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58:45
作者:人民教育… 文章来源:《辽宁省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初中(地理)培训者省级培 点击数:6720 更新时间:2002-6-10
第二篇  课程内容解析
第二章 基本地理知识——总论部分
第一节  地球与地图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的运动有关。因此,要认识地理环境,就必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在学校地理课程中,从小学、初中、高中,以至大学,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从地球开始的。
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作为一种工具,地图对于地理学的重要性是无庸悔言的。另一方面,现代公民会越来越多地与地图打交道,而在学校课程中,只有地理讲授有关地图的知识,以及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因此,地图也是地理学习的另一基础。
可见,地理课程标准与以前的地理大纲一样,把地球与地图安排在最先学习,是符合地球与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的。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选择
(一)地球和地球仪
1. 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综合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来看,本部分设计的重点不在基础知识方面,而是偏重于能力培养和科学教育方面。不过,知识仍然是进行能力培养和科学教育的载体,因此,“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也就自然地成为本部分的学习目标之一。关键是如何看待本学习目标中的“有关”二字。
地球和地球仪的基础知识,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因此需要用“有关”来加以限定。究竟选取哪些知识才能达到这一学习目标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第一,在1~6年级的《科学》和《历史与社会》课程中,都学习了一些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7~9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没有必要作简单重复。第二,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也是目前惟一适于人类生存的星球,学生认识地球是必要的,但认识的角度可以想象为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因此只是宏观的认识。因循这一思路,地球仪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第三,学习地球和地球仪的另一目的是为后面的地理学习打基础。因此,选取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后面的地理学习所必须的,既没有必要系统,也没有必要深入。
综合来看,课程标准为实现本学习目标而选取的内容是“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和“经纬网”。
2. 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无论对于本部分的学习,还是对于整个7~9年级的地理学习,认识地球的运动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地球的运动包括围绕地轴的自转和环绕太阳的公转,这两种运动的综合作用,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现象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并进一步影响到人类活动。因此,对于地球运动的学习目标应该延伸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样也体现了学习的实用价值,突出了“人地关系”。
3. 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地球仪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工具。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全貌,于是,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利用地球仪,人们可以较为方便地认识和研究地球。因此,对于地球仪的学习应本着了解地球仪的作用,以使今后的学习、生活以至工作中能利用地球仪。认识地球仪的作用,以及利用地球仪,关键是认识经纬网,前提是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
地理是研究空间的学科。地球及其运动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7年级学生在学习地理的一开始就学习地球及其运动,在建立空间概念方面是比较困难的。利用地球仪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缓解学习的恐惧心理,引发学习兴趣。利用地球仪,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地表海陆分布、各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等,还可以形象地演示地球的运动,帮助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地图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地图学习,主要侧重在地图基本知识的学习,这显得有点舍本求末。地图是一种工具,工具重在利用。虽然利用工具需要了解工具,但是不能只局限于了解工具而忽视工具的性质和作用。在“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指导下,地图的学习目标应比以前有所扩展,并且学习重点应有所转移。
1. 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地图学习的首要的也是基本的目标,就是认识地图的性质,即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达到了这一目标,才能明了为什么要学习地图,才知道从地图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知识,才会在需要地理信息时去借助于地图。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学习地图知识和用图技能的过程中逐渐体会、感悟。为此,课程标准没有简单地要求了解地图三要素等知识,而是从联系实际出发,选择了诸如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貌形态等体现地图价值和作为地理信息载体的内容,以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地图的性质。
2.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地图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地图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和地图分类。地图要素是各类地图都具有的知识,因而是地图学习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地图分类的重点应是不同种类的地图在内容上的差异,以使学生在学习后,在需要某类地理信息时,会选择适当的地图去查找。地图可以按多种方式分类,如按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比例尺可分为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地图等。对于7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地图,没有必要让学生枯燥地学习地图的分类。因此,课程标准主要要求学习地理学习中最常用到的地形图和综合性的地图,并隐含不同比例尺地图在内容上的差异。由于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体现现代地理技术,并从培养21世纪公民的角度,课程标准也要求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
学习地图是为了会运用地图,因此,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运用地图的技能是多方面的,并且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培养;结合地图知识的学习,可培养一些基本的技能。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技能包括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高度、识别地形、选择地图、在地图上查找信息等方面。
3.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学会使用地图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理,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现代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促使学生认识到,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习地图所应达到的一个目标。课程标准选择与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二、对“标准”的把握
(一)地球与地球仪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在1~6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更何况一幅地球卫星照片,可以让学生直观看到地球的形状。因此,在让学生认识地球是球体时,没有必要转着弯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然而,我们有理由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球是球体这样的结论,在今天来看很容易得出,可是,在人类的历史上,祖先们为摸索地球的形状而经过了漫长、艰苦的思索和实践。从这一点看,本条“标准”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认识地球的形状上,而是把重点放在“提出证据说明”上,并进一步对此条标准附加说明,目的是“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从本条“标准”及其“说明”来看,它有两个要求,一是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二是学生能自己提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面就这两个方面分别举一些例子。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古代人受活动范围的限制,凭直觉认为大地是平的,天空是一口倒扣着的锅。如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人们臆想大地是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如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
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学生在1~6年级也已学过,到了7~9年级,学习此内容的要求要有所提高。由于地球太大,很难用学生能直观感受的物体作比较说明地球的大小,因此,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描述地球的大小。可见,知识要求是次要的,而培养能力(描述地理事物)是主要的。从“标准”的表述看,这里不要求学生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数字,而只是要求学生会用这些数字来描述。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会进一步要求了解“地球的赤道略鼓,两极略扁,南北两极不对称”。其实,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之间的差别,与庞大的地球相比,是很微小的,在地球仪上,这种差别就很难看出来了。对于7~9年级的学生,没有必要作此深入学习。很明显,本条及上一条“标准”不提倡这样做。
3.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运动虽然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但是,与以往的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又具有很大的弹性。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等被看作是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因为学生在1~6年级已经学过了。第二,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标准”中还有意用“地理现象”代替“地理意义”,并且,对于“地理现象”也没有作明确的要求。第三,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说明。第四,“事实”和“地理现象”可作等同理解,即可以理解为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运动,也可以理解为地球运动产生哪些地理现象。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于本条“标准”,我们可以获得更为明确和更为完整的理解,即如果学生s别能用事实(哪怕是一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或者说学生能分别说明哪些现象(哪怕是一种)是由自转或公转产生的,就可以说达到了“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讲,昼夜交替是人们每天都能感觉到的,用它来说明地球的自转,学生也很容易理解。由昼夜交替而产生的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可以作为说明地球自转的另一个事实,但是,学生由于受活动范围的限制,对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理解是较为困难的。解决这个难题不妨从昼夜交替开始,然后说明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有日出、日落的差异。至于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地球形状等方面,最好不要求学生了解。
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是学生容易通过事实理解的。而对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如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需要较强空间思维能力的内容,最好不作深入分析,这些概念也应设法避免。下面看具体处理的实例。
(1)四季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
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
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秋分日。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
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2)不同地区热量的差异
热带: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这里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气候终年炎热。
寒带:这里阳光斜射得厉害,甚至有一段时期太阳总在地平线以下,气候终年寒冷。
温带:这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4.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对于地球仪,传统上需要介绍的内容很多,如地轴、南北极点、特殊的经纬线等,课程标准只是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经纬线和经纬度。本条“标准”实实在在地把地球仪当作学习的工具来看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看出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一节都从地球仪上来,没有必要介绍人们是如何划分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至于上面提出到的那些内容,学生在观察经纬线和经纬度划分的过程中,可顺带观察出来。进一步,可让学生观察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5.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熟悉地球仪、认识经纬网,目的是为了运用,前一条“标准”的要求也体现了这一目的。本条“标准”明确要求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这是学习地理应达到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要熟练掌握这一技能,就需要经过反复训练。训练可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其一是给出几个地名,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读出各地点的经纬度;其二是给出一些经纬度,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应的地名。在训练过程中,可通过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描述一个地点的位置,把经纬度写明确(东、西经;南、北纬;度数)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的例子说明经纬度不明确所造成的麻烦。
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在信中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116?、纬度40?的地方参加地理夏令营活动。信中所写的地点在哪里?小明对着地球仪一片茫然。
(二)地图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和估算高度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三项基本技能。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方法,而熟练掌握这些技能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渐训练。
辨别方向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能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其二是能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这里要求学生能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日常需要,最好不要让学生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世界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学习极地时,再让学生学习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就比较自然了。
比较理想的是,学生能在各种有比例尺的地图上量算距离。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需要去量算距离的地图,多数是大比例尺地图以至平面图,况且,小比例尺的地图多数存在变形。所以,一开始最好让学生在平面图上量算距离,这样因比较接近实际,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估算高度只能在地形图上进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关键是要明确等高线值和等高距,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则要看明白高度表。
在上述三项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图例和注记的重要性。
本条“标准”的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和课堂,如果能抓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实践活动两条,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下面是一个教学案例。
地图要素的教学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熟悉校园,为画学校的平面图作准备。
第二步:让学生回到教室,画学校的平面图。
第三步:学生讨论、汇集在画平面图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第四步: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讲解地图要素及其重要性。
第五步:以讨论的方式向传授学生画校园平面图的一些基本技能,例如,怎样确定图幅的大小和比例尺,如何确定图幅的方向,采用什么样的图例,如何标注记,怎样步测两点间的距离等。
第六步:让学生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
第七步:学生交流感受和经验。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虽然“标准”中只列出了三个地形部位,但其他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要求,不然的话,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在几种常见地形部位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则较难一些。为达到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在读图的过程中总结出山脊部位和山谷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是指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由于在其他内容中没有从基础知识的角度介绍地形,而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的知识对于区域地理学习又很重要,因此,课程标准把这一内容安排在本部分,结合地形图的阅读给出。本条“标准”学习的目的,应使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会阅读区域的地形图。对于这五种地形,学生已或多或少有些认识,并且作为常识,没有必要介绍它们的概念,而它们的特点、分布等内容更不必要去讲述。“标准”要求学生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当然要使学生通过读图找出五种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地形图上的表现。一般而言,可以让学生在地形图上分别比较山地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本条“标准”包含的信息比较多,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
第一,了解不同比例尺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根据所要查找的地理信息的性质,选取适当比例尺的地图,并学会在图上查找地理信息。
第二,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几种图是人们经常要用到的,如平面图、导游图、交通线路图等。因此,也需要学生熟悉这几种图的内容特点和阅读方法,以便于顺利地从这些图上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
第三,强化学生的用图意识,使他们在遇到有关的地理问题时,主动地到地图上查找,并逐渐养成用图的习惯。
要达到上述要求,需要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做经常的用图、读图训练。例如,去公园游玩,怎样根据导游图寻找景点;在城市里游玩,怎样根据交通线路图设计最佳游览路线等。
5.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对于本条“标准”,课程标准中已做了比较详细且明确的“说明”,把握的要点也就是“知道”。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区域地理通常从区域地理总论和区域分区地理两个方面学习。区域地理总论又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在地理课程标准中,由于不是从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选取内容,并且一些内容之间有交叉,因此,把区域地理总论简单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不太恰当。根据地理课程内容的实际,我们不妨把区域地理总论分为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两部分。
自然环境包括海陆分布、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从教育改革的要求、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及课时、学生接受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总论中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分只有重点地选择了部分内容,而且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选择也有所差异。世界地理主要选择了“海洋与陆地”、“气候”两大部分,而将地形、水文、自然资源等内容有选择地分散到分区地理中学习。中国地理中把“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集中在一个部分中学习,为认识我国地域差异大这一基本国情,在分区地理学习之前,单列一部分学习“地理差异”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选择
(一)海洋与陆地
1.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如果把地图这部分内容单列出来,从空间认识的层次来看,在认识了地球之后,接下来就应是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了。不仅从认识地球的表面形态来看,而且从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来看,认识海陆分布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地理环境的学习中,一个基础性的目标就是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
从内含上来看,海陆分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纯自然的状况,即海陆分布的特点;另一个是人为的划分,即七大洲、四大洋。课程标准也是从这两方面组织内容的。
2.初步形成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
地球科学是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加强科学观念教育也是地球科学部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地球表面的海陆也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由于海陆的运动变化极其缓慢,人们不易察觉,因此,让学生初步形成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有助于破除迷信,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
为使学生认识到海陆变化,课程标准通过两个途径选择内容。其一是通过实例说明,使学生相信确有其事。其二是科学家怎样解释海陆变化,使学生在事实的基础上了解一些道理。
(二)世界的气候
1.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区域性特点的形成就是因为存在着区域差异。因此,在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之后,认识世界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就应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由于前面所讲的原因,世界地理中的自然环境部分,没有系统安排各要素的内容,只选择讲述气候。而影响区域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气候。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影响着该地区的水文、植被、土壤等因素的特点。在课程标准中,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既是作为地理环境各要素地区差异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把它当作相当于地理环境地区差异来学习。
气候包括多种因素,如气温、降水、气压、干湿度等。气候的地区差异是由这些因素的地区差异所综合形成的。另一方面,气候是长期天气的平均状况。为此,课程标准安排了天气、气温、降水三方面内容,以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以使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这些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在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的基础上,课程标准要求能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使学生理解形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大的原因。
2.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活动对气候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以人地关系思想为指导,学习气候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认识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一般可理解为:气候对人类活动的有利或不利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产生了许多大气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正视这些大气环境问题,规范人类活动,保护大气环境,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因此,在认识气候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就成为进一步的学习目标。这也是培养环境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天气预报可能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关注的。通过天气与气候的学习,应能听懂、看懂一般的天气预报。如同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一样,习惯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也成为现代公民的一种素质,因此也就成为气候部分学习的一个目标。
(三)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了解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中国地理的基础是中国的自然地理,了解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应成为学习中国自然地理的一个基本目标。只有了解了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才能认识我国人文地理的特征,以及区域发展差异。
我国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辽阔的国土,使得我国具有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复杂多样。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又决定了自然资源的丰富多彩。从学生的学习目标来看,对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需要从两个方面作进一步了解,即了解其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过去可能重视有利的一面而轻视不利的一面,现在应对这两方面做客观的描述,使学生通过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学习,既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也培养对不利条件的忧患意识。
有了世界地理学习的基础,中国地理的学习理应更广和更为深入。在自然环境方面,中国地理选择讲述的自然要素包括地形、气候和水文,这比世界地理中只讲气候要广得多。自然资源在世界地理的总论部分没有安排,在中国地理则成为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讲述方法仍保持不求系统、突出个案的课程标准内容设计思路,如水文重讲长江、黄河,自然资源重讲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在要求的层次上,该部分标准明显比世界地理部分更高。
中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是归纳、综合得出的,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比较得出的。与世界有关国家做比较,是学习中国地理的一个重要方法。
2.初步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在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应使学生初步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学习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课程标准就这一点作了比较明确的“说明”。至于为什么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可使学生从两个角度理解:其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大,人均却很少,而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其二,从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来看,即使资源很丰富的地区,也不能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对于7~9年级学生来说,资源意识的确立,关键还是要联系实际,尤其应联系当地实际和学生自己的实际,并规范到学生的行为。例如,学生了解了我国许多地方严重缺水,但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由此使学生意识到要节约水资源,并且知道自己该怎样做。
(四)中国的地理差异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基本特征,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存在显著差异
在自然环境方面,地区差异大也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由于所选的指标和划分的目的等的不同,对我国的自然区划也不同。但是,以下的划分基本上获得共识,即我国东南部为季风区(其中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区,此外有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区。这样,我国可分为四大地理单元,从便于教学而言,课程标准把它们称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并就此作了说明。了解这四大地理单元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对比,会加强对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的认识。进一步,通过了解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会初步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大的自然地理原因。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差异是就同一等级区域而言的,任何一个区域又可划分为更小一级区域,那么,这些更小区域之间(即上一级区域内部)仍然有差异存在。四大地理单元只反映了我国宏观尺度的自然环境差异,每个地理单元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仍然很大。由此,学生可对地理的区域性和差异性具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二、对“标准”的把握
(一)海洋与陆地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可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以上数据说出海陆所占比例,而不要求了解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数据。
海陆分布的特点一般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海陆所占比例;第二,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第三,陆地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海洋南半球比北半球多;第四,无论怎样划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地图和数据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上分布特点。实际上,由于地图难以展示地球表面实况,因此,让学生在地球仪上实现上述要求可能更为方便。但是,“标准”的要求可理解为学生在地图上应能分清海陆分布。为加强学生对海陆分布的认识,可通过一些方法训练,如填绘全球海陆轮廓图。
通过对海陆分布特点的认识,可使学生讨论“地球”的名称,即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与上条“标准”的要求一样,本条“标准”的要求也包括运用地图说出和在地图上识别两个层次。要求的具体内容则是地理常识,包括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大小次序(面积数据不用记)、分布特点、界线等。为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大洲和大洋,必然要涉及大陆、岛屿、半岛等名称,当然,这些名称一样可运用地图说出,而不需要记住或说出其严谨的概念。
熟练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对以后的地理学习非常重要,因此,应采取诸如拼图游戏的方法反复训练,以加深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轮廓的印象。
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本条“标准”重在进行科学观念教育。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实际上他们难以举出说明沧海桑田的例子,因此需要教材或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再去搜集有关的实例。提供的实例应包括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海变陆的例子比较多,如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形成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是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围海造田等。相比较而言,陆变海的例子难找些,并且学生也较难理解,如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床遗迹,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等。
从观念培养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海陆仍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这也需要用一些实例来说明,如珠穆朗玛峰还在升高,大西洋和红海还在扩大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尽管我们察觉不出来,我们脚下的大地一直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4.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对于7~9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板块构造学说比较困难,课程标准为此对本条“标准”作了说明: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这样,我们可对本条“标准”作如下理解。第一,安排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理性认识,即在说明科学家对于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第二,作为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因此需要从大陆漂移学说讲起,而且从培养科学兴趣的角度看,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而提出大陆漂移的故事是比较好的教学内容。第三,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安排应注意逻辑顺序,体现科学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第四,板块构造学说只作基本了解,即板块划分(六大板块)和地壳比较活跃地带(板块交界地带)。第五,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作为板块运动的例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条“标准”涉及的内容较广,且理论性强,但要求又比较简单,因此,教学把握的难度较大。下面安排一个案例,展示本部分内容教学要点和步骤。
•讨论大地是运动变化的还是稳定不变的。
•展示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可拼合性,提出它们原来是否是同一块大陆的问题。
•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提出大陆漂移说。
•展示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的划分,板块的什么部分地壳比较活跃。
•展示证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的证据——高大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二)世界的气候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从另一角度,可把本条“标准”理解为:能够区分描述天气和描述气候的语言,并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和某地的气候。可见,让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理解什么是“天气”和“气候”,而在于要描述某时的天气或某地的气候时,分别关注哪些要素以及两者的主要区别。为此,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些实例,使学生从实例中归纳出结论,学会描述。
本部分的主题是“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因此,天气的学习应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以了解不同的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课程标准已就本条“标准”作了说明。由于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常用天气符号和天气图每过一段时期可能有所改变,因此,学习时应注意当时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
对于本条“标准”的要求,可作更深一步理解,即学生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天气图后,会对电视台天气预报产生较强的兴趣。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实际意义。由此开始,学生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大气环境问题很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鉴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这一主题下,本条标准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因此,具体选择哪些大气环境问题不是主要的,所选择的大气环境问题只是用作实例,以说明人类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联系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可作为达到本条“标准”要求的一条途径。现在,我国主要城市都有大气环境质量日报和预报,学生如果经常注意,对不同大气环境质量会有生活感受,从而有利于学习。而从“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美化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角度,学生更易理解保护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是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实现途径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基本上有三点:气温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大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高温地区(高于20℃);两极地区为低温地区(低于-10℃)。
为达到此条“标准”的要求,需要介绍一些基础知识,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等温线图等。
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看到的是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为了给后面学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打基础,此处也应该介绍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即气温的垂直递减率(0.6℃/100米)。
5.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本条“标准”与上一条“标准”的要求类似,只是上一条针对气温,而本条针对降水。因此,对本条“标准”的把握可参照对上条“标准”的解释。
6.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阅读和绘制气候直方图,即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是地理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之后的地理学习中要经常运用。课程标准把这一基本技能作了明确要求,正符合“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本条“标准”的要求可细化为三条,即能阅读和处理气温、降水资料;阅读气候直方图;绘制气候直方图。
阅读和绘制气候直方图是一项比较综合的技能,学习和练习过程应是有步骤和循序渐进的。可以先分别学习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然后再到气候直方图。气温曲线图或降水柱状图的学习,也宜将阅读和绘制分成两个步骤进行。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方法差不多,只是最终绘制的图形不同(曲线和柱状),因此应让学生掌握绘制此类图(即统计图)的一般方法。下面是在给出气温资料条件下绘制气温曲线图的主要步骤。
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
(3)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
(4)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在上面的例子中,实际绘图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图幅的大小、纵坐标刻度值的选定、点的大小、怎样使曲线平滑等等。这些问题没有必要先教学生怎样处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会自己摸索出经验来,技能水平差一些的学生,可在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这样,学生对这项技能的掌握会更为熟练。
7.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历来是初中阶段地理课中比较难又比较多的内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气候类型是学习世界地理、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地区差异的基础,因此习惯于认为必须系统讲述。尽管后来不讲成因,但是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特征、分布及景观特点等集中在一起,不仅在知识量上学生难以一下掌握,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比较、辨别能力,因而给教学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长期困绕初中地理教学的难题,又不回避这一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对此做了大胆的处理,并对本条“标准”作了“说明”。对于本条“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把握。第一,对气候类型的分类不必太细,可作适当概括和综合,只要能反映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可。第二,对于气候类型名称中涉及的概念,如季风、海洋性、大陆性等,不必解释。第三,对于每种气候,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其分布地区即可,不必讲述其特征、分布地区及景观特点等。
本条“标准”虽然对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未作要求,但是在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中,对这一知识点的处理更易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上一条“标准”中,要求学生会阅读气候直方图,在后面具体区域的学习中,可通过安排学生读某种气候的直方图,让学生自己从读图中归纳出气候类型的特征。那么,在此,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读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的能力。
由于没有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对于本条“标准”中的“分布地区”,不能理解为诸如东南亚、西欧这样的地区,而应理解为纬度位置(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寒带地区)和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内部)。
8.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气温和降水,有了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知识基础,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就方便多了。例如,热带与寒带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为气温差异,而同处热带地区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为降水的差异。影响气候的因素比较多,其中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个因素是最基本的,也是对气候影响最大的;其他因素因缺少知识基础(如洋流),或难以理解(如大气环流),标准没有列出。
本条“标准”中的“分析”,不必从成因分析来理解,只要学生能比较出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即可。例如,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东西向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使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存在降水差异,山上和山下存在气温差异。
9.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其一是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引起的人类活动差异;其二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差异。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季节分明,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当地的生产活动中举出第二方面的例子。但是从知识的前后联系来看,教学重点还是宜放在第一方面。
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所举实例应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生活方面,气候对于文化、艺术等的影响学生不易理解,而对穿衣、住房等的影响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容易;在生产方面,气候对于农业的影响是较为适宜的例子。
气候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还表现在气候的异常变化所带来的灾害。
相对而言,人类对气候影响的程度较弱、范围较小,因此,本条“标准”没有要求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但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涉及一些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问题,以加强对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的认识。
(三)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地形向来是中国地理中比较繁杂的内容,过去讲我国的地形,更多地注意具体的地形,包括各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特征和分布,使学生在这里比较集中地记忆大量的地形名称,相对冲淡了他们对我国地形特征的认识。本条“标准”删繁就简,将学习重点放在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并且把它们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这样既可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也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并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必记忆大量的地形名称)。
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两大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是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地形图上,可以很明显地读出上述地形、地势特征。要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地形、地势特征的认识,可在中国地形图上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大致了解作为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这样学生可以在地图上通过这些山脉判别各地区位于哪一级阶梯。第二,了解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这样既可以在图上落实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也可以把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联系起来。
可根据条件,适当介绍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作简单的评价。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本条“标准”与上一条关于地形的“标准”在设计思路上是一致的,在具体要求上有两点不同。其一是“运用资料”,它的要求包括地图(如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统计资料、气候直方图、示意图(如季风示意图)等。其二是对于气候的主要特征,还要求分析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可抓住两条。第一是气候复杂多样,包括自南向北跨热带至寒温带;自东向西跨四个干湿地区;还有青藏高原面积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第二是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季风气候。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可分别结合上述气候特征学习。
与地形一样,可适当引导学生r上述气候特征作简单评价。评价可通过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比较进行,例如,我国亚热带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我国温带地区与西欧相比气温降水的变化较大(大陆性气候特征)等。
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本条“标准”的要求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我国的主要河流,可分别从地图上找出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河流以及主要的内流河。其二是长江、黄河的概况,包括源流情况和人地关系中突出的问题,如长江的水能、航运和洪水,黄河的水能、泥沙和地上河等问题。
4.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本条“标准”要求的不是要背出自然资源的概念,而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自然资源有哪些。自然资源一般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类型。各种类型不需要展开讲述,但可把它们作为例子,说明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对自然资源的总体设计和“说明”,结合自然资源的概述,应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的特点。我国自然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可在后面结合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讲述。
5.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总量大、种类全、主要利用类型分布不均、难以利用土地的比重大等。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可突出耕地的特点及利用保护问题。我国耕地面积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小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这两个特点,可通过与世界主要国家(如印度、美国、加拿大等)的比较说明。耕地的利用保护问题,可结合具体实例,尤其是当地的实际情况,理解我国为什么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下面是一位中学生的调查报告。
家乡耕地减少的忧思
——一位中学生的调查报告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更少。而在我的家乡,人均耕地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少,只有0.05公顷。
我的家乡是南方著名的鱼米之乡。听老辈人讲,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村的人均耕地也曾高达0.2公顷。但近50年来,人口增加了近一倍,耕地却减少了一半。这个原来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的鱼米村,现在有些人家竟然买口粮吃。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耕地减少的呢?
首先是建房。近些年,人们富裕了,便盖起新瓦房来。原来村东面一大片全村最肥沃的水稻田,足足有1公顷,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条道路和50多户人家的宅基地。
其次是造“地宫”。看看村后的那片坟地吧,它的规模绝对称得上“壮观”。几年来,这里一直上演着死人与活人争地盘的闹剧。
还有砖瓦窑“吃”土地,也是使耕地减少的一个原因。就在我们邻村,有一个很大的砖瓦场,这几年已经烧掉、吃光了好几公顷耕地。忍无可忍的村民为此已与砖瓦场打起了官司。
耕地日益减少,实在令我们担忧。我要说,将来长大成人后,我们种什么?吃什么?
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需要用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一些国家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等数据、地图、统计图表,以及一些事例,“标准”把这些都归为“资料”。
6.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此条“标准”与上一条关于土地资源的“标准”在设计思路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更突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在时间分布上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均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使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同一时间此地旱彼地涝;同一地区此时旱彼时涝。这一切,对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及其带来的问题,成为我国国土整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总体上说,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较少的国家,并且许多地区用水比较紧张,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并节约水资源。在各类资源中,水资源是学生每天生活(包括家庭和学校)都要经常用到的资源,因此,由学生从生活中调查水资源浪费现象、制订节水计划等,是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并规范到自己行为的一个可行的途径。下面的表格为学生从事这方面调查时参考。
家庭用水调查
你和你的家人 有 没有
刷牙时或淋浴中抹香皂时,有没有关上水龙头?
淘米、洗菜的水,有没有用在别的地方(浇花、冲厕所等)?
有没有使用节水龙头或节水器具?
有没有经常用水解冻或冷却食物?
洗碗筷时有没有把龙头关掉?
家里的水龙头有没有漏水现象?
有没有过量使用清洁剂?
有没有把衣服储满洗衣机才清洗?
上月份你家缴付的水费是多少
与家人共同制订并实施家庭节水计划
看看一个月后能节约多少水
7.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本条“标准”是上一条“标准”的继续,以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其中,修建水库是为了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布,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为了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相对每一方面,我国都有很多大型工程值得举例说明,其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作重点案例。
(四)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和≥10℃积温4500℃等值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此线成为我国东部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水田农业区与旱作农业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河流冬季封冻,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此线以南,河流冬季不封冻,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也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地区差异。教学时除从以上几方面了解该线的地理意义外,还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此线南北人们的生活习惯的不同,例如,此线以北,居民喜食面食,而此线以南,居民爱吃大米饭。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正如“说明”所指出的,四大地理单元是为了适应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而划分的,因此,具体的界线,“标准”未作明确规定,可根据便于学习的需要而划分。例如,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之间的界线,可根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分,也可根据地形区(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划分,如果考虑到行政区的完整性,还可根据省级行政区划分。尽管具体的界线可能有多种取法,但宏观上四大地理单元的特征和地理差异是明显的;“标准”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是因为如果不明确范围,则无从比较各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可以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比较。
四大地理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包括的范围都很大,其内部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大,这是学习中需要进一步掌握的。
3.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条“标准”是对上一条“标准”的进一步要求。中国的地理差异不仅表现在自然环境上,还表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在7~9年级的地理课程中,要从方方面面分析中国的地理差异,学生难以接受,而主要讲自然环境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更易于学生学习。因此,单列了此条“标准”,并以生产、生活的实际代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的影响以农业为最显著,此外对交通、聚落的影响也很明显,而对工业、矿业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还表现在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如南方地区的赛龙舟和北方地区的跑旱船。至于对艺术方面的影响,如民歌、舞蹈、戏曲等,则不适宜涉及。
既然是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就应注意“影响”二字,而不能绝对化。学习时也可引导学生反过来想,即一定地区生产、生活的特点,是该地区人们因地制宜、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果。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选择
(一)世界的居民
1.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7~9年级地理学习所要形成的基本观念之一。人类活动包括社会再生产和人口自然再生产两方面。人口自然再生产如果不能与社会再生产以及资源、环境相协调,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而适度的人口自然再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一般来说,把与社会再生产和资源、环境不协调的人口自然再生产的现象,叫做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是形成正确人口观的重要的知识基础。
人口问题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人口的数量问题、素质问题、结构问题、迁移问题等。从7~9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课程标准将重点放在人口的数量问题上,尤其侧重于人口数量过多和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影响,这也是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首要的人口问题。而了解人口数量问题也涉及人口的分布,并且人口分布也是从地理角度学习人口的重要知识之一。另外,从我国人口问题的实际出发,人口老龄化问题(结构问题)和城市化问题(迁移问题)也成为人口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
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不仅是本部分的一个学习目标,而且也是地理课程的目标之一。这一目标属于情感、态度范畴,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一定的关于世界文化的知识基础。只有了解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及其差异,才能明白各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才能明白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存在价值,都有值得其他文化学习的地方;从而才能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与各国、各地区的人打交道,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是友好往来的一个前提条件。
文化的范畴很广,课程标准为达到本学习目标,选择了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方面,并且把知识重点放在“分布”和“与环境的关系”上。
本学习目标的另一个层面是,在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的同时,要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情感,既不妄自尊大,也不r自菲薄,懂得与他人合作的价值。
3.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人类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众多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珍惜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意识。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且分布广泛。以前,由于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够,以及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直至今天,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现象仍经常发生。在我国加速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情况下,切实保护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财富,任重而道远。为做好这项意义重大而且涉及面很大的工作,不仅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宣传、组织、规划和管理,而且需要每个公民都具有强烈的保护意识,以尽可能地避免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在义务教育阶段,结合世界文化地理的学习,当然应该把“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作为一项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为实现这一学习目标,在人类各方面的文化遗产中,专门选择了世界文化遗产作为知识载体。世界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重点保护的人类文化遗产。
(二)世界地区发展差异
1.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学习世界地理,要认识世界各地区在自然、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自然、文化的差异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在世界地区发展差异中,学习目标重在经济差异。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实在太大,而且,如果把学习目标定位在经济发展差异上,自然会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量化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课程标准从降低要求出发,只定性地要求“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世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世界上有些地区或国家经济发达,即经济发展水平高;而其他地区或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第二,有些地区或国家现代经济发展较早,经济比较成熟;而其他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较晚,经济相对不成熟。
可以从多种途径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课程标准把世界作为一个总体,从宏观上把世界上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集团,通过这两大集团来认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独自发展经济。每个国家的经济都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只有融入世界经济之中,才能求得经济更好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国家与国家之间,促使经济发展的各因素(如资金、技术、资源、劳动力等)中,都互有优势,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而在一些社会问题(反恐怖、打击贩毒和走私活动)、环境问题方面,一个国家的力量更显得薄弱。这一切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国际合作应是全方位的,例如,作为发展中国家,既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也要与发达国家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中,受传统的农业经济思想的影响,人们合作的意识相对较薄弱。这对于进一步发展经济是不利的。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各项经济活动都要遵循世界统一的规则,如果不学会合作,仅靠自己的力量,我国的企业要寻求更大的发展将会更加困难。通过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应能迁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个人、企业和政府之间,都必须加强合作。即使在学习中,也应加强与同学和老师的合作。
课程标准选择国际合作的实例和重要的国际组织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三)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了解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增强国土意识
这是课程标准为中国地理设计的第一个学习目标。在以往的初中地理中,学习中国地理最先了解的也都是疆域与行政区划。课程标准为实现此学习目标,设计了三条“标准”。首先是地理位置,由此可了解我国的范围,从世界的角度宏观上了解我国疆域辽阔。其次是国土面积和邻国、濒临的海洋,由此可了解我国漫长的陆上界线和海岸线,从而了解我国实际上有多大。第三是行政区划,由此了解我国的政区地图。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会增强学生的国土意识(包括陆地国土意识和海洋国土意识),这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2.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过多的人口以及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对我国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产生很大的压力。为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的实行需要全国人民的理解与合作。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中学习中国的人口,不仅要了解我国人口国策的内容,而且要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原因。
课程标准在此学习目标下设计了两条“标准”。其一是关注人口数量和增长趋势,以说明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原因。其二是人口分布,以说明我国众多的人口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
3.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都是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祖国的繁荣昌盛,需要各民族团结协作,创造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是学习中国民族的一个基本目标。课程标准选择少数民族分布的内容,使学生从地域空间的角度,认识加强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知识的地理性。
(四)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1.了解我国经济地理的分布概况,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很大,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表现在经济活动类型上。经济地域差异的形成,既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也有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为平衡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从“九五”时期就从政策层面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现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课程标准分别从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三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地理的分布概况,进而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理解政府为改变经济地区差异大的现状而实行的有关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
经济地理的地区分布,反过来看是不同地区人们对经济活动的选择。一个地区的人们从事某种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都是各种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个地区在发展经济中,都有一些有利的条件,也会存在不利的条件,因此应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地区经济。因地制宜是学习经济地理时应该形成的一个基本观念。这一观念的形成对学生未来从事社会工作有着实际的意义。
2.了解文化的地区差异, 理解与尊重地方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与世界文化差异一样,中国文化的地区差异也较大,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因此,学习目标要求了解文化的地区差异,理解与尊重地方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课程标准选择的内容是地方文化特色(包括民居、服饰、饮食等)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对旅游业的影响。
二、对“标准”的把握
(一)世界的居民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对于本条“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第一,着眼的区域范围是全世界,至于各大洲或地区的情况,可等到后面世界分区地理中学习。
第二,会通过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这需要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世界人口统计数据或世界人口增长图(曲线图、柱状图等)。为便于学生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所给资料可从世界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工业革命时期开始,直到现在;可突出世界人口达到10亿整数倍的年份,或以某一基数为准突出世界人口每翻一番的年份。
第三,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因此,学生要学会通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资料,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第四,从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看,不仅要能阅读有关的人口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数据和统计图),还应能根据数据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折线图等),为此需要给出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统计资料,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
第五,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上,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可简单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尤其重自然原因)。
第六,世界人口分布图是按人口密度绘制的等值线图,这是学生遇到的又一种类型的等值线图,可运用有关等值线图(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阅读时已经形成的技能。并且,学生应能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学会通过面积和人口数计算一地的人口密度。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本条“标准”中的人口问题侧重于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但结合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也可适当介绍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市化问题。人口问题的影响,不宜泛论,“标准”也要求“举例说明”。所举实例,也宜具体为好。例如,可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的下降、人口对环境压力的具体表现等方面,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可从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等方面,说明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由于不同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不同的,因此也可适当介绍不同国家为解决人口问题而制订的相应政策。
对于7~9年级的学生来说,所举案例越接近生活实际,学生越容易理解。下面是一篇关于尼日利亚人口问题的短文。
尼日利亚主张一位妇女生育四个孩子
奥鲁约克是一位32岁的商人,她住在尼日利亚的一个小镇上。她有6个孩子,年龄从6个月到13岁。
奥鲁约克在主要街道边开了一个用木板搭建的小店。每周有6天,她在这里向城市旅游者出售水果。由于这个地区没有幼儿园,奥鲁约克不得不像千千万万的尼日利亚劳动妇女一样,在挣钱养家的同时,照料她的孩子。这种生活角色非常辛苦,但奥鲁约克坚持下来并期望有更多的活干和生养更多的孩子。
然而,如果政府加以干涉,像奥鲁约克这样的尼日利亚妇女将不能再生育更多的孩子。
政府已首次宣布了国家人口政策,要求每位妇女只生育4个孩子,目的是通过鼓励控制生育来降低人口增长率。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估计有1.15亿人(2000年)。在实行国家人口政策之后,尼日利亚的人口增长速度有所降低。1995~2000年,尼日利亚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在非洲国家中是较低的。
3.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三大人种指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三大人种的特点指身体特点,可结合各人种的形象,从肤色、头发形状和颜色、面部特征、体毛等方面比较。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应通过阅读世界人种分布图获得。对于黑种人在非洲之外的分布,可结合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的罪恶行径。
通过世界人种的学习,学生应能形成各色人种没有优劣之分的观念,反对种族偏见和种族歧视。
4.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习世界的语言,需要了解具体的语言。世界上的语言约有三四千种,从使用范围和使用人口来看,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也有多种。“标准”选择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6种语言,不仅因为它们或使用范围比较广,或使用人口比较多,而且因为它们都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各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可通过阅读世界语言分布图获得。
5.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世界三大宗教指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多数国家和地区,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混居在一起,表现在空间分布上,能够大致归纳出某一宗教信仰主要分布的地区,但很难说某一地区以哪种宗教信仰为主。因此,很难绘制出反映实际情况的、便于初中教学的世界宗教分布图。针对这一情况,本条“标准”没有像人种、语言那样要求“运用地图”,而是直接要求“说出”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可通过一些典型的宗教建筑景观图片,让学生对宗教文化有直观认知。
通过三大宗教地区分布的学习,并结合一些国家的实例,学生不仅要认识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而且要认识到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和不同人们,在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上也存在着差异。人们自由信仰宗教,每个人都应理解并且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6.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城市和乡村是聚落的两大类型。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别,在提供城市和乡村的景观照片的条件下,由学生看照片描述。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生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必强求描述的一致性。第二,只要求描述“景观”的差别,不宜扩展到其他方面。“景观”是能在照片上看得到的,并且也是较为宏观的。
7.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聚落的区位(位置)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我国南方的许多聚落位于河湖两岸,山区的聚落位于山间盆地或谷地。其二是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温带的平原地区聚落密集,热带丛林、荒漠地区、高山地区聚落稀疏。从宏观上看,聚落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有着相同的特点。其三,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村落成团块状,而南方村落多沿河呈条带状。其四,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例如屋顶坡度与降水的关系、墙壁的厚度和窗子的大小与气温的关系、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的关系(像竹楼、窑洞、冰屋)等。课程标准没有要求学生系统地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但应能针对具体的聚落(提供图片或说明材料)实例,初步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举聚落实例应能体现出上述几个方面,以使学生从多个方面分析。
8.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是多方面的。本条“标准”设计在聚落主题之下,因此可将教学内容缩小到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举例也宜中外兼顾。我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有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的西递和宏村村落等。其他国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巴西的巴西利亚等。通过本条“标准”的学习,学生应能将视野扩大到“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二)世界的地区发展差异
1.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用数据比较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作总体比较,例如,可比较两者在世界人口中的比重和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其二是将一些发展中国家与一些发达国家作个体比较,例如可比较两类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用实例来比较,常易想到的方面有生产活动的现代化水平、服务的社会化水平等。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加深他们的感受,可举生活中的例子,如居住水平、收入、消费水平、教育状况等。
上面所述都是一般而言,其实,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而且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了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和成果。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有的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
2.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因此,世界各国也没有全部明确地被划分成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通常,欧盟各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被公认为发达国家,还有些国家如前苏联各国、以色列、南非等,有人把它们归为发达国家,也有人认为它们不属于发达国家。因此,教学时宜介绍公认的发达国家,但又不能绝对化。
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突出“北”(多数位于北半球北部),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突出“南南”(主要位于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以使学生能了解新闻媒体中经常提到的“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
3.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本条“标准”倾向于从学生容易理解的经济领域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从我国的现实来看,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的企业面向世界市场以及世界同行业的竞争,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资金、人才。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生产活动的国际化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下面是反映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实例。
美国福特汽车的国际生产网络
加拿大:生产玻璃、收音机。
瑞士:生产车身底板、涂料、计速器、齿轮。
美国:生产阀门、螺母、玻璃、液压挺杆。
比利时:生产轮胎、内胎、制动器。
挪威:生产排气凸缘、轮胎。
丹麦:生产风扇、皮带。
荷兰:生产轮胎、金属、油漆、构件。
日本:生产排气机、启动器、轴承、挡风玻璃、泵、清洗器。
西班牙:生产电气配线、离合器叉、空气过滤器、镜。
英国:生产汽化器、点火器、排气机、油泵、飞轮齿轮、计速器、加热器、转向盘轮、后轮轴、进汽管、汽缸。
德国:生产排气机、前盘、配电器、摇臂、油箱、转向轴、计时器、锁、变速箱、离合器。
法国:生产交流发电机、制动器、挡风条、离合器、加热器、轴承、变速箱、大梁、金属构件、密封件。
瑞典:生产汽缸螺栓、排气管、金属构件、冲压件。
意大利:生产灯管、汽缸头、除霜器、汽化器。
奥地利:生产加热器、散热器。
4.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在国际合作中,国际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我国是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许多领域都与联合国的下属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在联合国之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让学生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红十字会等重要的国际组织。
(三)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可从半球位置、大洲大洋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四方面说明,并且都需要落实在地图和地球仪上。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特点正反映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为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可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例如,通过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大国比较,可凸显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蒙古、日本等国家比较,可凸显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至于为什么显出“优越”,还需要从地理位置对各方面提供的有利条件来说明。例如,跨热带至寒温带的纬度位置,为发展多种多样的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海域辽阔、海岸线绵长、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领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的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我国的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是课程标准中惟一要求记住的数据。从增强国土意识的角度看,在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的同时,还应关注我国的海洋国土。我国还有12海里范围的领海,并且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接近于领土面积的1/3。
我国有漫长的陆上国界线和海岸线,陆上有15个邻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虽然不要求记住,但学生应能在地图上指出来。学习的方法是在地图上,按照一定的方向(如顺时针或逆时针),分成几个方位,逐个指出。这样不仅能熟悉我国的邻国,而且能明确它们分别在我国的什么方位。
通过我国辽阔的陆上国土和海洋国土、漫长的陆上国界线和海岸线、众多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可以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本条“标准”要求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熟悉各省级行政区在祖国的位置。这是课程标准中惟一要求记住名称的“标准”,然而,这条“标准”要求记住的具体名称约100个。这么多的名称,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全记住,而是需要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课程标准中有“说明”)。而在行政区划的学习中,熟悉这些名称可分层次分步骤进行。例如,可先关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再逐步对应每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可先熟悉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再逐渐向外扩大;可按地理方位排列省级行政区;可通过填图、拼图等活动熟悉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方位。
学习我国的行政区划,还需知道我国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以便在实际生活和与人交往中(如通信)正确使用。
4.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的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实际教学中,应使用我国最新统计的人口总数。可提供不同年份的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数据,让学生分析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关注的时期宜放在1949年至现在。在了解我国人口众多和增长较快后,很容易认识到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为加深学生对计划生育的理解,可适当介绍人口众多和增长较快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形成的巨大压力,以及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成就。
5.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地球与地球仪目标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地图目标
1.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2.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3.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世界地理部分
海洋与陆地目标
1.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2.初步形成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
气候目标
1.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居民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
3.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地区发展差异目标
1.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2.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地理部分
疆域与人口目标
1.了解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增强国土意识。
2.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3.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目标
1.了解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初步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经济与文化目标
1.了解我国经济地理的分布概况,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2.了解文化的地区差异, 理解与尊重地方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地理差异目标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基本特征,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章 认识区域
第一节 “认识区域”的学习目标及其内容的组合
一、“认识区域”的学习目标
(一)通过案例的方式初步认识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1. 为什么使用案例的方式?
首先,世界或全中国可以依据不同的指标体系划分出很多区域。世界上目前共有194个国家,36个地区;中国由34个省级行政单位组成。就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课时来说,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世界上或中国的所有地区都学到。历来区域地理的学习都是有选择的,在区域的选择和内容的编排上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在课时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多地选择学习的区域。第二个特点是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传统的八股式罗列转变到尽量突出区域特征。
这样编排的优点是学习接触的区域相对比较多,面也比较广,便于认识某一个区域的特点,也可以避免八股式的学习令学生厌烦。但也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一是对所学区域的认识普遍较浅,因要求掌握的区域较多,自然只能对其作常识性了解。如果这种学习效果非常好,即学生真正能够掌握所学区域的基本情况并终身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有用,也是可以继续下去的。但浮光掠影的学习后,学生倒底对多少个区域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些知识又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多大影响,也还是个疑问。第二个问题是每个区域都只讲其特征,会使学生缺少全面认识多种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综合影响一个区域发展的机会。
其次,在义务教育学习阶段应该选择哪些区域进行学习,不仅存在不同的标准,情况也在不断变化。特别中国区域的划分和选择,往往涉及各种学术见解,当课程标准(或大纲)选择了某种区域划分的指标体系,就意味着要求学生也要接受或掌握这种区域划分方法,这会把基础教育中的区域学习搞得很复杂。
基于上述原因,本课程标准鼓励采用案例方式学习区域地理,希望尝试通过减少必学的区域个数,加强对所选区域深入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习或了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区域学习的目标是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而不是掌握某种区域的划分方法或指标体系,所以课程标准并没有规定学习哪些具体的区域。
考虑到世界上的大洲是个稳定的区域划分,大洲的基本情况在“海洋和陆地”部分也有涉及,所以最低要求规定至少选择一个大洲学习。在实际教材编写和教学中,教材编写人员和教师可能会选择一个以上的大洲进行学习,例如,在湖南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科书《地理》中,把亚洲和欧洲并列起来,作为一节内容,同时选了非洲和美洲作为另外两节,实际上讲了四个大洲。课程标准同时规定,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地区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课程标准没有界定“地区”的概念和大小,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以在地理教学习惯使用的地区范围内选择,如“南亚”、“中东”。
不规定必学区域,是本课程标准的总原则。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这是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
2.如何看待地理学的区域特点与地理课程学习案例方式的矛盾?
案例学习是使用典型事例学习一般原理的一种课程学习方式。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应用案例的方式也有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地理学研究很难像数学那样抽象,很难像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那样进行一定条件下的实验。地理学必须通过对一个个独具特征的区域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之后,才能去洞察和透视整个地域的空间结构,才有可能获取到某些一般性规律。同样,反映到中学地理教学中,许多内容很难通过一种实验就能获得结论,必须让学生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去分析综合,才能使学生认识世界这个整体并掌握地理的学习方法。地理学的区域性表现在每个区域实际上都是独特的,即使有一般规律,也需要一个一个去认识。例如,学生学习了非洲热带草原这个案例,就可以描述南美洲热带草原的大致特征,但学生很详细地学习了亚洲,却无法直接描述没有学习过的欧洲。这是使用案例方式与区域地理特点之间存在的矛盾。目前的解决方法是把区域的案例学习定位在掌握在比较容易“迁移”的区域学习方法上,并在教材或课程实施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并主动认识其他区域,如下述例子所使用的方法。
大洲地形的学习
选择亚洲作为案例,在详细分析了亚洲地形特点后,总结认识一个大洲地形的方法:
首先是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差,说出以哪些地形类型为主;
其次是分布特点,例如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最后可列举该大洲最具有特色的地形,例如亚洲东部有一系列呈弧形排列的岛屿。
然后给出一些资料,让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和这些资料,自己认识欧洲的地形特点:
第一类资料是亚欧地形图;
第二类资料是用于比较的数据,例如世界各洲最高、最低海拔高度表、欧洲与亚洲不同海拔高度的地面所占面积等。
第三类资料是文字叙述资料,例如欧洲曾受冰川影响的资料;
第四类资料是供学生学习用的表格等,例如对比分析亚、欧两洲的主要地形差异用的表格等。
(二)鼓励通过探究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1.学习区域地理一般有哪些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该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
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的分布和基本事实都属于自然地理概况,认识一个区域,一般从认识它的自然地理概况入手。某一区域的人口分布和发展、经济部门的地域分布、环境和发展问题、文化的地域特征等都属于人文地理概况。需要说明的是,在地理区域的学习中,并不需要学生认识每个所选区域的全部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
在学习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时,一般的方法是使用地图和资料。上述概况的大部分内容属于地理分布的内容,可以在地图上读出。有些内容无法用地图表现,如某些气候资料、某些文化方面的内容,则需要使用资料学习。反过来说,如果学生能够比较有效地使用地图和资料,他们就有可能独立去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况。
(2)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该地区域地理特征
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或是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事物方面表现,或是从该地区人文地理事物方面表现,或是二者的综合表现。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分别从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特征、植被特征等方面认识;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分别从人口特征、文化特征、经济特征、城市特征等方面认识;也可以将上述几方面综合起来认识,或是在综合的基础上认识区域最突出的特征。因为区域的某一特征是区域内相关地理要素组合的体现,所以比较适合使用归纳的方法去认识。教师用演绎的方法,先告诉学生某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再到地图上验证,也可以使学生掌握区域特征,但掌握归纳的方法,更有助于学生独立去认识一个新的区域。归纳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由未知到已知,本身就含有探究的成分。
(3)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认识这些地理特征的成因。
义务教育阶段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成因认识的要求不是很多,即使有所涉及,也多处于比较浅显的层次。对区域人文地理特征成因的认识,则渗透到区域人文地理特征的教学中,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成因,主要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这种综合分析实际是在发现影响某一特征形成的诸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找出主导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各个影响因素并确定其对该特征形成的影响程度是分析过程,不同因素的影响结果联系起来勾画地理特征形成的全貌,是个综合过程。学生初步掌握这个综合分析的过程,就有可能独立去认识某一新区域地理特征形成的原因。
(4)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
因为每个地理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所以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区域间的异同。比较相同或类似的地方,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规律性的认识;比较不同的地方,可以认识地理区域的独特性,加深对“因地制宜”观念的理解,并有助于理解和接受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因此,区域地理学习中经常会用到比较的方法。
运用比较方法比较两个区域时,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分别比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也可以按要素比较。
2.探究学习是否适用于区域地理教学?
探究学习源于理科教学,因为理科教学内容特别是实验部分比较适合采用类似科学家
研究工作的步骤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形成科学的概念或掌握科学原理,在形成科学概念、发现科学原理等规则性较强的学习过程中有明显的作用。探究学习后来被扩展到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中,形式上也有所不同,例如,不一定强调实验,但实质是一样,即要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而非简单地将结论呈现给学生。
探究学习与地理教师比较熟悉的“发现法”或“启发式”有同工异曲之处,特别是与“发现法”类似,都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带有比较明显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义。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用在系统地理或理论性较强的学习内容上比较多,用在区域地理学习上似乎不容易体现。探究学习是否适用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怎样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应用探究学习?还需要教师们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其中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既把对区域的探索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是开展探究学习的前提。下面是探究学习的一个经典例子:
城市位置的学习
一个已经学习了东南各州的社会和经济地理这个传统单元的六年级实验班,开始学习
北方中央地区,学生要在一幅绘着自然特征和天然资源但没有地名的地图上找出这个地区主要城市的位置。最后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很快地提出许多有关部门城市建设要求的似乎合理的理论:一个水运理论,把芝加哥放在三个湖的汇合处;一个矿藏资源理论,把芝加哥放在默萨比山脉附近;一个食品供应理论,把一个大城市放在衣阿华的肥沃土地上,等等。
城市的分布是区域地理学习的一个基本内容,一般都是通过读图、填图或教师讲解的方法落实。不论哪种方法,城市都是作为一个既定事实出现的,学生的任务只是认识它的分布和性质。在上述案例中,“某个城市位置”第一次成为一个未定的问题,即学生面临的不是在地图上找出现成的“芝加哥”,而是去设计“芝加哥”应该在哪?这就是所谓的把对区域的探索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
如果用于探究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会使区域地理学习有较强的探究性:一是学生有兴趣去探究;二是学生有“空间”去探究;三是学生有能力去探究;四是对学生来说该问题有意义去探究。也就是说,不是所有问题都适于探究式学习。比较下面三个问题:
问题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
问题2:埃及发展长绒棉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问题3:台湾海峡是著名的水域,然而人们却在海峡底部发现了森林的遗迹,怎么解释呢?
第一类问题基本属于搜寻事实类,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问题的答案。继续深入探索的深度和广度比较小,即不具有足够的探究空间,因为一般地说,这类问题的答案能在学生使用的课本中找到。所以,简单识记或资料查询不是探究,即使是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找到某个地理事实。
第二类问题本身可以作为探究学习的主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运用一定的数据资料,经过一定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也会出现不同看法,产生争论,有探索和发现的空间。但是,应该注意,如果问题是紧扣教材拟定的,教材很可能已经给出问题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往往不再具有探究意义,因为学生很容易从课本上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第三类问题是最具有探究性的。对比三组问题的形式,可以看出,只有第三组问题是揭示现实中的矛盾的,地理现实与学生具有的常识之间不一致,就会在学生内心产生冲突,这种冲突是学生产生探究愿望的原动力。
总之,探究学习的目标应该是两大方面:解决了某些地理问题和经历了科学探索过程。
当我们把整个区域作为一个问题来探究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例如,不容易设计出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或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可以尝试把对整个区域的探索分解成一系列的具体问题,使探究学习成为递进式的。
二、“认识区域”中的“区域地理要素”在所选地区内的组合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必学的区域,但规定了学习的区域要素。这些要素是认识一个区域的基础。课程标准中所列要素是组织区域学习材料的基础,而非区域教学的顺序。教材编写者和地理教师的工作是选择适当的区域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避免出现“用区域逐条解释要素”的局面。
(一)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要素”的呈现
“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在世界地理中,要素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大洲、地区和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尺度的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学习作了引导。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比较少。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征的要素比较多。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这种安排主要基于不同尺度区域自身的特点和开展学习活动的可能性。
在具体操作上,如果只选择一个大洲学习,对该大洲材料的组织必须包括课程标准中“认识大洲”的所有条目;如果选择了一个以上大洲学习,就一个大洲来说,材料的组织可以包括所有条目,也可以只包括其中的若干条。但总体上来说所有条目都必须在大洲的学习中出现。
一个地区材料的组织,可在“认识地区”的标准条目中选择适当的要素进行。因为要求至少五个地区,这五个地区可以有不同的要素组合,同样,最终五个地区的学习要能覆盖全部条目。“国家”材料的组织与“大洲”和“地区”是同样的。
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则采用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分为“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和“环境与发展”三个板块。在组织区域材料时,可在这三个板块中选择合适的条目组合,但也要覆盖所有要素,例如下面的例子:
世界地理“认识地区”部分在不同教材中的组合
人教版的实验教材在地区尺度上选择了五个地区: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极地地区。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区域地理要素在这些地区中的组合如下(打√者为该本教材某区域所选择的要素。下同):
地区
区域地理要素 东南亚 中东 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极地地区
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和首都 √ √ √ √ √
地形与人类活动 √
气候特点与农业生产及生活 √ √ √
河流及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
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 √ √
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 √
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
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 √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湖南版的实验教材在地区尺度上也选择了五个地区: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和极地地区。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区域地理要素在这些地区中的组合如下:
地区
区域地理要素 东南亚 南亚 西亚 欧洲西部 极地地区
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和首都 √ √ √ √ √
地形与人类活动 √ √
气候特点与农业生产及生活 √ √ √
河流及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
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 √ √
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 √
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 √
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 √ √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世界地理“认识国家”部分在不同教材中的组合
人教版的实验教材在国家尺度上选择了六个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和巴西。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区域地理要素在这些国家中的组合如下:
地区
区域地理要素 日本 印度 俄罗斯 澳大利亚 美国 巴西
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 √ √ √ √ √
自然环境基本特点 √ √ √ √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 √ √ √ √ √
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 √ √
开发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 √ √ √ √ √
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 √ √
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 √ √ √ √
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 √ √ √
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
湖南版的实验教材在国家尺度上选择了七个国家: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区域地理要素在这些国家中的组合如下:
地区
区域地理要素 日本 埃及 俄罗斯 法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

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 √ √ √ √ √ √
自然环境基本特点 √ √ √ √ √ √ √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 √ √ √ √ √ √
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 √
开发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 √ √ √
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 √ √ √
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 √ √ √ √
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 √
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
(二)突出区域地理特征
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区域地理特征。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在组合某一个区域的要素时,要注意突出区域的地理特征,不必面面俱到。下面是教学中突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个例子:
紧扣“干旱”特征进行“西北地区”教学
我国西北地区面积广大,面面俱到地讲授也会有很丰富的内容。但从突出区域地理特征的角度看,应抓住“干旱”这一地理特征来认识西北地区。
第一步,运用录像、插图展示西北地区“干旱”的地表景观,让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干旱环境有个感性认识:由于干旱,地表风蚀、风积作用显著,沙漠、戈壁景规处处可见,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分布于此;由东向西,地表植被由草原——草原荒漠——荒漠逐渐变化;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农田、村镇和城市的分布多呈带状或点状,东部集中于黄河沿岸平原,西部则集中于沙漠边缘的绿洲。
第二步,读“中国年降水量图”,从定量的角度认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再阅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初步认识干旱形成的原因:由于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和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使得本区降水不多,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而且越往西降水越少。因此,“干旱”是本区突出的自然特征。
第三步,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干旱”条件下农牧业的特征,结合家乡的生产实际,分析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学生很容易理解:由于降水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因此,本区农业生产必须引水灌溉。引黄灌溉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利用地下水和高山融雪水灌溉的“河西走廊”和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都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使本区草原广阔,成为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为全国提供了大量的肉、奶、毛、皮及其制品。所以,让学生了解本区人民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生产取得的伟大成就至为重要。
第四步,了解“干旱”环境下的交通和资源状况:由于受水的限制,从古至今本区的主要交通路线都是沿着有水草的绿洲和黄河谷地延伸的。虽然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和稀土的储量很大,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使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程度很低。严重制约了工矿业的发展。教育学生立志开发内地和边疆,树立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第五步,讨论“干旱”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于干旱,本区植被差,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相当严重,高原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广阔草原由于人类对草场只放牧不养护,草场普遍超载,导致草场退化,沙漠面积扩大。因此,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是本区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提示,要树立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
采用以上步骤的教学,抓住“干旱”这个区域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它区域的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