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开道不如鸣锣开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56:38
[原创]警车开道不如鸣锣开道
江晚秋 于 2010-10-8 15:09:05
读了余杰先生的《轿车不如轿子说》一文(见《杂文报》1184期),令人耳目一新。我非常赞同,觉得改公仆乘轿车为乘轿子,是一个很好的建设性意见,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大力提倡。乘轿子所具有的十大优点,经余先生条分缕析,十分明了,令人信服。作为人民公仆,无论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是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及增强自身体质来考虑,都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乘轿子。不过,我以为余先生之说尚有遗漏,即享受警车开道的公仆乘轿子时以何开道?假如仍用警车开道,则成问题矣。
警车速度快,轿夫走得慢,倘若轿夫跟着警车跑,则用不了多久全累死矣!假如警车以轿夫的速度开道,则尖削削的警笛声非但轿夫受不了,轿内公仆也受不了,沿途百姓更受不了!因此,乘轿子以警车开道万万不可!由此,我对余先生之说补充一条,即享受警车开道的公仆,乘轿子时必配以鸣锣开道,如此方能相得益彰,臻于至善。鸣锣开道优如警车开道,其优点大多与乘轿子同,如节约外汇,节约石油。低碳,有利环保,有利发扬传统文明等等,不再一一重复。本文要说的,是鸣锣开道还有优于警车开道独具特色的三大优点:
其一是保障官民鱼水情能落到实处。余先生在乘轿子优点之三中说:“乘轿子比乘轿车更能贴近百姓,洞察民情”。我看不一定。假如警车开道,则效果必不佳矣。如今到处警笛长鸣,已成一大社会公害,老百姓视警车如瘟神一般,前些年国家高检、高法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清理整顿警车、警灯、警报器。但时至今日,收效甚微,老百姓避警车如避水火,如此还能贴近百姓洞察民情乎哉!鸣锣开道则不然,锣声清脆悦耳,有音乐感,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也。如果公仆下基层乘轿子鸣锣开道,则是一条新的靓丽的风景线焉。所到之处,大人叫,小孩跳,围而观之,聚而听之,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热闹如演戏一般。此其时也,才如余先生文中所:“如果有上访的百姓,还能够拦轿喊冤,倾诉委屈。有了轿前伸冤,衙门前面的上访队伍将烟消云散。轿中官员可作包青天状,让拦轿者热泪盈眶,长跪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上下之间,感情得以沟通,公仆名分,因此落到实处。官民鱼水情,其乐融融。”如果是警车开道,这一派大好形势全泡汤矣。
其二能保护公仆的“绝对隐私”。余先生在乘轿子优点之八中说:“轿车后面有车号,乘轿车进酒楼茶馆,风月场所,总是遮遮掩掩,用轿车接送老婆孩子、三姑六婆,也会忐忑不安。而轿子没有号码,可以大摇大摆,任意使用,不必害怕纪律监察人员抄车号,也不必担心新闻记者与好事之徒恶意曝光。”我要指出的是,假如乘轿子而用警车开道,则事必不谐矣。轿子虽没轿号,但警车却有车号,仍然会露出马脚。而鸣锣开道则可以一百个放心,谁听说锣有锣号呼?目的地一到,锣声一止,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纪律监察人员,记者与好事之徒,即使想恶意曝光,也无所用其技也。
其三是具有直观性,老百姓能一目了然。锣声响处,公仆来矣。他们平时从电影电视戏曲节目中,早已熟知。封建社会的新科状元八府巡按视察民情吏治,鸣锣开道,老百姓闻锣声而拦轿告状,这场景令他们早已心向往之矣,故鸣锣开道,乃民意所归。警车开道则不然,它制造的噪音令人难以忍受且不论,最要命的是容易引起误会。老百姓听见警笛声,看见警车,或是以为抓罪犯,避之唯恐不及。这年头不犯什么罪也有被抓的可能,屈打成招,草菅人命的事屡有发生,他们惹不起躲得起;或是以为武装下乡“强制拆迁”,老百姓采取敌视态度,搞不好来个“群体性事件”,则有捐公仆形象矣。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警车开道有百弊而无一利,鸣锣开道有百利而无一弊,何乐而不为哉!
余杰先生的《轿车不如轿子说》是听了“隐者言”有感而发。我的《警车开道不如鸣锣开道》说,不是听什么“隐者言”,而是我的一家之言。也诚恳希望有识之士能找渠道向上推荐,如能付诸实施,则于国于民,功莫大焉。也有人会说,如果采用鸣锣开道,这不是将人民公仆与封建官僚等同了吗?是何用心?这说法看似有理,实是弱智!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牢记三个代表,公仆出门采取什么形式开道是不必计较的,况且鸣锣开道也不见得是封建官僚们的专利。锣是没有阶级性的,封建官僚好用,人民公仆也同样好作。如果一定要区别一下,那就将“肃静、回避”牌去了吧。临末我还想说一句,一个国家到处警笛长鸣,决不是好事;而到处锣声阵阵,则老百姓其喜洋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