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外邪說並非是指“氣候的異常變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6:42:38
《內經》外邪說並非是指“氣候的異常變化”2009年07月01日 星期三 01:26 現代中醫理論對外感病因的認識是以六淫學說為代表的,認為六淫代表風、寒、暑、濕、燥、熱(火)六種氣候的異常變化。然而,現代研究早已證明了感染性疾病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病原體,氣候的變化只能說是誘因而已,把氣候變化當作感染性疾病的原因,這很難講得通。實際上,現代的六淫學說不過是對《內經》外感病因理論曲解的結果,《內經》對外感病因的認識遠遠比“氣候的異常變化”要深刻得多。

六淫首見於宋朝陳無擇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外所因論》,曰:“夫六淫者,寒、暑、燥、濕、風、熱是也。”在《內經》中並沒有六淫的提法,《內經》外感病因理論是以“邪氣”學說為代表的。《黃帝內經》對“邪”主要分為“正邪”和“虛邪”兩大類:《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曰:“黃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虛邪之中身也,灑淅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身,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莫知其情。”《素問?八正神明論》曰:“虛邪者,八正之虛邪氣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見其形”;《靈樞?刺節真邪》曰:“邪氣者,虛風之賊傷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風者,其中人也淺,合而自去,其氣來柔弱,不能勝真氣,故自去。”可以互參。

由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內經》劃分“正邪”和“虛邪”的依據主要是邪氣對正氣(衛氣)的損傷程度(或者說正氣對邪氣的反應類型):“虛邪”損傷衛氣重,衛氣奮起抗爭,與邪氣鬥爭劇烈,所以“灑淅動形”,具有惡寒戰慄等比較明顯的臨床表現;“正邪”對營衛損傷不明顯,衛氣對它反應弱,所以“其中人也微”,“莫知其情,莫見其形”,病人自己甚至感覺不到邪氣的侵入,在外也看不到明顯的臨床表現,但有經驗的醫生依然可以從面色的改變上鑒別出來。

古人注意到虛邪侵擾和季節氣候的變化密切相關,稱之為“天忌”,如《素問?八正神明論》曰:“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八正之虛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臟,工候救之,弗能傷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這和現代對傳染病季節性發病特點的認識是一致的。由於病原體的生長繁殖規律和季節氣候環境密切相關,所以感染性疾病發病存在季節性特點,但如果因此混同虛邪和季節氣候變化的概念,那應該是不符合古人的本意的。

因為虛邪對正氣的損傷嚴重,所以《內經》尤其注重虛邪的預防。《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避虛邪以安其正”;《靈樞?九宮八風篇》曰:“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內經》告訴我們:對待虛邪,要象躲避箭矢和飛石一樣,根據它發生的季節規律,採取適當的措施來預防它,而如果防護失宜,虛邪入侵,與衛氣相搏,就會對正氣造成比較嚴重的損害,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靈樞?百病始生篇》云:“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灑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輸,在輸之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之脈,在伏沖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沖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靈樞?刺節真邪》曰:“虛邪之中人也,灑淅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內搏於骨,則為骨痹;搏於筋,則為筋攣;搏於脈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搏于肉,與衛氣相搏,陽勝者,則為熱,陰勝者,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其氣外發,腠理開,毫毛搖,氣往來行,則為癢。留而不去,則痹。衛氣不行,則為不仁。虛邪偏容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其邪氣淺者,脈偏痛。虛邪之入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內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為骨蝕。”等等。這些虛邪從外向內侵入,導致發熱、惡寒、化膿、疼痛等不同症狀和疾病的描述、病原體侵襲引起的各種感染性疾病的發病過程和臨床表現是何其相似,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把《內經》對虛邪的描述和自然界氣候的變化等同起來。

不過《內經》中也確實存在從風、寒、濕、熱等方面對致病邪氣的分類方法,尤其對“風”著墨尤多,認為“風者,百病之始也”,很多疾病以“風”命名。這應該是後世六淫學說的源頭。不過風寒暑濕燥火這些概念被《內經》借來作為致病邪氣的分類名稱時,並不完全同於自然界的氣候表現,而是具有特別的醫學含義了。例如,從文字起源上說,“風”的古體字為“風”,中間明顯是個“蟲”字,篆書的“風”字如蟲在穴中狀,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說:“風,八風也。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閶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從蟲凡聲。凡風之屬皆從風。”《孔子家語?執轡》曰:“風為蟲”。可見,“風”並不是單單指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而是很可能蘊含著古代醫學家對與氣候相關的生物致病因素的樸素認識。“風動蟲生”是不是古人強調“風”與疾病聯繫密切,尊為“百病之長”的原因,現在已經無從得知了,至少在《內經》行文中找不到明顯的證據。《內經》多“虛邪賊風”並稱,此處的“賊”也並非是現在的“竊賊”、“小偷”之義,而是“損傷、危害”的意思,之所以稱之為“賊風”就是強調了這種特殊的“風”邪嚴重干擾和損害人體正氣的特點。現在所謂的“竊賊”在古代卻有專有的名稱,叫做“盜”。詞語的含義不是靜態、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遷,現在我們去研討兩千多年前建構的經典體系,如果不注意追究這些古今語義的演化,就可能會對中醫理論產生錯誤的理解,這些錯綜的語義混雜問題如果指望現代“實驗”、“實證”的“科學”方法來解決,那顯然是找錯了物件,然而這種概念的澄清對中醫來說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它的重要性一點也不比顯微鏡下的研究遜色。



“風”除了“蟲”隱含的代指,它被借用到中醫學,還取其“善行而數變”的特點。《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邪風之至,疾如風雨”,可見把“邪”和“風”聯繫起來的,就是因為兩者都有“疾”—變化迅速的特點,並不是說“邪”就是指自然界空氣的流動—“風”。如果說“邪”就是指自然界的“風”,那麼《內經》就不會再寫“疾如風雨”這樣的話了。這種迅速的變化其實也與衛氣的狀態相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曾曰:“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用“風”來代表“陽氣”,因此到了醫學上,“風”也就被代指衛陽變化迅疾的那種類型,而導致衛陽出現類似“風”迅疾變化的邪氣也就被叫做“風邪”了。同樣,中醫理論中的“寒邪”大多也不代表寒冷的氣候因素,而是說由於這種病邪的侵襲,導致了人體體表衛閉營鬱的全身性反應,出現了發熱惡寒、無汗、脈浮緊等一系列症狀,類似於受寒的表現而已,寒並非邪氣本身,而是人體營衛紊亂的結果。從現代的觀點上說,六淫邪氣的實質還是菌毒,但中醫所謂“疏風散寒”中疏散的“風寒”卻並不是什麼菌毒了,而是對人體營衛傾移反應的調整,故近世醫家祝味菊曾說“解表者,解除人體因抗邪誘起之反應,調整其本身營衛之不和”,並非體表真有“風寒”實物可解,其他的“濕燥火”等也可以依此類推。

當然《內經》也有風寒濕熱等環境因素致病的記載,比如“暑”更多的就是指 “暑”這個環境因素引起的營衛變化,和菌毒好像沒多大關係。此外,《靈樞?百病始生篇》也明確指出:“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強調風雨寒熱等環境因素只是誘因,虛邪才是更重要的原因,這是符合臨床外感病的事實的。

總起來說,“風”的概念在古代還是相當混雜的,一詞多義是古漢語常見的語言現象,這也是由當時具體的歷史條件決定的。語言文字是歷史的一面鏡子,從“風”、“邪”、“心”、“腦”等醫學名詞構字和含義的演變過程也可以折射出古代各醫學流派不斷爭鳴、融合和發展的痕跡。應該說,中醫從理論肇始到百家爭鳴再到《內經》的統一,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在這過程中,無數的先賢們為了闡明人體生理病理的變化,不得不大量借用各學科的語彙來構建中醫理論的概念系統,而這些詞語被引入到醫學,也就漸漸有了和別的學科不一樣的意義。到了《內經》,系統融會各家學說,以陰陽五行學說為指導,以營、衛、邪為綱,以臟腑經絡為目,理論發展到了一個相對的成熟階段。在《內經》概念系統中,語義還是比較嚴格的,邏輯上也非常緊密,不過要準確把握《內經》概念的內涵,就必須從古人行文的字裏行間前後對照去反復揣摩,注意放在古人的語境下來追尋理解,這也正是現代詮釋學“視閾融合”的基本要求。

無論怎麼說,筆者認為現代中醫理論把六淫簡單解釋為“六種氣候的異常變化”都是非常不合理的。從“虛邪”的角度,可以更容易理解《內經》對“邪”的原始認識:它們是種特殊的物質,發病與季節氣候相關,能夠循著一定的路徑從外部侵入人體,附著在不同的部位導致不同的疾病,而且會對人體營衛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是衛氣所防禦對抗的主要對象。這些證據已經足夠說明:“邪”的本質其實就是古人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統稱,當然這並不是說古人已經認識到了病原微生物,這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古人對病原微生物作用整體特性的考察和把握還是比較準確的。雖然在當時的條件下,古人沒有辦法進一步把它研究清楚,但是古人卻別開蹊徑,通過病邪侵擾後衛氣反應紊亂狀態的表現類型來對邪氣進行了大致的分類,這種分類方法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後人還有“害正為邪”、“氣不正則為邪”的說法,這反映了“邪”概念的泛化和演變,和《內經》對“邪”的原始認識已經不完全相同了,這種概念認識的變遷也是應該注意鑒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