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52:44
社会现象可区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基本方面。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什么是社会 要想解释社会现象,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 也就是说,社会的定义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对“社会”一词的定义是“1,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五种基本形态。2,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美国生物学家威尔逊(Edward O. Wilson)对社会一词的定义是:“A group of individuals belonging to the same species and organized in a cooperative manner”。【注】 “belonging to the same species”可以翻译成“同种”。“individuals”是生物体,个体,包括动物和植物。所以威尔逊的定义可以翻译成:“一群以协作方式组织起来的同种生物。”我对“社会”一词的定义是:“相互协作的同种群居动物。”
为什么要社会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有的动物群居,有的独居? 也就是说,为什么有的动物是社会性的,有的不是? 许多大型肉食动物都是独居的,如老虎、豹子、熊(熊是杂食动物)等。动物要生存,有两个起码的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食物,二是不能被别的动物当做食物吃掉。对于那些大型动物来说,较大的体形就引起两个必然的后果。一是食量大,二是天然敌人少。所以大型动物的主要危险是食物短缺,如果群居,就会加剧食物不足的危机。至于那些有许多天敌的小型动物,当然要相互依靠,团结互助,来防御天敌,来获得食物。比如蚂蚁、狼、猴子,以至于人。
人类生存的目的
第三个问题,人类生存的目的是什么? 我认为,人类社会就是一场比赛。人一生下来就是运动员,不是参加体力比赛,是智力比赛,这很像马拉松。体力马拉松是有终点的,但智力马拉松没有,可是却有个方向或目标,这个目标叫做“控制...”。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包括动物)。人的最终愿望是对周围的人与物得到尽可能大的控制。对人的控制叫做“权”,对物的控制叫做“利”。权的大小,由级别、官衔来衡量;利的多少,由钱来衡量。有了对人的控制,就可以间接地得到一些对物的控制,如政治家可以利用权力来获得一些物质利益。反之,有了对物的控制,也就间接地有了对人的控制,如有钱人出钱雇人为自己做工,服务。政治家也有对物的直接的控制,如政府的企业和财产,但这种控制不是绝对的,他们不可以明目张胆地把这些东西占为己有。而资本家的财产则完全是私人财产,他们拥有绝对的控制能力。研究人们如何通过相互控制而间接地得到对物的控制的学问叫做政治学;研究人们如何通过对物的控制来间接地得到对人的控制的学问叫做经济学。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说人的需要有七层,即:一,食物、水。二,安全。三,归属感、爱。四,自尊。五,求知欲。六,美、对称。七,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人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愿望是达到“自我实现”,这个词意义不明。我认为,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是控制一切存在的东西,也就是控制整个宇宙。在对事物有了相当控制之后,事物就变得“美”了。如人们认为今天的生活比昨天的美,也就是指他们今天的控制范围比昨天的大,否则他们不会这么说。求知欲是手段,其目的是控制。在控制一个事物之前,首先要了解它。如只有知道了原子结构,才可能控制原子能。人有两只眼睛,十个手指,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同样,求知欲,控制欲也是千百万年来生物进化的结果,那些缺少求知欲控制欲的猿人早已被淘汰了。所谓自尊,就是好胜心,好强。人们相互比,看谁得到的控制范围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性动物之所以是社会性的,之所以会群居,是因为有一个力量把他们聚集起来。把地球和月亮连在一起的力量叫万有引力;把社会性动物连在一起的力量叫归属感、爱,这是群居动物的本能,是遗传的。小孩子不用大人教就会交小朋友,没有人交往,就会感到寂寞。在社会性动物之间,既有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归属感、爱),又有相互争夺控制范围的排斥力(恨),即相互协作,又相互争夺。协作增加群体的生存机会,争夺、自私增加个体的生存机会,所以两者都有存在的必要,都是千百万年来自然选择的结果。争夺有时也有增加群体生存机会的作用,如两头雄鹿争夺一群雌鹿,只有较强壮的雄鹿才能和雌鹿交配,这样生下的后代就有较大的生存机会。
用通俗的话说,人类生存的目的就是争权夺利。人类社会是一场比赛,或竞争。对于失败者来说,竞争很残酷,竞争者的精神高度紧张,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竞争。但如果你放弃竞争,别人,包括你的父母,就会说你是无能,被人瞧不起。所以我们每人生在这个社会,都被迫参与这场马拉松。为什么人类社会是场比赛呢?因为人有需要。人首先需要氧气,其次是食物、水、衣服,还有房子、交通工具等等。除了氧气之外,这些东西都不是免费的,都是有限的。人离了食物、水、衣服和房子就没法生存,所以人就有不安全感,就有聚敛这些东西(财富)的欲望,这个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即使一个人拥有足够他这一辈子所需要的财富,他还要为他的下一代着想,还要为他们聚敛财富。有限的财富加上无限的欲望,就是竞争。
在世上,有些人看来并不贪婪,对人和物并没有多大的控制欲望,如和尚、传教士。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人有来世,他们想在来世上天堂,今世就牺牲一些。什么叫天堂? 我认为,无非就是一个有无限控制力的地方。归根结底,他们这些人还是要控制的,他们要控制他们的来世,因为他们相信有来世。对人有相当控制力的人叫政治家,对物有相当控制力的人叫资本家,对知识有相当控制力的人叫科学家,他们都是在智力马拉松中跑在前面的人。
一个比喻
在继续解释社会现象之前,我先打个比喻。如果我是个汽车设计师,我要设计一辆汽车。第一步,我提出我的要求、目标。一,我要这辆车安全,刹车不会失灵,轮子(如果有的话)不会脱落,车身要结实,经撞。二,成本低。三,马力大,速度高。四,使用和维修费用低,省燃料(不一定是汽油),不易出毛病。五,使用方便。仪表和开关的位置要合适,容易够着,看清。视野要广,车内空间要宽敞,进出方便,车内温度可调。要有高保真度的音响和通讯设备,振动少,噪音低等等。六,外形美观,颜色合顾客的胃口。第二、三和四条合起来就是一条要求:马力和速度/(成本十使用维修费用)=效率。简单地说,就是要安全,效率高,舒适,好看。当然,这几条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成本低的车一定不会很舒服,使用方便的车也不会便宜。车子要安全,就要造得大些,重些。这样的车子惯性大,和别的车撞起来,不至于受到很大的损伤。这样成本和使用费用就会增加。如果给有钱人或政府高级官员设计车辆,就可以忽视成本和使用维修费用,强调安全、舒适和方便。给普通人设计,就得重视成本,兼顾其它。给军队设计,安全就比较重要了。车身装上装甲,就成了装甲车、坦克车,但这样的车辆很费油,效率低,成本高。给买不起汽车的人设计呢?就得尽量降低成本,这就是摩托车。摩托车当然是很不安全的。所以,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汽车。依此类推,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飞机、轮船、房屋、桥梁,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桌子、椅子、电视机、收音机等等、等等。
人类社会生存的目的
现在,如果我要设计人类社会,我对社会的要求是什么?首先是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职业安全。第二,效率,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平均每人所创造的价值。”平时人们说的人均收入就是指效率。第三,公平(equity),是指每人都有相同的机会,都受到相同的限制,这个限制就是法律。我对公平的定义是:“社会中任何人所创造的价值与此人的控制范围之比等于此社会中任何另外一人所创造的价值与此另外一人的控制范围之比。”这里“控制范围”是指“权”与“利”之和。这个定义是说每人的所得要和他的贡献成正比,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问题是“价值”这个东西很难测量。爱因斯坦创造的价值是多少?牛顿呢?第四,社会自由。什么叫社会自由?首先要搞清什么是自由。自由的定义就是没有限制,没约束。限制有两种,一种来自自然界,叫自然限制,比如人不能像鱼一样在水里生活,鱼也不能像人一样在陆上生活。另一种限制是人为的,比如对人们思想言论的限制、迁徙、选择职业的限制,叫做社会限制。没有自然限制,叫做自然自由;没有社会限制,叫做社会自由。买了辆汽车或摩托车,就可以去很多以前去不了的地方,这就是有了较多的自然自由。但如果你出了很多事故,或因喝醉了酒开车,法官吊销了你的驾驶执照,这就叫做社会限制。第五,自然自由。在时间上,空间上的自由等等。第六,平等(equality),是指财富分配的平等。
和设计汽车时一样,这六条对社会的要求也是相互矛盾的。如图一所示,虚线表示矛盾关系,实线表示相辅关系,没有线表示没有直接关系。此图里有七条虚线,两条实线,代表九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