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要做的9件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6:14:14
(2010-06-01 18:12:39)转载
标签:hf38中
方正教育
读书
教师成长
智慧
教育
分类:读书学习札记
1、友好待人,了解身边的每个人
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我们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些人的背景和受教育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一定要懂得如何同各类人交往,培养交往需要的技能。和周围人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一定要让和你交往的人知道,你真心地想要了解他们,欣赏他们的工作,也愿意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停下来笑一笑,问声早上好,或者问问他们是否一切都好。如果有人向你诉说,要认真倾听。如果周围的人感觉你平易近人、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他们也会有相同的表现。
2、学高为师,身正为表,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可塑性很强的学生眼中,往往成为极易吸收的学习内容。教师是育人的,教师言行所反映的情绪与态度无不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既能抑制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又能使学生产生模仿效应,同时对教师行为做出他那个年龄段的反应和评价。当然,这种反应和评价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规范自己的言行。如果教师因情绪不佳而砰然关门,学生就可能在不高兴时摔水壶;教师如果言行失态,那么学生就有可能效而仿之。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最终受到损害的,不仅是学生,也包括教师。为人师表,严以自律,是教师榜样作用的直接体现,更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起码要求。
3、阅读专业材料,掌握最新的优秀的教学方法
有很多专业杂志和教学出版物可供阅读。在学校的图书馆你也可以找到一些期刊。很多书店也提供了有关最新教学实践的丰富材料。课程专家也会为你推荐一些书籍、课程、研讨会或期刊。利用互联网也是寻找优秀教学策略的绝佳途径。
4、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第一,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同时改造他们骄傲自大、虚荣、自卑、不思进取等不良的自我意识品质。第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指导青少年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人宽厚、真诚坦率、主动热情、谦虚公平、乐于助人、善于交际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其自私、冷酷、虚伪、孤僻、傲慢等不良的交往品质。第三,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挫折,教育学生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练与考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指导学生拥有适当的抱负,教给学生积极对待挫折的方法,增强挫折适应能力。
5、敞开教室的大门,愿意同他人分享
有时,其他教师希望向你学习教学方法,想去你的课堂听课。选择一个双方都方便的时间安排听课,他们可能会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好建议。其他教师应用你的教学方法时,你也可以去听课,以便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应该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但事先一定要做好准备。发现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和感兴趣的教师一起分享。你的热情会感染周围的人。当其他教师发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也会付诸实践。不要忘记和教师一起分享你的方法。邀请教学专家来听课,或者在课堂上实践专家推荐的优秀教学方法。认真听取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对前来听课的教师和专家表示感谢。
6、培养创新思维
面临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经验不再奏效,知识不是唯一,机遇提供的帮助有限,而可以让个人拥有持久竞争力的便是创新思维。因为思维是大脑的主宰,思路便是出路。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适应生活、适应世界,而不是适应学校。书本上的知识是学不完的,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是层出不穷的、没有确定答案的、缺少很多相关信息的。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面对以前很少接触过的资料并做出判断和结论,并且要亲自去寻找所需要的数据。只有学会了独立地学习和创新思维,将来才可能适应社会。
7、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你要想“成”,就要先用“功”:你要想摘取树上的果实,就必须先给树浇水、施肥;你若想在工作上干出成绩,就必须先付出心血和汗水;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必须先去帮助别人;你要想得到别人的爱,就必须先爱别人。
8、科学地控制教学时间、掌控课堂
科学地控制教学时间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课堂时间毕竟是宝贵的,有限的,必须有效地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课堂的45分钟内,人的智力活动要有张有弛,而不能一直绷得紧紧的。教师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有一定的弹性,有时要放慢速度等一等,有时则要适当加快节奏。假如课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完全把学生框在教师预设的思路内,不给学生任何喘息的机会,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样的课堂难道真的对学生有益吗?
事实上,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他都不可能对课堂上所有的细节做出非常准确的预设,他必须在课堂现场中根据实时发生的情况做出及时的判断与调整,也就是善于按照最必要的方法去进行教学,而这个方法是从这节课本身的逻辑和学生的思维规律出发的,而不是从预先的教学设计出发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预先规定好课上的一切细节,而在于巧妙的,对学生来说是不知不觉地根据情况做出变化。这对于保证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真正优秀的教师,上课时他的脑海中不应只想到教材,不应只想到他的教学设计,而是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反应,通过细致的观察对学生是否掌握了教材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度与教学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让我们牢牢记住:一节成功的课,它的诞生只能是在课堂上,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之中,在不确定的变化和调整之中。
9、经常写作
教师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而应为了更好的观念和行动而写作。教师在行动中不断总结与反思,在总结与反思中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就是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写作就是为了写给别人看的,而是自我思想的独白,是与自我陈旧观念的对话。如同日记,从来都是给自己看的,或者是写给以后的自己看的,写作有时完全是为了记录自己思想的足迹,标记自己行动的旅程,使自己能够清晰看到自己专业生活的轨迹。通过写作来反思和提升自己,或许比听一千场专家报告更有意义。教师的写作有时需要自我强迫,而更多的时候是依赖于自我感动。自我强迫是逼着自己每天要写些什么,以保持一种思考和表达的状态,而自我感动则是一种主动积极写作的冲动。所谓有感而发,就是在自己被感动,或者自己能够感动自己的时候,畅快淋漓地表达或写作。细心审视我们的专业生活,处在思考的状态之中,我们便能获得无尽的感动和被感动。烂笔头胜过好记性,写作是需要积累的。积累丰富的素材,积累生动的经验,积累点滴感悟,积小成为大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的快乐不仅仅在于所表达的结果,更在于获得感动和感悟的过程。
只有这样,你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成为一名教育专家,同时为别人提供了学习机会。最终,你的学生也会从中受益,因为他们拥有一位称职、敬业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