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圣故里与中国酒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2:50:52
我是公社小社员
大道国学:酒圣故里与中国酒文化
发表时间: 2010-10-09 21:30:38]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杜康是何许人也?他是中国酒业的鼻祖,是中国的“酒圣”。这是中国的文化常识,更是中国酒文化的基本常识。那么,中国“酒圣故里”在哪?或者说,“中国酒文化的故乡”在哪里?是在今日陕西省渭南市的白水县。杜康生于白水,葬于白水,其生前工作学习和劳动创造于白水,这也是中国文化史学界公认的事实。“仓颉造字”,“雷公造瓷”,“杜康造酒”,“蔡伦造纸”,这是中国文化走向辉煌的标志性四大创造。而这四位“鼻祖”级的伟大人物,也都不约而同地相聚于白水,并且长眠于白水,这到底是天意巧合,还是有着不为人知的奥秘呢?网闻博报小社员曾有感于此,而写有《“舞动中华”文化采风录:一县灵秀出四圣》一文。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酒圣故里”与中国酒文化。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应该说,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理性的文化,因为只有中国才有“天人合一”辩证思维的宇宙生态系统观。但中国文化又是最感性的文化,因为中国文化的诗酒画意同样是世界最美妙绝伦的。而且,诗画如酒,历久弥香。风景随心舞,大道自有恒。变幻也中国,不变也中国。动而静,静而动。是而非,非而是。这种矛盾的统一,恰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所在。酸甜苦辣香,喜怒哀乐愁,千言万语尽在一杯酒。文化的味道是酒,文化的情感是酒,文化的智慧是酒,文化的享受也是酒。中国文化,就是酒文化。不了解中国酒文化,就很难读懂中国。甚至可以说,如果品不透中国酒文化,你就看不明白古今世事的沉浮与人生命运的成败。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那么,谁能讲明白中国酒文化呢?回答是肯定的,13亿中国人谁也说不清楚,更不用提外国人了。如果说有人能够讲清楚,那大概只能是酒醉时的梦话了。事实上,我们常人对中国酒文化的了解,也只能是一些最基本的常识。下面,我们就从“酒圣故里”开始进行一番文化寻源。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还是从“四圣”聚白水说起吧。要说这是中国文化的巧合,那么上苍就实在是太垂青这个地方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人文环境,必然形成不一样的文化。因为所谓文化,本来就是人类“识天文而化人文”的过程和结果。不同的人,必然决定着不同的文化。白水县所处的关中东部地区,历史上称为“华州”。其实,这个“华州”,就是古代史籍记载的“华胥之州”的简称。从华州和华山,到华夏和华人,我们便能隐约感觉到这个地方的不寻常。再溯源到“华胥生伏羲”,“伏羲画八卦”,“黄帝梦游华胥国”,再到黄帝命“仓颉造字”、“雷公造瓷”和“杜康造酒”,这些上古传说和历史遗迹,都把我们的视线定格在了“华胥之州”。同时,也把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祥起源,定格在了这个“华胥古国”。关中东部的蓝田县有个华胥镇,华胥镇有个华胥陵。据说这就是华胥氏的陵墓,文化史学家们称之为“中华圣母陵”。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对于这些民间传说和历史遗迹,西方学界和中国机械的考古专家一般是不屑一顾的。但这也没办法,因为如果要绝对地以文字史料相互印证的话,轩辕黄帝以前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及中国文明就是不存在的,甚至轩辕黄帝也都只是一个传说。幸好,黄帝命“仓颉造字”,使得汉字和以文字可靠的历史,终于还能够证明黄帝以后的中国文化及中国历史的存在,包括我们今天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存在。于是,从“黄老之说”到老子著《道德经》,我们也终于能够把自“华胥生伏羲”和“伏羲画八卦”,直到“黄老之说”的中国易理大道文化脉络连接起来。进而延及周秦汉唐,我们也便还能够比较完整地看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轮廓。因为这期间,还有“黄帝以姬水成,炎帝姜水成”的记载和说法。而这里的姬水和姜水,都是关中地区的渭河支流。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再就人伦情理而言,我们自然不能否认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可轩辕黄帝怎能就没有生身父母呢?再上溯至“人文始祖”伏羲,我们又怎能否定其前面还有“华胥古国”的历史呢?故此,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认证,必须靠我们以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大道智慧去思辨,而决不能把结论和标准全权拜托给西方式的机械思维。说到底,还是理性与感性的矛盾与统一。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言归正传,我们所说的“酒圣故里”,小到白水和“华胥之州”,大到关中地区和渭河流域,这里是中国的“文化故里”,更是中国酒文化的故乡。与之相应的,在关中东部有“杜康酒”,在关中西部有“西凤酒”和“太白酒”,这三大“秦酒品牌”的形成,以及秦酒文化的发展,也便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直至盛唐以前的数千年中国历史上,“国酒”与“秦酒”,“国酒文化”与“秦酒文化”,基本上都是同义词。那么,现在还是不是“同义词”呢?已经不完全是。这集中体现在“酒文化”与“酒市场”的分离,或者说是“酒文化”与“酒市场”的发展不同步和不协调。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这句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策划界的流行语,用在酒品生产经营领域,应该是最为恰当的。因为在现代工业文明时代,各同类酒品之间的物质技术工艺的同质化日益加剧,品牌价值的市场差异已愈来愈取决于其非物质的文化价值。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酒品厂商其实主要是在做酒文化,在卖酒文化。而消费者也主要是在享受酒文化,在消费酒文化。失去了文化价值品位,酒品就会被打回普通而廉价的“酒精水”原形。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酒品市场更首先是一个酒文化市场。曾几何时,“国酒茅台”享誉全球,川酒集群驰骋天下,鲁酒“标王”横跨出世,徽酒西进,湘酒北上,晋酒豫酒南征北战。酒业春秋,战国争雄,试问秦人秦酒,胜败几何?即便不强求开疆拓土,就是固守家门三分地,今日本土市场份额秦酒又守住了多少?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所谓市场经济给我们最切身的体会,大概就是本来很清楚的事,忽然就会变得不那么清楚了。甚至,会完全颠覆原来的印象。譬如,我们也会猛然自问,到底什么秦酒?或者说,秦酒的概念究竟该怎样定义?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秦豫“杜康酒品牌”之争,假如最后打官司的结果是将白水“杜康酒”判给了河南省,那么今天的“杜康酒”还算秦酒吗?再比如,原来是属于陕西的酒厂,在被外资收购兼并或控股后,这个酒厂的品牌还算秦酒吗?恐怕这都涉及到品牌所有权归属问题,企业所有权的资本属性问题,企业品牌的文化特征属性等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就会形成不同的结论和评价。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那么,今天的秦酒,是否遭遇了“文化之困”?秦酒文化能否再续国酒文化的源脉?秦酒又将如何“重振汉唐雄风”?更重要的是,秦酒文化能否亦如往昔那样,再次给中国酒文化注入英雄浪漫的精神气韵?据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陕西省委员会和全球秦商大会秘书处《秦商情》杂志,已经为此发出讨论和意见征询,并已引起了陕西当地各有关政府部门、文化研究单位、企业管理研究机构、酒品生产经销商及各大餐饮酒店的高度关注。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当然,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讲,更关心和更感兴趣的是对酒文化的直接享受与休闲消遣。“酒圣故里”和“华胥之州”天荒地老的往事,毕竟离现在已经太过遥远了。而且,对于关中东部“酒圣故里”的杜康故事,大家一般都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就以来自关中西部的比较近的“秦酒文化”英雄浪漫掌故,作为本文的结尾。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陕西省宝鸡市的凤翔县古称雍,为周秦发祥之地。唐代肃宗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将雍州改称“凤翔”,取意周文王时“凤凰集于歧山,飞鸣过雍”的典故。这里古来便有“中国酒乡”之称,盛产美酒唯以柳林镇所酿造的酒为上乘。至今,当地民间仍流传着“东湖柳、西凤酒”的佳话。在殷商晚期,“牧野大战”时周军伐纣获得成功,周武王便以家乡出产的“秦酒”柳林酒犒赏三军;尔后又以柳林酒举行了隆重的开国登基庆典活动。据凤翔的官方鼎铭文记载,周成王时周公旦率军东征,平息了管叔、蔡叔、霍叔的叛乱,凯旋后在歧邑周庙以秦酒祭祀祖先,并庆功祝捷。据《酒谱》记载:“秦穆公伐晋及河,将劳师,而醑惟一钟。蹇叔劝之曰:‘虽一米投之于河而酿也’,于是乃投之于河,三军皆醉。”这就是淬在雍州“秦穆公投酒于河”的典故。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又据《史记》载:秦穆公“亡善马,歧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穆公曰:‘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穆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这里所谓的“野人”,应是指当时的西戎之类的蛮夷部族。先秦时期函谷关以东其它比较斯文的诸侯国,一般都很鄙视西面的秦人,认为秦人长期与蛮夷部族相处,差不多也已经蛮夷化了。而处于西周礼乐文明发祥昌盛之地的秦人,却并不歧视西部的蛮夷部族。这些蛮夷部族的人分食了秦穆公的宝马,秦穆公不但不怪罪,而且还很人性化地担心“食马肉不饮酒而伤身”,反而赏赐“秦酒”以赦罪。后来,秦晋“韩原之战”爆发,秦穆公被晋惠公率军围攻在龙门山下不得突围,正在危机关头,突然有一队“野人”杀入重围,一阵大杀大砍,晋军大败,晋惠公被擒。这正是三百余“野人”舍命拼杀,以报穆公昔日“盗马不罪,更虑伤身,反赐美酒”之恩。秦胜晋败,却缘于昔日秦穆公之“秦酒”。而山东各诸侯国鄙视秦人,更鄙视西部的蛮夷部族,而最后却皆为秦人所灭,大约也就是缺少了秦穆公赏赐“秦酒”的厚道。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据史料记载,秦王政二十五年五月,秦军攻破燕国和赵国,秦始皇帝下令“天下大甫”,即举行全国性的饮酒盛会,秦王和文武百官开怀畅饮秦酒,以示庆贺。同七月秦军攻破齐国,至此秦灭六国,统一了天下,秦王又以秦酒举行了隆重的开国登基称帝大典,再次下令“天下大甫”,举国同庆。从此,秦酒便成了秦王朝的宫廷御酒。到了汉代,秦酒更名为柳林酒。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柳林酒遂作为朝廷馈赠友邦礼品,随“丝绸之路”的商贾驼队传至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在长安曾以柳林酒为将军霍去病率领的征西将士饯行壮色,遂士气大振,并多次击败匈奴。据《凤翔县志》记载,从汉高祖至文景帝,“祭五畴”活动曾19次在雍城举行,朝廷文武百官、骚士墨客日夜畅饮柳林美酒。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大唐贞观年间,“秦酒”柳林酒更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美誉。唐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途经凤翔柳林镇,饮酒后即兴赋诗曰:“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宋嘉祐七年,苏轼任凤翔府判官时作有赞柳林酒的诗文:“花开美酒唱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到了明代,凤翔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酿酒业大振,过境路人常“知味停车,闻香下马”,以品尝西凤酒为乐事。明代也有文人赞誉柳林酒的诗文,苏浚《东湖》诗中有“黄花香泛珍珠酒,华发荣分汗漫游”。清代秦酒以“凤酒”著称,而且在“八百里秦川”的宝鸡、歧山、郿县及凤翔县等酿制之烧酒均称“凤酒”。1956年,在凤翔县新民酒厂的柳林镇两个生产小组基础上建成西凤酒厂。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秦酒文化”英雄浪漫,又不乏忠厚柔肠。从“酒圣故里”到周秦汉唐,“秦酒文化”一脉相传的馨香,始终就是中国国酒文化的不变特质。从中国酒文化开始,我们便可以细细地品味中国,慢慢地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