西临川)金溪县近郭,有一蛙,状貌绝大,狰狞可畏。据土人云:自东晋时即见之,渐著灵异,商贾祭祷,获利必倍;病者祀之立瘥。迩来仕宦此地,亦必虔竭,因其号为青蛙使者。”又引金溪县人李元复《常谈丛录》说,该县所建青蛙神庙中的神像,“皆肖人形,作紫黑面不一,真形即蛙也。居天符庙者,号为火眼金睛。伏椅上,肥大可重三四两,色嫩绿。”《聊斋志异》记载:“江汉之间,俗事蛙神最虔,祠中蛙不知几百千万,有大如笼者,蛙游几榻,甚或攀援滑壁不得坠,人恒斩牲禳祷之。”
汉代,岭南地区桂江和浔江流域一带也有一支瓯人部落,为了与东瓯相区别,人们便称之为西瓯或西越。晋人郭璞注《山海经》说:“瓯在闽海中,郁林郡为西瓯”。可知,之所以称为西瓯,是与闽浙一带的东瓯相对举而言的。正因西瓯之意是为了区别于东瓯,为了区别以瓯相称的越人,指明其居地所在,在称谓之前加上“东”“西”一类方位词(黄现璠《壮族通史》)。
“西瓯”始见于《史记·南越列传》:“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又记赵佗上书称:“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可见秦代该词就已存在。
《淮南子·人间训》记述秦始皇“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此渠即今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是知西瓯在灵渠以南。《旧唐书·地理志》载:党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县境)“古西瓯所居。秦置桂林郡,汉为郁林郡”。潘州茂名(今广东高州县):“州所治,古西瓯、骆越地,秦属桂林郡。汉为合浦郡之地”。《太平寰宇记》说,贵州 (今广西贵县),“古西瓯、骆越地”。由上可知,古时西瓯活动地域应是五岭以南、两广交接地带以西。关于其西限,[晋]顾野王《舆地志》说:“交趾,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
西瓯活动时间的下限只到西汉中叶,自汉武帝平南越后,这个名称就逐渐从历史上消失了。在原来西瓯活动的地域上,新出现一个叫“乌浒”的族称。乌浒之名,最早见于《后汉书·南蛮传》:“灵帝建宁三年(170)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皆受冠带,开置七县。”又载“光和元年(178)交阯、合浦乌浒蛮反叛。”郁林郡即秦之桂林郡,汉武帝时更名郁林,其地与现在广西中部、西部相当;合浦郡相当于今广西南部与广东省的西南部一带。以前这一大片地域是西瓯、骆越的分布地区,也是后来壮族聚居的地区,可见, “乌浒蛮”是土著,不是外地迁来,他们是西瓯、骆越的后人。据东汉杨孚《异物志》等记载,当时的乌浒人居住在深山之中,巢居鼻饮,射翠取毛,过着原始时代的生活。在海边的乌浒人还以割蚌求珠为业,从事海洋捕捞。亲属观念比较淡薄,无亲戚、重宝货,每遇重大日期,则击铜鼓,歌舞饮酒为乐。《后汉书·南蛮传》载,乌浒人所建的噉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尚存在着原始的“食人”习俗。张一民说,“乌浒”是从“瓯”蜕化而来的(《西瓯骆越考》)。笔者认为,“乌浒”以古音读之为axu,更确切地说,“乌”是词头,“浒”是瓯;“乌浒”是从“具区”音变而来的。
广西崖壁画中有西瓯蛙图腾的直接表现。这类崖壁画大多绘在沿江面的悬崖峭壁上,非常宏伟壮观。其中最大的画幅位于宁明县驮龙乡的明江岸边陡峭的悬崖上,是用赭红色颜料涂画出来的抽象人物画。现存的1800多个画像包括了人物、动物和器物。 整个画象,笔力原始粗狂,绘画年代在东汉以前,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久经千年风雨,依然鲜艳清晰。画像中人像中有正面和侧面两种姿势。正面人像两手高举、两脚叉开成立马式。侧面人像两手平伸、两腿微蹲成跳跃式,既像练兵习武,又如狂舞欢歌。物像中有似马似狗的,有像藤牌、锣鼓、太阳的。正画人像中有佩刀剑的,有戴桂冠的,是这些人物中的头人或指挥者。其周围都有一群“小人物”朝着他,组成了一幅幅神情各异的画面。
这样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壁画,不仅在我国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所以说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古代艺术的瑰宝和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千年文化的结晶。这些神奇壁画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是什么?多数学者认为与蛙图腾崇拜有关。
作者简介:唐善纯(1944-),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出版过《中国的神秘文化》、《华夏探秘》等学术专著,曾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本文为其新作《语言学视野里的古代中国》之一部分。遗憾的是,网络页面在显示国际音标时,会出现乱码。这个问题将待此书正式出版时解决。
通讯地址:210017  南京市建邺区云河湾花园5幢二单元12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