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冰:实物捐助为什么不被接受(中国青年报 2007-12-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38:42
实物捐助为什么不被接受
2007-12-20
陈季冰
我居住的公寓楼的告示板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贴出一些街道或居委会发起的为贫困或遭受自然灾害地区募捐的倡议,可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捐助倡议书都附带有“限制性”条款:只接受现金,不接受实物捐助。
这短短的一行字每每让我皱眉,生出许多微妙的感受。像很多人家一样,家里有不少“弃之可惜”的衣物和家用物品,捐给灾区人民,大约能够物尽其用。可“不收实物”的限制,让我觉得自己是不是把急需帮助的灾区当成了废旧物品回收站?而“只接受现金援助”,也给我行善的热情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小区的住户大多有同样感受。如果让捐钱,每次大概不过捐个100元。可如果接受实物,每次捐出的衣物的价值肯定要数倍于这个数字。况且这些东西也是灾区日常生活最需要的,为什么就不被接受呢?
显然,“只接受现金不接受实物捐助”这句听起来挑肥拣瘦的话,是负责捐助的本地或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代替受灾者决定的。之所以这么规定,一是,他们把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准想象得跟自己一样——这年头,谁还看得上“二手货”?更关键的是,实物捐助太麻烦,清点、清洁、消毒、整理、打包、运输……一系列繁杂的手续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成本,哪比得上一张支票开到灾区那么轻松潇洒、有面子?
可是,不管接受实物捐助有多麻烦,这都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和职责,何况每年还有专门用于此的财政预算,其中包括工作者的薪水,哪里有拒绝的理由?
不接受实物捐赠,让我想到另一件有关联的事情。
两个月前我卖旧报纸时,顺便把几个空葡萄酒瓶带了去,却被告知:现在回收站只收啤酒瓶,其他瓶子一概不再回收。
过去20年来,中国人的环保意识与日俱增。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这种全民环保意识的日益增长呈反相关,许多以前有人专门回收的废旧物品(其中包括一些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废电池、坏灯泡等),却反而没人管了。我经常向那些小贩打听,哪里有回收的?只要路程不太远,我愿意自己送去,并且一分钱都不要,只要这些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东西有机会被回收利用。但答案无一例外都是:没有!至于会散发剧毒的废电池回收箱,我只在市中心的一两家高档百货公司的大堂角落里见到过,其他地方很难找到。可谁家没有几节废电池呢,把它们怎么办?
在大家为生态环境问题焦虑的同时,以往自发形成的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一环的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却已经萎缩到近乎彻底消亡。我知道,这里有市场规律在发挥作用:在上海、北京这样商务成本一天天看涨的超大型城市,过去那种小打小闹的收破烂生意注定难以维系。但这正是需要政府发挥“有形之手”加以调控的地方,因为这种问题既不是市场能够自然调节的,也不可能期待全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而自行解决。至于政府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干预,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很多,但首先是政府要有这种责任心。
当然,我们的政府官员们也许看不上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整天忙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样的大事。但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