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科研系列(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18:50

教育科研工作的五个问题

●朱小蔓

 (作者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教育科研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历史时期。教育科学研究范围覆盖了教育的各个领域,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已成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但我国的教育研究与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与国内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相比,与国际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水平相比,在观念、体制、方法、技术、管理和学术环境等方面,在对教育理论发展的贡献和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少差距,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确实到了足以引起高度重视的程度。

  之所以出现不适应的问题,这首先是教育的变化实在太快,教育在这些年的变化可能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上变化最快的一个时期。各种新形态、新思想、新模式层出不穷。学校教育从培养少数人的子弟变成全民教育;从阶段性教育变成终身教育,时间、空间大大延伸;教育的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过去抓教育并不是政府工作的主要职能,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常常成为政府重大决策的内容;几次科技革命以后,知识激增也使教育面临着新的难题;教育的大众化使介入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人民文化水准的提高,民主意识的增强,对国外教育的了解,都使他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参与越来越积极,批评越来越尖锐。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构成了对教育研究的新压力,而研究者在应对挑战和压力方面还缺乏足够的准备。

  坚持教育科研的严肃性

  受不正之风的影响,这几年教育科研领域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倾向明显影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例如,有的人争取项目往往不是为了研究问题,而是为了评职称,为了学校申报示范校、重点校,等等。这些愿望本身或许无可厚非,但如果实现它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名利,而不是为了提高教育水平的话,就会出现争取项目很积极,拿到项目以后却不认真做的虎头蛇尾的现象。甚至有的人把过去研究过的课题拼凑"打包",换了题目又申请立项,造成低水平重复。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关注教育科研的文化性

  教育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具体情境和独创性,一定不能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消融了它的以道德为精髓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差异。现在过多地追求用自然科学的方式对待教育研究,这是不适当的,这种偏差会在实践中带来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国外的教育观念、教育经验大量涌入,我们教育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将其本土化,把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经验融人中国的情境中。教育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孜孜以求的目标,陶行知、陈鹤琴、晏阳初、黄炎培都是探索教育现代化的先驱,他们的实验和理论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各种教育改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当我们引进国外现代教育理论和经验时,绝不能忽视甚至否定对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研究和传承。并不是说,我们完全不能借用研究自然科学和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方法,但教育科学和它们毕竟不同,自然科学(包括有的人文、社会科学)要求在复杂纷繁的现象中找到一个比较共性的原理,而教育由于民族性、地域性、文化传统、经济基础的不同,其生长的基础和资源等就会千差万别,如果我们不回到教育,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研究教育,就容易以笼统的、僵硬的结论使研究失去适切性。这样的研究成果往往脱离实际,不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要求。

  加强教育科研选题的针对性

  有些课题不是问题而是主题。所有的思想都应当来源于实践,研究人员必须敏感于实践,脱离实'践是无法真正找出能够还原到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的思想的。有些理论是杜撰出来的,不能还原到实践的,因此也不能对实践发生影响力。当然有些理论可能要经过文献研究,那也是需要的,但是任何一种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必须能够观照实践、解释实践。

  教育研究的视角、选题,都应该有较大的调整,一定要回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寻找课题。比如,现在的孩子主要是读图而不是读字成长的一代,这个问题在香港已经成为教育研究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而我们的研究却很少;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乡镇教育机构,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鉴于中国国情,目前也出现了很多过程中的问题。诸如此类亟须解决的问题都需要到生活中去寻找。当然,教育科学的选题,既要应对社会现实问题,也要有人去研究基础理论。我们知道,俄罗斯的教育科学研究选题,特别重视对人的基础性研究,并且将所有的教育研究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研究之上。

  教育科研机构应有所分工

  由于国家重视和实际需要,全国自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教育科研机构,甚至有的学校包括民办学校也成立了教育科研机构,这一方面让人感到教育科研的繁荣,但另一方面教育科研的体制和定位甚至名称都有点乱。各级各类的教育研究机构在研究内容方面应该有所分工。教育科研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应该是怎样一种建制?各具怎样的功能?应当有多少人数,如何运作?这是目前需要探索的问题。

  我们曾调研过19个国家的教育科研机构,国家教育科研机构规模最大的是俄罗斯,但体制和机制比较灵活的却是其他国家。由于国情不同,我们不能完全向他们学。但教育研究内容和方式的分工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各地各级科研机构的选题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教育科研领域进行不同的分工与合作。大学和中小学、国家与地方各有优势,应该根据自己服务对象的不同需要和自身研究的实力及优势,确定研究选题和方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必须为促进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教育科研本身的发展也要以科学的(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评价衡量的标准和尺度。

  首先,既要重视和抓好教育科学规划工作,形成教育科研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建设重点,体现国家需要,发挥规划课题的凝聚科研力量、引领科研发展方向、促进学术规范、扩大社会影响力的作用;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处理好规划项目和自主研究的关系,处理好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的关系。

  教育科研工作是教育学术事业的一部分,具有教育知识生产创造的通性、一般规律性和一般样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研究等,都将继续存在,并将继续为教育学科建设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这三种功能、三种面向都将继续并存。不同机构和学者要选择最能发挥作用、展示才干的切人方式、工作方式和表达方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去做“拳头”产品。应当以研究人员的个人学术专长、积累和兴趣条件、天赋资质条件为依据、为依托,产生一些既个人化,同时又具有公共价值的研究成果。所以,科研组织形式需要去研究、探索,努力形成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局面。

  其次,追求学术的规范、严谨的治学和严肃的科学态度。我们已经在追求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已经在追求学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已经在追求尊重学术人员不同的智力性向和兴趣性向,种种趋势都要求我们对教育研究本身采取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研究者对新知识、新方法有热情,对自己所做的每一项研究有实事求是之心而无哗众取宠之意。

  第三,进一步改善和加强科研管理,建设健康的科研文化,以保障科研精品的生产创造、科研人才的顺利成长。我们必须弄清楚:多元评价的科研指标体系以及一系列的科研管理制度到底寄托着什么样的科研管理思想?我想,应该是一个坚持人才为本、道德为本的管理思想。学术含量是评价的标准,既是多元的,又有通用性的标准;分层管理、分层考核,要有基本的要求,要给予选择性的空间、选择的权利。越是优秀的、越是有创造力和想像力的人,可能更需要自由、自主选择。

摘自《人民教育》2004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