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一轮明月勾起千年团圆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54:19

中秋节是浓缩了几千年儒家文化现代非物资遗产的活化石,它以独特的血亲团圆为基础,将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统融合于儒家“团圆文化”之中,造就了东方式的、强大的“思亲”、“思乡”文化流。中秋时节,每个家庭都对着天上一轮皓月,观赏祭拜,思念亲人,企盼团圆的习俗,正是月亮的原始意象---团圆,在血亲相思的人性情怀上的文化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作为民族的节日,把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运用到家庭团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上,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深邃与幽远。中秋节也完美地体现着“天地人和”的思想。

中秋节是浓缩了几千年儒家文化现代非物资遗产的活化石,它以独特的血亲团圆为基础,将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统融合于儒家“团圆文化”之中,造就了东方式的、强大的“思亲”、“思乡”文化流。中秋时节,每个家庭都对着天上一轮皓月,观赏祭拜,思念亲人,企盼团圆的习俗,正是月亮的原始意象---团圆,在血亲相思的人性情怀上的文化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作为民族的节日,把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运用到家庭团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上,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深邃与幽远。中秋节也完美地体现着“天地人和”的思想。
导语
中秋节是浓缩了几千年儒家文化现代非物资遗产的活化石,它以独特的血亲团圆为基础,将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统融合于儒家“团圆文化”之中,造就了东方式的、强大的“思亲”、“思乡”文化流。中秋时节,每个家庭都对着天上一轮皓月,观赏祭拜,思念亲人,企盼团圆的习俗,正是月亮的原始意象---团圆,在血亲相思的人性情怀上的文化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作为民族的节日,把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运用到家庭团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上,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深邃与幽远。中秋节也完美地体现着“天地人和”的思想。
萧放:中秋节起源于古老的月亮天体崇拜

[摘要]中秋节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大节,它起源于人们对月亮天体的崇拜,并复合了古代秋尝与祈子等内容,家庭团聚是中秋重要节俗。在当代社会,中秋节仍然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中秋节是中国秋季的传统大节,明清以来它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节的主旨是亲朋团圆庆贺。中国节日时间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节期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月半时节的满月,常给人以圆润丰满的美感,中秋之夜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夜。“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人们围绕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祭月、拜月,赏月、玩月,走月、跳月,中国人的心态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现得生动而自然。
一、中秋节的名称及其含义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在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以十五月圆为标志,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比平时更亮,又谓之“月夕”。因为中秋节在秋季、八月,又名“秋节”、“八月节”;因为祭月、拜月,又叫“月节”、“月亮节”;中秋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侗族称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为“后生节”等。人们在中秋时节欢聚赏月、祭祀、庆贺丰收。
二、中秋节起源及历史演变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近世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其中,中秋节形成最晚,在汉魏民俗节日体系形成时期,中秋节日尚无踪迹。唐宋时期因时代的关系,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明清时中秋节已上升为民俗大节。中秋节虽然晚出,但它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1.起源于古老的月亮天体崇拜
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列入皇家祀典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①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日月这两大天体,在古人的观念中代表着世界的两极。“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日月分别为阴阳的代表,在时间上分属日夜。同时,日月是构建历法体系的基础,季节上分属春秋,空间方位上属东西,五行中属水与火。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礼记·祭义》所谓:“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日月的正常运行是宇宙和谐的保证,因此古人很重视对日月的祭祀。
殷人已将日月分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故作大事必顺天时,为朝夕必放(仿)于日月。”①这种朝日夕月的祭礼,据唐人孔颖达解释说,春分日的早上在东门外祭日,秋分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因为秋分时节太阳几乎直射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所以月亮看起来又大又圆。正如后人所说:“祭月祭日不宜迟,仲春仲秋刚适时。”
周人的日月祭祀的方式是:“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坛、坎这两种物象作为日月的象征,坛在上,光明,坎处下,幽静。②祭品为牺牲玉帛之类。
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云:“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西王母与东王公分坐在柱状物上(有说是昆仑山),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郭璞《山海经图赞》“昆仑月精,水之灵府”的说法言之有据,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
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秦雍都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汉代武帝时,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行朝日夕月之礼,“朝朝日,夕夕月则揖”。③此后北魏、隋唐以致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祭月的坛场。
月为“夜明之神”,它与太阳同辉。奎诺尔特人称月为“夜间的太阳”,与明朝人的“夜明”之称相同。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在“绝地天通”之后,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自然是无缘祭享的。月亮对于平民来说,是一种外在的神秘的支配力量,无法接近它,祭祀它。因此华夏文化系统内民间祭月的习俗,在汉魏时期不见著录,更不用说出现以拜月为中心的节日。
2.唐宋以后中秋节俗主干因素的确立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月亮天体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威。月亮对一般平民来说,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人精神浪漫、气象恢弘,亲近自然,唐朝虽没有中秋节日,但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人们将清秋明月视为可赏可玩的宇宙奇观,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秋月也常常引发人们感物怀人的情思,如白居易所说:“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中秋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古代传承下来的有关月神的神话,这时出现了新的情节,月宫中除了寂寞的嫦娥、蟾蜍、玉兔外,又添了一位据说因学仙有过而被贬谪来的吴刚。吴刚从事的是一项惩罚性工作,即砍伐一棵永远砍不倒的桂树。太阴之精月亮在这时成为仙界的流放地,从嫦娥偷吃不死仙药、化为月精,到吴刚被贬往月中伐桂的传说看,月神已由原始的宇宙主神演化为具有道教色彩的神仙。
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中秋放假一日。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节俗的形成,大概与都市生活情境有着内在的联系。《梦粱录》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因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称为“月夕”。(卷四)月夕之名,显然与古代秋分“夕月”有关。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宋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宋人对月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当然,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北宋东京,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纵酒度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④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⑤市井贫民虽无富户铺张的财力,可过节的愿望十分强烈,“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宋代中秋夜是不眠之夜,主管治安的官员取消例行的宵禁,夜市通宵营业,“闾里儿童,连宵嬉戏”,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中秋节俗的变化更是明显。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成为民众时间生活中的重要节点。唐宋时代地位微弱的中秋上升为与年节、端午并列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样。
三、中秋节的主要民俗事象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明清时期的民俗大节。中秋节在宋元时代是一般性节日,明朝以后中秋地位显著上升,清代成为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四大节之一。
明清时期的中秋节俗内容较前代有了显著的扩充,节俗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1.祭月、拜月,庆祝丰收
唐宋时期的中秋节主要是赏月、玩月,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娱乐性节日。明清时期节日性质发生变化,人们同样赏月,但似乎更关注月神的神性意义,以及现实社会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与经济关系。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对丰收的庆祝。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明朝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人们在市场上买一种特制的“月光纸”。这是一种神码,上面绘有月光菩萨像,月光菩萨端坐莲花座上,旁边有玉兔持杵如人似的站立着,并在臼中捣药。这种月光菩萨像小的三寸,大的丈余长,精致的画像金碧辉煌。北京人家家设月光菩萨神位,供圆形的果、饼与西瓜,西瓜要切割为莲花状。夜间在月出之方,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后,将月光纸焚化,撤下来的供品,由家人普遍分食。①清代北京祭月有所变化,月光神码由道观寺院赠送的,题名为“月府素曜太阴星君”。
祭月、拜月是明清中秋时节全国通行的习俗,清代俗谚有:“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清代有特制的祭月月饼,此月饼较日常月饼为“圆而且大”。《燕京岁时记》称:“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特制月饼一般在祭月之后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来享用,这种月饼俗称“团圆饼”。
各地对月亮神的形象有不同的描述与理解。在福建汀州一带,中秋夜有“请月姑”的习俗,浙江西安县小儿女凑钱备办糖、米果,“拜月婆”。诸暨的大户人家在中秋节制作大月饼,杂以瓜果,“宴嫦娥”。江浙一带中秋祭月有“烧斗香”的习俗。苏州所谓斗香,是用细的线香编制成斗状,中间盛香屑,香店制作后卖给僧俗人等。人们在中秋夜,焚于月下,称为“烧斗香”。②扬州小秦淮河,中秋节“供养太阴”,彩绘广寒清虚之府,称为“月宫纸”;又以纸绢作神像冠带,月饼上排列素服女子,称为“月宫人”;然后以莲藕果品祭祀。③
值得注意的是前代拜月男女俱拜,宋代京师中秋之夜,倾城人家,无论贫富,从能行走的孩童至十二三岁的少年都要穿上成人的服饰,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孩期望“早步蟾宫,高攀仙桂”。意思是说,请月神保佑早日科举成名。女孩则祈求有一副美丽的容颜,“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宋人推重的是郎才女貌。
明清以后,祭月风俗发生重大变化,男子拜月渐少,月亮神逐渐成为专门的女性崇拜对象。北京有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明清时代北京中秋节新添了一个节令物件彩兔,清人昵称玉兔为“兔儿爷”。人们用黄沙土作白玉兔,装饰以五彩颜色。兔儿爷的制作工艺精美,造型千奇百状、滑稽有趣,京城人“齐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④兔儿爷给市井生活增添了许多的情趣。20世纪初,民间径将祭月称为“供兔儿爷”。名称的这一变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高悬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里已俗化为可触可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虽然人们依旧供奉它,但其已失去神圣的品性,成为一种世俗观念的表达。
2.分享、馈送“团圆饼”
中秋节令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中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为了加强家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馈赠礼物,月饼就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信物与吉祥的象征。
月饼的形制在宋代可能就有了,苏东坡曾诗赞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但从文献记载看,当时的节物重在尝新,如尝石榴、枣、栗、橘、葡萄等时新水果,饮新酒等,有“秋尝”的意味,还没有将月饼作为重要的节令食品。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民间流传的元朝末年八月十五吃月饼反抗统治者的传说虽不足信,但至少部分说明了明初以来中秋吃月饼的事实。明代中秋节馈送月饼是全国普遍通行的重要节俗。在明朝初年中秋已有食饼习俗,据《客座赘语》记载,明宫廷中秋太子向父皇进献月饼,民间城乡更是以月饼为节礼互相馈送。
先看明代京城“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这种面饼大小不等,呼为“月饼”。月饼的制作在明代后期的北京已经十分考究,价格也不便宜。“市肆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①清代北京中秋祭月除香灯品供外,就是团圆月饼。②清代后期北京出现了品牌月饼,前门致美斋的月饼为“京都第一”。供月的月饼大的直径有尺多长,上面绘有月宫、蟾蜍、玉兔等图案。③月饼有祭祀完后全家分食的,也有将月饼留到岁暮除夕“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④江南人家同样以月饼为中秋节物,相互馈遗。⑤
现代月饼生产形成地域风格,有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甬式月饼等,它们在月饼内馅、月饼形制及加工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北京月饼,酥皮、冰糖馅;广式月饼以糖浆面皮为主,有酥皮、硬皮两种,月饼有咸甜两味,馅有肉类与莲蓉、豆沙等;苏式月饼,也是酥皮,饼馅常用桃仁、瓜子、松子,配以桂花、玫瑰花等天然香料;甬式月饼(宁波),酥皮,多用苔菜为馅。传统月饼糖多油重,近年来多流行以果类为馅的低糖月饼。
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从而实现对亲族关系的再确认。中秋月饼有具体的吃法,一般民间切月饼都要均匀切成若干份,按人口数平分,每人都享受到月饼的一块,象征家庭成员是团圆的一部分。如家中有人外出,便特地留下一份,象征他也参加了家庭团聚,这块月饼留待除夕他回来享用。这种以饮食团聚家人的方式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文化习惯。
3.家人团聚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因为家族生活的关系,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较早形成了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家庭成员的团聚成为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节日就为民众的定期会聚提供了时机。在传统年节中都不同程度地满足着人们团圆的要求,如除夕的“团年”,重阳的聚饮等,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特别的“团圆节”。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前述宋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是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同时也因为人们在世俗生活中更加认识到家族社会的力量,因此人们在思想情感上,对家庭更为依恋。秋收之际的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⑥值得注意的是中秋节民间尤其重视夫妇的团圆。出嫁的妇女中秋要赶到娘家与父母团聚,当天又必须返回夫家,与夫君团圆。俗语云:“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
4.祈婚嫁子嗣
中秋正值秋天收获的季节,民间在对神灵酬谢的同时,也祈求着生殖的力量。
上古“合男女”是秋收后的主要人事活动,古代秋社中的祈子仪式就是这一活动的时间规范。中秋节出现以后,男女相会,祈求子嗣习俗逐渐转移、合并到中秋节俗之中。妇女对月祈祷与月下出游大都与婚嫁子嗣相关。中秋夜游玩月在宋代已经流行,明代益盛,特别是在江南苏杭地区,杭州西湖“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⑦苏州夜游盛况,由明人张岱《虎邱中秋夜》描述可知,不一具论。清代以后俗称为“走月亮”,中秋夜妇女盛装出游,踏月访亲,或逗留尼庵,深夜不归。⑧“走月”是民间妇女的解禁日,在“结伴闲游”的背后隐含着祈求生殖的意义。据同治《江夏县志》记载,中秋夜江夏城中滋阳桥特别热闹,桥上的石龙首成为出行少妇争相抚摸的对象,为的是能得到媒神的恩惠,祈子的意义十分明显。近代湘潭一带,中秋游宝塔的习俗,也与“走月”一样,祈求着人类的生殖与健康,当地传唱这样一首歌谣:“八月十五游宝塔,带起香烛敬菩萨。老人家青头发,后生子有财发,堂客们生个胖娃娃,满妹子对个好人家。”
“摸秋”或者称“偷瓜送子”,是南方地区普遍流行的中秋祈子习俗。人们在中秋之夜,到田间“偷”瓜,然后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将描画成婴儿模样的冬瓜或南瓜送给婚后数年不育的夫妇,以求瓜瓞绵绵。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都有各色生动有趣的祈子习俗。一般以芋头、瓜果为象征,也有的地方夜中摸索的不是瓜果之类,而是瓦片、石子。如安徽怀宁,“是夕,城中妇女率至枞阳门内,百子庵前、鹭鸶桥畔摸索砾块占子,石为男,瓦为女焉”。①南方少数民族的男女青年中秋跳月,对歌联欢,更是保存了中秋月下活动的原始属性。湘西、黔东侗族流行着中秋“偷月亮菜”的习俗。传说这天晚上天宫仙女下凡,将甘露洒遍人间,人们在月光下“偷”这种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就能获得幸福。偷瓜菜的地点,青年男女各有自己的选择,一般都去到意中人的园中去“偷”。偷时嬉笑打闹,引出自己的情侣,共享“偷”的幸福果实。②
5.燃宝塔灯
八月十五中秋夜,明清民间还有燃灯习俗。中秋灯与元宵灯不大相同,典型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③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另外一种是素馨茉莉灯,这种灯香气四溢。④在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都有砌宝塔灯的习俗。江西清江,中秋多镂瓜作灯,其形似月。儿童堆砌瓦砾作浮屠(佛塔),中置薪柴,点燃,“四面玲珑,如火树”。⑤湖南宁乡小儿堆宝塔,中间焚烧,“以红透为吉兆”。⑥安徽庐江:“小儿堆瓦砾为浮图,敲锣鼓,谓之闹宝塔。”⑦这些燃烧塔灯或闹宝塔的民俗行为,都有着借助佛家力量求取生活平安的意义。
6.账目清结日
中秋,在文人士大夫看来是赏月的良宵,在农人那里为占卜来岁气候天象的时日,在妇女眼里是难得的嬉游之夜,在工商民户那里,却是一个结清钱债的日子。“凡钱债至五月节、八月节,必清结,谓之节关,而中秋视端午尤重。”⑧中秋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算账日,也是老板与雇员续约或终止契约的时日。债务人愁眉苦脸想方设法捱过此节,店家伙计也担心在晚间盛宴之后被告诉明天不要再来。对于这些人来说,中秋不那么令人兴奋,月亮有无并不重要,过节也就是过关,所以“节关”之说,十分妥帖。中秋节在这里演变为工商社会的时间段落标志,显示了节日对经济社会的调节意义。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却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月依旧,人心已非。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就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四、当代社会对传统中秋节俗的传承与更新
当代社会处在全面变革的过程之中,中西古今各种文化因素错综复杂,在节俗文化上,同样有着多样化的表现。传统节日、新型政治节日、外来节日在当代节日习俗中都有一定的影响。比较而言,在广大农村,传统节俗的风气较浓厚,人们一般仍然过农历的各种节日。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主要传统节日还有相当的影响,但主要为商家利用,作为经济活动开展的时机。毋庸讳言,无论城乡,传统节日的影响在消退。消退的原因如上论述,一方面是社会进程的客观原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实用性的季节时间提示意义与祭祀性的神性意义已经明显失效。传统节日在传统社会是重要的时间标志,它与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人们依照传统的农时在其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岁时节日,安排一年四季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特别是引进西方历法体系之后,我们的主要生活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文化转型,由传统的农业社会时间体系进入现代工业文明的时间体系。我们的生活节奏不再是依靠观测太阳方位来确定,我们的时间计量依靠物理结构的钟表。因此,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实在的辅助意义已明显消退,传统节日地位的下降,可以理解。但是,如果遵循社会演化规律,传统节日的变化只能是程度上的,或者是形式的变化,人们追求生活和谐、闲适,以及满足精神需要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我们可以从社会变化的角度来看待节日地位变化,但不能用来说明我们必须抛弃传统的理由。
另一方面,传统节日地位的明显下降是人为干预的结果。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有意漠视,甚至觉得是旧的风俗习惯,应该进行禁止、改造、抛弃。因此,传统节日所负载的精神层面有益因素,也被丢弃。因而导致传统节日的空洞化、表层化,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感觉大多只剩下回忆,传统节日的社会地位的急剧衰落,造成传统节日文化传统的中断。这种人为的阻断是当前社会出现节日文化断裂的重要因素。这种断裂的后果是严重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进步的代价”的借口下,聊以自慰?是否可以用旧习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为托辞,来表明我们“与时俱进”的姿态?我觉得对于文化传统的问题,应该特别慎重,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应该特别具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要珍重与呵护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一些念想。
一种事物是否为人们接受、认同,就看它是否具有认知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时间生活传统。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段落标志,在节日之上,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义,节日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它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而强烈。而现代时间体系背后没有本民族的情感与信仰,对我们来说它是一种纯技术的计时手段。因此,我们对元旦没有知觉,却对春节特有感情。
中秋在传统的四大节日中,虽然成型最晚,但影响很大。部分原因是中秋节俗有久远源头,更重要的是中秋节俗贴近了民众生活的需要。民众将秋季的节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为四季庆赏的大节之一。传统中秋节俗的核心拜月、赏月、团圆庆贺,从当代社会生活看,依然有着符合民众生活需要的现实意义。当然这种需要重点体现在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上。
五、政策建议
当代中国社会应该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体系,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确认自己文化身份的重要需要。就中秋节日来说,如何能够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使它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过渡与衔接,我们有如下建议:
1.建议以政府的名义恢复传统节日体系,恢复中秋节秋季大节的社会地位,将中秋节定为法定假日,假日时间可从国庆长假中调配。
中秋节是传统节日体系中的第二大节,它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节俗丰富,贴近人民生活的本性,体现人与自然协调的理念,是全球华人共享的传统大节,是创造与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通过周期复现的形式,强化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意识。同时中秋还是东亚多数国家共享的节日,中秋节日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因此适当缩短国庆放假时间,将中秋作为秋季大节,并给社会假日,让人民有时间、有闲暇来品尝秋天丰收的成果,这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经济活动的开展,都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
2.重建中秋传统节日习俗,丰富传统节俗活动,增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节俗内涵。
由于多种社会原因,传统的中秋节俗在传承中出现断裂,因此目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修复或重建节日传统,复兴传统节日中具有积极意义的节俗。同时对不合时宜的旧俗予以放弃或置换更新,并根据社会民众的需要,增添新的习俗内容。在城市,可开展社区赏月茶会,给社区民众创造交流的机会和气氛,以融洽社区邻里关系。可举办中秋赏月游园活动与大型灯会、诗会、露天歌舞晚会等,以丰富中秋活动内容,增强节俗的娱乐性、趣味性。在农村,可沿袭传统的丰收庆祝游行方式(广东佛山称为秋色赛会),表达民众欢庆丰收的喜悦。
3.将中秋节作为调整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活动日,鼓励人们团聚庆贺,以此缓解春节人口集中流动的社会压力。
中秋是亲人团聚的节日,亲人的团聚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家庭意识,家庭意识往往与义务、责任感有着密切联系。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它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传统中秋节俗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传统节俗的优势,顺应民众的诉求,实现社会人事的和谐,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秋亲人的返乡团聚,对于当今城乡人口大流动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春节假期人口集中流动的交通运输压力,及其他社会服务压力。对于农民工的工资也可以通过中秋节的传统结账日的形式,使它不至于拖到秋后,在年底之前造成集中的资金压力与社会安全压力,化解社会矛盾。
总之,中秋节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依然发挥着服务与调节功能,这种功能是我们通常所过的国庆节日长假不能替代的。因为它在中国民众生活中流传了近千年,跟中国人有着密切的精神联系。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传统节日中所传递的精神传统,将它视做当今民族文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以建构更加适合民族性格、更贴近民众心理的民族新文化。同时在有选择地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造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节日新传统,以实现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协调,达到社会均衡发展的理性状态。
中秋传说及各地习俗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中秋节简介
 月饼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诗词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专家解读:中秋节为何吃月饼

新华网天津9月24日电 (记者 周润健、蔡玉高)中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那么,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专家日前对此进行了解释。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常把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受百姓青睐的中秋美食。到了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随着人们制作月饼经验的日益丰富,市场上月饼的种类也层出不穷,工艺越来越讲究。
赵之珩表示,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感。
少数民族中秋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月饼
藏族“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宾榔、送茶订下婚约。
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利为之动情动容。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乌丙安:中秋节是从最古老的节令发展而来

入秋以来,国际上多家媒体纷纷关注和议论“中国航天科技消息透露即将实施2017年‘嫦娥奔月’的计划”。就在此时,全世界的华人社会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和“嫦娥奔月”密切关联的传统节日——2008年中秋节。
近几年,随着全国上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已经开始重视,前两年人们的视线更多地关注了端午节的保护,近来关注中秋节保护的呼声逐渐高涨,这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好兆头。许多有识之士通过网络或各种媒体,纷纷表达了对中秋节只剩下商家炒作“天价月饼”大战闹剧的强烈不满,对弘扬中秋节的传统节日文化,丰富节日的文化生活寄予很大希望。
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与社会转型的浪潮冲刷,中秋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日?早已经在几代人的文化记忆中被冲淡了!因此,当务之急应当唤醒记忆,重新温习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重新接续中秋节民俗文化的根脉,把当今的中秋节过得好上加好。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是从最古老的节令发展而来,按照古代的夏历历法,一年分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段,各占 一个月,秋季占七、八、九三个月,七月孟秋、八月仲秋,八月十五日又占仲秋的中间,是为中秋,于是俗称中秋节,也叫做仲秋节、八月节,又因为八月十五月正圆,象征亲人合家团圆,所以又称团圆节。原来自周代开始,中秋节就是迎寒祭月的节日,到了晋朝就有了中秋赏月的习俗,唐代又发展成为集拜月、赏月、玩月于一体的喜庆团圆的盛大节日,北宋时期才正式确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节日景象更加繁荣,明清以来久盛不衰,沿袭至今。中国人几千年来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构成了完美和谐的中秋节日文化。应当说这是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宝贵的非物质遗产。
中秋祭月:
又俗称拜月。但在民间常把祭月看做是“春天迎暑在东郊日坛朝祭日,秋天迎寒在西郊月坛夕祭月”的皇家官府祭典礼仪行事,据传说,当年唐明皇在一位道人罗公远的侍奉下在宫中祭月,还发生了一桩唐明皇梦游月宫的千古奇事。在民间同时也常把平民百姓在自家庭院举行祭拜升起的圆月的礼仪,叫做拜月。民间拜月,每当圆月升起的时候,各家在庭院中迎着月光陈设香案,供起印着圆月图案,上有广寒宫、嫦娥、玉兔、桂树图形的月宫纸祃,摆放秋季丰收的多种瓜果、毛豆、莲藕等做供品,特别要摆放各色月饼,其中要有又圆又大的团圆饼。按习俗多为全家妇女拜祭,即使是回娘家暂住的媳妇届时也必须返回婆家过中秋,北方民间还流传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谚语,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女儿节。拜月时以祈求全家幸福团圆为主题,祝愿在外地未回的亲人平安无事。拜祭仪式结束后,全家首先分食团圆饼,包括出门在外的亲人在内,每人一份,以示团圆。
中秋赏月:
这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最盛行的节日风俗。每逢中秋之夜,所有江河湖海岸边城镇的楼台亭榭,酒馆茶肆的大小月台都成了夜宴赏月的好去处,像南京秦淮河畔,杭州西湖岸边和船上,苏州桥头、河边,数不尽的赏月游人婆娑往来,彻夜不绝。历代大诗人词人白居易、苏东坡等多人留下来的以八月中秋赏月为题的大量诗词歌赋,几乎都是在秋高气爽,皓月当空,中秋赏月饮酒的最佳激情中吟诵出来的传世精品之作。
中秋玩月:
这是中秋赏月习俗的扩大延伸。在人们集中闹市赏月的同时,历代平头百姓组织起来的民间百戏社火活动,到处进行演出。据明清两代的笔记小说多处记载,中秋夜,街衢平坝、堤岸旷场,几乎都有人众联袂踏歌,舞龙灯、点塔灯等,通宵达旦。北京的中秋玩月还有多采多姿的“兔儿爷”泥塑做玩物,对北方中秋节习俗有广泛的影响。
中秋月饼:
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食品或节日馈赠礼品。月饼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有的传闻说:是唐高祖李渊或太宗李世民在中秋节用吐蕃商人进献的圆饼犒劳戍边得胜的将士,就是月饼的原型;但是事实上直到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和吴自牧《梦粱录》上才出现了“月饼”一词。明清两朝的月饼就已经是包着各种各样甜、咸、荤、素等酥馅的圆形饼状了。以后在制作上发展出提浆月饼、酥皮月饼、硬皮月饼三种,又发展出苏式、广式、潮式、京式、滇式等各地不同风味的月饼。外观的造型都以象征团圆为基准,一律采用圆形模具定型,月饼的表面一律采用和嫦娥奔月有关的传说图样或文字,或有嫦娥的仙女模样,或有广寒宫桂树仙境,或有玉兔站立捣药的形态,以及福、禄、寿、禧、财等吉祥图案或文字,都和中秋节特有的遗俗紧密相连。节日来临前亲友互相馈赠月饼以示祝贺幸福团圆之意。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一宗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共有汉、壮、满、蒙、回、彝、侗、黎、白、畲、京、羌、哈尼、布依、朝鲜、锡伯、赫哲、土家、纳西、拉祜、裕固、傈僳、仡佬、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26个民族约12亿5千万城乡人民以各自不完全相同的方式欢度这个团圆节日。广西壮族的许多地方有中秋举办灯会的古老习俗,节前各家制作各种动物造型的彩灯,中秋夜人人手持明灯走街串寨,月光下灯火闪耀,把中秋夜装点得分外灿烂。朝鲜族在中秋之夜围在事先用木杆和松枝搭好的“望月架”下,推选出几位老年人抢先攀登到架上,以最先看到初升月亮的人为福运最佳;随后点燃架上的松枝,大家在高高的旺火堆周围,鼓乐齐鸣,跳起欢乐的农乐舞,直至深夜。仡佬族的中秋节是隆重祭祀祖先的好日子,全寨分享牛肉宴,并把一颗牛心奉献给祖先神灵。许多民族都在中秋佳节展示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游乐活动,喜庆亲族的团圆,凝聚民族的情缘。
如今,欣逢盛世,全世界的中华儿女都应该唤醒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努力把中秋佳节过得好上加好,努力把中国的团圆节——中秋节的宝贵遗产推荐到全世界,使它逐渐成为全人类共享的传统文明节日。
作者简介:乌丙安,1929年生人,国际民俗学家协会(FF)最高资格会员、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葛剑雄:中秋节与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中秋漫画

中秋漫画

中秋漫画
编者按:
仲秋时节话中秋,对大学园里的学子来说,也是一个亲近民俗与传统的好时机。
中秋佳节,承载着一段段古老的神话。从“偷灵药”的嫦娥,月宫里的玉兔,再到被罚砍伐桂树的吴刚……中秋是一个富有浪漫精神的节日。
中秋月明,曾引发文人骚客作下千古名篇。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是祈求合家团圆时刻,千里婵娟,成为后世绝唱。
悠久的中秋传统文化,却也在全球化的新时代下备受考量。当天文知识消解了月宫神话,当月饼不再是一种稀有的美食,当中秋佳节在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狂飙的浪潮下显得些许淡漠时,如何继承并创新传统节日,便成为这个中秋之际的一大话题。
在由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最近举行的“2009传统节日与中华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上,来自大陆地区和港澳台的名家在热议中秋传统文化之时也大声呼吁:继承传统,并赋予中华传统节日以新生之道,有待青年一代学子的全情参与。
赋予过节“新生之道”
■葛剑雄
我小时候期盼过中秋,多数是为了能在中秋吃到月饼。那时候家里很穷,中秋买不起月饼,母亲也为此犯愁。记得当时我们家是自己拿面粉做月饼的,尽管如此,仍然感觉很有味道。等我长大读书了,特别是慢慢学了历史地理,通晓一点传统文化后才知道,中秋有很多的含义,过节并不仅仅是为了吃月饼。可惜的是,中秋的含义,现在社会上多数人已经不知道了,所以特别值得我们来追忆。
世俗节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时过境迁之后,它就不能够维持存在了。
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传统节日到来,尽管从政府到学校再到民间团体都尽很大努力弘扬传统,但我们的传统佳节却越来越敌不过圣诞、情人节这类洋节以及新兴的玩乐方式。我想,我们不能怪年轻一代忘记了我们的祖宗或者我们的传统,问题在于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应该怎么告诉他们传统佳节的含义、怎么帮他们保持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记忆。
包括中秋在内,我国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世俗节日,与宗教信仰无关。由此,我们的世俗节日,和一些西方国家具有宗教背景的节日相比,就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宗教的节日是作为宗教信仰的一部分而保留的,是信仰的具体化和实践;而世俗节日的产生、发展和延续都离不开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离不开它们赖于存在的自然环境。世俗节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时过境迁之后,它就不能够维持存在了。我们的中秋节,也遇到这个问题。如果今天我们再问城里的孩子,中秋节是不是做梦都想吃月饼,他一定会哑然失笑,甚至觉得月饼是很讨厌的东西。孩子们有更好的食品,而且青年一代即使想吃月饼,也用不着像我们这一辈人当初那样苦苦期待。
古代真正完整的家庭只有那些世世代代在穷乡僻壤生活的农民。此外,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遇到佳节亲人不能团聚的情况。
中秋的祈求一是丰收二是团聚
其实,中秋这一传统节日,与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以中国古代的中原而言,农历八月中旬已经过了炎热的夏季,进入气候宜人的秋季。天气以晴朗为主,凉爽宜人,多数时间能看到清晰明亮的满月,适合户外赏月。尽管此时尚未完成秋收,但年成如何一般已成定局。
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反映了民众的一种乞求。而当这种乞求的目标是社会所稀缺的,其中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中秋的祈求一是丰收,如果当年已可丰收,人们则祈求年年如此;如当年估计欠收,人们则祈求明年丰收。此外,中秋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乞求目标,那就是团聚——合家、合族团聚。
古代大多数家庭必须承担兵役或劳役,应征的人离家服役,如遇天灾人祸,或许永远无法回家。官员大多必须离开原籍任职,一定级别以下的官员不得携带家眷,或者因种种原因只能分居。求学的士人与商人也不得不离家。我在研究人口史、移民史的过程中就发现,当时真正完整的家庭只有那些世世代代在穷乡僻壤生活的农民才有可能。除此之外,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遇到佳节期间亲人不能团聚的情况。特别到了明清以后更是如此。
可以想象,当一个社会有这么多的人都盼望团聚,团聚就显得特别珍贵。而团聚的情感在什么时候宣泄呢?那就是中秋,希望家庭也像这个明月这样团团圆圆,这样一种感情是刻骨铭心的,所以才能得到长久的传承。
如果当时苏东坡跟他弟弟之间有手机的话,也许他就写不出名篇来了。
另外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在现代通讯出现以前,人跟人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困难的。由于一切信息只能靠人传递,绝大多数人无法与家人、亲人保持联系,即使贵为帝王,也无法及时获得所需信息。因而强烈的团聚愿望与对亲友的思念担忧集中表现为中秋的祈念和期待,诗人将这类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形成千古传诵的动人诗篇。有一些诗,我们今天看了以后很感动,但在当时,诗人写的信,他们抒发的感情,其亲友或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看到。
但这样一种感情现在还存在吗?很难存在了!
因为现代的通讯条件太好了,资讯太发达了。我们生活在现代,即使你的亲人要临时跟你见面,会用手机通知你,无论是在飞机达到后、出租车到了弄堂口,都会不停地给你发短信,在这个过程中,对见面的期待早就削减了。人的感情不可能积累到一个刻骨铭心的程度,甚至不可能形成一个动人的诗篇。我总是想,如果当时苏东坡跟他弟弟之间有手机的话,也许他就写不出名篇来了。
除了国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之外,城市化和现代化也影响了观赏月色的效果,照明技术的普及使月光相形见绌,已很少有人需要像古人一样利用月光读书。太空天文知识的普及令有关月宫的神话失去魅力,月球对人类也不再有神秘感。
我们小时候甚至在月亮里找哪里有吴刚,哪里有玉兔。但是到了今天,靠这样的故事吸引青少年已经不够了。
要使中秋的传统得以延续,首先必须注重增加节日精神层面的内涵。如果我们把传统的节日不仅仅看作吃某种食品,欣赏某种表演,而是把它作为我们民族、我们家庭、我们宗族的一种美好的记忆,作为我们历史的一部分保存下来,那么它就会有更强的生命力。维护中秋传统,需要我们根据今天现代化的生活对它进行新的解释,使它成为一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鲜活的文化。
另一方面,我们不妨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中秋节进行一些创新,一些关于中秋的古老传统和故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应该赋予新的解释。比如,关于嫦娥的故事曾经吸引过我们,我们小时候甚至在月亮里找哪里有吴刚的影子,哪里有玉兔。但是到了今天,靠这样的故事吸引青少年已经不够了,那么我们可否趁此机会对科普知识和很多关于未来的幻想加以宣传、加以普及呢?
明月是一直有的。如果我们既注重精神的层面,又注重实际的需求,我们的传统节日一定可以世世代代延续,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作者为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全国政协常委,市政府参事)
拜月出于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 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出于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拜月的习俗很早就在我国流行。见于文献记载,春秋战国写成的《尚书?尧典》就有“禋于六宗”之说,汉人注解六宗包括日、月、星、四时、寒暑、水旱。但古人祭祀月亮的时间是在正月朔日,而并不是在中秋。赏月是一种娱乐活动,汉代以后,拜月逐渐有了赏月的成份,这从“咏月”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到了唐代,赏月活动约定俗成在八月十五夜进行。北宋以后,八月十五才正式定名为中秋节。《梦梁录》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潮人谓拜月为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场所,城市居民,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进行;乡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
当吃过晚饭后,妇女们便换上新衣,带领孩子们安好香案,摆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中秋时节,柚、柿、杨桃、石榴、油甘、菠萝、林檎、芋头等果蔬,一齐登场,人们就将这些当令物产和月饼、糕点、煎堆、油饼等奉献给月娘。在农村,妇女常常在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艺,如用糯米饭、米饭条砌塔山,用剪纸贴柚,用带枝叶的油甘扎成孔雀等。今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人们图方便购买,只是不若从前工巧。
拜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愿是寻求一个好夫婿。潮汕有首歌谣唱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团团圆。好夫婿,结良缘。今年团圆,明年团圆,年年团圆。”潮汕是个侨乡,不少妇人的丈夫远隔重洋,于是妇人托月寄意,更为情切,有歌谣唱道:“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昏月朗天又晴。思君想君来看月,坐看明月到五更。听得寒蛩啼叫声,凄凄惨惨得人惊,不知我君在何处,欲托明月传心声。”正在上学的小孩喜欢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其读书聪明,成绩优秀。有时大人还要撮一点香灰,慎重地包在红纸上,然后用“井心水”(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说这是月娘恩赐的“仙丹”,喝了能使人变得聪明、健康。
拜月后,家人闲笑庭前,吃糕饼,喝工夫茶,赏月谈天,心旷神怡。此时,大人们总喜欢给孩子们讲述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相传,月亮上隐隐约约的影子是位樵夫在砍一棵桂树。樵夫名叫吴刚,他醉心于仙道,却不肯专心学习,激怒了天帝,将其禁在月宫,命他每日砍伐桂树。世人谁能得到吴刚砍树掉下来的桂枝,谁就能长生不老。于是,常见有些天真的孩子中秋夜竟到处乱跑寻觅,希望能捡到从天上掉下来的桂枝哩。中秋之夜,年青的人们,更增游兴,月下泛舟,唱歌作乐,凉风拂面,飘飘欲仙。中秋佳景,尽在月明之夜也。孩子们则多自糊纸灯,赏月游行,凑凑热闹,也有一番欢乐。当代城镇孩子多到花纸店购买多式灯饰游赏。有些学校布置学生自制灯景,开展竞赛,是很好的工艺和美术教育。
历朝中秋习俗
唐朝:中秋正式成节日
纵多少岁月更迭,每逢中秋佳节,我们总还是习惯性地“举头望明月”,期盼那轮金灿灿圆澄澄的明月来辉映心中那一轮圆满。
跟随记忆的长河,静静回溯,在历史的星空下,人们曾怎样望月?又如何过中秋?
唐朝:中秋正式成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古代的人们在这个季节饮酒起舞,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传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
魏晋之时,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尚未形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唐代初年,中秋节被正式定为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传说息息相关:相传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宫中祭月时随侍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后,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从月宫归来后,命人整理出暗自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月宫之所以称“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赏月之余,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为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当时的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中秋节摆设大香案拜月,圆饼、西瓜、苹果、葡萄等供品一应俱全,其中圆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考究的人家,西瓜还要特意切成莲花状供奉。
宋朝:赏月之余观花灯
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
宋朝的街市,在中秋节的前几天,就已弥漫着浓厚的过节气氛。商店贩卖新酒,重新布置门前的彩楼。到了晚上,酒楼里丝竹箫管并作,人人争相登而赏月。夜市人马杂沓,即使是住在陋巷里的贫穷人家,也都会典当衣物去购买酒馔,欢度中秋。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北宋都城开封的许多酒楼都出售新启封的好酒。水果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中少见。显贵和豪门,在自家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清雅,至晓不绝。普通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
宋朝人在赏月之时还融入了赏灯的风俗。但与元宵节不同,这些灯多放置于水面。各地街市的悬灯,也是为助月色而挂。
南宋中秋节间的活动,则更为丰富:“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
宋时,月饼已被正式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句。民间“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彩。赏月、品月饼、吃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宋朝在苏浙一带另有一个独特的中秋活动也流传至今,这便是钱塘观潮。由于钱塘江口地形类似漏斗,每当月圆时分,海潮涌至,受到渐进渐狭的地形影响,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声势极为壮观。苏东坡在杭州任佑府时,曾作过一首《中秋夜观潮》,描述观潮人数之众多及潮水汹涌之气势:“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元朝:小月饼藏大机密
元朝的中秋习俗,几乎没有推陈出新之举。倒是朱元璋与月饼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一计,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中,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那天,各路人马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攻下元大都后,朱元璋高兴地下令,在下一个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用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佳品。
明朝:互赠月果雅吟诗
时光流转至明代,祭月活动已遍及全国,亲友们互赠月饼、月果已成礼俗。
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饼、吃月饼的描述,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中始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说到赏月,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明代在宫中,八月十五日除吃月饼酒馔外,还吃蟹。《酌中志》中记载:“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将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
另外,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是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玩月桥风光不再,渐渐衰落,后人有诗云:“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
清朝:男不拜月女不窜
到了清代,中秋之夜,几乎家家各有宴会,以酬佳节。人们还以中秋夜的晴雨,占次年元宵阴晴。谚云:“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清嘉录》有记载:“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走月亮……”
清代流传一句话:“男不拜月,女不窜”,所以拜月成了妇女的专利。中秋节前几天,街市上都会卖一种专供儿童玩的“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战袍的,也有背插纸旗纸伞、或坐或立的,还有扮成兔首人身的商贩、剃头师父、缝鞋匠,不一而足。
在粤西化州县丽山、大岭一带乡间,还流行一种“踏月歌”的游戏。每逢星月皎洁的夜晚,特别是中秋节前后,青年妇女在月下摆茶煮酒,祭拜月神。然后分成两组,开始驳诗连句,绘画唱歌。踏月歌的句格要求统一,尾句作结,即兴吟对,才思敏捷,方能胜任。妇女一直吟唱至深夜,才尽兴而归。

中国文人心中的月亮情结
从科学意义上讲并不存在“一个中国的月亮”,但正如华严经教义所谓“月印万川”,天上的月亮只有一轮,而映照在不同的山川河流就反映出不同的波光月影,因而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而深沉的文化内容,从而有了文化属性上的“中国月亮”。在月光世界里“中国人那根极轻妙,极高雅而又极为敏感的心弦,每每被温润晶莹流光迷离的月色轻轻拨响。一切的烦恼郁闷,一切的欢欣愉快,一切的人世忧患,一切的生死别离,仿佛往往是被月亮无端地招惹出来的,而人们种种飘渺幽约的心境,不但能够假月相证,而且能够在温婉宜人的月光世界中有响斯应”[1]。淡淡的月光世界不仅仅反映出中国人的审美境界和意趣,也反映出中国文人的心象构成。“天上月色能够移世界”,其实,月色在移动世界之际,首先移动的是人们的心灵世界。月在动,心亦在动,月随心动。李渔《闲情偶寄》中论述“中秋赏月”一折说:“同一月也,出于牛氏之口者,言之欢悦。出于伯喈之口者,字字凄凉”,究其原因“所言者月,所寓者心”。同是一轮明月,在李白笔下是“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月亮象征着雄心勃勃,生命盎然的盛唐气度;而在杜甫那里则成为“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江月》),显得那么苍老而疲惫。见到明月,范仲淹的感觉是“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思泪”,反映的是相思难耐怕见清辉的忧苦心境;王安石则抒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希冀着皓月当空,乘舟返乡的理想,洋溢着理想境界中的欣喜之情。即使是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里对月亮也有不同的理解,李白《古朗月行》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拟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将月比做“白玉盘”“瑶台镜”都是形象而贴切的比喻,不能说是不识月,只是此时诗人对月的理解已不是孩提时代的天真烂漫,在经历了人世的种种磨砺之后,此时他感受到的已是“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了,这种现象用欧阳修的诗说就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里很明白,动的是人之心境,与风月无关。
1、 月色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
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例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第》)、卢纶:“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明月。”(《晚次鄂州》)、陈后山:“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十五夜月》)、徐祯卿:“故园今夜月,-迢递向人明。”(《月》)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相似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征,因而每当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精神寄托;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亘古一月两地相思的主题。谢庄《月赋》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八月十五夜禁中寓直寄元四稹》)、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表层结构上看这些诗无非是“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情怀,而其深层结构里月亮不正是和谐、温馨的体现吗?
2、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籍与解脱的心理。
李商隐《无题》诗中有“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诗句,“夜吟应觉月光寒”并不是月光真有冷暖之分,而是月亮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苦苦心理。因为月宫里还保存着女性遭到驱逐的凄凉忧伤的记忆,因此失意者站在月光下总是把月写成寒月、孤月、冷月。李白有诗谓“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置身于月光下,遥想广寒宫中失意的嫦娥,自然与诗人宦海沉浮、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的感慨相切合。《古诗十九首》有:“明月何皎皎,照我床罗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正因为月亮反映的孤独失意的意象,它才牵系着诗人嗟时伤悲的情怀,阮籍于月下“忧思独伤心”、杜甫在“秋月仍圆夜”而感叹“江村独老身”、连豪放旷达的苏东坡也写出了“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一弯残月,满怀孤寂,月下彷徨,忧苦之情不可遏止。最富有典型意义的是白居易的《中秋月》:“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生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月亮带着它凄冷忧戚的月光,对于失意者来说只能是“添愁益恨”,凄苦的月亮意象映照着凄苦彷徨者的心灵。
3、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为一种飘逸的风范。
李白《月下独酌》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月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此刻的月亮已不是一种纯然的客观事物,而是诗人自身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人格化身,诗人在摆脱了异化的束缚之后成为月的知己、月的伙伴。
中国人的人生观并不是一种科学的人生观,而是一种艺术的人生观,月亮作为一种物我两忘契合天机的神秘启示物,也参与了中国士大夫的人格塑造。“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中国人神往的艺术境界。“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当士大夫经历了人生波折顿悟了人生禅机,便自然地走向那澄彻晶莹的月光世界里了,希冀着“抱明月而长终”,吟风啸月成为士大夫的努力追求的人格化身。
唐人刘禹锡诗谓:“扬州从事夜相寻,无限新诗月下吟”[2],中国文学的“无限新诗”,之所以常吟于月下,正在于月亮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月亮是中国文化的原始意象。当西方文化热恋着日神阿波罗时,我们的民族更钟情于朗朗明月。虽然我们的民族文化早期,也有过日神的崇拜,但随着后羿举起射日的神箭,也就射落了文化中的日神精神。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著地位,它启示着中国古老的哲学和艺术,即使在今天月亮意象仍然在艺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轮明月缺圆盈亏,历时邈远,汇聚着历史的烟尘,而中国人心灵中那轮艺术的明月却永远是月出皎兮。
参考文献:
[1]潘知常.众妙之门.第267页
[2]刘禹锡.酬淮南廖参谋秋夕见遇
[3]曹寅.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标点本
月亮情结:月亮神话隐寓中国式的“美”的境界

在中国人心中,月亮始终具有柔和与光明的象征,寄托着中国人的美好向往。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为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中国人对月亮的“亲近”,追根溯源可与中国最原始的神话传说及哲学思想联系起来。
月神传说
月亮神,是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神仙之一。月神又叫月光娘娘、太阴星主、月姑、月光菩萨等。崇拜月神,在中国由来已久,在世界各国也是普遍现象,这是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体崇拜。在黑夜中,月亮给人带来了光亮;月色朦胧,又会使人产生许多遐想,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因此产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传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们贬在人间,后来,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长生不老药,嫦娥偷吃后升天而去,住于月宫,就成了月神娘娘。《山海经》、《搜神记》等古籍中都记有此事。
此后,月神就较普遍地为民间供奉。我国古代男女热恋时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祷月神。有些分离的恋人也拜求月神祈求团圆。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就写过一出《拜月亭》。《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也虔诚地对月神倾诉希望遇到意中人的情怀。清人丁耀亢所著的《续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一对痴男怨女郑玉卿和银瓶私尝禁果后,推开窗户,双双跪倒,对着月亮说:“就两人有一人负心的,就死于千刀万剑之下。”有趣的是,有些单相思的男女也要请月神评理,或诉衷肠。
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风俗。如苗族就有“跳月”的活动,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寻求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永结同心。
祭月习俗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以及相传人间婚姻由月下老人(月老)“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习俗。此外还包括用“月”字取名等文化内容。在古代,有些民族的耕种、收获活动,常常要在有月亮的夜间进行;
与月有关的风景名胜
有关月亮的名胜风景,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避暑山庄有月色江声殿(康熙根据苏轼前后《赤壁赋》词意题额),以及湖南道县的月岩、广西桂林的月牙山、甘肃敦煌的月牙泉,等等。
月亮神话隐寓中国式的“美”的境界
在月神神话中,嫦娥窃取的不死药及吴刚砍伐的月桂树“树创随合”的奇异能力,都暗示着一种不死的生命精神。月亮的盈亏晦明循环,不仅参与缔造了中国的农历,也影响了中国哲学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与宁静神秘的智慧品格的追求。
中国古人实用地把自然循环当作宇宙的规律,并运用于历史。天干地支六十年花甲轮回,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都呈现一种循环意识。时间本是一条进化直线,但在中国哲学中被转化为一条循环的曲线,阴阳鱼太极图就是明显的体现,这对形成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稳定性具有深远的影响。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家思想将自然现象提升到一种人生智慧。杯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已深入人心。
以月喻禅是禅宗哲学的传统,《五灯会元》中法眼和尚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月境与禅境浑然一体,万物混茫物相溶合一,月光让人思索宇宙的永恒存在,从月光里,禅师得到顿悟的启示,在永恒中获得灵魂的超脱和心灵的愉悦。
古希腊神话中也有月神,她叫阿耳忒弥斯,亦是狩猎女神,技艺高超。而中国人眼里的月亮则是冰清玉洁的,嫦娥的形象是孤寂、幽怨、静谧而多情的。在月光下,人们感受到的是女性的温柔、娴静与妩媚,这正是中国式的“美”的境界,它能够为人提供一个休憩的精神家园,抚慰那些疲乏了的心灵,因而得到中国艺术家们的青睐。
“中国月亮”负载深沉文化内容
从科学意义上讲并不存在“一个中国的月亮”,但正如《华严经》所谓“月印万川”,天上的月亮只有一轮,而映照在不同的山川河流就反映出不同的波光月影,因而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沉的文化内容,从而有了文化属性上的“中国月亮”。中华民族广泛流传的嫦娥奔月神话传说,就表达了对月亮的依恋和深情。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中,这些传说无一例外地把月亮与某种生命相互联系。屈原在《天问》中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意思是问月亮,你肚子里养个兔子干什么?《淮南子》中认为,“月中有蟾蜍”,又说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月色洁白和白兔相类;蟾蜍夜间活动与月亮活动规律相似,所以才有了中国古人这么多奇妙的想像。
中华民族嫦娥奔月的古老瑰丽幻想,蕴含了后世的科学创造因素。因此,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丹,他曾经访问中国发表演讲,说了这段令人难忘的话:“人类第一位向往飞向月球的是谁?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美丽姑娘。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是一位美国人。那个美丽的中国姑娘就是嫦娥,那个美国人就是我。”
中国文化更像月亮
与充满酒神狄奥尼索斯和日神阿波罗精神的西方文相比,中国文化更像月亮。月亮无论圆缺总是安详宁静、平和温馨。柔和的月亮成了中国人理想的仙境。朱光潜曾经对中西诗歌所采用的不同自然意象有一个简明的比较:“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凡是对中西文化有深刻反省的人,几乎无一不感到中华民族的和平性格与西方民族醉心征服的性格之间的差异。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和”的观念在经典中多次出现,《礼记·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国人最早萌发奔月梦想
回首中华文明史,中华民族诞生过人类许多最古老的智慧和幻想。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萌发飞天探月梦想的伟大民族,从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到敦煌美仑美奂的飞天壁画,无不透露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对探索太空的无限向往。许多古代诗人,抒发了对飞天探月的瑰丽幻想。如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贺的“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辛弃疾的“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唐伯虎的“携花带月月中游,嫦娥见月花含羞”,等等。苏东坡著名的中秋词“我欲乘风归去”,更被誉为中华飞天第一词。李白诗全集中与月有关的诗达320余首之多,如珍珠串串,引人瞩目。
“嫦娥一号”实现中国人奔月梦想
中国探月工程以“嫦娥”命名,把中华文明“和”的本质巧妙地表达了出来。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华文明已经逐步与世界接轨。嫦娥的故乡在中国,但“嫦娥”属于全世界。“嫦娥”奔月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不是战争,而是和平。
“欲上青天揽明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挥之不去的梦想,“嫦娥一号”实现了中国人古老的梦想。尽管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上世纪60、70年代,在探月方面已经取得成就,40年之后,中国才开始摸索此路,但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实力,往往需要一些标志性的证明,而探月工程正是这种标志之一。因此,中国开展探月工程,是民族振兴的需要,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也是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国开展探月工程,标志着中国在天文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遥感科学、生命科学与材料学的一次飞跃。也标志着在带动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微机电技术、遥控科学等其他高新技术取得突破。当年中国在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研制“两弹一星”,今天,刚迈入小康就开展探月工程,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执着的追求,这是对国家强盛的追寻。
咏月诗话
中国的月神文化以诗词意境为灵魂,以文人之笔传达对人们千年不变的感怀,与中国山水画一样,含蓄、蕴籍、清逸、淡远、宁静、空灵、妙悟,没有色彩的喧嚣,而富于心灵的深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一首《静夜思》,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全诗通俗流畅,琅琅上口。诗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深邃的意境,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月下思乡图”。诗人以“静夜思”为题,但全诗不着一个“静”字,而是以白霜为喻,侧面写出清静幽寂的环境。“低头”两字,表现出诗人深沉缠绵的思乡之情。
李白还写了首《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通过描写、歌咏峨眉山月,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开蜀地的依恋心情。山巅秋月高悬,江中月影沉沉。诗人一会儿仰望秋月,一会儿俯视江中明月,一仰一俯,倾注了诗人浓浓的依恋之情。船进三峡,诗人思念明月,但山高蔽月,诗人那种惆怅无奈的心情跃然纸上。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这是唐朝李商隐的《霜月》诗。此诗想像丰富,构思新巧。首句写雁来蝉无,点明时令属秋。第二句描绘了霜和月争辉的景色:凭栏远望,月光朗朗,霜色如水,霜、月交辉给人一种“水接天”的感觉。三、四两句运用神话故事,青女是管霜雪的女神,素娥是月中嫦娥,她们在“月中霜里”比喻各自的美姿。这种“诗意”给人带来美妙的遐思。
明朝的边贡写了首《嫦娥》诗:“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这首诗以神话故事中的嫦娥为题,描写清凉沉寂的月宫,实际上是秋夜望月的感兴之作。三、四两句,用语平易,但蕴藉深沉,是历来吟咏月中嫦娥的名句之一。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是唐朝刘方平的《夜月》诗。首句是绝妙好句,写得宁静如画,月斜夜深,月光照到庭园的一半,一半明,一半暗。第二句写星斗,更增添一份静穆神秘的意蕴。但诗人真正的用意不是写月,而是写生机勃勃的春意;三、四两句写诗人惊喜地感受到春天来临了,入春以来的第一声虫声破窗而入。以虫声的“闹”反衬月夜的“静”。后人称这首诗写得“春意盎然”,是十分中肯的。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近来数夜飞霜重,只喂婆娑树叶凋。”这是唐朝戎昱的《戏题秋月》诗。秋夜赏月,天高气爽,月色如水,一片寂寥。诗人喜爱“秋宵月色胜春宵”,但诗人更喜爱那婆娑的绿树,而秋夜的飞霜会使绿叶凋零。这是诗人心中的矛盾,诗虽四句,却写得有波澜,不平淡。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中秋之夜,天清气爽,圆月高悬,寒露凝珠。诗人触景生情,写出了这首望月怀人之作。但诗人没有直接写对朋友的怀念,而是写月下的景物:树、鸦、露、桂花,以及洒满院中的似水的月色。通过对一系列凄清肃穆的景物的描写,写出了诗人此时孤寂的心情,又用“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作结,含蓄地写出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这和李白的《静夜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月亮作为一种永恒存在的神秘象征,已成为士大夫逃离现实的人格化身与一种飘逸的风范。“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当士大夫历经宦海波澜,顿悟人生禅机之后,便一头扎进那澄透晶莹的月光世界里去了,“抱明月而长终”,吟风啸月就成为中国文人失意后企求的精神境界。
凤凰诗社《月下情思_2010》中秋诗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之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会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远在他乡的游子,也会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对亲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思念,作为中秋的最主题,它总能衍生出许许多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和诗情画意的美丽诗篇。今天,在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请凤凰诗社的诗友们拿起手中的灵秀之笔,向自己的亲人爱人诉说离别之情相思之苦!也为打造“凤凰诗社第一本《月下情思_2010》中秋诗集,捧上一首自己的佳作!
以后每年一集,作为纪念,将永久留存于凤凰诗社!
下面,请大家以跟帖的形式踊跃参加,多跟不限!纯文学帖,谢绝灌水!谢谢大家!
《月下情思_2010》中秋诗集目录汇总
1《思乡曲》  作者 江南丹橘
2《中秋月2首》  作者 huoxiaonan
3《中秋登汉中望江楼》  作者 laoma1946
4《心窗》  作者 百无书生
5《无牌无调瞎哼哼150.中秋。戊》  作者 不喔
6《中秋月》  作者 空灵儿
7《中秋》  作者 爱情
8《只想为你》  作者 濮河
9《五律·月下游子》  作者 红尘中人
10《无牌无调瞎哼哼151.中秋。己》  作者 不喔
11《中秋赏明月》  作者 江湖明月
12《打工·留守·赏月》  作者 伊琪
13《又到中秋月儿圆》  作者 牧民新歌
14《寄相思》  作者 shijianfanren
15《无牌无调瞎哼哼152.中秋。庚》  作者 不喔
16《宝贝》  作者 江湖明月
17《秋夜思》  作者 交心3344
18《中秋寄语》  作者 废名
19《中秋》  作者 wangudao
20《无牌无调瞎哼哼153.中秋。辛》  作者 不喔
21《竹枝词.中秋两首》  作者 小夜
22《冰月》  作者 史远忠
23《中秋》  作者 何晓光
24《月思》  作者 才萧
25《秋吟》  作者 晚来秋
26《思乡》  作者 风谷子
27《夜行船》 作者 小夜
28《半月吟》  作者 shijianfanren
29《淡淡明月淡淡光》  作者 文木武子
30《无牌无调瞎哼哼156.中秋。壬》  作者 不喔
31《无牌无调瞎哼哼157.中秋。癸》  作者 不喔
32《故乡的明月 》  作者 巴河流水
33《无牌无调瞎哼哼158.中秋。子》  作者 不喔
34《清平乐 秋实》  作者 LP59
35《简单的美丽》  作者 晚来秋
36《秋夜思》  作者 红尘中人
37《罗浮赏月偈》  作者 梧桐行者
38《竹枝词 中秋》  作者 小夜(夜星)
39《伴月飞》  作者  shijianfanren
40《水调歌头 中秋寄友》  作者 微农
41《故乡》  作者 无多
42《竹枝词 中秋》  作者 小夜(夜星)
43《祝福》  作者 牧民新歌
44《一丛花·对月》  作者 伊莎
45《望家乡》  作者 晚来秋
46《七律三首 问雁 提菊 寄月》  作者 百无书生
47《中秋寄语》  作者 晚来秋
48《红红黄黄的世界》  作者 刘自兴
49《透视中秋月》  作者 fz-nc7237552
50《天仙子》  作者 山石草
51《中秋组诗》  作者 塞北船家
52《中秋邀君南山寺赏月》  作者 海岛山民
53《幸福的中秋月饼》  作者 海岛山民
54《秋思》  作者 百无书生
55《问候游子》  作者 wangcunren
56《南歌子.两岸赏月》  作者 磐石钧
57《水龙吟·冬夜望乡 》  作者 程靖龙
58《虞美人月下念》  作者 zfdxzay
59《抱学而来》  作者 秋野幽梦
60《两个月亮》  作者 巴河流水
61《也来咏秋》  作者 东方谦君
62《月色》  作者 晚来秋
63《夜泉城  中秋》  作者 翠柳清笛
64《中秋月怨》  作者 河边石
65《月下情思》  作者 晚来秋
66《窗前月》  作者 JIANGWENG007
67《月亮露出半边脸》  作者 wangcunren
68《中秋赏月》  作者 雅园主人
69《中秋初月》  作者 无水河边
70《中秋圆月》  作者 无水河边
71《珍 藏》  作者 晚来秋
72《无牌无调瞎哼哼170.中秋。丑》  作者 不喔
73《中秋节和风儿原创摄影赋》  作者 梦远520
74《临江仙 寄秋思 》  作者 左调歌头
75《七律,赏月》  作者 塞北船家
76《月光下的思念》  作者 江南丹橘
77《问月》  作者 晚来秋
78《念奴娇 咏月》  作者 东方谦君
79《七绝•月圆时节》  作者 山麓方城
80《四季风——中秋之恋 》  作者 慕容戈
81《月下情思》  作者 三笑居士
82《七律 中秋夜》  作者 乡野之人
83《游子》  作者 林边日月
84《中秋断想---写给丹橘》  作者 昨夜琴声
85《知秋令·秋归》 作者 山麓方城
86《七绝  中秋》  作者 九皋山人
87《词一首  人月圆》  作者 九皋山人
88《中秋夜》  作者 水一流东
89《中秋月》  作者 月玲珑
90《月到中秋思团圆》  作者 CHENYISHI2007
91《中秋吟》  作者 莲花山人莲花山
92《今夜无眠》  作者 俅俅你侉侉俄
93《月解团圆》  作者 韵舒
94《明月》  作者 误闯诗林
95《中秋•梦回故乡 》  作者 山麓方城
96《中秋》  作者 东方卧龙
97《中秋月》  作者 月玲珑
98《忆中秋》  作者 晓荷红叶
99《中秋时刻》  作者 许暾
100《【水调歌头】中秋——步韵苏轼.中秋》作者泰缘居士
101《五绝《意中秋》》作者阿鬼
102《七绝中秋》作者 玜瑝寒月
103《汉宫秋.中秋》作者 玜瑝寒月
104《水调歌头.中秋》作者 玜瑝寒月
105《七律 杯中泪》作者 葫芦岛铁匠
106《天净沙》作者 SVA
107《今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作者yulongchunxiao
108《中秋有感》作者tianlang2010
109《月满影孤》作者花娇梦韧
110《凤凰台上忆吹箫》作者 沈阳老梦
111《中秋》作者 那片天空不下雨
112《中秋》作者wanghuiping69
113《月下随想》作者cscsyes
114《秋风吹过》作者amanbryant
115《月组诗》  作者chenqunfei
116《秋天的梦想》  作者chenqunfei
117《问月》  作者wjf1981
118《仲秋夜(散文诗)》  作者小经不传
119《一剪梅》  作者乡野之人
120《致玉兔》  作者帅瑜sy13972
121《琵琶仙--中秋》  作者烽火楼台
122《中秋夜》  作者WXL2134067
123《玉梅令。中秋题图》  作者味蕾
124《浪淘沙 中秋前夜回乡》  作者 富水渔生
125《中秋没有月亮(三章)》  作者 赵化鲁
126《多是无奈》  作者 证道
127《中秋思友》  作者 魅力微笑 1820717
128《碟恋花~美刹人 》  作者 美好那初
129《登莲花山顶》  作者 莲花山人莲花山
130《五绝 月下情思》  作者 红尘中人


1170372953163747068.jpg (12.26 KB)
2010-9-5 16:15


《思乡曲》
远望天边月半弯
心中无限感伤
潸然而泪下
愁绪绵长
想起离去的爹娘
还有那遥远的 令我
魂牵梦萦的故乡
。。
故乡的明月
挂在天边
离我好远
朦朦胧胧
我无法看清它的轮廓
泪水 却已挂满我的脸庞
年年中秋
今又中秋
远在异乡的游子 何日
才能饱尝家乡的饭菜香
再望一眼呵
那生我养我 亲爱的
故乡



fa3e4f54532eb6e0b745ae09.jpg (15.06 KB)
2010-9-5 16:15
 

马思聪小提琴《思乡曲》
',1)">
响应丹橘姐号召,我也跟2首微型诗
《中秋月》2首
2010年9月诗歌
《中秋月1》
今夜 一轮皎洁千年的李白
一点一点
掏空 我心事的沉甸
《中秋月2》
一面圆满得令人着魔的镜子
年复一年
折射 整个人间的不圆满
中秋登汉中望江楼
明月近高楼,
飞花入目愁。
遙闻天山曲,
泪满汉江流。
注:八月秋菊盛开,一夜吹落满地金。
心窗
打开心窗
这里是月色的荷塘
枝枝清莲
是诗的芳香
打开心窗
这里是游子的驿站
行云流水
是情的挂牵
打开心窗
这里是欢乐的海洋
潮起潮落
是心灵的激荡
帆影片片
是梦的飞翔
月挂桂枝头,摇落一地香。秋风不寂寞,舞桠分饼忙。
树下独置酒,酌嗅两芬芳。任凭玉盘碎,不拂满面霜。
中秋月
集结了八方情怀
投向了天空的明想
月月圆满中那光亮
可都是来自这一雪银的分享
古日挽留至今的渴望
让桂树的枝叶垂垂浩荡
无声炸开了一地
对望眼神中的
皎洁温馨与清霜
看那眷意眠中的人儿
不知你对她诉说了什么
是否掠过的安详
因为你
无声潜入了满满的馨香
无定的面庞
是否也是你给予的凝霜

还是这样
在这样的一个日子
无声的静静的流淌
前提祝姐姐和诗友们中秋快乐\(^o^)/~
正是月满时,云破桂花冷。
清光如羽衣,片片落无痕。
风定树枝静,香堕小院深
瑶池一滴泪,扫尽人间尘。
一饮愁肠断,不觉已三更。
情丝无迹寻,难过九重门。
几许往事在,今谁系我魂?
愿身化琴声,千里随佳人。
只想为你……
你如果是大海
我就是你汹涌的海浪
所有的情感
只想为你澎湃的歌唱
你如果是蓝天
我就是你飞翔的白鸽
所有的希望
只想为你衔来绿色的橄榄
你如果是大地
我就是你播撒的种子
我所有的花朵
只想为你孕育硕果的馨香
你如果是高山
我就是你攀越的阶梯
所有的风景
只想为你铺开动人的画面
你如果是棵树
我宁愿是你脚下的根茎
所有的伸展
只想为你长成挺拔的栋梁
你如果是盏烛火
我甘心是你窗口的星光
所有的璀璨
只想为你看到明天的朝阳
你如果是首诗
我就是你闪动的灵感
所有的文字
只想为你的未来千古流芳
五律·月下游子
明月当空照,乡思伴水流。
年年听旧曲,岁岁寄新忧。
屋后泉存否,房前路可修。
儿时亲伙伴,白发几人稠。
中秋赏明月
江南丹橘心
抚琴歌一曲
缕缕故乡音
响应丹橘版主倡导。献丑了。
问好丹橘!
打工·留守·赏月
打工·留守·赏月
(中秋之歌)
改革开放大建设,
掀起壮阔打工潮.
有人在家为留守,
有人打工在外头.
中秋月亮照九州,
丈夫打工在外头.
妻子扶老又携幼,
负责在家为留守.
千里共赏月,
打开手机把心聊.
中秋月亮照九州,
儿女打工在外头,
爹妈在家为留守.
儿女赚钱来孝敬,
生活改善乐悠悠.
千里共赏月,
爱心,孝心____互祝福.
中秋月亮照九州,
爸妈打工在外头,
儿女在校把书读.
从小生活会自理,
自觉努力争优秀.
千里共赏月,
立志奔前途.
将来我出国,
你回家来当留守.
中秋月亮分外明,
五洲四海一家人.
中秋月亮分外亮,
天涯海角喜洋洋.
留守自有留守乐,
打工高兴赚钱忙.
中秋千里共婵娟,
家分几处也一样.
寄相思
苍穹月明时,
夜半最相思。
遗梦飘南国,
风轻落脚迟。
朦胧呢喃语,
幔帐挂天池。
悠闲云追月,
漫步时空里。
浑然山醉痴,
色淡江湖奇。
此景画中画,
何时暗香袭?
中秋寄语
浩瀚苍穹驰玉兔
银盘溅珠遍长空
播洒的是清冷还是温柔?
沐浴清辉
究竟该惆怅,苍凉
还是希望,向往?
离别三十年
也在月圆夜
当初的分别轰轰烈烈
月亮下的誓言
好像就在昨天
你好吗
是否已两鬓斑白
是否还记得
月夜中那个少年
彼岸
有人在将你挂牵
已哽咽,无语,抱歉
月思
远别初秋入炎夏,
独子远徙近生时。
恰似此日临秋月,
吴以相念任圭微。
今日初反外海学,
略有心忧近鑫明。
望有一朝寒光尽,
必以才位报子归。
秋 吟
投身核电赴南沙
迢迢千里思念家
恰逢中秋佳节到
共享明月沐中华
水酒敬月对江呤
蟾蜍竖耳立身听
花间玉兔偷云隐
单影独醒
华光流波四下清
思乡
水酒敬月对江呤
蟾蜍竖耳立身听
花间玉兔偷云隐
单影独醒
华光流波四下清
半月吟
容颜韵俏天地羞,
浪迹云雨取舍愁。
风姿依旧佳人丽,
独卧崖床醉梦秋。
娴雅别恋山河流,
却奈时光不罢休。
柔丝万缕凌空尽,
红尘墨土君子逑。
相邀风林景色幽,
画落素女飘苍楼。
若问何年遐意事,
残杯碎酒半月游。
...半月:十五月圆即是半月之时,故尚有感慨...拙见!!!
淡淡明月淡淡光,
淡淡桂花淡淡香,
摊开以往,
拿秋高气爽,
酿友情的芬芳,
曼妙漂浮在气场,
回忆快乐看珍藏,
天清云朗,
收几缕牵挂,
拌和祝福品尝。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