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电影中同性恋是这样被描写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07:30
“我看到了被刻意隐瞒的事情”
有人说,要搞清“同性恋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除非“异性恋是怎么来的”也要搞搞清楚。
《断背山》收获一大堆奥斯卡提名前几天,复旦大学和耶鲁大学在上海最热闹的南京路。旁的一家酒店里开了3天关于同性恋“性·政策与法”的研讨会。会议上出现了不少来自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和复旦、北大的著名学者。法律学者贺卫方说,这次会议对中国和他的人生而言,都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让他看到了“以前在世界中被刻意隐瞒的事情”。贺教授的同行,中国政法大学学者蔡定剑则坦白地说,在参加会议之前,他“对同性恋一无所知,跟社会的认识是一样的,比较妖魔化的观点”。随后,蔡教授提出了他的疑问:到底是怎么产生同性恋?
“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些人认为不重要,我认为非常重要,因为社会常态婚姻的人会问这个问题”,蔡定剑说,“应该说(清楚)同性恋是自然的,还是变异的,变异又是自然的还是社会变异造成的。”   蔡定剑的话显然激起了座中的反弹,一位发言者说,要搞清“同性恋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除非“异性恋是怎么来的”也要搞搞清楚。而蔡定剑也针锋相对地说,要求解释异性恋的来源是同性恋者的“鸵鸟心态”。“一个社会多数人的行为,为社会规则。如果是少数人的行为要使社会规则认同的话,就需要解释……异性恋行为规则不需要解释。”
研讨会和《断背山》似乎是两码事。赫赫有名的大法官、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在会上都在敦促同行发言要守时,根本没有提及美国大众文化的盛事。除了一位发言者把自己MSN的名字改写成了“李安和《断背山》是奥斯卡的大热门”外,如果要说两者有什么关系的话,只有以《Gay Newyork 1890-1940》一书获得美国历史学会最高奖项的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家常希在回顾美国社会对同性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态度时说,“到(19)60年代的初期的时候,同性恋者的状况似乎不容乐观。当时普遍认为他们是破坏社会秩序和威胁社会团结的人。”常希说的这个不妙的年代,就是《断背山》的牛仔们在荒山野岭情焰高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