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传统,强调积淀——“新课标”高考阅读选考题目例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17:59
发扬传统,强调积淀
——“新课标”高考阅读选考题目例析㈠
“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承续并发展语文高考的传统,而在对人文积淀的考查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
2009年,有广东、海南、宁夏、辽宁、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福建、天津,十省市实施了“新课标”高考;2010年,将有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五省市进入“新课标”高考的行列。
新课改高考语文试题在继承传统高考语文试题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突出的变化是,阅读文本和题目包容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厚。对语文教学和语文备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教师和考生的更高要求,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传统高考语文试题在阅读领域的思维意识与基本方式仍然要遵循。那就是:“动态·比较·判断”的思辨原则;关注句号,改“字读”为“句读”,实现句与句、词与词的比较,剔除次要信息,聚焦重要信息的运作方式;调动思想感情的积淀,展开深层思维,对重要信息进行转化加工的自觉意识。同时,“新课改”语文试题,要求考生顺应阅读题目的发展,从根本上充实自己的人文内涵积淀。
“新课标”《考纲》有两点变化:
一、设置了“探究能力层级(F级)”: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二、设置“选考”内容: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 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选考内容”及“相应层级”如下:
㈠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探究能力层级”考查: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⑵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㈡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探究能力层级”考查: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2007年广东试题,需对照原文思考)
[简析]按《新课标大纲》规定,题目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兼顾“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散文的题目叫“泥泞”。“泥泞”包含着特有的“丰富意蕴”。题目出在“最后一段”的关键语句上,两句话的核心词语都是“泥泞”,确切地体现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探究要求。这需要通过对全文的解读获得理解。
解读的关键是把握文本的重要信息。散文开始就提出“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雪因为寒冷而呈现着“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又因为春风,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这引发出作者对“雪”的多重感受:“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这里谈的是自然现象,却也蕴含着谕示社会的意味——这是一个角度。
果然,散文接下来直接切入社会,写社会中的“泥泞”,感受别有意蕴。回忆家乡“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充满意趣,作者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联想俄罗斯“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也“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并由“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至此,“泥泞”作为艰难、困苦、阻碍、屈辱、苦难的意象,得到含蓄而鲜明揭示。卒章明志,散文结尾点明泥泞“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它是举世无双的”。这篇散文有着强烈的宏观、微观的多层现实意义。——这是又一个角度。
显然,充分了解散文“形散神聚”规律(具体了解,而不是抽象了解),了解散文“托物抒情”特征(具体了解,而不是抽象了解)的学生,关注、思考、感悟社会现实生活的学生,将有着明显的“理解”优势。
评分答案:作者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是人们不会有意在前进的道路上制造困难和阻碍。而提出“我们是否渴望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是说过惯出平淡的生活需要有些艰难困苦来提醒自己,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脚踏实地地去做好工作。
这“评分答案”,显然是顾及考生实际水平、状况,降低到最低水准的答案。
我们将逐次以今年高考题目为例做具体解说。
·
贵安没话说2009-11-13 21:02:58 [举报]
这“评分答案”,显然是顾及考生实际水平、状况,降低到最低水准的答案…………………………是说评分要求不高呢,还是说答案本身低水准?呵呵…………
博主回复:2009-11-13 21:05:46
兼而有之
·
shangguanruruo2009-11-13 23:00:53 [举报]
我回复于此,莫介意.
我肯定内容高于形式,内容之于形式更重要。你说得对,我是 缺乏生活体验,缺乏对生活的认识,暂时亦难以写出那些非常犀利辛辣的文章,比较浅。但内容要通过形式、手法等体现,花点心思谋篇布局也是有必要的。
我认真读过一些优秀的名家和高考文章,读过很多文体。也仔细分析过他们的构思到写作的思路。
觉得有些问题要注意,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首先立意,明确自己要写什么,即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一点挺重要的,它是一个指挥棒。
其次,明确自己要谈哪几方面的问题,从哪些角度来谈,最好花1——2分钟拟出相关内容。
还有,文章的结构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好的框架使自己的文章不松散,下笔时有条不紊。
然后,就是手法的问题.确实有一些技巧和方法,可我喜欢自己总结,而非照搬别人的方法技巧.谈起来就多了,这点以后再说.
上述实不成体例.只是泛泛谈.诚如你所言,内容第一位,内容高于形式.这会字,我还无奈得很,确实急不得.咱们尚须努力,"革命尚未成功"啊.
博主回复:2009-11-13 23:05:33
考场文章不是以名家标准来看待的。
高考优秀作文,有些是伪造,有些是修改的。
你的作文,只要自然去写,就没有问题。
发扬传统,强调积淀
——“新课标”高考阅读选考题目例析㈡
【例2·2007年新课标海宁卷·现代文阅读·18】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
[简析]题目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兼顾“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孺子牛”最早出自《左传·哀公六年》,鲁迅《自嘲》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同学们都很熟悉,高中语文课文《琐忆》明确了“孺子牛”的含义:青年人。题目所问“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指的就是叶圣陶对年轻人的宽广的胸怀,宽容的态度和诚挚的爱护。
至于探究传记中写了“哪一方面”?就需要关注文章各段要点,斟酌取舍了。
第一段写叶圣陶“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题目是宽松的,兴趣是浓厚的,讨论是热烈的,指导是细致的,方式是启发的,要求是严格的。——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段至第四段写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密切交往和深厚感情,应不属于“襟怀孺子牛”的范畴。
第五段写叶圣陶“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这“年轻一代”受到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这一段还写了叶圣陶对年轻编辑的态度,他“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欣然采纳”、“热诚支持”、“及时提醒”、“予以纠正”,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这里有另两个方面。
对第一段和第五段涉及的三个方面归纳、整理,形成答案。
参考答案:三个方面: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例3·2008年新课标宁海卷·现代文阅读·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简析]题目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兼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道题目的阅读文本是欧·亨利的小说《二十年以后》。题目给出了四种看法——鲍勃值得同情,鲍勃罪有应得,吉米忠于职守,吉米背叛友谊。无论对哪种看法做出“认同”,都需要讲出根据,这就要求聚焦于小说的重要信息,并加工、转化。这一聚焦、加工、转化的过程,就是“新课标”、“新课标大纲”反映在这道题目中的“探究”要求。
参考答案:①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②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③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④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当然,我们的“探究”可以超越“参考答案”。例如第④点“吉米背叛了友谊”,只归结到“因为他抓捕了朋友”,显然很不到位。
吉米在“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的时候,在纽约的这条街上巡逻,只是来赴二十年前与鲍勃的约会吗?他“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这个时候,真的不知道他要会见的鲍勃就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吗?他一定要接着划火柴的微光,看到男子的伤疤,才认出他是通缉犯吗?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识:吉米在当初看到通缉令时,是应该认出那就是他昔日的朋友鲍勃的。如果“划着火柴点烟”的瞬间微光里一瞥,就能辨认通缉犯;那么,在办公室明亮的灯光下凝望,他怎么会认不出鲍勃的照片呢?这样看来,吉米到纽约的这条街上,是带着逮捕鲍勃,立功受奖的鲜明目的的。“男子脸色苍白”,没有唤醒他一丝友情与恻隐,而老友“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必然使他因确认而狂喜。可是他竟能静静地听完鲍勃的回忆,竟有写了一张虚情假意的便条——老朋友完全被他玩弄掌于中。难怪鲍勃看着便条,不禁“微微颤抖起来”——那不是恐惧,倒应该是心寒吧?
这种“探究”,当然要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要求“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种“探究”的考查尽管只是一种有限考查,却需要考生相当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支撑。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则来源于学科“小语文”和生活“大语文”的源头活水。
发扬传统,强调积淀
——“新课标”高考阅读选考题目例析㈢
“新课标”现代文阅读选做题,突出特征是对同学的人文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同学们的思想更深刻、感情更丰富,有更丰厚的文化、文学、知识的积淀底蕴,对事情、事理、人情、文理更通透。
在回答问题时,要从文章出发,遵循“提取-转化”重要信息的途径,努力做到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无一处遗漏,答案中无一词无根据。在要点完备、确切的基础上,连缀要点要做到逻辑合理、主次分明、言之有序、语言流畅。
【例4·2009年“新课标”辽宁卷·11⑵~⑷】
⑵小说两次写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
[解题简析]
①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确定对应文句。
第一次写到小孩的凉鞋: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
第二次写到小孩的凉鞋:“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啊,那最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但愿他们能来。”
②转化重要信息。
第一次写到小孩的凉鞋:
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省城老贾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有忘记村民,遗璞村缺粮少钱,还需要政府救济。
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救济款项相当菲薄,遗璞村民缺吃少穿,温饱无着,靠菲薄的款项救急。
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对遗璞村民而言,塑料凉鞋很珍贵;虽然质量低下,但村民为此满怀感激、骄傲和荣耀。
第二次写到小孩的凉鞋:
“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遗璞村人把希望寄托在遗璞上,期盼它能带来官员的关注和救济。
“啊,那最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但愿他们能来。”——遗璞村民的生活仍然处在温饱难保的贫困线之下,和几年前没有实质的变化。
③连缀要点,得出答案。
第一次出现,表达了省城老贾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有忘记村民,也表明了遗璞村人很贫穷,得到老贾的救济他们很感激,更觉得骄傲、荣耀;
第二次出现,说明遗璞村人的生活和几年前一样,仍然处在贫困线以下,他们仍然期待得到当官的照顾和接济,而这种希望就寄托在那块遗璞上。
④对照“参考答案”,取长补短,做出修订。
参考答案:
第一次出现,表达了遗璞村人对省城老贾的感激,省城老贾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
第二次出现,说明遗璞村人的生活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几年前一样,孩子有凉鞋穿仍然是他们的一种期待。
⑶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解题简析]
①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确定对应文句;并转化重要信息。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上边凿了四个大字:孕璜遗璞。住在这孕璜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生活环境闭塞,被“遗璞”笼罩。
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观赏,遗璞村的人便祖祖辈辈自豪。——迷信“遗璞”,并以此自豪。
收罢秋,天气转凉了。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丁丁当当在远处破石头。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夜茶。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一喝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辛苦劳动,笑话山外的人。
“城里人没来,一喝这茶就吐了。”“城里人胃嫩。”“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多亏就遗弃了它!”“多亏?”“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眼界狭窄,期待当官的。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那时候,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城来的人,姓贾。就叫起他省城老贾。——纯朴善良,不在意老贾犯错误。
一年后,省城老贾就在县里当了书记,他们才知道那是个当官的人物,遗璞村老少都很骄傲。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去年秋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他照了好多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哩。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遗璞村的人愈是十分地骄傲了。——生活贫困,以与官员有瓜葛为骄傲
“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走了过来。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会儿说:“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了。”“写咱遗璞村了吗?”“写了,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放’, ‘流放’是什么意思?” “就是下放吧。”“‘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山沟沟劳改了一年。”——有和外界联络的愿望,又很隔膜。
“你胡说了,他住在咱这儿,没有背枪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们一样,咱又处处照顾了他,你说他劳改了一年,咱们不是长年在劳改吗?”“蛮儿说报上就这么写的。”“蛮儿一定是看错了。你们婆娘家这臭嘴!”婆娘家便不再言语了,低声骂了一句怀里用牙咬奶的孩子。——纯朴善良,以己度人,不相信老贾说的“劳改”。
男人们喝过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说开了:“咱这块遗璞,真是好石头呢!想想,招来了多少人了?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个了吧?”他们扳指头数数,果然十多个了。“以后还能来吗?”“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啊,那最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但愿他们能来。”“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错误。”“但愿……”——迷信“遗璞”,期盼官员救济,又很善良。
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里,火光一明一灭的。末了打着哈欠,还在说:“真是好石头呢。”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着到水渠工地上去了。——半明半暗,蒙昧迷信。
②连缀要点,得出答案。
遗璞村人环境闭塞,生活贫穷,思想意识被笼罩在遗璞的“光环”之下,迷信“遗璞”,并以此自豪。他们辛苦劳动,无端笑话山外的人;他们眼界狭窄,始终视当官的为大人物,对官员充满莫名的期待,以与之有瓜葛为骄傲。他们纯朴善良,以己度人,不在意别人的政治错误,还不相信别人会说与自己认识不符的话。他们有和外界联络的愿望,但又很隔膜,没有主动精神,处于半明半暗的懵懂状态。
③对照“参考答案”,取长补短,做出修订。
参考答案:
淳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村人还是处处照顾他;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胃嫩;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救济。
⑷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解题简析]
①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确定对应文句。
“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的片段: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着到水渠工地上去了。
②转化重要信息。
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这一夜”好长,遗璞人都在蒙昧的梦中,河滩里的爆炸声惊天动地,惊醒了遗璞人的昏睡。
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遗璞人发现被视为命根子的遗璞被炸掉,会作何感想?会有何举动?
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着到水渠工地上去了——蛮儿等一帮年轻人实干苦干,蒙昧灵魂的石头被用来造福民生。
题目要求“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因此需要结合全篇小说对遗璞、遗璞人和蛮儿的具体描述转化。此处从略。
题目要求就“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看法”需要“理由”支持。“理由”则需要就小说的基本属性和小说的要素去思考、表述。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③连缀要点,得出答案示例。
我认为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首先,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而《遗璞》作为一篇寓言式的小说,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现实生活。在小说中,“遗璞”被塑造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形象、文化象征,集中体现了人们蒙昧守旧,迷信官员,幻想依靠大人物的光临、救济,多少改变生活状况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遗璞”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这种蒙昧的观念,几千年来就是压在人们精神上的大山。在小说结尾,巨石被一群勇敢的年轻人决然炸掉,让读者精神为之一振,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要改变命运,只有靠我们自己,首先要破除精神的桎梏。这不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表达着作者一种美好的愿望,而且有着强烈的启迪现实的意义。
其次,从情节安排上,作者也作了精心的铺垫构思。遗璞村的男人,辛辛苦苦到远处采石,近在河滩的四间房大的巨石却搁置那里,蒙蔽着遗璞人的灵魂,展示着遗璞村的蒙昧。正是蛮子接触外界,带来了外界的信息。这也从多角度映射出遗璞人与外界的隔阂。最后,巨石被炸掉,会引起遗璞村内外怎样的反响?蛮子们的命运又当如何?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丰富的思索空间。
此外,炸掉遗璞也使得人物形象更丰满,环境寓意更宛然。蛮子,之所以叫“蛮”,正反映出这位勇于突破传统的年轻人在保守的村民眼中的性格特征。小说对以蛮子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着墨不多,却在结尾炸石的一声巨响中惊天动地。窒息精神的巨石,用来修建造福民生的水渠,自然环境对社会环境的谕示含蓄而鲜明。
④对照“参考答案”,取长补短,做出修订。
参考答案:
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
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的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
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的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
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观念。
发扬传统,强调积淀
——“新课标”高考阅读选考题目例析㈣
“新课标”现代文阅读选做题,突出特征是对同学的人文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同学们的思想更深刻、感情更丰富,有更丰厚的文化、文学、知识的积淀底蕴,对事情、事理、人情、文理更通透。
在回答问题时,要从文章出发,遵循“提取-转化”重要信息的途径,努力做到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无一处遗漏,答案中无一词无根据。在要点完备、确切的基础上,连缀要点要做到逻辑合理、主次分明、言之有序、语言流畅。
【例5·2009年“新课标”辽宁卷·12⑵~⑷】
⑵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试题简析]
①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确定对应文句;并转化重要信息。
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
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他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而这需要时间。
导致达尔文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
然而,达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结论——他得出进化论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结论。
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
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他赞同但害怕发表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观点,因为这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他把理论哲学含义局限于科学之内,进行温和的革命。
②连缀要点,得出答案。
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有下述原因:他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而这需要时间;另外,他得出进化论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他赞同但害怕发表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观点,因为这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所以他把理论哲学含义局限于科学之内,进行温和的革命。
③对照“参考答案”,取长补短,做出修订。
参考答案:
达尔文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他的理论还需要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加以证明;他发现进化论时才29岁,那时他还没有专业地位,担心发表他的理论回危及自己的前途的事业;他的进化理论实际上就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而这一点会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
⑶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试题简析]
①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确定对应文句;并转化重要信息。
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不仅在于需要充实材料,还在于他对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
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将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②连缀要点,得出答案。
文章中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达尔文的“温和”具体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方面,他长久地拖延自己的工作,充实材料,使进化论理论更加坚实;另一方面,他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把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他不用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与西方传统的宗教观念正面交锋,而希望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以更有效地促进思想自由的“革命”。
③对照“参考答案”,取长补短,做出修订。
参考答案:
达尔文故意拖延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认为当时发表的时机还不成熟;达尔文有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唯物观点的注意,而在当时这是比进化论本身更加异端的思想;达尔文从来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只把自己的工作严格限局在科学研究的框架内。
⑷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试题简析]
①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确定对应文句;并转化重要信息,得出要点依次归类对照:
然而他的工作内涵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物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我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
疑惑?知识?
知识?疑惑?
他的工作内涵
传统的西方思想
达尔文
阿瑟·柯依斯勒
达尔文的唯物论
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
物质中含有特殊性
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
对自然美的赞赏
有数百亿神经元
我们心灵的潜力
在我们的颅骨里
就激发不了敬畏
②连缀要点,得出答案。
㈠疑惑指达尔文对西方传统的宗教唯心主义的怀疑,知识指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作者认为,尽管传统观念有深远的传统和广泛认同的基础,但仍然应该允许达尔文坚持用科学的精神提出质疑,用科学的方式启迪人们的理解力,促进自由的思想。
㈡疑惑指阿瑟·柯依斯勒等人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唯物主义哲学内涵的质疑,知识指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作者认为,无论是坚持唯物主义进化论的达尔文,还是质疑进化论唯物主义内涵阿瑟·柯依斯勒等人,都有坚持自己观点并质疑相反观点的权利。
㈢疑惑指阿瑟·柯依斯勒等人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唯物主义哲学内涵的质疑,也指达尔文对宗教唯心主义的怀疑,知识指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也指阿瑟·柯依斯勒等人坚持的西方传统观念。作者认为,无论是阿瑟·柯依斯勒等人,还是达尔文,都应该坚持的自己观点,都可以怀疑对方的观点。这样世界才会有精神与科学的平衡,从而更和谐,更美好。
③对照“参考答案”,取长补短,做出修订。
参考答案:
观点一:“疑惑”指怀疑和批判精神,“知识”指科学知识。作者认为,既要运用科学知识,又要坚持批判精神,勇于创新。
观点二:“疑惑”指阿瑟·柯依斯勒对达尔文的反对态度,“知识”指体现传统西方思想的知识。作者认为,有进化论,并不妨碍人类在探索世界客观规律、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保持对神应有的敬畏。
观点三:“疑惑”指达尔文对神的怀疑,“知识”指他已发现的进化论。作者认为,虽然有神论在当时仍占统治地位,仍然可以怀疑它;尽管进化论在当时还不为人们普遍赞同,仍然需要坚持。
发扬传统,强调积淀
——“新课标”高考阅读选考题目例析㈤
“新课标”现代文阅读选做题,突出特征是对同学的人文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同学们的思想更深刻、感情更丰富,有更丰厚的文化、文学、知识的积淀底蕴,对事情、事理、人情、文理更通透。
在回答问题时,要从文章出发,遵循“提取-转化”重要信息的途径,努力做到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无一处遗漏,答案中无一词无根据。在要点完备、确切的基础上,连缀要点要做到逻辑合理、主次分明、言之有序、语言流畅。
【例6·2009年“新课标”广东卷·16】
16.文中画线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
[试题简析]
第一问:①中的“它们”指什么?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①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㈠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确定对应文句;并转化重要信息。
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以泥土为核心的与托尔斯泰融为一体的事物。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土地和与托尔斯泰同样劳动、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托尔斯泰身心所依存的事物。
㈡连缀要点,得出答案。
①中的“它们”是指托尔斯泰身心所依存的泥土,与他融为一体的土地和同样劳动、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
㈢对照“参考答案”,取长补短,做出修订。
参考答案:
①“它们”是指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人和事物。
第二问: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
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哗,马的喷嚏,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传来了田野的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出悄然的叹息,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打鱼人令人费解的长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苍茫中费力地辨识着农庄里走来的那黑黢黢的高大汉子,还有他身旁的人:那个孩子、那个妇人。晨雾中,淡淡的光影里闪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②他转过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
㈠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确定对应文句;并转化重要信息。
他转过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托尔斯泰深深植根于俄罗斯大地上农民的生活,深刻地思考并理解俄罗斯普通农民的生活。这是他文学创作的根基。
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哗,马的喷嚏,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传来了田野的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出悄然的叹息——托尔斯泰吸吮并熟悉俄罗斯乡间的自然环境:植物与动物。
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打鱼人令人费解的长叫……——托尔斯泰了解并熟悉俄罗斯乡间的人文环境(劳作与生活)。
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苍茫中费力地辨识着农庄里走来的那黑黢黢的高大汉子,还有他身旁的人:那个孩子、那个妇人。晨雾中,淡淡的光影里闪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托尔斯泰关注并熟悉俄罗斯农民的丰富生活(细节与情感)。
㈡连缀要点,得出答案。
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的寓意是:托尔斯泰吸吮并熟悉俄罗斯乡间的自然环境(植物与动物),了解并熟悉俄罗斯乡间的人文环境(劳作与生活),关注并熟悉俄罗斯农民的丰富生活(细节与情感)——他深深植根于俄罗斯大地上农民的生活,深刻地思考并理解俄罗斯普通农民的生活,这是他文学创作的根基。
㈢对照“参考答案”,取长补短,做出修订。
参考答案:
②“深深的凹痕”的寓意是扎根大地。
·
·
新浪网友2009-11-28 16:07:12 [举报]
王老师 您的阅读理论太好了 但是有时候我们能找到信息区间,只是在转化信息方面做得还不到位,这也是我和同事们的困惑
博主回复:2009-11-28 16:11:56
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积淀作为转化基础的。没有谁可以登峰造极。
充实积淀好比“喂牛”,回答问题好比“剥皮”。牛喂不好,皮当然好不了。功夫在平时。
发扬传统,强调积淀
——“新课标”高考阅读选考题目例析㈥
“新课标”现代文阅读选做题,突出特征是对同学的人文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同学们的思想更深刻、感情更丰富,有更丰厚的文化、文学、知识的积淀底蕴,对事情、事理、人情、文理更通透。
在回答问题时,要从文章出发,遵循“提取-转化”重要信息的途径,努力做到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无一处遗漏,答案中无一词无根据。在要点完备、确切的基础上,连缀要点要做到逻辑合理、主次分明、言之有序、语言流畅。
【例7·2009年“新课标”广东卷·18】
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
[试题简析]
㈠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确定对应文句;并转化重要信息。
“耕作的诗人”是文章标题。“诗歌”是传统认为最富浪漫色彩的文学形式,而托尔斯泰却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扎根于“耕作”的泥土。
文章在第一段: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开门见山,点明托尔斯泰“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从而凸现了他的生活与文学特征。
文章在第二段:
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揭示出在文学创作中有着“关注生活、体察生活”和“脱离生活、背离生活”两条道路。作者反对“房间艺术”的虚假;赞同“耕作诗人”托尔斯泰所代表的真实,认为这是唯一可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以上两段文字提示我们,作者心目中的“耕作的诗人”托尔斯泰是与“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意识和思想的人”截然不同、鲜明对立的。
在第三、四段文字介绍托尔斯泰作为“耕作的诗人”的具体内容之后,第五段里又作了进一层对比:
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和喜悦。今天,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阐释托尔斯泰坚持的文学道路对现实的警示和启示,在对比中,揭示出现实中一些写作者将日常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的致命错误和深远危害。
作者在描述了托尔斯泰“踩出深深的凹痕”的“耕作”经历之后,结束时着力写出这位“耕作的诗人”“令人难忘”的结局:
他的去世也令人难忘。那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深夜,老人乘一辆马车,抛却了自己的庄园,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那片土地上去,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了一个乡间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车站上,一个伟大的生命临近了最后一刻。
这一刻向我们诠释了诗人的一生。——托尔斯泰最终永久埋葬在朴素林间的泥土中。高度赞扬托尔斯泰永远不离泥土,眷恋耕作,并以此为文学根本的创造精神。
㈡连缀要点,得出答案。
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图:
①点明托尔斯泰“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从而正凸现了他的生活态度与文学特征。高度赞扬托尔斯泰永远不离泥土,眷恋耕作,并以此为文学根本的创造精神。
②揭示出在文学创作中有着“关注生活、体察生活”和“脱离生活、背离生活”两种观念、两条道路。作者反对虚假的“房间艺术”;赞同“耕作诗人”托尔斯泰所代表的真实与真诚,认为这是文学创作成功的必由之路。
③阐释托尔斯泰坚持的文学道路对现实的警示和启示,在对比中,揭示出现实中一些写作者将日常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的致命错误和深远危害。
㈢对照“参考答案”,取长补短,做出修订。
参考答案:
①“耕作的诗人”是对托尔斯泰创作与人生的概括与评价,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与认同。
②表达了作者扎根大地、融入人民的创作观念和人生态度。
③表达了对其他作家的批评以及对当今中国文坛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