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从左手交到右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2:41
第八章 从左手交到右手(1)
当心像明月一样时,有水就有月;当心要像天空一样时,云开现青天。这时,快乐象把左手交给右手一样容易。
享受人生的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屋内阴暗潮湿,发散出淡淡的霉味。
有一次妈妈外出给他们买回来两个香包,挂在他们的床头上。香气弥漫在屋子时,兄弟两个都很高兴,互相告诫,不要打开窗户,以免香气跑掉。
这时,哥哥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对弟弟说,妈妈经常把我们的被子拿出去晒,阳光一定很好,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
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
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潮湿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有了阳光,再加上香气,我们的房间不就可以温暖芳香了吗?”
妈妈笑道:“要香气,就必须关住窗户,要阳光,就必须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阳光和香气怎么可能都有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东西需要我们紧紧抓住,便另外一些东西,却需要我们把封闭的心灵的窗户敞开才能拥有。
钱钟书先生曾经这样总结窗户与门功用的不同: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是啊,只需要打开一扇窗,我们就可以安坐在屋里享受春天,所谓“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就是这样一种乐事。
如果我们把门来喻作向外界去追求去奋斗的起点,一切财富都从门里进来,又都从门里出去,因此门代表了欲望和占有;而窗只让我们观赏,春光从窗户里进来,只要我们有安详的心情,就可以无限而且永远地拥有,因此窗户是享有生活的意境写照。
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这里就把窗户与人生的智慧联系起来。虽然并不是每天都有好的阳光,但是我们只要心中开了一扇心窗,就能享受外界的阴晴圆缺。
可是我们占有财富,追求名声,以为是在给自己的的人生创造和积累快乐。我们以为能够得到满屋的阳光,却没意识到:阳光再灿烂,能不能照亮屋子只取决于一扇窗户。我们能够为人生所做的唯一有益的事情,就是打开挡住阳光的门窗。
在海边,有一个游客坐在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游客对渔夫抓这么好的鱼恭维了一番,问他要多少时间才抓这么多?
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
游客又问:“你为什么不呆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
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游客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渔夫面带喜色地说:“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晒晒太阳,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
游客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MBA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再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或者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
游客回答:“15到20年。”
渔夫问:“然后呢?”
游客得意地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渔夫问:“然后呢?”
游客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别墅里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鱼散散心,跟孩子们玩一玩,再去跟女朋友睡个觉,黄昏时到酒吧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罗!”
渔夫说:“我以为我现在准备干什么呢?”
有一天,戴奥真尼斯坐在木桶旁舒服地晒着太阳时,亚历山大大帝前来探望他,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可赐予他想要的任何东西。戴奥真尼斯答道:“我希望你闪到旁边,让我可以晒到太阳。”
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许就是这种知足的境界吧。
美丽在自己心里
一个孩子把妈妈拉到厨房里,告诉她,他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
妈妈看着孩子神秘的样子,不由笑了。她问:“什么发现?”
孩子说:“我发现在每个苹果里藏着一颗小星星。”
妈妈睁大了眼睛看着孩子,迷惑不解。
于是,孩子开始向妈妈演示他的发现。他从冰箱里拿出一个苹果,然后用水果刀用力切开。不过,他不是从茎部到顶部这样竖着切,而是横向切开了苹果。
孩子拿起苹果给妈妈看:“妈妈,多么漂亮的星星啊。”
妈妈也不由得由衷赞叹:“是啊,多么漂亮的星星啊。”
如果自己的心中没有美丽,那么世界也就毫无美丽可言。我们缺少的不是美丽,美丽其实源于我们的内心,就与我们如影随形,我们缺少的是发现和感受它们的心灵。
许多人被自己的现状所困扰,觉得现状并不是自己预期的生活。孤独困窘、贫病折磨,这样失意的日子该怎么过?而没有这一切、完全一帆风顺的人生又该怎么过?困顿得不耐烦,闲适得不耐烦,单调得不耐烦,总之对现有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不耐烦。
莎士比亚就曾对生命作过这样的概述:
你并不快乐,
因为你永远追求着你所没有的事物,
而遗忘了你所已有的事物。
你并不固定,
因为你的容颜像月亮一样随时变化,
你即使富有也和贫穷无异,
因为你正像一头不胜负重的驴子,
背上驮载着金块在旅途上跋涉。
人就总是这样,山底下的仰视山峰,无比敬仰,无比向往,以为那上头风光独好;而上得山顶的却又对空长叹“高处不胜寒”;围城外孤单的人向往着走进那温馨的灯火,围城内看似恩爱的人儿却想要出走,想象着过另一个世界的美丽。
诗人在天堂祝愿我们说:“愿我们在尘世获得快乐。”可是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有缘消受尘世中的快乐呢?
让我们细细点算一下自己的日子,看一看快乐在什么时候充满心间?
在朝九晚五之间的过程中,还是8小时之外?是星期一到星期五,还是星期六和星期日?是每月特定的某几天,还是提前筹划了好久的年假?
是运气好到每一分,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都那么安详和滋润?或者相反,只有那么几个瞬间,或曾经的几年?或者干脆无奈地摇摇头?
让我们的思绪在曾经涉足的每个地方徜徉,看一看快乐在哪里随风飘荡?
是在那片桌上堆满文件的格子间?那幢装修不错的写字楼?那张刚刚能伸展开手脚的床?那间费尽了我们心思的小屋?那座动不动就来场瓢泼大雨的城市?或者放满了热水的浴缸?一杯咖啡端起来之后的阳台上?阳光照耀的草坪上,还是在去西藏的路上的背包里?
是一直在疾步要去到的那个地方?还是我们脚此刻踩住的这块草坪?
让我们调动每一束神经末梢,回味一下快乐曾经驻足于什么样的感觉?
是看着自己帐户上的数字飞速地䠀跳跃增加的㬁眼花缭乱?是从一个个品牌店里提回购物袋的重量?是卡布奇诺和爱尔兰咖啡的新鲜香味?或者是让一张大碟把音乐播洒时的节拍?或者是一部部好莱坞大片的震撼?或者是对着鱼缸里摇头摆尾的小金鱼喃喃自语?
这样一想,我们就能发现,上次那种甜美安详的感觉来造访的时候,
一天晚上,一个苦恼的人来到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花园,里面住着一些伊壁鸠鲁的弟子。
他进去以后,他惊讶不已。因为他看到这些人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像国王那样生活,像神那样活着。他们整个的生活就是喜乐。当他们去小溪洗澡,那不只是洗一次澡,那是顺着水波起舞,那是和着流水的节拍歌唱。
虽然只有面包和盐,甚至没有黄油,这些人每天都有一场欢乐的盛宴,因为他们如此满足,认为自己不再需要什么。这一切给访问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问伊壁鸠鲁:“下次我来,我要给你们带些礼物。你们要什么?”
伊壁鸠鲁说道:“给我们时间去想想,我们从未想过会有人给我们礼物,我们从自然接受了那么多的馈赠。但如果你坚持,就请带些黄油来,别的没什么,黄油就够了。”
这是一种内心的安然与自由,是人世间的一种风景!
这不意味着他要去喜马拉雅山,或逃到西藏去。不!他仍将立足于他生活的地方,但以一种不同的品质立足于此地。他将去爱、去同情,各种关系也将存在,但他依然是自由的。
能够快乐和安然地面对美丽,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更直接地依赖于我们的心灵。如果我们的心灵麻木了,分不清什么善恶美丑,纵有花不完的钱,也难享受真正的快乐。
为能发现美丽,享受快乐,我们不仅要“向外用力”,而且要“向内用力”。向外用力就是参与社会的协作与竞争,就是积极工作、努力赚钱。向内用力则是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境界,培养自己心灵对真善美的敏感。如果我们有较高的境界和敏感的心灵,就能经常地享受快乐。
中国古代哲人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宏旨和情趣,例如,程颢窗前杂草丛生,甚至掩没了台阶,有弟子劝他割掉。他说:不用,这样可以常见到造物的勃勃生机。他还建了一个小池,养了几尾小鱼,经常站在池边玩赏。有人问他,他回答说:“我可以看到万物自得的意趣。”
杂草和小鱼,在现代人看来不过如此,但是程颢却能从中看到自然界的生机和万物自得的意趣,这就是古人所能享受到的快乐。现代人有几个能见得自然物之“生机”和鱼的“自得意”?
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么一个测试:假如有来生,我愿做——(男人、女人)。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他们如生而为另一性将生活得更好。更有一人语惊四座,他说来生他愿为一只熊,饿了就去觅食,累了倒下就睡,若欲望来了便在阳光下追逐交配。
总而言之,这个测试的结论是女人愿做男人,男人想做女人,或有人竟不愿做人。来生本是虚妄的,不过借以说说今生未逞的心愿罢了。
人是世间最脆弱的一族,万物都能损毁他,但他的高贵正在于他会思想,会主动改变环境,建造“人化的自然”。能够思想,所以高贵;能够不满,所以有漫漫的求索和对现状的积极变革。但是在忙着上下求索的时候,有必要先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康德说:天堂既在天上,也在自己的心中。
第二部分第八章 从左手交到右手(2)
喧嚣中享受平静
国王悬赏要得到一幅最平静的画。
许多画家都来尝试。国王看完所有画,只有两幅最为他所喜爱,他决定从中作出选择。
一幅画是一个平静的湖,湖面如镜,倒映出周围的群山,上面点缀着如絮的白云。大凡看到此画的人都同意这是描绘平静的最佳图画。
另一幅画也有山,但都是崎岖和光秃的山,上面是愤怒的天空,下着大雨,雷电交加。山边翻腾着一道涌起泡沫的瀑布,看来一点都不平静。
但当国王靠近一看时,他看见瀑布后面有一细小的树丛,其中有一母鸟筑成的巢。在那里,在怒奔的水流中间,母乌坐在它的巢里——完全的平静。
国正把最高的奖赏给了后者,他解释说:“平静并不等于一个完全没有困难和辛劳的地方,而是在那一切的纷乱中间,心中仍然平静和安然,这才是平静的真正意义。”
这是一个喧闹的世界。
在太阳落山之前,现代人如蛇虫一样依附在小车上,依附在豪华的房子里,依附在汉堡包和牛奶的快餐上,依附在金钱上,依附在成名路上的痛苦中,依附在冷漠和内心暴力的孤独中,依附在疯狂的抢购中,依附在短浅的满足里。当入夜的钟声敲响以后,在都市的灯红酒绿之下,所有的人都在不知所措地喧嚣着——蹦迪、喝酒、狂歌。如果要问为什么,回答只有一个字:烦!热情一点儿的回答四个字:真他妈烦!
没有几个人听得懂李宗盛痛彻骨髓的歌声:“忙得没有欢喜和忧伤,忙得没有时间痛哭一场。”
现代人的这种散乱只能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浑浑噩噩,一种是心旌浮动。
浑浑噩噩就是糊里糊涂地虚度时日,无所事事地涣散体力,懈怠、懒惰、昏睡,不肯在人生的修养上提升自己。而心旌浮动则是心念不安,异思迁和摇摆不止,表现出来就是浮沉、动荡和无法安然于一地一事。
我们无法让所有的“真他妈烦”变得“真他妈不烦”,也无法阻止别人支配自己的舞步与喉咙,但我们可以在喧嚣中找到平静。英国作家艾迪生说:“真正的幸福不显出露水,它摈弃浮华和喧嚣。”
我们在繁忙中失去了快乐,变䮡得忧虑、疲劳和神经紧张,原因之一就是对那些与个人没有切身利害的事物,比如说内心的宁静,逸思的悠远,恬静的闲适,忘我的审美,境界的超越……等都已经失去了兴趣。
我们常以轻浮的态度嘲笑古人的愚昧,殊不知古人有比我们快乐的时候,有比我们高杆的地方。这种高杆之处就集中体现在对那些无关“利益”的事物的兴趣上,这些事物或者可以叫做闲情逸致。
现代人只把焦点集中在切身利益的争夺上,结果意识永远不得安宁,变得不大明智,烦躁易怒,并失去了平衡感,以致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越来越弱,并导致恶性循环。
而对古人来说,一湾山水、吟诗做赋、甚至一束花草,都可以成为让生命放松的依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都是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与风云变化之中,体会人生的乐趣,感受生命的快乐。
当孔子问他的学生们各有什么志趣时,子路、冉求、公西华都谈到如何治理国家,以及如何实行礼仪之类。轮到曾点时,他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说,在温和的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服装,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子,一起到沂水边洗澡,到舞雩台(祭天祷雨之处)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
孔子听了学生们的话,唯有对曾点表示赞同,感叹说:“吾与点也。”这就是为后世所称道的“吾与点也”,也就是孔子的欢乐观。
我们要活得轻松一点,我们不能靠喧嚣来消除喧嚣,而需要在喧嚣中找到这样的诗意和禅意。有人说,当我们又困又累,如果想要几小时的幸福,就去酒吧喝酒;如果想要一个夜晚的幸福,就把一个漂亮MM从酒吧带走,如果想要三年的幸福,就和她结婚。可是如果想要一辈子的幸福,就要远离酒吧的喧嚣和浮躁。
我们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园丁一样,不仅可以与自然融合,每天都会有新的喜悦,因为我们随时可以听到悠扬婉转的高山流水,随时可以坐在风光旖旎的小河边,想一想陶渊明的菊花、李商隐的沧海和苏轼的大江,随时都可以约知己来踏踏青!
当我们心情烦恼时,绿树成荫的林荫道,凉风习习的海边,绚丽多彩的秋景,令人陶醉的蓝天白云、碧波荡漾、花香鸟语的自然怀抱里,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都会使我们产生豁达的心境,从忧愁和烦恼中超脱出来。
一种快乐的人生,在相当程度上是恬静淡泊的。因为惟有在一种恬静淡泊的氛围中,真正的快乐才能常驻。喧嚣中的片刻平静,对于纾解人生的烦恼不失为一种方法。
乐事不用一钱买
有一次,美国某个小镇上的一位耄耋老人过生日,当地的记者也来向这位寿星祝贺,同时采访了他。在采访中,老人说道:“我是这儿最富有的人。”
不久,这句话传到了镇上的税务稽察员人员那儿。稽察员马上登门拜访他,开门见山地问:“你自称是最富有的人,是吗?”
那老人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是的,我确实这样说过”稽察员一听,马上从公文包里拿出笔和登记簿,继续问道:“既然如此,能具体说一说你的财富吗?”
老人兴奋地说道:“第一项财富是我身体健康,别看我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我能吃能走,身体可不输你喔!”
稽察员有些吃惊,但仍然耐心地问:“但你还有其他财富吗?”
“除了这之外,我还有一个贤慧温柔的妻子,我们生活在一起将近六十年了。另外我有好几个聪明孝顺的孩子,这儿的所有人看了都很羡慕,这不也是财富吗?”
稽察员继续问着:“你还有什么东西?”
“我是个堂堂正正的国民,享有宝贵的公民权,这也是个不容否认的财富。”
稽察员打住他,单刀直入地问:“你没有银行存款或任何有价证券吗?”
老人十分干脆地回答:“没有”。
稽察员问:“你没有其他不动产吗?”
他得到的仍然是老人诚恳的回答:“没有。除了刚才我说的那些财富,其他我什么也没有。”
稽察员收起登记簿,肃然起敬地说:“老人家,确实如你所言,你是我们这个镇上最富有的人。而且,你的财富谁也拿不走。连政府也没办法抽你的财产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快乐确实是与财富多寡、名位高低无关。素衣淡饭不一定比锦衣玉食者不快乐,引车卖浆者不一定比高官厚禄者不快乐。
在大众文化中,享乐主义又常常表现为物质主义,当代的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又表现为极度的消费。很多人认为物欲的满足就是快乐,大量消费就是快乐。
难道这真的是快乐的唯一必经之路吗?
美国心理学家经过长达十年时间,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人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快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感受,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它与种族、年龄、职业、地位和个人占有的财富等等没有多少内在联系。
对于快乐由什么构成,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定义任何一种“绝对的快乐”。
按照美国某大学对“快乐”的研究课题报告,快乐的定义是:“主观的感到适意的程度”,具体地说是“对自己生活感到有意义、满意和舒适的一种积极的状态”。这种感觉应当具备独特性和持续性。
因此,春风入手,乐事自应随处有。我们没有好车就别去揣摩开奔驰的快乐,不妨去体味风清月白、胸无宿虑的快乐。所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就是这个意思。
前些时间火爆荧屏的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主人公张大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一家三口没有房子住,只得住在中间长有一棵树的简易棚里,下岗了没有工作只好四处推销热水瓶。
在艰难的生活中,他仍不改爱穷逗的性格,没事时常常偷着乐。张大民的精神其实就是一种无论身处什么境遇都乐观向上的精神。像张大民那样尚且能没事偷着乐,快乐离我们又能远到哪里去呢?
追求众乐而不得,独乐也不错。其实快乐的价格并不高,是自己定的追求高。既然“清风朗月不要一钱买”,何苦不接纳它,并享受它。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
1.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2.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
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4.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要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从第一个答案中,我们知道必须工作,有工作,就会使人快乐。
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象,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记报酬的爱。
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只有这样的人,世人才会给他最美妙的报偿,正所谓予人快乐予己快乐。
也许,对于在这个世界上踽踽而行的我们来说,只有快乐的能力,才是贫者之宝,暗室之灯,饥者之食和久旱之雨。
第二部分第八章 从左手交到右手(3)
握在手里的时空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在谈到幸福的时候曾经说:与其说人的幸福来自千载难逢的鸿运,不如说来自每天都有的微小过程。在下面的故事里,这一位农民将为这句话做证。
古代有一位国王得了忧郁症,所有的心理医生都被请来为国王看病。会诊后,经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全体医生一致举手通过,治疗方案出台了:只要借一个快乐人的衬衣给国王穿,病情就会痊愈。
紧急动员,禁卫军满街奔跑,张贴告示:
诚聘
诚聘快乐的人一位。
要求:发自内心地快乐,并有衬衣一件。
待遇:报酬某某人万元,并有海外旅游假期。
有意者持有关证件及个人简历,三日内,与皇宫太医总监联系。
三天过去了,无人揭榜,国王病势更加沉重,内臣们们慌了。忠诚的待卫长全副武装,带着人首先闯进宰相家里,厉声地质问:“你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难道还不快乐吗?为什么不去揭榜?”
宰相漠然地看着侍卫长说:“敌国随时准备入侵,同僚们勾心斗角,国王又可能随时为一丁点儿小事砍我的头,你说我能快乐吗?”
待卫长沉吟半晌,带人离开宰相府,找到第一地产商人比尔盖先生:“比尔盖先生,你富可敌国,公司庞大,股票天天涨,全国每家每户都用着你们公司出品的木窗,你不是很快乐吗”
地产商人一脸苦相:“穷鬼们罢工,盗贼天天盯着我,儿女们为遗产打破头,租收不回,货卖不出去,我烦着呐。”
就这样一天下来,一无所获,他们垂头丧气往回走。忽然听到一阵快乐的歌声。大家连忙跑过去,只见一个人躺在山坡上,正在沐浴在金色的夕阳下。
“你感到快乐吗?”
“是的,我感到很快乐。”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
“是的。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快乐的呢?”
“你真是个快乐的人。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国王会重赏你的。”
“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
在法语里,快乐这个个名词是“好”和“钟点”两字拼成,由此可见,法语文化对于快乐的理解,没有什么复杂的深思,无非就是现在一个好的钟点,我们能够把握的一个好的钟点。
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快节奏、高竞争社会中的我们来说,一个“好的钟点”已经是过于奢侈的梦想,太多关于“亚健康”、“抑郁症”、“英年早逝”、“过劳死”的报道已经令我们身心麻木,似乎这些都是成功应付的代价。
而多数人宁可寄希望于未来,也不信自己今天能有一刻快乐,这要种以期望的面目出现的欺骗,是生活中烦恼最普遍的根源。
丘吉尔说:如果你强迫自己今天做一些明年才应该做的事情,只能事倍功半。较好的办法是:练习忍耐力,等待时间环境及您都为此做好了准备。
我们如果能够在身边发现一些快乐的成功者的话,那么在他们身上一定看不到开夜车的黑眼圈,也看不到任何亚健康的疲惫,一切都是那样和谐,自然而然。
观察一下他们的生活,我们也许会发现,他们与我们的生活差别很大,根源之一在于前者可以自我掌握时空。
这并不是说,这些人都掌握了乾坤挪移大法,能够倒转时空于指掌之中。他们只不过不再要求自己何时取得怎样的心理,只不过相信道路就是目标,相信真正的快乐会在恰当时候自动来到。
我们必须在自己和生活之间寻找完美的和谐,在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而不是一边做着手头的工作,一边想着未来的成功。生活中,不存在可以取代快乐的另外一次快乐,它取决于所有因素的和谐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自己和所要面对的问题简单地统一起来。
诗人在天堂祝愿我们说:“愿我们在尘世获得快乐。”可是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有缘消受尘世中的快乐呢?
让我们细细点算一下自己的日子,看一看快乐在什么时候充满心间?
在朝九晚五之间的过程中,还是8小时之外?是星期一到星期五,还是星期六和星期日?是每月特定的某几天,还是提前筹划了好久的年假?
是运气好到每一分,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都那么安详和滋润?或者相反,只有那么几个瞬间,或曾经的几年?或者干脆无奈地摇摇头?
让我们的思绪在曾经涉足的每个地方徜徉,看一看快乐在哪里随风飘荡?
是在那片桌上堆满文件的格子间?那幢装修不错的写字楼?那张刚刚能伸展开手脚的床?那间费尽了我们心思的小屋?那座动不动就来场瓢泼大雨的城市?或者放满了热水的浴缸?一杯咖啡端起来之后的阳台上?阳光照耀的草坪上,还是在去西藏的路上的背包里?是一直在疾步要去到的那个地方?还是我们脚此刻踩住的这块草坪?
让我们调动每一束神经末梢,回味一下快乐曾经驻足于什么样的感觉?
是看着自己帐户上的数字飞速地䠀跳跃增加的㬁眼花缭乱?是从一个个品牌店里提回购物袋的重量?是卡布奇诺和爱尔兰咖啡的新鲜香味?或者是让一张大碟把音乐播洒时的节拍?或者是一部部好莱坞大片的震撼?或者是对着鱼缸里摇头摆尾的小金鱼喃喃自语?
这样一想,我们就能发现,上次那种甜美安详的感觉来造访的时候,就是我们的脚踩到大地上的那一瞬间。
用追求财富和成功的方式争取快乐,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我们对下一个目标的期望联系在一起的追求必然失败,因为在旧的目标彻底完成之前,为了新的目标进行的追求总会以失败而告终,让我们沮丧而无奈。
概括地说,真正的快乐者是今天获得成功,而不问明天会怎样的人。因为没有满足的期望会导致两种影响:一种是舍弃期望,这样会对赞扬和指责十分敏感;一种是将期望转变成对别人和自己的攻击。
要把握自己人生中的时空,就必须在自己和目标之间寻找完美的和谐,在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而不是一边做着手头的工作,一边想着明天的挑战。道路就是目标。如果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就能快乐地实现目标,而不是失败与烦恼。
不失其赤子之心
我们和孩子相比,最缺少的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奇怪,觉得只能是孩子比我们缺少什么,比如说金钱、比如说体重,再比如说阅历和知识。我们成年人会比孩子缺少什么呢?
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只需要来到雨后的马路上。
下过雨的马路上,都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坑。在这些水坑的面前,我们成年人的反应是什么呢?是不是从水边绕过去?也许不仅绕过去,嘴里还会不住地抱怨:裤子脏了,路难走了……
可是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发现前面有个小水坑时,都会很高兴地跑进去,甚至会挣脱大人牵着的手,跑过去玩闹、欢笑。
对,这笑声里所包含的,就是我们所缺少的东西:赤子之心。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当我们用孩子一样的心情,用欢笑来面以这个世界,我们或许就能知道: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人生的短暂和珍贵;欢笑着享受人生,是我们一出生就具有的目标和任务,也是上帝赐予我们的职责和权利。
可悲的是,在生活的重压与自我的禁锢下,有多少人已经忘记自己也曾经年轻,也忘记什么是欢笑了。
笑是最有效的精神桑拿,它打破了等级制的鸿沟,释放了我们内心的卑怯,让我们获得了对这个世界的智慧和力量……
笑是所有情绪中最受人欢迎的,它不仅是调动几百块脸部肌肉,以及增强人们的免疫系统,而且我们的生存状态,也能因为笑而发生很大的改变,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人生,何不每天搔一搔自己的胳肢窝,让自己来上三次五次大笑呢?
如果我们希望人生中常有快乐与春天,那么就在脸上挂着笑容吧,展现出一副充满活力的面貌,让自己对于未来有个乐观的期望,这是我们活在人世的最大权利。
请记住,只有欢笑地人才是最后的赢家。
听过陈明的那首《快乐老家》吗?让这首快乐的歌为我们伴行吧――
跟我走吧
天亮就出发
梦已经醒来
心不会害怕
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
它近在心里却远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