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如何用10年时间成为民国第一夫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6:43:13
宋美龄在观察和等待,选择一个能给自己带来超人的权力和地位的郎君。由于有大姐夫、二姐夫的存在,宋家的三女婿当然是个过人之辈。小妹不会甘居姐姐之后,她在慎重选择。终身大事上,这位新女性一反常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共用了10年时间,和蒋介石结婚时已经30岁……

文章摘自《国民党党首的女人们》 作者:李章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学成归国的宋美龄,已没有“小灯笼”的影子,当年扎着“蟹洞”的丑小鸭已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以她的开放、博学和见识高超的社交能力和让异性心动的美貌,艳压群芳,使多少上海滩上的交际花黯然失色。在以后的10年间,美龄参加过一些社会工作,任过上海儿童劳工委员会委员和中美英妇女会联席委员会委员等职,还在电影审查委员会和基督教青年会工作过一段时间。但她未做过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也未取得什么成绩。她的一生都是这样,缺少干事业所必需的韧性和耐力,不想通过努力和奋斗去登上成功的阶梯,因而也很难取得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可她又总想一鸣惊人,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闻名于各界。这是长期在名人圈内周旋而产生的心态。
宋美龄长期生活在名人圈内,养成了目空一切、眼高手低的陋习,看不到名人曾为成名付出的辛劳,只欣赏名人的声望和待遇。她愿意享受名人们的一切,可不愿付出名人们曾付出的代价;她羡慕名人们的成功,可不愿像名人那样去奋斗。
要实现这一点,作为名女人和漂亮女人,不是没有可能,宋美龄的姐姐就是例子,用联姻的方式,一跃而进入上层圈,谈笑封侯,改变自己的命运。姐姐的路就是妹妹的路,就像宋美龄自己宣布的那样:决不给一个中国大亨做夫人。她在丰裕家境中长大的经历,使她并不知道缺少财力的苦衷,只是认为金钱仅为一种供人享受的方便之物。在宋家三小姐身上,没有继承父辈善于赚取高额利润的因子,她需要权力、地位,需要一个政治舞台。当然,有了权力和地位,在旧中国等于就有了金钱和享受。
宋美龄在观察和等待,选择一个能给自己带来超人的权力和地位的郎君。由于有大姐夫、二姐夫的存在,宋家的三女婿当然是个过人之辈。小妹不会甘居姐姐之后,她在慎重选择。终身大事上,这位新女性一反常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共用了10年时间,和蒋介石结婚时已经30岁。为避开用在女性婚事上不太雅观的“而立之年”,从当时起,宋家就把宋美龄的出生时间向后推了3年。
宋美龄留美期间有过恋爱经历,正值妙龄的漂亮女大学生与人谈情说爱实属正常。宋小姐最终选中的白马王子是人已中年的蒋介石。
蒋介石的几次婚恋对于蒋介石的出身和家庭,宋美龄是不屑一顾的。
和宋家显赫的门第比起来,蒋家是微不足道的。蒋家位于浙东北奉化的一个乡间小集镇溪口,如果没有蒋介石,即便当地风景再好,再有旅游价值,溪口也不会有今天如此大的名气。
蒋家累代务农,祖父辈起兼营经商,他们的生活平淡,不像宋家那么多彩;蒋家是小敲小打,宋府是轰轰烈烈。蒋家的成就也就不能和宋家相比。在蒋介石8岁和9岁时,祖父、父亲相继去世,家景中落,殷实小康成为过去。
蒋经国带着蒋方良回国,中间是毛福梅,毛福梅怀中是蒋孝文。
蒋介石的学历和宋美龄的学历则各有千秋。蒋幼时接受私塾式的旧式教学,17岁到县城接受新式教学,所以他的传统文化和古文功底扎实。后来先后考进对中国近、现代军事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美中不足的是两校的课程都没有学完。蒋、宋的学习方向不同,宋主要是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提高文化层次。蒋所学的确有现实效益,所以尽管蒋介石的学历不完整,可所学的军事知识导致他日后政治上顺利发展。有宋美龄那样的文化构成的女人,在当时枪杆子决定一切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在政治圈有多大发展,需要有强大的武力作靠山。有蒋介石那样背景的男人,也需要宋美龄那样有文化修养和社交能力及在经济界有一定实力的人协助。说到底这就是蒋、宋联姻的基础所在。所以,蒋介石能够一概不严肃的私生活见宋后不娶二女;宋愿意与生活习性和兴趣爱好无共同之处、浑身上下不见洋味、且已有过三房妻室的蒋介石结合,原因皆在此也。
蒋介石早期的婚姻和生活,则成为宋美龄的胸中块垒。
蒋和宋结婚时已40岁,在此之前,曾有婚姻,生有一子蒋经国。毛氏遵奉三从四德,对丈夫百依百顺,对婆母孝敬可亲,平时吃斋念佛,这对一个不离家乡,不见世面的一般山区男青年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理想的妻子。对蒋介石来说则不是这样,蒋某青春出洋留学,又参加反对满清和北洋军阀的斗争常年在外,出没于日本和上海游乐场所,传统的观念意识对他不再起什么约束作用。追求自由婚姻,反对封建礼教是当时颇为时髦的口号。毛福梅本来是靠包办婚姻、父母做主才得以嫁给蒋介石的,现今蒋介石这样的“革命人物”对此必有反意。在反对封建婚姻的时候,毛福梅成了牺牲品。蒋介石抛弃她,当然有喜新厌旧的个人原因,可也是当时青年背叛毫无生气的时代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第二次是和姚怡诚同居。蒋介石对年长4岁的毛福梅不感兴趣、又碍于寡母之命不得离婚,在远离家乡和毛福梅的情况下,从1912年就起和姚女士同居。姚氏出身寒门,为谋生计,沦落烟花巷中,遇到蒋介石后两人一见钟情,很快结合。蒋介石此举主要处于孤身在外生活上需要女人照料的考虑,也是在婚姻生活中寻找理想人选的一次尝试。蒋、姚不可能白头偕老,两人间是有感情的,但姚氏的出身、经历和文化修养不可能成为蒋介石政治上的好帮手。
第三次是和陈洁如女士结婚。1921年间,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广州正式建立根据地,从事地下斗争多年的革命党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辖区。蒋介石也来到广州,出任粤军第二军前敌总指挥,这和在租界里的地下活动不同,现在有了公开身份,有了政权,官场活动正规化、制度化,政务、外事、社交活动大为增加,虽然对身边的夫人要求更高了。毛福梅、姚怡诚无法适应,再遇母亲已去世,蒋介石开始追求陈洁如。陈女士和姚女士经历类似,可比姚强得多,这位姑苏美女社交方面颇有高招。后来蒋介石升为大本营参课长、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陪同出场的夫人是陈洁如女士。
当蒋介石官至总司令,国民党的最高领导权唾手可得时,他明显感到陈女士的缺陷。特别是和宋美龄相识后,宋、陈加以比较,宋美龄在社会风度、文化素质、对西方的了解和对官场的精通方面,远远超过了陈洁如,蒋介石弃陈娶宋势在必行。
毛福梅、姚怡诚、陈洁如的婚姻悲剧,之所以产生固然有特殊的时代背景,西风日渐,引进不久的“自由恋爱、自主婚姻”成为年轻人向往的目标。当然不能排除作为三位女性丈夫的蒋介石,带有很大的享乐、不严肃的成分。对蒋介石来说,更是把夫人当成是否有助于政治上发展的工具,当他在仕途上不断上升时,夫人也在更新换代,提高档次。到蒋某发动四一二政变,建立蒋家王朝后,也找到了宋美龄那样适应他的地位,也帮助他立身的夫人,也就从此从宋而终。
蒋介石对前三位妻子,除感情之外,物质生活尽可能予以满足。毛女士一直在蒋家生活,最后死于日本侵略者的轰炸。姚女士跟随国民党当局到过苏州、重庆、台湾新竹等地,最后由蒋介石养老送终。陈女士和蒋介石分手后,即去美国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最后寓居香港至病故。对毛、姚、陈三女士来说,物质、经济上固然需要,可最需要的是感情上的体贴,蒋介石是有愧于她们的。
宋美龄虽说是留学归国的新女性,但对“妻”、“妾”名分十分敏感。在后来蒋介石修家谱时,按她的布置,家谱中肯定了宋美龄在蒋家正媒正娶正室的地位,并把蒋经国、蒋纬国兄弟俩人也归到宋的名下。
对蒋介石的前景,宋美龄叹为观止。
宋美龄对蒋介石有个认识过程。两人相识于蒋介石和陈洁如新婚后不久,此时蒋氏的履历是这样的:1908年在日本士官学校预科振武学校学习时,结识陈其美,参加同盟会,次年晋见孙中山,开始奔走于孙中山的鞍前马后。辛亥革命时任沪军第五团团长。“二次革命”时任过短期、名不副实的沪宁讨袁军第一路军总司令等职。1918年作粤军总司令部作战主任。1921年圣诞节在宋子文举办的晚会上,宋美龄首次见到蒋介石是粤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当时的蒋介石仅为国民党内的二三流人物,这样的经历和职务,不会使宋美龄动心。
6月16日,陈炯明叛乱,孙中山的一批军事助手被陈拉走,蒋介石在孙先生身边日显重要。1923年8月间,以北伐大本营参课长的名义,受孙中山的委托去苏联考察军事。1924年1月起负责黄埔军校。1926年6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北伐军总司令。最为关键的是,孙中山的四大助手,原来有望问鼎国民党最高权力的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和蒋介石,现因廖仲恺被害、汪和胡远走他乡,蒋介石无论是在实力上还是在形势上都已成必然上台之势,宋美龄对此不会视而不见。
蒋介石对宋美龄是一见倾心,他刚和陈洁如新婚,马上开始了“长线的求婚战略”,向宋女士发动感情攻势。当时他就找到孙中山说:“请问先生,宋小姐能受劝说同意与我结婚吗?”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态度相同,宋庆龄曾对孙中山说:“宁可让小妹死了,也不嫁那个自称没有妻室的人。”看来宋庆龄对蒋介石的真面目早就有察觉。
与蒋介石一起生活过的4位女性中,获得过蒋介石的真情的,只有宋美龄。自结识至结婚的6年间,蒋介石不少时间在广州、宁波,同远在上海的宋美龄书信来往较多,一边向宋美龄倾诉真情,一边和陈洁如周旋。
孔祥熙:谁为蒋宋联姻斡旋蒋、宋恋爱,取得了大姐宋蔼龄和孔祥熙的支持。宋府对蒋介石并无恶感,但要收为女婿,则有顾虑。在已成年的子女中,二姐、长兄反对,健在的母亲倪桂珍老夫人也不赞成,宋美龄原来也有疑虑,全力以赴撮合蒋介石、宋美龄结合的是宋蔼龄夫妇。
蒋介石和孔祥熙早有来往。孔在1905年就认识孙中山,次年在纽约读耶鲁大学研究生时又同蔼龄、宋查理见面。“二次革命”失败后,宋府举家迁到日本,时为东京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的孔祥熙成为宋府的常客,不久成为宋家女婿。孔通过孙中山的秘书宋蔼龄的关系,也成为革命党人的中坚人物,和蒋介石的关系早就相当密切。蒋、孔两人“精诚团结”,互相关照几十年。他们能够无间合作,从不争吵,这和当年孔祥熙、宋蔼龄说服宋母、宋家同意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事有关。当然,蒋介石和孔祥熙最后还是闹翻决裂。
宋蔼龄长期在同盟会、国民党上层活动,对形势的分析有独到的见解,到1927年年初已经敏感地觉察到蒋家低微的家庭、蒋介石青年时期的浪漫生活及名声,已不能和国民党的主宰相提并论,蒋介石即将成为国民党新政府的首脑,宋美龄如果和蒋介石结婚就是“中国的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论”很快说服宋美龄本人和母亲及兄长。宋家的三大反对者,宋庆龄因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不久远走莫斯科。宋子文最初支持二姐,不赞成妹妹和蒋介石的婚事。当然他反对的理由和宋庆龄不一样,宋庆龄主要是对蒋介石发动三二○事件、四一二、建立南京政府的反共反人民的立场的抗议,是对蒋介石人品的不满。宋子文则是认为蒋介石的门第和人品不够当妹夫的资格,他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很快由“家中反蒋派”变为“家中拥蒋派”,说服母亲接纳蒋介石。尽管如此,作为大舅子,对妹夫一向不很尊重,即使后来蒋介石官至委员长、总裁、总统后,两人时常争吵,官场上只有他们干架闹剧的传闻,宋家第三个反对者,也是最关键的人物是倪桂珍,她反对的主要理由则是信教不一,宋家为基督教徒,蒋家为佛家信徒,两教不能合一。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蒋介石作了让步,皈依西教、放弃东教(直到1930年10月23日蒋介石才正式受洗改信基督教)。
宋美龄面对归国10年来的政治形势变幻,面对已有7年恋爱期的蒋介石,凭着女性的直觉,感到接受求爱的时机已经到来,再不采取行动的话,就有失之交臂的可能。宋府显赫的门第和不算太弱的经济实力,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来说已无多大吸引力,唯一还可以算作宋美龄资本的就是宋家与孙中山的姻亲关系。事实上,对此时的蒋介石来说,宋家的地位和财力已不足为奇,胜过宋美龄“三十高龄”的年轻美貌的女性更是不可胜数,他看中的也是宋家和孙中山的关系,看中的是宋美龄的才气。
经过蒋介石精心选择的求婚时机到来了。1927年4月12日,蒋某在南京挂起招牌,自立政府,彻底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推行反共反人民的独裁统治,与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7月15日,武汉的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宁汉双方开始长达两个月的合流过程。武汉方面为追究蒋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分裂国民党的行为,要求蒋辞职,汪精卫准备取而代之。南京城内的桂系将领对“总司令”也存疑虑,主张蒋介石辞职,为宁汉合流铺平道路。
蒋介石的策略是以退为进,同意下野,一则可以平息部下对自己的不满情绪,也可以考验部下将领们对自己的忠心。二则今天下台,明天肯定还会请他出山,届时权力将会更加集中,位置将会更加巩固。三则“二期北伐”即将进行,此时日本的侵略魔爪已经伸向“二期北伐”的主要战区山东、平津、东北地区,国民党的军事行动和日本在华利益势必发生冲突。蒋介石也想利用下野去东京谈判、摸清日方对“二期北伐”的态度。四则利用去日本的机会,正式向正在日本的倪桂珍老夫人提出娶她小女儿的请求。
蒋介石下野要办的四件事,第一件事达到了目的。通过第一次(以后又有过二次)辞职一事,发现了一大批利用他下台之机落井下石的非嫡亲属员,更重要的是看到了黄埔门生的忠诚。何应钦帮他代管的,以黄埔军校毕业生为骨干组成的第一军和第一集团军,拥蒋、迎蒋的呼声最高,为蒋介石复职提供了重要保证。此次下野是对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校长和学生关系上的第一次考验,以后黄埔系在国民党军界扶摇直上,与黄埔学生第一次“忠蒋考试”合格不无关系。
第二件事不出所料。蒋介石对打到长江沿线的北伐军内部力量对比,早有洞悉。北伐时8个军,能攻善守的是一、四、七三个军,发展最快的是一、八两个军,有实力觊觎最高军事首长的人选无非是上述四个军的指挥官何应钦、张发奎、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唐生智等。与蒋介石相比,这些将领有军队,可没有足够的资历和影响。1927年8月龙潭一仗,孙传芳进攻南京,南京政府因蒋介石辞职,群龙无首,互不服气,历经苦战才击溃孙传芳7万之众。此战证明,国民党军事上已无法离开蒋介石,再加上黄埔系的活动,蒋的复出只是时间问题。即使是“复出时间”的选择,并非由国民党中央来决策,也是由蒋介石来决定。
第三件事结果不理想。日本军国主义头子、首相田中不赞成南京政府的“二期北伐”,以维持中国的分裂状态,利于侵略者获取更多的利益。蒋介石在谈判中放弃据理力争的立场,最后演变为“济南惨案”及日寇一系列的侵华活动。东京之行是蒋介石对日妥协政策之始。
第四件事进展顺利。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对蒋介石来说已不新鲜,可此次却不厌其烦完全按正规化、豪华化的要求重做新郎。1927年5月初,即南京政府成立十余天,蒋介石就向孔祥熙表示要和宋美龄结婚,孔氏夫妇也觉得蒋、宋结婚的时机已经成熟,宋美龄本人也想通过结婚的形式成为现代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通过婚姻方式,改变和提高地位的,论家庭,宋家是第一家庭,因为没有一家有女儿的人家出过宋家那样的三位女婿。
“蒋宋婚礼”的内涵年9月16日,宋蔼龄在上海西爱威斯路的家中,针对十里洋场已经流传开的有关蒋介石和宋美龄即将结婚的传闻,公开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蒋将军将同我小妹喜结伉俪”,并向记者们介绍了在场的蒋介石和宋美龄。
次日,蒋、宋合影出现在报纸上。在宋美龄的后半生中,和蒋介石的合影不知多少,蒋介石的威严和宋美龄的美貌世人皆知,可是“第一张合影”却意义不同寻常,并配以蒋宋合影的说明是“蒋介石与孙夫人的妹妹即将婚配”。
当蒋介石以7年追求如愿以偿、宋美龄以10年等待终有结果的心情欣赏报纸上的照片时,世界上还有三位女性也在欣赏相同的照片,只是心情不一样,蒋介石得意,宋美龄是高兴,陈洁如是愤怒,姚怡诚是无奈,毛福梅则是宽容。
蒋介石前往日本,完成谈判和求婚的两大任务。倪桂珍在镰仓同意了小女儿的婚事。12月1日婚礼举行,在西摩路家中先进行家庭仪式,身着条纹裤、鞋罩、燕尾服、银色领带的蒋介石,同江长川牧师和宋美龄一起跪着祈祷。
当晚在大华饭店举行有2000余人参加的盛大婚礼。当时的报纸上是这样记载的:
“下午4时10分,司仪者邵力子君高呼来宾入席,西洋乐师复奏乐唱歌如前。即毕,请主婚人及证婚人入席,于是蔡元培君即登台中立,何香凝、王正廷及蒋锡侯 (蒋介石同父异母的哥哥)等向左立,李德全、余日章等向右立,形式颇为庄严,及司仪者呼新郎入席时,万目注视之蒋介石氏,方随男傧相缓步登堂,琴声继起,抑扬顿挫,婉转动听之新婚曲调中,引出一对美如仙子之司花女童,一为陈明月小姐,一为周雅英小姐,手捧花篮,随行随散花朵于松柏栏成之甬道上。后随女傧相两对,前为郭宝珠小姐,乃王正廷之女公子,后为倪吉贞小姐及孔令仪小姐,均轻移莲步,婀娜多姿。新娘由其兄子文先生扶持,随琴声漫步前进。静穆端庄,服饰尤新颖悦目,身后长纱曳地,由孔令伟及孔令杰君司持,富丽堂皇,会场鼓掌。新娘新郎立定后,全体起立,同时向国民党总理遗像行三鞠躬礼。次由蔡元培先生宣读证书,复次用印,4时37分,新郎新娘相向立,随司仪员之赞礼声,相对行一鞠躬,全场又大鼓掌。新郎蒋氏辗然微笑。次谢证婚人主婚人一鞠躬,复谢来宾一鞠躬,礼乃告成,时正4时40分也。音乐声中,一对新人携手出场,戚友争掷彩纸,五色缤纷,繁华满地,蒋氏点首表示谢意,乃入休息室中,本欲摄影,以人挤作罢,贺客各敬香槟及茶点。5时蒋由后门乘车返宋宅,客均不知,经邵力子先生说明,始行散去。”
蒋介石非常得意,曾为婚礼特意写下《我们的今日》一文,文中说:
“余今日得与余最敬爱宋美龄之女士结婚,实为余有生以来最光荣之一日,自亦为余有生以来最愉快之一日。
余第一次遇见宋女士时,即发生此为余理想之佳偶之感想,而宋女士亦曾失言,非得蒋某为夫宁终身不嫁,余二人神圣之结合,实非寻常可比,今日之日,诚足使余二人欣喜莫名,认为毕生最价值之纪念日。
余二人今日,不仅自庆个人婚姻之美满,且愿促进中国社会之改造,余必本此志愿,务完成中国之革命而后己,故余二人今日之结婚,实为建筑余二人革命事业之基础。”
婚礼上宣读的祷文也说:“我们天上的主啊,求你使他们伉俪之情,与日俱笃,使他们凡事相爱相助,得到人生圆满的幸福。求你使他们组织理想完美的家庭,为中国社会确立良好的基础。今日中国人民创巨痛深,求你大施怜悯,使他们夫妇二人能时刻警惕努力进行革命工作。求你使他们有为国牺牲的大勇,能奋励前进,胜过任何困难。求你使他们从今以后,在建立新中国的大业上,能更有伟大的贡献,使全国人民都得享受无上的幸福。”
比蒋、宋婚礼规模大、更豪华的庆婚场面有的是,但像蒋介石本人和祷文中所说的有如此巨大社会意义和如此浓厚政治色彩的婚礼却不多。
“婚礼”宣布蒋介石得到了对南京政府的存在至关重要的外国老板的支持。南京政府至此成立不足8个月,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反对它不说,正在酝酿中的国民党新军阀间的争夺也不确定了南京蒋介石政府的正统性和权威性,蒋介石用权术换取的宝座不牢固。无论是南京政府,还是蒋介石本人亟须获得西方列强政治、财政和军事上的支持。来宾中有引人注目的英、美、法、日等十几国驻上海领事和美国代表、海军上将布里斯托尔。外国代表当然不是来凑热闹的,除了对蒋、宋结合的赞成外,还是对蒋介石复出的期待和支持,这是通过特殊外交形式进行的政治表态,西方列强的态度强化了蒋介石在国民党中的地位。
“婚礼”是蒋介石的政治宣言。一是等于宣布自己已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合法继承人。在比较重视家庭背景的中国文化传统下,蒋作为国民党的实际控制者,有国民党缔造者,国民革命的已故领袖孙中山作为连襟,这无异增加了正统性和可行性,增加了蒋介石的政治资本。事实上国民党内反蒋最早、最激烈的正是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女士,蒋介石正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大的叛徒。二是宣布即将复出。本来蒋介石以下野之身,又是第四次结婚,本无值得炫耀的地方,可他搞得如此豪华、铺张、热闹,显然功夫在窗外,意在扩大自己的影响,引起国内外的注意。同时警告反动派停止进行倒蒋活动。婚礼后两个月,1928年2月2日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召开蒋介石在会上当选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军事委员会主席,不久又出任中央政治会议主席、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复辟成功。
“婚礼”宣布四大家族形成。宋、孔组合完成于宋蔼龄和孔祥熙结婚之时;蒋、陈组合完成于辛亥革命前后,蒋介石为感谢陈其美的扶持,重用其两个侄子陈果夫、陈立夫,二陈当时主要控制中央党务部门和调查科,成为蒋介石在党务方面的代理人,故人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一说;现在通过蒋、宋联姻的方式,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巨大影响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正式形成,开始在蒋介石指挥下,操纵南京政府22年的历史。
宋家的叛逆者宋庆龄曾经说过:“是宋家为中国而存,不是中国为宋家而存。”宋家王朝的出现是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对中国来说决不是一件好事。除了宋家,很难设想能把孙中山、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等人连在一起,除了宋家,四大家族也不会形成。最后宋家三朵金花,凑出一个国民党政府核心圈,凑出一个四大家族。宋庆龄的话是对的,宋家理应为中国出力而没有出力;宋家应继承孙中山的事业而没有继承;宋家应限制和制止蒋介石的反革命行为而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宋家三个女儿的幸运,使人想起千古绝唱《长恨歌》中的名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就在四大家族形成之时,大家族内发生第一次分裂,宋二小姐庆龄为抗议蒋介石的大屠杀和背叛孙中山遗志的反革命行为,宣布和南京政府及家庭决裂。并走上革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结盟,坚持反蒋战旗不倒。四大家族以后数次分裂,不同的是,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正义和邪恶之争,以后的分裂实质则是四大家族内部因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利害冲突。
蒋、宋联姻后,一家人的合影,照片中没有宋庆龄,那时,她已前往莫斯科了。
“婚礼”宣布宋美龄成为“中国第一夫人”。在四大家族内部,蒋介石是总裁和掌握军队;孔、宋负责行政、外交和财经;二陈则集中在党务、人事、特工、文宣等方面,各有所长。值得一提的是宋美龄在蒋介石身边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蒋介石的高级幕僚不在少数,文有文臣,军有武将,其中不乏有才学之士,可与作为夫人又作为助手的宋美龄比起来,则他们不能起到宋的作用,而宋常常可以替代他们。
第一夫人的威力宋美龄在蒋介石身边,所起的作用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参政、议政,有历史上外戚干涉朝政遗风,这是舆论界、史学界和民间对她非议最多的地方,也是宋美龄喜好的。她主要在外交和人事上对蒋介石发生影响。
婚后的宋美龄,成为蒋介石的得力助手。
南京政府对英美方面的联系,始终是外交的重心所在,宋美龄凭着对英美国情的了解和娴熟的英语水平,以及丰富的西方政治理论知识和英美官场内幕消息,配合孔祥熙、宋子文,通同一气,长袖善舞,为蒋介石开展对英美等西方国家外交出谋划策,同时为南京政府如何配合英美外交需要而调整内外政策、献宠于外国老板。所以蒋介石要咨询时,宋美龄是最好的智囊,蒋介石会见外宾时,宋美龄是最放心的人选。宋美龄成为蒋介石和西方联系的桥梁、联络员,成为蒋介石不可缺少的外交拐杖,当然也是国民党对英美外交的决策者之一。正是宋美龄在外交界的地位和影响,人们习惯把她称之为亲英美派领袖。另外的事实是:一方面由于弱国无外交,积贫积弱的中国难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一方面由于南京政府一贯屈服于西方列强的压力,看帝国主义的眼色行事,孔祥熙、宋子文、宋美龄等人搞崇洋外交、妥协外交,丧失国格,国民党政府和孔、宋等人最终被西方所戏弄和抛弃。
宋美龄对南京政府、台北当局政务上的干预,主要是通过代言人向有关部门施加压力来完成。对培植当代人,发展个人势力,宋美龄自进了南京城和台北市以后一直非常重视。为建立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她通过蒋介石或者亲自出马,指导国民党人事计划的实施,以便于安插心腹干将。针对宋美龄此举,国民党上层圈内一直有“夫人系”一说,有一批人确实通过走宋美龄的路线而仕途辉煌。而且蒋介石欣赏的人,宋美龄不一定赏识;可宋美龄欣赏的人,蒋介石一般都加以赏识和重用。对“夫人系”的重要人物,国民党内的其他各系均礼让三分,即使蒋介石、蒋经国对此也不能怠慢。
宋美龄参政、议政欲很强,除了外交和人事方面有充分的表现外,还直接出面负责和干涉党政大事。作为第一夫人,即使德才兼备,威比武则天、才过李清照、艳胜杨贵妃,也不宜对朝政指手画脚、干预过多,以免有“家天下”之说。宋美龄不是这样,她站在四大家族的立场上,视“国”为家,在她眼里军机大事就是四大家族的家务事,随心所欲,由己所好而断。宋氏的行为败坏了自己的名声,虽然人们没有把她同冷酷的吕后、残忍的武则天、愚昧的西太后相提并论,但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阵营里,她确是一个及其重要的角色。
二是协调四大家族内部的关系。四大家族在南京政府内部的重要性人皆共知,国民党统治大陆22年,党也好,国也好,一直在四大家族控制之下,四大家族等于就是南京政府。四大家族感冒,南京政府就要发烧;四大家族下雨,南京政府打伞。要想南京政府减少危机,四大家族能否一致是基本条件,而四大家族从未一致过。处理、缓解四大家族内部的矛盾,在四大家族内部时而有之的争夺之中保持平衡,宋美龄起到他人无法起到的作用。
四大家族内部并不太平,宋子文和蒋介石之间长期斗法,互不相让,宋美龄的弟弟和孔祥熙的儿子靠特权经商,无所不为;宋子文、孔祥熙之间从未间断过争夺国民党财经控制权的暗斗;蒋介石对孔祥熙夫妇非法经商不满;孔、宋与二陈互相瞧不起,互挖墙脚;孔、宋、二陈对从抗战末期起蒋经国的崛起态度冷淡;蒋经国在上海准备惩办孔府大少爷,等等。
宋美龄的调解,别无他法。只是在家丑不可外扬的前提下,调和矛盾,让四大家族各得其所,维护四家的利益,以达到稳定南京政府的目的。正是她无法摆脱四大家族的怪圈,也就无法解决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的矛盾越积越深,最后竟到不共戴天的程度。逃台时四大家中只去了蒋氏一家,逃美国的宋、孔、陈三家,平时互不往来,甚至有人过世时也不去吊唁,此种结果不能怪宋美龄不得力,实在她是力不从心。
三是帮助蒋介石改善在公共场合的形象。在注意风度和形象方面,蒋远不如夫人。他在出场时总是八面威风,且威风中更有炫耀,缺乏浩然正气;风度中更有做作,缺少大将风采。只要看到蒋介石那张挂着军刀的戎装照片,是多么俗不可耐,就可想象到其在接见外宾、会见僚属、检阅军队、视察民间、出席宴会、参加集会时的蹩脚样子。
宋美龄为增加蒋介石的风度作过很大努力,她根据学到的西方礼节和公共关系学,凭着自己高超的社交能力,辅导蒋介石。在夫人的提醒下,蒋介石有所长进,可他的形象就是好不起来,在和蒋同时代的人和后来人的心中,这位国民党党魁的形象之坏是空前绝后,远谈不上“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步履稳健”。最后不是宋美龄不真心教,不是蒋介石不愿学,也不是蒋介石东施效颦艺不终身,只是改变外在形象并不能解决问题,蒋介石集团违背人民的意志,这一“内在形象”是无法改变的。
蒋宋结合,如果是平民百姓,甚至是民间名人,恐怕不宜作过多的议论,因为民间夫妇的结合和生活不会对世人产生过多的不利影响。可蒋宋婚姻就不一样,他们的举动直接影响到四大家族的利益,影响到南京政府的决策,也就侵犯到人民的利益,因而对蒋宋的议论应之而产生。再则因蒋宋固有的政治观和滥用权力,对二人的议论也就好话不多。
蒋宋婚礼与蒋介石建立政权同一年,更是第一次下野复出前,对蒋来说颇有纪念意义,就像他在婚后公开声明中所说的两点:
一是“我们婚后,革命工作无疑将取得更大进展,因而此后我们可安心承担革命重任”。
二是“从现在开始,我们两人决心为中国革命事业竭诚竭力”。
历史的发展显示的纪念意义让蒋介石哭笑不得。为国民党的事业“竭诚竭力”、“安心承担革命责任”,固然不假,自此之后,蒋介石、宋美龄夫唱妇随,合作无间,为党国分忧,婚后不能说比婚前有一个飞跃,但起码是痴心不改,一如既往,为如何维持南京政府的统治和巩固在国民党内的地位,机关算尽。至于俩人“竭诚竭力”、“安心承担革命重任”,是否取得“革命工作无疑将取得进展”的结果,是也非也。“是也”,蒋介石在以后几年间,迅速赢得新军阀混战,把各路军阀的实力基本打垮,或者迫使地方实力派臣服中央。“非也”,共产党掀起大地革命,蒋介石凭借优势兵力,虽然镇压了中共的三次武装起义和一些革命力量,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站稳脚跟,建立起根据地,22年后把蒋介石、宋美龄赶离大陆,他们的“革命工作”无疑是彻底失败。
婚礼对蒋介石来说,已是曾经沧海,数度梅花。对宋美龄来说却是重大突破,实乃人生一大历史转折,婚前婚后身价差别之大无法计算,以前上海交际圈的名女人,如今已是“中国的第一夫人”。正如她的传记作家所说:
“她最痛恨的是无所事事。她充满了想像和精力,但个人能力有限,蒋介石则可以提供权力。蒋介石给了她改变历史的机会,让她随心所欲地改变中国的生活。”
从纯中国的第一夫人的角度来讲,宋美龄这个角色演得不错,她的素质和才华、容貌适合那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只是那个让人堕落的官场、她那与人类进步相对立的立场和身为万民之主又不为民着想的作风,造成世人谈到这位“第一夫人”时只有嘲弄和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