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让我们记住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13:58
我们即将告别“十一五”,迈进“十二五”的门槛。
刚刚过去的5年,我们遭受并抵御了国际金融风暴的严峻挑战,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隆重纪念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
波谲云诡,跌宕起伏,艰苦卓绝,而又成就斐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5年。它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憧憬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根据执政党的这一建议,2006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
“十一五”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由于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期,“十一五”规划自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规划的编制阶段,即吸引了公众的热情参与。据新华社报道,仅环境规划就有412万人建言献策。规划正式出台后,人们更是对其给以高度评价并寄予厚望。
作为中央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十一五”首次以“规划”取代沿用了半个世纪的“计划”二字,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主线。“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中央《建议》中提出的这24个字,可谓“十一五”规划的精髓所在。
显然,“十一五”规划充分顾及了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双重现实,着眼于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消耗过大、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分化等攸关根本的难点问题,被认为是一次规划制定理念的重大调整和历史跨越。
纵览“十一五”规划《建议》及《规划纲要》,新理念、新概念、新提法触目可及,学者和媒体纷纷解读其中的“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区域协调、“两型”社会、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深化改革等等,引发舆论热议。
“中国号”巨轮,就这样在人们满含憧憬的注视下,沿着“十一五”规划的航道起航。
历程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同时,更加强调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作为重要前提,首次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等约束性指标。
除经济指标外,“十一五”主要目标中还有更多涉及人民生活、群众利益、人的全面发展等领域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若干方面。这正体现了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但在5年实践过程中,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难度远远超出预想。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国际经济形势的风云突变和各种罕见自然灾害的接踵而至。
“十一五”开局头两年,中国经济承袭此前连续3年两位数增长的态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2007年增速都超过11%,20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调由上一年的“双稳健”调整为“一稳一紧”。
然而,情势瞬息万变。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明显下滑,中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而汶川地震等特大灾害的发生,更使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雪上加霜。
在此情况下,中央政府果断决策、积极部署,一年之内将宏观调控的方向由“双防”(防过热、防通胀)调整为“一保一控”(保增长、控物价),进而又细化调整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分别由“稳健”、“从紧”调整为“积极”、“适度宽松”。按照这样的政策取向,4万亿元投资计划、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诸多具体措施密集推出。
事实证明,中央的及时、妥善应对,产生了力挽狂澜的效果。种种数据表明,中国不仅将超额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目标,而且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首要力量。启示
回首5年非凡之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坚持改革是“十一五”期间的三个显著特征,也是我们应当从中汲取的三条主要经验。
一、科学发展
如前所述,作为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的第一个5年发展蓝图,“十一五”规划实际上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贯彻、践行和检验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十一五”规划深刻认识到以往那种重速度、轻质量,重经济、轻社会的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在确立规划目标时更偏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更偏重人文和社会领域的发展。一方面,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的内生要求;而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又从外部强化了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之所以一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压之下“很受伤”,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30年来,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以生产要素低成本为依托、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调结构”正是对科学发展观具体而微的落实与诠释。
值得欣慰的是,以危机为契机,“十一五”后半期以来,我们在产业结构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已确定了7个重点加快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上,加快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大手笔重构经济版图(接连有10余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要看到,仍有一些地方为片面追求“保增长”的即期效应,容忍甚至鼓励一些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落后项目上马。这是“唯GDP”思想的延续,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对于此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务须严加警惕和遏制。
二、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一大亮点,在规划公布之初即广获好评。
“十一五”期间的民生投入以及各种惠民政策的数量、频率远超以往:
教育方面,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城乡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
医疗卫生方面,历经3年酝酿、争论的“新医改”方案公布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城乡12亿以上的人口;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筹备就绪……
住房保障方面,针对部分城市房价过高、增长过快的情况,中央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并正式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
居民收入方面,2006年~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均高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5%的目标……
不因困难而轻慢民生,越是困难越重视民生。应该说,“十一五”在极其特殊、复杂的条件下,仍然较好地践行了中央宣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三、深化改革
“十一五”规划将“深化体制改革”专列一章,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毫无疑问,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探索,已经进入“深水区”。同样毫无疑问,人们是带着对改革进一步有所突破的殷切期望迎来“十一五”的。
5年来,围绕着“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改革重点,中央和地方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诸如:国务院机构的“大部制”改革、深圳的“行政权三分制”改革、一些省市的户籍制度改革,等等。为鼓励更多的改革突破,迄今为止,国务院已批准在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地设立8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中大部分是在“十一五”期间批准设立的。
“十一五”期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和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中央分别于2008年和今年举行了高规格的纪念活动,重申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和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的改革总方向,消弭了近几年坊间对于改革的一些误解或分歧,重新凝聚起全民的改革共识。
坦率地说,由于应对危机等特殊情势的需要,“十一五”时期的改革进展总体上并不尽如人意,某些方面甚至有所停滞和退步。但是,改革是实现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必由路径。中国经济要想真正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就在于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彻底打破阻碍转型的体制性障碍。特别是要在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否则,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也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从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最近在纪念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等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可以看到中央决策层对于这一问题的高屋建瓴的认识。
“十一五”的日历只剩下最后几十页,这薄薄的几十页翻过去后,将积淀成一部厚重的史册。“十一五”赠予“十二五”的,不止是一个从危机的泥淖中脱身而出、重新踏上平稳增长之途的中国经济,还有一笔更加弥足珍贵的,由理念、智慧、经验和信心组成的无形财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新的5年发展路线图正在绘制中。站在“十二五”的门槛上,我们期盼着一个蕴藏更多生机与活力的5年。(《半月谈》2010年第19期/文 车海刚)
期待"十二五":“国富优先”转型为“民富优先”
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召开会议,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2010年9月29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喜迎建国61周年的喜庆时刻、“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时以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并为“十二五”规划确定基调,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如何开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央政治局专题研究“十二五”规划,并将之上升为全党意志和共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十二五”规划的高度重视。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基本形势,明确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四个更加注重”的基本原则,确定了“五个坚持”的基本任务,并对全党同志提出了“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准确把握和决胜千里的执政伟略。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改善民生的根本前提。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是,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房价过高、教育不够均衡、就业压力太大、地区差异明显、贫富悬殊较大等,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因此,展望“十二五”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始终扭住发展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制定好“十二五”规划,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发展、促进发展。而发展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管子》之《治国》篇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因而,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我国应该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尤其要增加群众的工资性收入,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使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努力的方向。中国今年前五个月的财政收入就已经达到了35470亿,比去年同期增加的8362亿,增长幅度高达30.8%。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年的财政收入将达到8万亿,跃居世界第二。从数字上看,我们的国家是越来越富裕了。不过在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全社会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多数非公职就业者的工资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与此同时,贫富差距迅速扩大,公职群体和工商业者的财富迅速积累。“老板”不再吃香,“下海”几乎绝迹,公务员成为最抢手的职业,老百姓自己的收入状况却依然拮据。不可否认,近些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增长还是很明显的,但从相对数来看,在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切分中,政府、企业收入增长更明显,再加上不断上涨的物价,实际上是吞噬了老百姓的收入,相当一部分民众并没有从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分好社会财富这块“蛋糕”。
发展经济,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国富民富才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尤其是目前在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占社会总收入的比重过低情况下,国富民穷造成的内需不足无法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妨碍国家进一步富强。因此,调整发展思路,转而追求以民富优先,带动国家进一步发展,正当其时,也势在必行。人民富裕使得百姓消费能力提升,消费能力提升推动社会总需求扩大,社会总需求扩大带动经济繁荣,经济繁荣促进国家富强。只有民富了,民众手中才会有更多的货币投向消费,使手中货币的利用效率达到更高,以此自觉地拉动内需,这个市场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且在经济年均增长8%左右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加强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政府做好再分配工作,尤其是做好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的均等化工作,改革税制,调节个人所得税等,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了,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是有希望的。
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可能把原先一直主张的“国强民富”改为“民富国强”,即由原先的追求“国富优先”转而追求“民富优先”。此时政策调整的方向就应该是由“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或者说,用民富来进一步推进国富。具体路径是这样:人民富裕使得百姓消费能力提升,消费能力提升推动社会总需求扩大,社会总需求扩大带动经济繁荣,经济繁荣促进国家富强。
(倪洋军)
十二五规划怎么走
十一五将画上句号,五年的发展基本实现最初的期盼。这个五年,中国经历了严寒、地震、干旱、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的疯狂冲击,然而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之下,都一一化解。中国人民生活又过了一个台阶。
下来的路怎么走。通俗的讲,高举旗帜是必须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必要的,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需求才是根本的。
科学发展不是无限的高速增长,科学发展不是不断的扩大规模。地球的资源、人口都有个容量。资源消耗有极限,人们的消费有不同层次的消费极限。这个极限就是经济发展的最终规模。经济要科学发展就要尊重经济规律,要包容性增长,就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有所调整经济的发展速度,不能盲目追求速度,牺牲可持续发展。要允许经济在可控范围的波动。GDP高企只是表象,追求一时高企的GDP,只能把产能过剩的危机,资源过度的掠夺性开发产生的恶劣后果带给下一个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战略调整应该有机结合,慎重放权到区一级。经济结构调整其中一个关键是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不能再是同类项目遍地开花,不同省市区一起上;落后产能往不发达地区转移,高污染高能耗产能往不发达地区塞。
在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注重传统产业的科技升级,适当保留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困难和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倡就近就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平教育、公平医疗卫生、公平养老是民生的基础。国家应该用非常的投入解决目前迫切需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动用国家的外汇储备,卖掉部分美国国债,一揽子把以前欠账的资金短缺解决了。民生和谐了,经济就有动力,经济需求就会增加,国民经济发展就上去了。
地大物博的概念虽然淡化,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累积下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可低估,很多地方在讲保护头头是道,实际落实只是互相掩盖的多,真正整治的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下重力气,下很拳,矫枉过正,在十二五尽快扭转当前状况,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多培育对外投资企业,加强对外合作指引。把单纯的资本输入逐步转变输入输出共赢开放模式。
系统分类:   个人分类:   本文标签: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原创】 城镇化的伪命题
最近一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大力提倡强镇扩权,把市区的行政权力下放到城镇一级政府,就是加快城镇化。更有些学者宣扬:“强镇扩权,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而且把强镇扩权冠上体制创新的光环,似乎多给城镇些行政权力,多分割行政区划界线,多收纳财政,中国的城镇化就马上到来。我看“强镇扩权”这些“城镇化”提法根本就是与中国城镇化道路背道而驰的。
中国城镇化是要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这个“一体化”指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文化教育一体化,医疗卫生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生活养老一体化。
大社会小政府,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中央集权的下放有利于区域发展。至于怎么下放,下放到什么层面,是目前需要中央政府大力推进创新的,也是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从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要求来看,要有一定区域规模和范围,对中国整体均衡发展才更有利。相应的行政权力也要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中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过细的分割行政权力,就会过细分割行政区划。体制创新也不应该是倒退的创新。下放权力不如减少行政层级,特别是中间层级。这些层级多是中转站,往下批发往上传递。上级精神往下布置,下面的报告加点不痛不痒的意见往上递。这样的层级就应该取消,就应该简化。
现在中心城市的城市建设规模年年突破,中心城市人口年年递增。他们的动力主要来自“强化”中心城市。自然就形成城市建设摊大饼,城乡发展不均衡。湖南长沙株洲湘潭的城市群“两型社会”就是打破“中心城市”这种自我中心的城市建设形态。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引领区,湖南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以及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群。同时通过城市群核心地区空间开发与布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城市群交通网络、生态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带动城镇发展。
把镇的行政权力加大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有的镇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其经济总量甚至超过了不少县市,但财政资金分配到镇一级资金少,在镇可以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更少。这些问题的产生是主管县市政府统筹不当引起的。城市的规划是需要一定的规模,中心城与镇的关系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协调好,整个城市圈布局才能合理。特别是大型的公共服务设施,单靠一个镇是解决不了的,就是能够解决的话,各自为战的建设,也是城市资源的极大浪费。
提问十二五:我最关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提问十二五建议之一
龙谐:邱望达2010年10月5日
201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审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颁布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内容包括农业经济发展、工业增长、服务业发展政策、区域(如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等)推进优惠政策、体制改革、财政税收、住宅房地产、科技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人事体制改革等等所有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是与全国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百姓未来五年息息相关的。
强国博客联合CCTV-2财经频道隆重推出《提问“十二五”(2011~2015)——我看中国未来五年的国计民生》全国网民调查问卷,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于2010年10月推出《提问“十二五”》相关节目及书籍。龙谐受强国博客之邀,参与本次“提问十二五”活动。提问十二五问题之一:在“十二五”规划中,您最关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有哪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是基础,工业是龙头,三产是血肉,科技是骨架,无农业不稳,无工业不强,无三产不富,无科技不长。在社会发展目标上,体制改革应以反腐倡廉为核心内容,政清自然就人和;财政税收应该轻税薄赋,让利于民而不与民争利;彻底改革当今的住宅房地产市场,杜绝“权贵资本家”利用住宅房地产来盘剥中国国民;科技要与具体产业捆绑,共同成长;教育要学以致用,既注重于现代科技文化的学习,又致力于传统文明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提升;社保、医疗卫生和人事体制改革等工作,都要围绕实质性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上来。
无论国民经济如何发展,社会发展如何进步,最终还是要看老百姓的口袋里有没有钱。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已完全被世界经济绑架了。中国的资源、能源、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持续向世界经济输血,中国的高端消费市场又被国外的跨国公司利益收割。中国的产业工人很辛苦,但我们并不富有。最近,中国经济最大的对外服务市场——美国市场,正以“汇率操纵”为由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这将对我们许多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企业造成致命打击。9月25日,美众议院筹款委员会通过了由民主党众议员莱恩等于去年5月提出的《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如果这一议案在国会最终得以通过,美国就可以修改贸易法,赋予美国商务部更大权限,使之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把所谓“货币低估”行为视为出口补贴,进而对“低估货币”的国家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反补贴税。在龙谐个人看来,不管中国如何配合美国,美国都会以既定的方针执行下去。解如此困局,不能指望美国会对我们额外施恩,而只能指望我们自己先对被动的中国经济动刀。中国经济必须来一次彻底的转型,这个转型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求稳定”,另一个就是“谋发展”。
“求稳定”就是要重新振兴中国的现代农业,许多劳动密集性企业用的大部分是农民工。如果农民在家种地的收成,超过了原来外出打工的收入,农民工就愿意回家种地。如果农民又愿意种地了,农民工的失业就不可怕了,这个求稳定的工作也就做到位了。龙谐认为以下几点对中国农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提高基础性农产品的收购价,让广大种粮农民有利可图;二、加强基础性农业设施的投入,降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成本和风险;三、积极培育农产品销售市场,加强农产区的交通设施建设,杜绝农民丰产不丰收;四、对于有重大社会和经济意义的农产品,需成立公有制性质的农业龙头企业运作,积极培育相关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带领广大农业产业工人共同致富。
“谋发展”就是要真正落实科技兴国的方针。有学者拿出证据说,占有社会资源60%以上的国有单位,每年对GDP增长的贡献不足30%,吸纳的劳动力不到20%。而占有资源不到40%的非国有经济,其创造的GDP增长近70%,吸纳的劳动力更是在80%以上。这个数据说明中国的国有企业吃的多、占的多,而实际的贡献和责任太小了。国有单位已不是全民所有,而只是一小部分人所特有,而这部分特殊阶层又滋生出腐败、贪婪、低效等种种恶果。国企的改革不是数量上的减少,这是用改革的大旗在瓜分国有资产和抛弃大量的国企职工。同时国企的改革也不是高资本投入低劳动力需求的扩张,离开了人民的富有,中国的市场将枯竭,中国经济也走不出给外人打工的格局。
龙谐认为以下几点对中国工业企业的科学发展有帮助:一、国家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培植自己的龙头型科技新兴产业;二、针对中西部区域的实际条件,结合相应的科学技术,培植符合本地特色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把产业链延伸至终端使用产品,做产业所属行业的领头者;三、要为一些对国家经济民生有重大贡献的科技项目,在研、产、销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四、在现有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节能降耗、产业升级的科学发展改革,让实施和执行科学发展的人员“名利兼收”;五、对有工业基础的老工业基地进行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既要拿下中国的高端市场,又要有能力凭我们的成本和技术优势进军国际市场;六、公有制垄断性国企要从单一的经济效益指标考核,转到考核企业就业人数和工人工资增长两项硬指标上来。
老百姓有句俗语:“口袋有钱,心不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富有,心从容!”以上着重提出的农业上求稳定,工业上谋发展,是龙谐对十二五规划纲要最关心的两项目标,希望我的建议对同志们的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