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阿诗玛(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45:04
永远的阿诗玛(组图)(2009-09-08 08:09:08) 标签:文化 分类:图片·资料
永远的阿诗玛
杨丽坤,彝族。她有兄弟姐妹十一个,排行第九,人们都叫她“小九儿”。
1942年4月27日,出生于云南普洱磨黑镇。1954年调云南省歌舞团工作(独舞演员)。1958年,出演《五朵金花》。1964年,出演《阿诗玛》。在“文化大革命 ”中遭迫害患精神分裂症,从此息影。
周恩来总理在庆祝新片展览月的招待会上为《五朵金花》的公映拉开了序幕,总理说;“我们的电影已经开始创作一种能反映伟大时代的新风格……一种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新风格。”
1960年,《五朵金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的18部献礼片的压轴之作,在全国隆重放映,引起了巨大轰动。同年,在埃及开罗举办的第二届亚非国际电影节上,王家乙凭借《五朵金花》获得了“最佳导演银鹰奖”,杨丽坤荣获了“最佳女演员银鹰奖”,埃及总统纳塞尔点名请杨丽坤前往埃及领取大奖。自此,《五朵金花》先后输往46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创下了当世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最高纪录。
杨丽坤一生只演过《阿诗玛》和《五朵金花》两部电影,却在中国亿万观众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两部电影获奖无数,给她带来莫大的荣誉,也造成她一生的悲剧。文革中,这部片子被康生宣布为"宣扬爱情至上"的"毒草"遭批判。杨丽坤被说成是修正主义文艺的"黑苗子",反对毛主席文艺路线的"黑线人物"。受到残酷的迫害。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精神失常.
1970年,杨丽坤因为受到迫害导致精神分裂症,住进了云南省长坡医院,这一年她28岁。此时的杨丽坤已经拥有巨大的声誉,但是,在以后的三十年,她没能走出那个噩梦,也没能再演电影。1974年5月25日,杨丽坤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唐琰、唐韬。 1978年,平反. 杨丽坤调往上海电影制片厂与分别多年的丈夫、儿子团聚。 1997年,杨丽坤患脑溢血。
1978年,《人民日报》刊登陈荒煤的文章《阿诗玛,你在哪里?》。之后《解放日报》《文汇报》又登载了张曙,汪习麟的文章《阿诗玛就在我们身边》,杨丽坤再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1978年,在上级的指示和干预下,杨丽坤调往上海电影制片厂与分别多年的丈夫、儿子团聚。
1982年,《阿诗玛》在西班牙北部城市桑坦德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音乐舞蹈节上获得最佳舞蹈片奖。
在杨丽坤的后半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两个孩子不断成长,看着丈夫工作。
1997年,杨丽坤脑溢血出院后,唐凤楼将办公用具搬回家中,在她病榻前工作。她最爱做的事就是坐在一旁深情地注视着丈夫,看他工作给了她生活中最大的满足。有时,她也会满怀遗憾地说:“唐凤楼,要是我没病,应该好好照顾你。”
2000年7月21日18时30分,保姆喂她喝汤时发现她的神情异样。脸庞涨得通红,19时15分,未及救护人员赶到,“阿诗玛”去世了。享年58岁。
2000年8月5日下午3点,上海各界在龙华殡仪馆举行追悼会。送别无数影迷心中永远的“阿诗玛”。
2001年1月15日,杨丽坤的一半骨灰被送回云南安葬在昆明金宝山艺术园林,阔别故乡20余年的“阿诗玛”重新踏上了云南这片热土,云南的女儿杨丽坤终于回乡了。当天,云南各界群众万人泣别“阿诗玛”,场面相当感人。
至此,这位命运多舛的演员,结束了她坎坷崎岖,大喜又大悲的一生,永远闭上了她那双美丽的双眼。将无尽的遗憾和回忆留给了喜爱她,关切她的人们。

十三岁时的杨丽坤

杨丽坤旧照

杨丽坤旧照


杨丽坤与朋友合影

1960年,杨丽坤在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上

病中的杨丽坤


杨丽坤剧照

杨丽坤剧照

杨丽坤剧照

杨丽坤剧照

杨丽坤剧照

杨丽坤剧照

杨丽坤剧照


杨丽坤在昆明的墓地
杨丽坤作品:
《五朵金花》彩色故事片。国庆献礼片1959年
《阿诗玛》彩色故事片。音乐舞蹈片1964年
《春江花月夜》 云南省歌舞团 阿诗玛独舞
《椰林怒火》 云南省歌舞团领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