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闻周刊》: 2008,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57:14
新华网专稿:美国《新闻周刊》12月22日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一个强悍、然而尚显脆弱的超级大国的崛起”。对美国人而言,2008年是个重要的选举年。但是,对世界大多数地区而言,2 0 0 8年是中国之年。关于 中国将成为全球大国的沸沸扬扬的预言已不再是一种预测,而是现实。现在,我们,还有他们,都必须处理好中国的成功。

图表: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 新华社发
“脆弱的超级大国”
对美国人而言,2008年是个重要的选举年。但是,对世界大多数地区而言,2008年很可能会目睹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心,奥运会将成为中国期待已久的首次亮相机会。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个最重要的国家。想想一年来的事实吧。200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美国,这至少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第一次有一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中国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在五种基本食品中的四种食品、能源以及工业初级产品等消费领域均超过了美国。数月前,中国还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不论是贸易、全球变暖、达尔富尔问题或朝鲜问题,中国都已成为新的未知数,缺之,任何持久的解决办法都是不可能的。
然而,中国人并不这样看自己。最近出版的《脆弱的超级大国》一书的作者苏珊·舍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在美国,不论她何时提到这本书的书名,人们总是对她说:“脆弱?中国似乎不脆弱呀。”但是,在中国人们会说:“超级大国?中国还不是超级大国。”
事实上,中国二者兼是。而中国的脆弱直接与其非凡的崛起相关。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最近曾指出,工业革命期间,欧洲的平均生活标准在他的有生之年内(他当时大约40岁)提高了大约50%。他计算,在亚洲,主要是中国,人均生活标准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大约要上涨一百倍!中国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一直大得惊人,完全是史无前例,而且中国已经产生了同样惊人的变化。它用20年的时间经历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
回想一下30年前中国是什么样子吧。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那时,它刚刚结束了摧毁大学、中小学和工厂的文化大革命。从那以来,中国有4亿人民脱离了贫困,大约占上个世纪全球减轻贫困成果的75%。这个国家建起了新的城市和城镇,修建了新的公路和港口,并且正在详细规划引人注目的未来。
如何面对中国崛起
部分学者和政策空谈家(还有五角大楼的一些将军)审视了中国崛起这个问题,认为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大国冲突、甚至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他们说,看看历史就知道了。当一个新的大国崛起时,它不可避免地要打乱力量对比,扰乱国际秩序,从而获得公众瞩目的地位。这就使得它与当时(那就是我们)现存的强大力量产生利益冲撞。因此,中美冲突在所难免。
但是,有些强国与纳粹德国一样,有些则与当今德国和日本一样。美国在全球等级排名中一路上升,并取代英国成了世界头号国家,而两国之间并没有爆发战争。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冲突和竞争,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冲突和竞争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这种冲突和竞争是否会恶化,那就主要取决于华盛顿和北京未来十年的政策选择了。
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伊肯伯里在《外交》双月刊的另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极其重要的论点:现在的世界秩序有益于中国的和平崛起。他认为,这个秩序是互相协调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基础。因此,中国在这个体制内予以合作具有广泛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核武器决定了冒大国战争的危险必然是自杀性的。伊肯伯里写道:“简言之,今天的西方秩序难以推翻,易于加入。”
很多迹象证明中国人理解这些情况。他们创造了“和平崛起”这个词,用以描述北京试图加入这个现有秩序、而不是推翻这个秩序的努力。中国政府也想方设法在这些问题上对公众进行教育,去年播放了共分12集的纪实片《大国崛起》。它的核心告诫就是:决定一个全球大国长期成功的因素是市场,而不是帝国。
但是,虽然存在和平与合作的条件,可是依然存在很多相反的因素。随着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它的自豪感和民族感也与日俱增,这将在夏季奥运会上得到全面展示。很多中国官员笃信美国对中国居心不良。与此同时,位居单极秩序之巅的华盛顿还不习惯权力共享或容纳另一个大国利益的想法。诸如人权、台湾问题或一些不测事件这些可能一触即发的引爆点都有可能在不信任的氛围之下和双方急于表达强硬态度的国内选民的压力之下急剧恶化。2008年是中国之年。它也应当成为我们制定一套严肃的长期对华政策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