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大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57:53
2007年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大戏”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sbhtmlnews/200712130168727196587.html
作者:李芸 来源: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12-12 23:15:25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在今冬的第一场雪翩然而至时,我们又开始了今年书界的年终总结。记得去年冬天,也是第一场雪,正值本报社2006科学文化·科普佳作推荐活动的终评当天,那次的评奖并不如人意,我们也发出了“科普佳作 遗憾中可有希望?”的疑问。盘点2007年的科学文化图书,令人欣喜的是,终于可以给去年一个满意的答复。今年的科学文化图书不仅出版数量持续走高,而且类型多元多维——引进图书势头不减,原创作品突出重围,经典科普“再现江湖”,而科幻、生态、学术规范类的图书也看点不断……
在收获的日子中,我们不能免俗地想要感谢,因为在这个利润为先、尚需完善的出版行业中,科学文化出版仍然是弱势与边缘。撑起科学文化出版这般的繁荣,需要的是科学文化人、科普类出版社更多的坚持和坚守。让我们感谢刘兵、江晓原等科学文化人士一贯的鼓与吹,感谢卞毓麟、尹传红等科普作家在科普写作中的探索和尝试,感谢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在科普微利领域中的执著,感谢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等给科普出版带来的新理念……

看!科学文化人
3年前,一套名为“科学与人文对话丛书”让科学文化界的4个人物——F4(江晓原、刘兵、吴国盛、刘华杰)群体亮相,标志着“科学文化人”登上了历史舞台。称其科学文化人,是因为这些学者原本从事科学哲学、科学史等研究,却又关注科学文化问题,由科学与文化并重的特点而得之。
这几位本该在书斋里安静做学问的高校教师做着科学文化的研究和大众传播的工作,不免被某些同行抨击为“不务正业”,而在一些传统的科普人士看来,他们又似有些“捞过界”、“手伸得太长”。虽然遭到了异议,但实际上科学文化人的队伍还在不断地壮大,先后有高校学者蒋劲松、李侠,包括一些新闻媒体、出版社编辑的加入。今年丛书“851M:我们的科学文化”的第一本《科学败给迷信?》的出版,标志着这一群有着相近学术理念的圈子——“科学文化学派”开始形成,丛书也让他们的科学文化研究与传播有了一个阵地。
丛书“851M:我们的科学文化”,科学文化人自称是一批“志同道合、气味相投”的研究者,本着“君子和而不同”之旨贡献自己最新的思想和最具创意的文章结集形成的。“同仁”的色彩在这里很鲜明,即对科学,是以一种学术性的、人文的立场来进行多领域的文化研究。他们的彼此欣赏却并不影响观点的分歧,在同是今年出版的一套丛书——科学出版社的“火蝴蝶文丛”(共6本)中能看到他们之间的论争——蒋劲松在自己的书中对刘兵和田松提出的批评,而江晓原、刘兵也不甘示弱,在各自书中对蒋劲松提出了反批评。
科学文化人的观点不仅“和而不同”,专攻的方向也是各有特色:江晓原在天文学史之外,同时开辟了科幻、学术体制、风花雪月等几个领域;刘兵在后现代的各种主义之间东奔西走;刘华杰在博物学理论和实践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蒋劲松在科学哲学基础上对科学观念进行思考,还在动物福利、动物权利、素食生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李侠对于科学政策上的反思和批判。“火蝴蝶文丛”就体现了他们的学术特色,文丛包括《我们准备好了吗:幻想与现实中的科学》、《面对可能的世界:科学的多元文化》、《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人天逍遥:从科学出发》、《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喧嚣与凝视:透视转型期的科技政策与公共生活》6本,如果你对科学文化人颇为了解,相信不难将人与书对号入座。
《看!科学主义》是今年年初江晓原主编的一本书,套用此句式作为本节的小标题,实在是因为今年的科学文化人大有可看之处,除了上述提到的两套丛书,在这一年中科学文化人的著作还包括刘兵的《新人文主义的桥梁》,刘兵与江晓原的《南腔北调:科学与文化之关系的对话》,江晓原与刘华杰的《科学传播读本》以及刘华杰、苏贤贵和吴国盛的《河流伦理的自然观基础》。
学术规范:在技术层面还原道德
对于科学,大多数人持有肯定态度,但公众的支持并不是无条件的,随着诸如“汉芯一号”等一些事件的暴露,科学渐渐走下了神坛。面对并非绝对纯净的科学界,公众似乎更激动,他们惊讶、怀疑继而愤怒。就像许多有关学术规范或道德的书籍,总是不可避免地弥漫着剑拔弩张、除恶务尽的味道。但人们也许忘记了最简单的“皮毛定律”,学术道德并不是靠愤怒和喊口号就能实现的。今年出版的学术规范的图书读起来非常平和甚至可以说乏味,因为它们仅仅是在介绍一些做科研的规则,但也正是这种“将学术道德还原为日常行为规范”的做法,才让我们的学术道德更具可操作性。
75岁的周立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电子光学与夜视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利用业余时间著写了《科学研究的途径——一个指导教师的札记》一书。他谈到科研道德时说:“学生最主要的问题是不太懂得科学研究的规范和规则,就像踢足球,我们必须知道什么叫越位、什么叫手球,才会去遵守它。学生故意破坏规则的少,因为不知道而犯错的居多。”于是他把自己几十年在科研生涯中积累的一些亲身的实践、体会、经验和教训奉献给了科学研究中的青年学人。
今年底,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系列”读本(共9本),同样是向高校学生介绍“规则”,而且介绍的是“国际公认的规则”。丛书引进了剑桥大学、耶鲁大学西方大学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相关教材,以此让学生了解国际学术背景和学术规范。丛书主要是从技术层面来阐释“道德”和“规范”。
另一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引进的《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则主要是针对科学家介绍学术规范。《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是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研究院继《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之后,推出的第二本有关科研道德建设的书。该书虽然更适用于机构和管理部门,但提到的规范性条目同样表述得非常细致。
早在100多年前赫胥黎就说过,“你对科学圣殿内发生的令人惊讶的事情一无所知。我担心科学并不比人类活动的其他任何领域更为纯洁”,时下我们无须去感慨赫胥黎的“慧眼”,也不必过于痛心疾首科学圣殿的腐化,倡导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介绍推广学术规则似乎是最基本也是更重要的。
生态文明:于理性与感性中感受
2007年环境类图书异常热闹,大规模的译著丛书频频推出,包括重庆出版社首批7本“走向生态文明”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哲学译丛”以及NGO组织绿岛的“绿岛译丛”。
出版社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引进出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环境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我国于20世纪末逐渐关注介入这个学科,但我国的研究无论在成果数量上,还是在对政府和公众的影响方面,都与西方国家有一定距离。引进的这些丛书中的大部分是西方有关环境学科的前沿学术论著,为人们思考环境学、探索生态文明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是不可多得的理论指导书。
如果说引进的环境书籍以理论指导为主,侧重理性的话,那由中国著名作家陈建功、铁凝等创作的《生命的喟叹》则偏重于感性,用以文学的情愫讲科学的方式来感染人。3年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知名作家陈建功、邓友梅、从维熙、张抗抗、陈昌本、张虎、赵大年等,深入生态建设第一线体验生活,使作家们感受到祖国林业生态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感悟了生命的伟大,于是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流露于笔端,描述了一系列关爱生灵、拯救生命、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成就了这本书——《生命的喟叹》。
这是一次宣传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野生动植物与文学精英投身生态和谐造势活动相结合的尝试和开端,是文学讴歌大自然的生机与春天,传承生态文化,弘扬生态道德,服务于人类和平共荣和地球家园和谐共存理念的发扬与实践。
软科普:拿来主义与新理念
板着面孔说教一直是科普作品最为忌讳的,但是要创作轻松、活泼而又不失知识性的作品又谈何容易,今年的科普书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努力,不仅向科普电视节目、科普杂志实施“拿来主义”,一些优秀的科普作家也开始了新的尝试和努力。
《百家讲坛》栏目由电视而书的成功模式让公众感受到了电视媒体的宣传实力,今年科普“电视书”也不亚于《百家讲坛》。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走近科学”丛书,到现在已经有18本书问世,其内容源自中央电视台科学频道的《走近科学》栏目。中央电视台科学频道另一个栏目《探索·发现》制作的《秘境追踪》,则成就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秘境追踪Ⅰ》和《秘境追踪Ⅱ》。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公司可以说是科普电视书的先行者,它将目光瞄准的是国外的电视科普栏目,将14个国家的112家制作发行公司制作的《传奇》系列电视节目延伸至了图书出版。
同样奉行拿来主义的是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的“新发现丛书”,这套丛书中的所有文章来自《新发现》杂志。《新发现》的法国母版叫Science & Vie,这是欧洲发行量及影响力最大的大众科学人文杂志“新发现丛书”采撷《新发现》杂志的菁华,相信能得到读者的喜爱。
电子工业出版社引进英国DK出版公司的“自然发现大百科”丛书则给我们带来了做科普书的新理念。英国DK出版公司是资深的科普出版行家,出版过包括《人体》、《地球大百科》、《妈妈宝宝护理大全》等许多图文并茂的精良之作。“自然发现大百科”丛书依旧承袭了DK的一贯风格,图书的特色是每一册都有300多张的彩色图片,张张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现场目击,同时配以短小精练的语言,这样就有了百科全书的深度,却没有百科全书的单调乏味,再专业的知识也能让人愉快学习。
要科普作品好读好看,就要注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国内的优秀科普作家卞毓麟原创的《追星》以及尹传红著作的《幻想》可以称之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范本。记得当时采访卞毓麟时,他说他想达到的境界,即最好的科普作品和科学人文读物,应该令人“感觉不到科学在哪里终了,人文在哪里开始”。这种境界,也是优秀科普作品创作的一个方向吧!
经典重现:从畅销到常销
在这个出版浮躁、利润为先的时代中,把科普书做成畅销书很难,把科普书做成常销书就更难了,致力于科普出版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一直在向着科普畅销与科普常销的方向努力着。
15年前,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第一推动”丛书,打造了以《时间简史》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普译著。“第一推动”丛书成为国内科学人文图书兴起的“第一推动”,也构建了科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今年又再版了23本“第一推动”丛书的精选本。
刘兵对此称赞有加,他认为,“第一推动”丛书中以霍金为代表的一些书无疑有着畅销的元素,但更应该是常销书。这种重要的著作需要被不断地读,需要被不同年龄的读者、被一代一代的读者来读。而目前我国图书的市场销售还在走畅销书机制的道路,书店只爱卖新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再版、重出,是对畅销书机制的应对和补充,很有现实的意义。
但经典科普书的再版也遭到了一些反对。今年9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将12年前由美国约翰·布罗克曼出版公司组织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大师佳作系列”的6本图书再版。再版《人类的起源》一书时,该书的译者之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得知后,表示了反对。他解释道,因为这本书出版至今已有12个年头,在此期间,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研究有了相当显著的发展,发现了不少重要的化石,出现了不少新的成果,这本书不适宜再版。对于这一问题,出版社采取的解决办法是让吴新智针对其中的比较重要的需要补充的内容,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再版前言。而其他的书籍也采用了与此类似的方法,在书后附有译者后记,或是在书后加入原版图书延伸读物的文献。因此说是再版,也并不是简单地把原来出版的图书重新排版印刷,实际上还经过了重新校订、更新和拓展。
科幻文学:许我们一个未来
“一种包含有丰富时代特征和数不清好处的文学形式,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还仅只占有非常可怜的地位!”著名科幻作家吴岩曾这样感慨。的确,科幻和奇幻文学在全世界正蓬勃发展,但它在中国还不够主流。
而如果我们看到了8月24日在成都举办的国际科幻·奇幻大会的盛况,或许会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前景多一些期许。这次大会是继1997年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以来,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科幻·奇幻交流大会。24日上午,离开幕式还有一个小时,从国内外赶来的科幻迷就身穿会服、手持大会的海报和气球,在四川省科技馆广场排队等候了。当英国奇幻作家尼尔·盖曼、“加拿大科幻界的教长”罗伯特·索耶和中国科幻奇幻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叶永烈、刘慈欣等60多位大师出场时,整个广场都沸腾起来。科幻迷们俨然一群狂热的追星族,拿出本子、T恤甚至伸出双手要大师们为其签名,其狂热程度不亚于追逐超女快男的粉丝!
与国际科幻·奇幻大会相比,今年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的出版虽不够热闹,但这套书却填补了我国科幻文学理论研究的空白。该套丛书共分为6册,包括《科幻文学入门》、《亲历中国科幻》等。主编吴岩说丛书的出版将极大地拓宽我国科幻文学理论研究,深化科幻文学的理论建设与学科体系。对于进一步促进发展新时期中国科幻文学的创作,这套丛书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随着科幻文学读者逐步壮大、科幻文艺理论的继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幻的春天应该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