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神秘的体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57:34
--史铁生与神秘主义
阅读史铁生的作品,笔者最感兴趣、最感到动心的,是其中无处不在的神秘体验。无论写到什么对象,大至宇宙自然、人生命运,小至地上小草、林问鸟鸣,他的心绪都能自然而然的飘飞到最远最远,钻探到最深最深,从而体验到其中的神秘意味。在他眼里心里,无论什么事物什么现象都与宇宙终极相联,都是自然造物的显现,都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因而无不具有神秘意味。"神秘"如烟似雾飘散弥漫于史铁生作品的字里行间,成为辨识其文本风格的重要特征之一。总之,无处不在的神秘感,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少有的思想深度和精神品位,使他卓然独立于当代文学的丛林之中,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独特景观。
一、神秘无处不在
在史铁生的眼晕,世h任何事物任何现象之中之后皆是神秘,皆有神秘;神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以下列举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1.神秘的世界现象
《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一节中,写过这样一个奇怪现象:我多年来体重一直恒定在五十九点五公斤,吃了饭是六十公斤,拉过屎还是五十九点五公斤,不管什么情况下都是如此,永远不变。还有一件奇怪事就是,我每天早晨醒来的时间总是在六点半,不早不晚准六点半,从无例外。即使地震或失眠,也准在早上六点半醒来。因此我对这两个数字--595和630--抱有特殊的好感,说不定那是我命运的密码,其中很可能隐含着一句法力无边的咒语。我相信在宇宙的某一个地方存在着关于我和这两个数字的说明。有一次我走到一座楼房的门前时恰好数到595,于是我对楼房充满了幻想,便转身走了进去。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我相信我必须得做一件不同凡响的事情来记住这座楼房了。我闭上眼睛再数35下到630时睁开眼,看见是一部无人看管的公用电话。我站在第630步上一动不动地想了595下然后拿起电话,慎重地拨了一个号码:595630,结果接电话的是一个偶然路过的女人。我准备对方骂我流氓,但对方不但没骂反而对我很理解,我很感动,从此以后我每星期给她打一次电话,都是在595630电话所在之地的人们休息的那一天。我们之问无话不谈,非常投机,后来约定某个晚上六点半在环形公路的595公里处见一次面。结果见面后发现对方是我的妻子。
在同一篇小说"C+x"一节中,我是一个身患癌症的垂死病人,负责给我治疗的是一位女医生,温柔、漂亮、优雅,认真负责,令我和其他病号着迷,我们深深喜欢着她。深夜,我和一床病号睡不着觉,到她住的房外远远地去看她。巨大的无边夜幕中,有一方绿色的灯光,灯光里响着细密柔和的水声,绿蒙蒙的玻璃上,晃动着她沐浴的身影。然后,她到卧室里点起一支烟,悠闲地坐到窗边,开始听音乐。听完了钢琴曲又换成一段舞曲,令人难以觉察地,她开始跳舞。她的身体缓缓旋转,旋转进幽暗,又旋转进清明,直到跳累了扑倒在地上。然后她又认真地梳妆打扮。然后她坐到窗边的藤椅中去,吃了一些致命的药物,安静地死去。据最先发现她已经死去的人说,她穿戴得高雅而且华贵,她的神态端庄而且安详,她坐在藤椅中的姿势慵懒而且茁壮。她什么遗言也没留下。她房间里的一切与往日一样,只是窗台上有一盆花,有一根质地松软的粗绳,一头浸在装满清水的盆里另一头埋进那盆花的土中。水盆的位置比花盆的位置略高,水通过粗绳一点点洇散到花盆中去,花便在阳光下生长盛开,流溢着缥缈的幽香。她如此平静优雅,如此高贵端庄,如此爱花;马上就要去死了,对花的照顾还想得如此细致周到,她怎么可能去死呢?她为什么要死呢?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
城市里到处都是居民楼,楼房上到处都是窗口,每个窗口里必有人住,有人必有故事,但都是什么人,都有什么故事你却永远不知道。那么我们就盯着其中一个窗口,此时此刻灯火明灭,证明里面必定有人,但他(或她或他们)在干什么,你却无从知道,你知道有千万种可能,但你连一种也不知道。你可以说看见了他们,又可以说没看见他们,他们在你面前,却又隐在神秘中。你看到的只是一种现象,一点点现象,而这一点点现象背后的一切.一切的一切,却永远隐在无边的黑暗中。(《别人》)
大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迎面走过来无数个人,你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不知道他的一切,一切的一切;而且,转瞬问他又要回到无边的尘海中去,今生今世你是否还能再见他,谁也不知道,即使见了你也未必还认识。总之,他的存在对你来说,以前是神秘,以后还是神秘。他对你来说永远是个不可知。(《别人》)
以上我们从史铁生作品中随便拈出几例可视为"神秘"的现象。类似现象可谓到处都是。就说你穿的衣服吧,我们假定它是棉织品,你可知道是哪位农民种出来的么?你知道从农民的那片棉花地又经过了多少人多少程序才到你的身上的么?还有你中午吃的那碗米,你可知道从栽种到收割到?你可知道今天在这次列车的这节车厢上见到的为什么恰好是这批人而不是另一批人?诸如此类,举凡我们所见的现象又有什么不是神秘的呢?这些现象背后肯定有原因,每个现象下面都有千万个原因在支撑,但你对它们却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原因隐于神秘中。正如史铁生在《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中反复提到的一个谜语:就在眼前可是看不见的,是什么?--是眼睫毛。
2.神秘的缘因和合
现象背后必有原因,但原因极为复杂。原因是既无始也无终的一连串极为偶然极为随机的"缘""因"和合而生的,你既弄不清这里有多少"因"(指内在的起根本作用的条件),也弄不清有多少"缘"(指随时在变化的外在条件),还弄不清无限多的"因"和"缘"是如何交叉组合如何相倚相持如何生发演变的,所以只好认为是"神"或"上帝"在起作用。史铁生称之为超越个人主观意志的"超人力量"。
《中篇1或短篇4·构成》中,史铁生比较详细地追溯了某一"现象"的缘因。这一"现象"设定为你和某一个女人在某个小山村的小饭馆里相见,那么这事是如何"构成"的呢?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问里,你坐在写字台前准备写一篇题为"众生"的小说;一个背着大背包的男人在翻越一座山;一个美丽而文雅的女人正在午睡,醒来,沐浴,然后久久地看着那幅挂在墙上的很大很大的画;一只蝴蝶在她的窗前飞落,翅膀一张一合;一座老桥,桥墩上有一条深深的裂痕;一片美丽的云彩;一个年老的养路工坐在桥上抽烟;一对青年男女在桥下快活;与此同时,十几个分布在市区的高楼和矮房里的人正准备明天进山。这些人、事、物看似各自处于孤立的空间,相互间没有任何联系,实际上却密不可分:从山里来的那个喜欢传播消息的男人将大山里的消息告诉了"你",于是"你"决定明天进山;那个美丽而文雅的女人为了墙上的那幅画也在朝着一个既定的地点走去,实则是朝着"你"走来;远方的一只蝴蝶动了一下翅膀,形成了一片云彩或日气旋或日未来的大暴雨;年老的养路工为了不至打扰桥下那对快活着的青年男女致使桥墩上的那道裂纹没被发现。于是,老桥在拂晓时被呼啸而下的山洪冲塌,交通受阻,"你"和那个女人和那十几个同时进山的人却得以在一家小饭馆里相遇了。从山里来的男人、漂亮而文雅的女人、老养路工、青年男女,以及老桥、裂纹、蝴蝶、云彩和更多的事物共同组成了一个世界。各事物本来互不相关,毫无逻辑关系,但在某种"神秘"力量的支配下,相聚相合,相依相持,和合成一种现象一种事物。
这里,史铁生大致勾画了某一现象"构成"的四面八方的缘因,这里的任何一个缘因都不是有意为之的,也是任何人(包括局中人)毫不知觉的,一切都在循着各自的轨道自然而然地碰撞、组合、相互生发,于是就有了一个个自自然然的结果。一个个结果又作为一个新的链条成为下一个结果的缘因。这中间任何一个缘因错失,即一个因果链条的中断,就会导致整个因果之网的重新组合。"事情"或"世界"就又是另一个样子了。正如鸿门宴上刘邦化险为夷顺利逃生了,于是就有了汉朝了,有西汉兢有东汉,之后是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才有了你和我,有了你和我今天的生活。假如鸿门宴上项羽听了谋士范曾的话不顾一切杀了刘邦,也就没有汉朝,没有了以后各个王朝的排列。中国当然还有历史,但会是另一种排列顺序,而不是现在的顺序;中国这块大地上当然会有人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但那会是另一批人而不是现在这一批人,不是你和我。
再如我(笔者)此时此刻在津津有味地"研究"(?)史铁生,若干年前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会有一个名叫"史铁生"的人的作品中的神秘主义让我深感兴趣,并予此时此地而不是彼时彼地在写作这部书稿。若干年前我曾一只手牵牛一只手捧《三国演义》在小河湾里沉醉,那时候史铁生可能在北京某操场上踢足球。从那时到这会儿,这中间经过了无法描画的曲折的路,其中有多少"因""缘"在和合衍变,又有谁能说得清?如此想来,天底下任何一种现象之上都覆盖着从历史到现实从必然到偶然纵横交错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因果之网,没有人能够尽知这张网的内涵,能尽知的只有上帝,而上帝无言,所以让人感到神秘。
史铁生常常陷于对这张网之"神秘"的感受之中,因此作品中常常出现如下"玄思"的段落:
两颗相距十万光年的星星,中间不可能没有一种联系。在这陆地还是海的时候,在这海还是陆地的时候,那座楼房所处之地有一头梁龙在打盹,有一头食肉的恐龙在月光下偷偷接近了它;或者是一头剑齿虎蹑手蹑脚看准了一头柱牙象--你现在这么想也仿佛在远古之时就已注定。人什么时候想什么,不完全是自由的。(《礼拜日》)
我走过沉静的古殿,我就想,在这古殿乒乒乓乓开始建造的时候,必也有夕阳淡淡地照耀着的一刻,只是那些健壮的工匠们全都不存在了。那时候这天下地上数不清的人,现在一个都没有了。自从我见到那一对少年,我就知道我已经老了。我在这古园里慢慢地走,再没有什么要着急的事了,稀奇古怪的念头便潮水似的一层层涌来,只不过是毫无用处的乐趣。也可以说是休息,是我给我自己这忙忙碌碌的一生的一点酬劳。一点酬劳而已。我走过草地,我想,这儿总不能永远是这样的草地吧,那么在总要到来的那一天这儿毕竟要发生什么事呢?我在开花的树木旁伫立片刻,我想,哪朵花结出的种子会成为我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面前的一棵大树呢?我走在断石残阶之间,这些石头曾经在哪一处山脚下沉睡过?它们在被搬运到这儿来的一路上都经历过哪儿呢?再譬如那一对少年,六十年后他们又在哪儿?或者各自在哪儿呢?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之路。
这命定之路包括我现在坐在这儿,窗里窗外满是阳光,我要写这篇叫做小说的东西;包括在那座古园那个下午,那对少年与我相遇了一次,并且还要相遇一次;包括我在遇见他们之后觉得自己已是一个老人;包括就在那时,就在太平洋底的一条大鱼沉睡之时,非洲原野上一头狮子逍遥漫步之时,一些精子和一些卵子正在结合之时,某个天体正在坍塌或正在爆炸之时,我们未来的路已经安顿停当;还包括,在这样的命定之路上人究竟能得到什么--这谁也无法告诉谁,谁都一样,命定得靠自己几十年的经历去识破这件事。(《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
"但那时说不定我们迎面相遇过,"8说。很多年后B故地重游,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冷饮店里,我们俩从午后一直坐到天黑。我说:"这很可能。"他说:"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结果我们就不把它算在内。"我说:"算什么在内?"他说:"你绝对数不清都是哪些事在对一个人的命运起作用。你不觉得生命中有很多神秘的事?"(《钟声》)
3.神秘的直觉体验
在史铁生作品里,不少次写到超验的神秘直觉。
在《记忆与印象》里,他回忆自己刚记事时,有一次哭闹着要去小吃摊,奶奶不依,带他来到一座教堂。那里有很多孩子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给幼小的史铁生以极大的震撼。史铁生说,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了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
还是这一次,不一会儿他又听到了教堂的钟声:
这时候,晚祷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它在哪儿呀,奶奶?""什么,你说什么?""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
"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
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在《钟声》中,写8回忆小时候看到一棵一棵成片成片的向日葵被砍倒时,忽然大哭不止。"为什么?""不知道,"他说,"生命中本来有很多神秘的事。"
类似的描写还很多,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小说三篇·对话练习》中"女人"的神秘直觉。
这篇小说写一对夫妻--男的是舞蹈学校表演系的教师--在一起讨论招生的事。天已经黑了,女的不让开灯,她愿意让光线一点点儿暗下去。远处的天边还有一点光亮,这光亮走过海,走过山,走过空地,走到他们屋里,彼此看见对方,女的对此感到很奇怪;对世界上本来没有你也没有我后来竟然有了你也有了我感到奇怪;对这时候看你是一个样儿,另一个时候看你又是另一个样儿感到奇怪。屋里静悄悄的,但女人却老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总感到快要出点什么事了,没有任何原因,只是因为最近一直太顺利了,总感到这不大可能。但一会儿又觉得没事了,觉得不会出什么事了。
天黑下来了,谁也看不见谁。但女的敏感地闻到了周围的气味。她说,你看不见可你闻得到,你数不清这都是什么气味聚合成的气味。然后女的又听到了天黑下去的时候的"安静的声音"。她说,你说不清这里面有多少种声音。这里面有一切声音。你很少能听到世界上的所有声音。
"女人"的这些感觉都有些神秘,她自己无法理解也无法解释。她说除非你自己感觉到了,否则别人就无法告诉你,你也无法告诉别人。但如果我们联系这些感觉所由产生的背景,似乎就可以隐约感受到她神秘的直觉里所蕴涵的复杂内容。
当时的背景是表演系在招生,初试的九个人中最后只能留下七个,其中五个已经被决定了,剩下的四个中必须刷掉两个。一般人往往认为被刷掉的两个注定是倒霉,但男的认为不一定,也许没被录取的倒是一辈子轻轻松松自自由由,没那么多奢望,反倒是一件好事。所以谁也说不准哪两个倒霉哪两个幸运。还有,现在这四个里头有三个女的一个男的。假如录取了两个女的,那样就很可能是拆散了一对好夫妻,但也可能相反,结果会在另外的时问和地点成全了一对好夫妻。假如录取了一个女的一个男的,他们就有可能恋爱结婚,如果男的不怎么样,女的一生就可能很痛苦。如果那个女的没被录取,她可能就永远没有机会认识那个男的,她可能会在另一个地方认识另一个男的,可能一生很幸福,这一切都说不准。总之,那四个考生,被不被录取,你都弄不清意味着什么。录取不录取,之后都有无数种可能。但录取与不录取,结果肯定不一样。
这里讨论的是招生,但女的认为其实这是在分配那几个孩子的命运,上帝借招生之机在给那几个孩子分配命运。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分到的是什么,分到了,也还是不知道自己分到的是什么。他们以为是什么,实际上多半正相反。而教师选学生往往凭感觉,过一会儿发现这是错觉,于是就换了另一个,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一回不是错觉呢?可他们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就各有各的角色各有各的前程了。更有趣的是,决定了我的那个人当初也是这样被别人决定的,被我决定的那个人将来再去决定别人,以此类推,就像多米诺骨牌,人的命运在人际关系的永恒链条中,永远这样相互纠缠相互作用。如此看来,人的命运有时候真的神秘莫测,到头来你找不出任何严肃的理由,只能归为上帝的喜欢,可你不知道上帝喜欢的含义是什么,你怎么也不知道。所以,那男的说,在命运的迷宫里,"人就像个瞎子"。
"女人"的直觉非常敏感:她的生理感官闻到了数不清的气味聚合而成的气味,听到了说不清多少种声音汇合成的声音;她的心灵感觉悟到了说不清多少种偶然因素在决定着这几个考生的命运。她感到非常非常微妙,其中无限因素中任何一个稍微一变,这几个(而不是一个)孩子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而且就此同时也决定了他们的子孙后代命运的不同起点不同走向。她在这里看到了上帝的真面目,看到了造物主的神奇和伟大,看到了人的命运的神秘莫测。她连大气都不敢出,惟恐一口气吹散了吹乱了别人的命运,--她负不起这个责任。面对造物幕后人生命运的真相,她感到惊心动魄,感到惶惑和不安。这种惶惑和不安既包括对他人,也包括对自己。当然,她惶惑不安的原因是我们理性分析出来的,而她自己,则是一种道地的直觉,一种神秘的直觉。
4.神秘的自然律动
《圣经》上讲,上帝在六天中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类,第七天开始休息,从此,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比神奇的生命力量充溢于宇宙万物之中,世界开始按自身规律自由和谐的独立运转。日出日落,春夏秋冬,日夜流转,生生不息。
对于这种神奇的生命力量,史铁生感受敏锐并常在作品中有精彩的描绘,如"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寒塞率搴塞寨率率片刻不息"。"老树轰轰烈烈地生长,野草终日欢唱"。(《我之舞》)如此等等。而描述得比较集中的当属《礼拜日》中关于鹿群(族)一年四季生命流转的过程。
在冬天的末尾,鹿群结队北上,千里迢迢日夜兼程,它们要涉过冰河赶往栖息地。太阳的角度变了一下,它们感觉到了。鹿群顾不得巨浪和浮冰的冲击,一个个跳入冰河,在河那边,有整整一个夏天的好梦。它们游泳的姿态优美而善良,又心焦又认命。哪怕有被巨浪和浮冰撞死,也在所不惜。夏日的长昼为荒原提供了充足的阳光,上千种植物纵横挥洒把天底下的地方全部变成绿色,上千种野花怒放。公鹿已逐渐发育成熟,"它们有一种预感:冥冥中有种神秘的东西将要降临;搅扰得它们又焦躁又兴奋。这东西是什么,还不知道。它们一有工夫就在带刺的矮树丛上磨砺自己的双角,也是听凭了冥冥中神秘的指使。母鹿们悄悄观察着公鹿的举动,安详地等待着某一天的到来"。半山腰上,狼群伴随鹿群也在发育成长。老狼转动着耳朵养精蓄锐,对周围发生的事了如指掌。秋天,当荒原变成黄色的时候,公鹿"一夜之间感悟了冥冥中神秘的安排",一遍遍唱起情歌,展开角斗,胜利者将日赐其精月赐其华全部奉献给母鹿,奉献给后世子孙,然后迅速衰老。当寒冷到来鹿群再次迁徙之时,狼的日子来了,老狼指挥年轻的狼向鹿群发起猛烈的攻击。老鹿机智地把狼群引开,然后悲壮地战死。鹰群在天上盘旋,迎接老鹿的灵魂安然归去。"而在地上,大雪覆盖荒原,老狼也走到了尽头。鹰群在高处向它炫耀新鲜的精力,在窥测它的行踪,并将赞美它所选择的墓地。老狼也要追寻着老鹿而去了。无论是谁,包括这些正在高傲地飞旋着的鹰,早晚都要离去。不久将再来,在以往走过的路上重新开始展现和领悟生命"。"而在家中,古老的大落地钟旁,菊花白色的花瓣散落一地,在根部保存起生机"。"而在山里,在山下开阔的坡地上,在林间,在沼泽,在河的源头,在遥远的不为人知的地方,种了埋进冻土,为了无尽无休的以往继续下去成为无尽无休的未来。花开花落,花落花开,悠悠万古时光。"
平心而论,《礼拜日》的文字并不好读,然而关于鹿群的描写却非常精彩,诗意盎然,充满玄机。字里行问让人强烈感受到鹿群背后,不,是万物背后确有"神"在。这个神不是别的,而是蕴藏于万物之中的生机,是生生不息、大化流行、奇妙莫测的生命本身及其过程。中国古人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易传》),意思是说,所谓神,指的就是万物存在的无比奇妙。这种奇妙可感知而不可言传。史铁生用艺术形象加以暗示,让读者真切感悟到神即万物之妙、生命之美,神即万物,万物皆神。
二、神秘来自"无底深渊"
神,神秘,神秘主义,在我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往往与封建迷信、与唯心主义画等号,因而被视为贬义词。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无知,起码是一种褊狭之见。对于"神",既可以作唯心主义的理解,也可以作唯物主义的理解。唯心主义者理解的"神",是一种人格神,它具有独立意志,高居苍穹,俯视下界,掌管人间吉凶祸福,操持生杀予夺大权,是万事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人类谁也不敢违拗它的意志,必须俯首帖耳地膜拜、祭祀、祈祷,听凭它的指挥和安排。这就是信徒们心中的上帝、菩萨和老百姓心中的老天爷之类。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迷信。
对"神"的唯物主义理解是,神是无限的宇宙生命;神是万物奇妙莫测的生命进程、奥秘和美;神是宇宙的别名;神是生命的最高理想。由此引申出来的"神秘"则应该解释为宇宙存在的本然方式;有限时空中的人直观无限的宇宙秘密时必然产生的认识局限和心理感觉;人对宇宙生命进程的诗意惊奇。顺理成章,接下来"神秘主义"可以解释为"认为宇宙的终极意义非人的理智所能把握而只能以直观的方式来加以感悟的思想;是人神和谐的精神信仰"。
根据以上的理解,我们可以说神秘主义有两种:有神论的神秘主义和无神论的神秘主义。表现在文艺作品中,有神论的神秘主义者真诚地相信神鬼存在并且能主宰或干预人间的日常生活,相信神鬼世界与人间世界有无形的相对应的联系,因而在作品中大量描写神鬼灵异的故事,大肆渲染神鬼灵异的超验能力。文学史上"志怪""志异""神魔"之类的小说大体应归为此类。那么史铁生作品中的神秘主义应该怎么理解呢?笔者认为,很明显应归为无神论的神秘主义。作为一个现代作家,他当然不相信神鬼世界的存在,不相信天堂地狱神鬼灵异之类,因而他笔下的神秘主义与迷信无关。那么他的神秘主义来自哪里呢?笔者认为,来自他看问题的基本视点,即来自终极,来自"无底深渊"。在本书第一章里,我们已经分析过史铁生观察、分析问题的基本视点--终极。所谓终极,即世界的最后本源,即宇宙本体,用史铁生的话说即"上帝"、"天界"、"宇宙大结构"、"自然之神"、"一切存在之全"、"苍天"、"生命存在的大背景"、"神界"、"神秘的大自然"、"大化"等等。在这一视点下,他无论看什么都与宏大深远的宇宙本体发生联系,都立刻进入玄思冥想,从中体会到深邃幽远的神秘意味。这种意味来自对象的无限复杂,来自与已"出场"的事物(现象)相联系的"未出场"的无限,即"无底深渊"。"无底深渊"不是抽象的本质,而是存在的真相,它本身也是现象,对它无法总结无法概括无法表述,只能通过直觉把握。它的内涵无法穷尽,人的智慧永远探不到底(因为它"无底"),只能直观它,却不能把握它、控制它,所以人对它永远感到神秘。史铁生对此深有体会。读史铁生的作品,常常感到进入"写作之夜"的他已不是世间的"人",而是天界的"神",他的整个心灵已悄然隐人大化,在与上帝进行倾心的交流,整个世界在他的心里既是透明的又是不可言喻的,他体会到什么是"天人合一"或"万象一体",他彻悟了我们处身于其中的世界的无穷奥秘无比神秘。这种体验让他激动、兴奋、愉悦,他把这种体验表现于作品中,就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浓重的神秘主义意味。
三、神秘主义与艺术的关系
神秘主义是关于宇宙本质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其基本内容和思想特征大体是:坚信世界的本质和意义超乎人的思考和言说的能力之外,而这个不可思议的本质和意义又是人类思想和生存必不可少的对象和内容;神秘主义追求对宇宙本体的直接领悟,追求与宇宙本体(神)的彻底融合,其实现途径是依靠人的直觉,其心理作用是让人在纷纭混乱的世界中获得精神平静,借助于自我反省,彻悟宇宙的奥秘。
神秘主义是人类最早的哲学活动,具体表现为先民对气象万千、威力无比的大自然的无限敬畏与崇拜,表现为人类对生死存亡、四季轮回等自然现象的本质的最初思考。从神秘主义的起源可知,它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存在的无限奥秘与人类智力的可怜和有限之间的尖锐对立。由于这一对立永远存在,所以,神秘主义思想源远流长,与人类文明相生相伴,永远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一元。迄止近代,科学发达,人类对宇宙奥秘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但与宇宙的无限相比,仍然极其有限,人类永恒面对的不是可知而是不可知,所以神秘感将永远是人类生命体验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神秘的体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是体验不到它,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
爱因斯坦说得好,神秘感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情感。这句话道出了艺术和科学与神秘主义的深切关系。关于科学与神秘的关系,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大批卓越科学家的科学活动就是证明。一般认为,科学与神秘、与宗教如冰炭水火,势不两立,其实不然。现代科学家普朗克认为,科学和宗教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在每一个善于思索的人的心目中,它们是相互补充的。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在他们的天性中同时也是具有深沉宗教信仰的人。普朗克的观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代表了西方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一大批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的思想。那么他们心目中的所谓上帝和宗教信仰是什么呢?当然不是教会所信奉的上帝,也不是尘世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神,而是庄严、永恒的宇宙秩序和自然规律,他们的宗教感主要就是发自内心对宇宙奇伟结构的赞美和敬畏;他们的宗教信仰就是笃信宇宙万古不变的井然秩序,赞叹自然结构的"美、对称性与和谐"。正是这种对宇宙神秘的赞美和敬畏,吸引并推动着他们不懈地探索宇宙的秘密。神秘感是他们从事科学活动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那么艺术与神秘有什么关系呢?整个一部文艺发展史证明,文学艺术与"神秘"同样有着源远流长的内在精神联系。这里我们不打算展开论述,只是举例性地列出几个文艺名人与"神秘"的关系。
音乐家贝多芬的艺术精神深沉、博大,原因很多,其中不能忽视的是,得益于对"神秘"的感悟与热爱:"在大自然产物的环境之中,我希望一坐几个小时,我的感官饱尝着大自然所孕育和繁殖的儿女们的景色。晚问,当我惊奇地静观太空,见那辉煌的众星在它们的轨道上不断运转,这时候我的心灵上升,越过星座千万里,直上升到万古的泉源,从那里,天地万物涌流出来,从那里,新的宇宙万象将要永远涌流。"
雕塑家罗丹的艺术世界总让人感到其中的高远、无限与灵魂的深度,这与他自己的艺术理念和艺术追求直接有关。罗丹认为,"神秘"是好的艺术品的一种基本品格。他说:"神秘好像空气一样,卓越的艺术品好像浴在其中。"那么,艺术的神秘性是怎么产生的呢?罗丹的解释是:"这些卓越的作品表达了天才作家在'自然'面前的感受。这些作品是用了人的头脑在'自然'中所能发现的光明和美来表达'自然'的,但也必然要碰到包围着极其渺小的可知世界的那广漠无垠的'不可知';因为我们在世问所能感到的和所能理解的,仅仅是事物的一端,而事物只能够借此一端,才呈现在我们面前,影响我们的官能和心灵。至于其他一切,则伸入到无穷的黑暗中;甚至就在我们身边,隐藏着万千事物,因为知觉这些事物的机能我们并不具备。"罗丹的这段解释我们似曾相识。他说艺术是以"极其渺小的可知世界"暗示"广漠无垠的'不可知"',是用"事物的一端"暗示"无穷黑暗中的万千事物",这其实就是现代哲学中所讲的以有限的"出场"的事物暗示"未出场"的无限事物,即"无底深渊"。而这,也就是神秘的渊源。所以罗丹本人在创作时,心中总有那个"无穷的黑暗",在他的一切雕塑中总是心灵不顾肉体的沉重和卑怯,向着梦幻飞跃。他向葛赛尔说,当你看了我的作品觉察出我的灵魂向往着无边的真理,向往着自由的也许是虚幻的王国,使我感动的就是这种神秘。
文学家歌德,一生对神秘的事物无限着迷,他曾在自传里说,我一生中经常出现被神秘的现象所吸引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人往往便逐渐开始相信了一种更高的影响,相信某种魔力;人们对它充满了崇拜,但却不敢擅自进一步去解释它。
浪漫主义的旗手维克多·雨果在一首诗里写道:"我们从来只见事物的一面,/另一面是沉浸在可怕的神秘的黑夜里。人类受到的是果而不知道什么是因:/所见的一切是短促、徒劳与疾逝。"
英国作家毛姆,在一篇《上帝与神秘主义》的文章里说:"我仔细想想日月星辰之间无比遥远的距离,以及光从那些星球到达我们这里所需的无比悠长的时间,不禁肃然生畏。星云的无法想象的广大无边使我瞠目结舌。是什么引起了最初创造天地的行动的呢?是什么破坏了宇宙的绝对平衡呢?我似乎不可避免地相信起造物主的概念来,因为除了一个全能的神,有什么能够创造出这个寥廓广大、无边无际的宇宙呢?"
德国浪漫派著名诗人诺瓦利斯将诗与神秘直接相联系,并且赋予诗以宇宙本体的地位:"诗之感通于神秘之感,皆精微秘密,洞鉴深隐,知不可知者,见不可见者,觉不可觉者。如宗教之能通神格天,发而为先知预言也。"
卡莱尔的话更是高标独举,一语中的:"诗人的基本特性,就在于他发现现实中一切事物的神秘性和无限性的那种天才。借助自己的作品,诗人向人们呈现出神圣之物和她的象征。"美国伟大诗人瓦尔特·惠特曼,以诗意神秘主义的现代观念创作了给世界文坛带来震撼的《草叶集》。其核心意象"草叶",是宇宙间最平凡、最伟大的生命的象征,它是"神的手巾",宣告着宇宙的神秘,它是"坟墓未经修剪的美丽的头发",死亡像生命一样必要,也像生命一样美好。诗人借"草叶"表达了超越个体生存的对宇宙间浩荡不息的生命洪流的彻底信仰和神秘信念。《草叶集》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神秘的宇宙生命的存在。
好了,如此罗列下去将没完没了。总之,纵观人类文学史、艺术史可以发现,一切伟大的杰作,总包含某种不可解的神秘成分,而作品之所以伟大(有永久魅力),往往也与其有某种神秘因素有关。这也不难理解。艺术与科学、哲学一样,是探索外在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的,而这里蕴含着无穷的未知,无穷的未知其实就是存在的本真之相,也就是上帝的本来面目,所以只要稍稍深入世界的深层,就会发现这个无穷的未知,就会与上帝照面,就会感受到神秘。神秘的不是世界,而是我们对世界的感受。神秘诞生于人类对宇宙、对人生的终极追问之中。只要有这种追问,就会感受到神秘,神秘与人同在,与人的精神生活同在。
神秘感不但是艺术产生的源,而且也是宗教产生之源,就这一意义来说,艺术与宗教有相通之处。因此,正像爱因斯坦宣称自己有宗教感一样,一些杰出的艺术家也常常宣称自己有宗教感,或者感到要做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具有宗教感。例如罗丹,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是人类之中最信仰宗教的,如果宗教不存在的话,他要创造出一种宗教来。但也正如爱因斯坦说自己的宗教是宇宙宗教一样,罗丹所谓的宗教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宗教(经文、仪式、信条),而是"对世界上一切未曾解释的,而且毫无疑问不能解释的事物的感情;是维护宇宙法则,保存万物的不可知的力量的崇拜;是对自然中我们的官能不能感觉到的,我们的肉眼甚至灵眼无法得见的广泛事物的疑惑;又是我们的心灵的飞跃,向着无限,永恒,向着知识与无尽的爱"。
四、神秘主义的意义
在简要考察了神秘主义与艺术的关系之后,让我们再回到史铁生作品中的神秘意味中来。当我们仅仅把史铁生放在中国当代文学背景下来看的话,会让人感到史铁生的面向上帝的沉思是孤立的文化现象,仅仅与他个人之不幸遭遇有关;但是当我们把他放到人类文艺发展史的背景下来看的话,就会感到他的思考其实与前人是一脉相承的,他只是思考着前人思考,重复着前人的思考。但这决不意味着无意义,正如史铁生所说,我只有思考了前人的思考,前人的思考对我来说才存在,否则等于不存在。你要是对那些古老的问题不重新思考,便不会懂得古人的思考到底是什么。问题是古老的,思考应该是崭新的。
史铁生创作中体现出来的神秘主义思想,在当今文化背景下意义是独特而深远的。这是因为,首先,无神论的神秘主义在中国近现代思想领域失落已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现代我们更多地关心的是政治革命,经济发展,征服自然,--这当然是绝对正确十分必要的。但久而久之,过于注重实用、实际(中国文化中本来就有悠久的重实用的传统)的结果,容易导致眼光短浅,缺乏真正的灵魂生活,因此没有敬畏之心,不相信有任何神圣的东西,没有绝对命令意义上的自律,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活,至少是精神生活缺乏应有的深度。在这种情况下讨论神秘主义,思考一下"上帝","神",哪怕是稍稍增加一点对神圣的敬畏之心,也会让精神生活多一点必要的深度,多一点必要的自律意识,也会对民族心灵的丰富,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多一点帮助。
其次,有助于我们审美视域的开拓。有学者指出,"美感"本质上也就是一种"生命感",是主体生命在审美情境中得到充实、内在生命力被激发而产生的一种精神的愉悦。因而,美感必然地同神秘感相伴随,因为它事实上也就是一种对生命奥秘的体验和关注。这种奥秘以问题的方式存在着,如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人生命运的追问,对灵魂生活的追问等等。而这些问题都是神秘不可言说的,所以神秘与人的生命同在。美感体验作为一种生命的自我意识,总是要在对命运的叩问中去参悟生命之谜。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成为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中心,便在于艺术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无论是一首诗、一幅画还是一首乐曲,命运感无所不在,伴随着它的是"神秘"。因此有理由认为,"只有在神秘感中,我们才进入到无限的生命之中,触及生命的奥秘;而让我们在体验中同这种生命奥秘狭路相逢,这便是通常称之为'审美活动'的意识现象的'是'以及其意义"。在我国现当代作家中,将生命的神秘感与美联系在一起并发挥到极致的,笔者认为,当推史铁生。我们在史铁生作品中,充分看到了命运的神秘,他带我们直接与上帝对话,精神上感到了极大愉悦,一种其它任何肤浅的快乐所不能取代的愉悦。
再者,有助于精神家园的寻找。近些年来,整个世界范围内,重建精神家园的呼声不绝于耳。那么,如何重建?精神家园在喔IlJL?都有哪些因素?经过不懈的探索人们发现,精神家园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精神世界,在这多元之中,神秘主义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一元。神秘主义是一种独特的即诗意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在这种目光中,世界以无限的伟大、神奇、完美出现于人面前,人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对无限的神秘,人应当赞美它,敬畏它,护持它,而不是相反。总之,神秘主义思想在引导人类摆脱小我纠缠、追求与宇宙大我相合一的生命境界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