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23:26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他不仅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伟大的潮流。说它伟大,似乎有点过,其实不然。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开拓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田园文学中的“自由、豁达、乐观”的精神,是超越世俗,超越平庸,超越时代的。
陶渊明的诗文四处弥漫着他的田园气息,随口念上一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你仿佛就已经超然世外了。陶诗在文学史上是个传承点。屈原之后,数百年间未曾出现和他一样伟大的诗人。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开始反省自己所处的境地,对于战争和社会以及人类命运进行思考。在那个崇尚名士气度的时代,陶渊明的诗文正代表了关于“人的觉醒”——人应当有精神世界,而不仅仅在物质之下生存。随之而来的唐朝,王维、白居易、李白和杜甫这样的大诗人,也都在他的作品里找到灵感、吸取营养。陶渊明的诗文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作,而这篇历尽千年风采依然的《桃花源记》更是作者思想和艺术的精华之作。
《桃花源记》写成于作者归隐田园很长一段时期之后。陶渊明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诗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因此当县吏要求他“束带”去见会郡遣督邮里,他便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就辞官解绶,写下《归去来兮辞》,回家过小日子去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一个没有官位的人生活是很艰辛的,况且陶渊明的田地也不多。但陶渊明却以他超凡脱俗的旷达和洒脱超越了这些艰辛。尽管他常常要借米下锅,依然怡然自得地生活——至少他自认为是这样。刚开始时,陶渊明还只是自己享受着悠闲的田园诗般的生活,到后来,经过多年的躬耕与贫困之后,他写下了《桃花源记》。尽管诗人隐于田园,他仍然不忘社会上广大的人民——这种居陋室而心怀天下的情结恐怕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文人。在那个乱世之中,人民的生活如此艰辛和困苦,他们需要一个“世外桃源”来逃避这样的生活。
《桃花源记》在艺术创作上也堪称经典。这个篇幅短小的小说,因其文笔简洁至极而文采飞扬,念起来如同诗歌一样。而作为一篇小说,也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开篇点明准确时间地点,让读者觉得这是实实在在的故事,而非“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虚无缥缈之说。然后描写一番桃花林的美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给即将出场的世外桃源作好铺垫。笔锋一转,渔人误入山中村庄,描写村民时细节很到位,“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直写到“不足为外人道也”也是顺其自然,因为他们是来避世的。到最后,太守派人去找没有找到,而南阳的高士刘子骥去找也没找到。这就巧妙地解释了现在为什么找不到这个地方,而留给后人极大的想像空间和无穷韵味。整篇小说文字简洁浑然天成,正印证了苏东坡给予陶渊明诗文的美学评价: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从思想到艺术,《桃花源记》都是经典之作,因此得已流传千年而仍魅力无穷。沈从文说它增加了无数人的幻想,增加了无数人的酒量。说得一点也不错。而笔者相信,这篇经典之文仍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并且永远地流传下去。
沈德潜在《说诗 语》中说:"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