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星闪耀50后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24:24

深读浅引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工作之最
  最早试行的军衔制度
  从1939年5月30日起,在一段时间内,八路军、新四军曾对部分军队机关和部队干部评定军衔。这是我军历史上最早试行的军衔制度。
  最早获得军衔的人
  1945年,苏联红军挥师进入我国东北对日进行作战,与中国军民一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1946年9月,驻东北苏军派员飞赴延安,要求我党中央迅速派负责干部去沈阳,协调苏军与我方的行动。9月16日,党中央研究决定由彭真、陈云、叶季壮、伍修权、段子俊、莫春和6位同志担此重任。考虑到苏方有军衔,于是,我方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名义,授予彭真、陈云、叶季壮中将军衔,伍修权少将军衔,段子俊、莫春和上校军衔。
  最早获得我军军衔的外国女性
  德国人王安娜1935年和一位在德国从事革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婚,随后来到中国。1939年4月,王安娜被任命为八路军少校,负责重庆到贵阳为八路军接受红十字会的医药品和补给物资。1955年,王安娜离开中国返回民主德国。
  最早正式实行的军衔制度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这是我军首次正式实行军衔制度。
  这次正式授衔的时间是1955年9月27日。这一天,国家主席毛泽东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0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授予粟裕等10人以大将军衔、王震等55人以上将军衔。
  最早佩戴军衔的制式服装
  从1955年10月1日起,全军按国家规定的新式服装着装,佩戴军衔肩章、领章和军兵种及勤务符号。
  最早获得将军军衔的女军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唯一的女将军是李贞。
  最早获得我军少将军衔的外国人
  洪水,原名武元博、阮山,越南河内市人。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最先一批文职干部
  1988年7月30日,中央军委隆重召开驻京部队文职干部大会,向我军第一批文职干部热烈祝贺。 (新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院校加快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大力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造就了大批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骨干人才,为建设信息化、现代化军队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2006年9月13日,解放军首次远程机动作战演练导演部由来自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蚌埠坦克学院和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的50余名专家组成,导演部设置的远程机动、卫星侦察、电磁干扰、生化攻击、空中袭击各种实战化“考题”,让参加演练的士兵充分体验到了未来战争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  新华社发
  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此前,就在人们普遍关注地方党委换届之时,解放军高层人事变动也已悄然展开,一大批年轻将领相继走上重要位置。此次高级将领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我军建军思维的走向,在国内外引起了深刻反响。
  20世纪50年代后的将星冉冉升起
  一大批20世纪50年代后的将星冉冉升起,很多曾在精锐部队任职的年轻将领纷纷进入重要领导岗位。
  从2006年6月开始,各总部、军兵种和相关军事院校的高层陆续开始进行调整,解放军进入新的人事变动高峰期。通过对新晋升的高级将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人们发现一大批20世纪50年代后的将星冉冉升起,很多曾在精锐部队任职的年轻将领纷纷进入重要领导岗位。
  愈专业的领域,年轻化的趋势愈明显。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司令员张育林少将,1959年生,48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司令员徐宏亮少将,53岁;其他几个试验训练基地的首长,也大致若此。据报道,249位解放军代表以及47位公安代表预计将参加十七大会议,而这296人当中,有186人为少将或者更高军阶,平均年龄为52岁。从总部、军兵种和几个大区的重要军职来看,1950年前后出生的这道门槛,几乎成为将星晋升的先决条件之一。
  在强调年轻化的同时,对学历与专业化的要求也较以往更为严厉,许多新晋升的高级将领不但拥有较为完整的从军履历,而且全部经过军事院校的正规教育,掌握相关专业的前沿知识,对新军事变革有敏锐的把握,能够胜任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任。有统计数据显示,现任作战部队军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已经占81.7%,本级培训率74.3%,其中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占10%。
  “博士军长、硕士师长”成为现实
  在诸多外电评论中,对此拨人事调整用得最多的两个评语就是“年轻化”和“专业化”。
  许多新晋将星不但具有较高学历,使钱学森在上世纪90年代初设想的“博士军长、硕士师长”成为现实,而且有许多高级将领还进一步成为具有高深造诣的专家学者,像新晋上将孙大发将军不但精通本职专业,还曾撰写《高技术战争谋略》专著;新任副总参谋长刘镇武将军是公认的儒将,2002年曾受聘浙江大学担任兼职教授;新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章沁生将军曾直接在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教书育将;空军副政委刘亚洲将军素以战略研究闻名全军。因此在诸多外电评论中,对此拨人事调整用得最多的两个评语就是“年轻化”和“专业化”。
  其实,新中国第一代将领群因战功卓著,普遍比较年轻。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上将年龄平均为45.6岁,最年轻的肖华上将仅有39岁,可谓世界上最年轻的上将方阵。但因诸多历史原因,在随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解放军陷入了兵疲将老的状态。
  邓小平提出了革命化、正规化、年轻化和专业化建设目标。经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新一届军委不懈努力,状况发生改变。
  在这一批次调整中,四年前还为正军职的房峰辉中将、赵克石中将、陈国令中将、王国生中将未经同职级其他岗位历练,直接跃升大军区正职。这种晋升轨迹凸显军队决意加快建设一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战争的现代化铁军的目标。
  新时期需要复合型人才
  高层着力弥补将领任职经验的缺陷,努力提升复合型指挥能力的态势明显。
  在本轮大规模的人事调整中,许多深具潜力的高级将领不约而同进行了岗位轮换,高层着力弥补将领任职经验的缺陷,努力提升复合型指挥能力的态势明显。像章沁生将军长期在总部机关工作,也曾在国防大学任过教研室主任、教务长,虽说履历较为完整,但欠缺在战区独当一面的经历,此次调任广州军区“补课”的意图明显;与之相反的是刘镇武将军,长期处于带兵的一线,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但从未在总部机关统筹全局,此次与章沁生互调,表明中央军委努力塑造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复合型指挥人才的良苦用心。
  类似的努力在新时期一直存在,像副总参谋长吴胜利出任海军司令员、总后副政委刘源出任军事科学院政委、海空军作战部长调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等人事调动以及在全军开展兵种交叉任职、在军事院校开设中青班、与地方高校合作开展“强军计划”等应急措施,无不体现了军委这一努力方向。基于同样的战略考虑,在接下来的下一拨人事调整中,肯定将有更多的将领将从解放军总部外放大军区、集团军领导岗位进入总部重要部门,或者跨兵种换岗、交叉任职。
  新一代将领大都出自名校
  现在涌现出来的将领大都出身名校,受过正规的基础教育,具备良好的科技人文素养。
  根据军队战斗力构成要素的分析,人、武器以及人与武器的结合构成了质量建军的主要内容,而人在其中毫无疑义占据主导地位。而根据我军现状来看,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出现一批具有现代化思想的指挥员。
  近十多年来解放军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推动下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与世界一流强军相比,仍在军事理论的创新、体制编制的优化以及高科技兵种的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在未来,我们不但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还要力争最终领先一步,主导下一拨的新军事革命。
  上一代将领都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将军,且大多还都经历过战火洗礼,具备较丰富的作战实践经验。
  而现在涌现出来的新一代将领大都出身名校,受过正规的基础教育,具备良好的科技人文素养,长期的军中历练又使他们切实了解部队发展的脉动,洞彻与他人的差距,同时普遍具有一种厚重的历史使命感。这足以给人们期待。
  据《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