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聊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41:29
中国的年节很注重举办宴席,一席宴会亲情、爱情、乡情贯彻始终,其乐融融。
宴会,古代也称为燕会、会食,是以酒肉款待宾客的一种聚餐活动,也是国人通过津液交流达到和气一团的关系。
敦煌文献被称为“中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古代的学术海洋”。文献中也记载了大量的宴饮活动,当时不叫“宴会”,根据不同的规模和性质,叫做“局”(或“局席”)、“筵”、“顿”、“设”、“看”、“小食”、“中食”、“解火”、“解劳”、“斋”等。“局”又叫“局席”,或简称为“席”、“筵”。最早,人们比较重要的饮食活动是在用某种植物编的席上举行的,这种席子也叫做“筵”,后来就以“席”或“筵”代称宴会。至今,一些地区仍将宴会称作“席”。 当今,多称宴会或宴席。
宴会的历史并不长,也就1000年多一点。有例为证,《史记·孟尝君列传》说,孟尝君田文广招宾客,礼贤下士,他对前来投奔的数千食客,一律平等对待,都与自己吃同样的馔品,穿同样的衣服。一天夜里,天田文宴请新来的侠士,有侍从无意挡住了灯光,一侠士以为这里有名堂,认定自己吃的饭一定与田文两样,否则就不用故意挡住光线而不让人看清楚。侠士认为田文是个伪君子,一时怒火中烧,放下筷子,起身就要离去。田文赶紧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菜给侠士看,证实大家所用的都是一样的饮食。侠士知道了真象,愧容满面,当下拔剑自刎以谢误解之罪。试想如果大家都围在一张桌子旁,同吃一盘菜,岂能有厚薄之别?
此事至少说明,在隋唐以前,人们还是维持一人一份食物,桌与桌不相连的分餐制,否则就不会发生侠士自刎事了。在汉墓壁画、画像和画像砖上,经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看不到许多人围在一起进餐的情景。
相传尧舜时代一年要举行七次敬老、养老的典礼,大家在低矮的屋子里席地而坐,你一鼎,我一鬲,分离肉食的美味,叫做“燕礼”。这是我国原始社会一种宴会。
隋、唐以前,古人不使用桌椅。屋内先铺在地上的粗料编织物叫筵,加铺在筵上规格较小的叫席(细料编成)。宴饮时,座位设在席子上,食品放在席前的筵上,人们席地坐饮。
后来使用桌椅,宴饮由地面升高到桌上进行,明清时有了“八仙桌”、“大圆桌”,宴会形式已经改变,宴席却仍被沿称为“筵席”,座位仍沿称“席位”,筵席与酒席成了同义词。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从出土文物看,饮食方式的分食制和聚食制,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同时存在的,似乎民间的聚食制早于官场。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另一方面,居室面积,经济条件等原因也起作用。
相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根据人体的外形、外貌、语言、行动等来预测一个人的命数,这在中国古代是最广泛流行的。某人在宴席上的表现,也就成了福祸晴雨表。古时候设置宴席与今天的目的不同,是为了表现威仪和了解祸福。所以《诗经》中有诗说:弯弯牛角杯,酒香人温柔。彼此礼相待,幸福自然来。
这些事例说明,人的性情灵魂会通过容貌和言谈举止表现出来,通过分析一个人的容貌和言谈举止,预测他的命运。中华民族的智慧实在太发达了,尤其是无论多么荒谬的事情,一经我们解释,马上就变得合情合理。
宋元公宴请鲁国大夫叔孙昭子,开始时,酒喝得很顺畅,两人有说有笑的,到后来不知为何两人同哭起来。当时乐祁陪宴,他退下来后对别人说:“国君和叔孙昭子今年恐怕都会死去的?我听说,该悲哀的时候却快乐,该快乐时却悲哀,都是丧志之兆,心灵的精华叫魂魄,魂魄都离开了,怎么能活长久呢?”在这一年,叔孙昭子和宋元公相继死了。
晋厉公派苦成叔送孙林父去卫国。卫定公宴请苦成叔,苦成叔在宴席上表现得十分傲慢。卫国大夫宁子说:“苦成叔家族大概要灭亡了吧?”三年后,苦成叔家族果真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