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治官”风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52:19

山西“治官”风暴

山西再一次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

最近一个月的“查岗风暴”,令306名上班时间吃喝玩乐的官员受到了处分。但是与之前“黑砖窑”、“煤老板”、“矿难”等负面新闻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山西主动曝光官员的作风问题,其意在整顿当地陈积已久的官场习气。

上任百日的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正是这一整风运动的主要推手。

7月29日山西省委全体干部大会被当地官员称为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遵义会议”。袁纯清在厚达68页的讲话稿中,直言不讳地提到山西要在“煤”上做大文章,称在“煤”上解放思想是山西最大的解放思想,并一口气为山西的新型工业化指出七条路径,这给一直以来为“弃煤”还是“用煤”所困扰的山西官员们指明了方向。

山西要转型,官员无所作为、吃喝玩乐的歪风必须纠正。《小康》杂志在山西面向太原、阳泉、吕梁、忻州、晋中等城市市民征集对山西省开展“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专项行动的意见、建议。最终共收回有效问卷110份。在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有64.2%的人认为此次“查岗风暴”很有意义。在认为只是作秀的32.1%的公众中,绝大部分表示希望这不是作秀,而是能够真正地对违规官员进行处罚。49.5%的公众认为政府机关纪律松弛。

整顿官场作风、学习“右玉精神”,袁纯清赴任山西后,决意打破当地封闭的官场陋习、重新塑造山西官员风气,并为山西转型确立了一条新的发展路线。但是煤是否能从一变成一百,新山西“人”是否能大步向前,5年后农民收入能否翻番,对袁纯清和山西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袁纯清再塑山西“人”

整顿官场作风、学习“右玉精神”,袁纯清赴任山西百日,决意打破当地封闭的官场陋习,重新塑造山西官员风气,并为山西确立了一条新的发展路线

文|《小康》记者 张凡 山西、北京报道

为什么山西失去了曾经的核心地位?

袁纯清跨过黄河从陕西来到山西时,一定带着这样的疑问。上任不久,他推荐山西官员读北大教授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一书。“山西是一个令人胸怀天下的所在”,在慨叹山西过去的辉煌时,韩毓海试图探究山西失去“商业活力”的原因所在。

这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却是袁纯清必须面对的新难题。

移植“西安经验”

直截了当,这是袁纯清的做事风格。

上任后的第五天,袁纯清便开始了其快节奏的基层调研,他马不停蹄地跑遍了山西11个市,在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三天,但是走访的地方却不少。在长治市,他两天内就走访了6个县、区。

这种工作力度颇让陪同的山西官员们吃不消,有人戏称袁到处“煽风点火”。

6月23日,在山西最南端的城市运城市调研时,听完当地官员的汇报后,袁纯清在讲话中数次提到“西安经验”,他把运城和西安拿来做比较,直言运城的地理条件不差于西安,所以应该“以更大的胆气来加快发展”。

他给当地主要官员支了两招:一是速度要加快,二是产业要做大。

袁纯清举例说:“比如说西安现在的国际港务区,有一个投资100亿的大项目,那是怎么搞来的,省委书记去,省长也去,市委书记也去,管委会去了17次才把这个项目给搞来了。这个东西它不是清描淡写,这不是绣花,那就是下定了决心。”

他再次重申了在西安时即已多次表述过的“发现即发展”的观点,并申明是说给当天在座的县委书记们听的。

“他像是一位教授在讲课,根本没感觉到他是一位省委书记。”一位当日参会的官员描述自己的感受称。袁纯清侃侃而谈,“这个观点我是倒过来说的,来源于信息化时代对国防来讲的“发现即毁灭”,一个目标看到以后,马上定点打击,这不是“发现即毁灭”吗?对我们发展来讲,“发现即发展”,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虽然在信息化时代,实际上信息是不对称的,比如我们想要找一个加工铝镁的企业,都有这样的资源,都有好的铝镁,但是正好有一个地方,它正好就有这个企业,它要到我们中西部来发展,因为政策都差不多的,服务也都很好,那么就是谁先发现谁就获得了这个项目的先机,这就叫发现即发展。”

大项目,大产业,这是袁纯清无论在西安,还是在太原,都一直强调的理念。

在说到发展的大格局时,袁纯清明确地给出了方向,“要构造与郑州、洛阳、西安的联动圈。就是要互学、互通、互享,要相互学习,尤其是向西安学习。”

袁纯清不仅自己身体力行,更将班子成员全体发动起来。山西确定了涵盖城镇化建设、煤炭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研究、太原城市群和经济圈发展研究、装备制造业研究、科技支撑等19个调研主题,由18个省委常委和副省长牵头参与,每人领一个。其中,袁纯清亲自牵头《山西城镇化推进战略研究》。

6月5日,袁纯清在山西省会太原市调研,听完汇报后马上重启“大太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此前这一概念已在当地炒了接近十年,但一直只闻鼓声不见人影。6月18日太原市即成立太原城市群和经济圈发展调研组,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任组长,太原市副市长荣彤、吉久昌任副组长。一个月后,太原市即拿出了《加快太原城市群和经济圈发展研究》初稿,并对外征求意见。

在陕西省长任内,袁纯清成功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使之成为与成渝、北部湾并立的西部三大经济区之一。此次全力改造太原都市群,事实上也将成为一大考验,在中部六省中,已有长株潭经济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规划,山西要在这一轮城市经济圈竞合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袁纯清的“为官之道”

尽管只隔着一条黄河,但是大多数山西官员对创造了“西安经验”的袁纯清并不了解。

经常说自己是“农民孩子”的袁纯清出生在湖南汉寿县的一个小村子里,是地道的农家子弟。据他自己的回忆,小学的时候都是光着脚去上学,放学后还要帮家里打猪草、砍柴。后来他进入汉寿县百禄桥公社中学读书,这所高小离他家有十里地,袁纯清只能每周回一次家,生活相当清苦,其时的饭菜通常只是些萝卜、白菜。

早年的“清贫”生活奠定了袁纯清后来的朴素作风。1964年,他考入汉寿县第一中学读书,但是两年后他和同时代的人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文革”。无学可上的袁纯清只能再次回到农村,14岁的他成为真正的农民。

其时的高小毕业生在当地已经是知识分子,上过中学的人被认为必定会成为“国家干部”。读过书的人再次成为农民,袁纯清的这一翻“跌落”,在村民看来颇为可惜。但是每天在田间地头干活,这段“嚼菜根”的经历对袁纯清后来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改变农村日后将是他不断提及的问题之一。

197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袁纯清得以成为了湖南汉寿县的一名警察。到1977年时他已离开汉寿县,进入常德地区警察系统。这一年,高考重启,袁纯清和那一时代的佼佼者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他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系。

从北大毕业之后袁纯清进入团中央工作,前后长达17年,历任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全国学联秘书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97年,袁纯清离开团中央,担任中共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兼发言人。

“要想自己的思想成为源头活水,就必须不断学习。”袁纯清以此作为自己的为官之道,在团中央任学校部部长时,他考入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政治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经常上午跑去五道口学院路的校区上课,下午再回到正义路南的团中央工作,来回一两个小时的路程,他的午餐基本上都在公共汽车上解决。

靠着“啃烙饼、挤公车”的学习办法,他完成了自己的硕士课程,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4年起他在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并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为了工作需要,袁纯清又在北大从事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在中央机关工作多年后,集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背景于一身的袁纯清,在2001年调任陕西省委副书记,开始了其地方官员的实操阶段。2004年袁纯清挑起陕西省会西安市委书记重任,他在调研后为其提出了“四化”目标,成功地将西安改造成西部一座现代化都市。之后的2006年,袁纯清又出任陕西省省长,在其任内推动了“关中-汉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建立,使之成为与成渝、北部湾两大经济区并肩的西部第三大经济区。

“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西部十年的锤炼,使得袁纯清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在推动陕西转型近五年后,调任山西的他,面对的是另一个资源大省的转型难题。

 山西“人”的新造型

山西的情势确有尴尬,晋商的辉煌与衰落过于遥远,但近年来的发展疲态却有目共睹。“十五”末的2005年,山西GDP在全国排第16位。到2009年则排全国第21位,先后被广西、内蒙古、陕西、江西、天津超过,四年后退五位。

非但如此,山西频发的煤矿安全事故,更是导致了当地五年内两换省长的尴尬处境。

袁纯清从陕西来到山西,面对的即是如此的现实。山西人在观察这位新任山西省委书记会给出什么样的解题思路,而袁的历届前任们,也都曾面对如此的考量。

7月29日,袁纯清全票当选山西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当天,他在山西省委全体干部大会上亮出了自己的执政思路。在西安,袁纯清为当地找到的路线是“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和生态化”。转到山西,他同样提出了“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市化、城乡生态化”的新四化理念。

袁的讲话稿长达68页,近 3万字。在这份厚厚的讲话稿中,“大”与“新”是袁纯清一直强调的眼光,而他直言不讳地提到山西要在“煤”上做大文章,称在“煤”上解放思想是山西最大的解放思想,他一口气为山西的新型工业化指出七条路径,这给一直以来为“弃煤”还是“用煤”所困扰的山西官员们指明了方向。

这次讲话极大地震动了山西官场,有人甚至把这次会议称之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遵义会议”。之前的山西官员们不是避谈煤,就是光挖煤,但是从来没有深入探讨山西应该在煤上做什么文章,袁的讲话由此令下级官员感到震聋发馈。

“人家以前坐夏利,现在开宝马,我们还坐在桑塔纳上。”吕梁市纪委书记张效彪形象地描述了山西与周边省份的差距,他认为山西官员的心态经历了三个阶段,“山西干部多少年前是一种自卑的心态,看着南方的一些城市发展起来,觉得自己差距太大,所以很自卑。现在周边的省份陕西、内蒙古都超过了山西,连广西、江西都超过了山西,所以由自卑发展到了自闭,现在到了自醒的阶段了。”

在袁纯清的城市化构想中,未来几年,山西省将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以大县城为重点构建城镇群,形成“一核一圈三群”格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

“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一圈”即太原大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大都市圈;“三群”,一是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二是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三是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

从未有官员如此大刀阔斧地依地理分布确定山西发展方向,而袁纯清的解释则相当生动有趣,袁说:“这一布局从地图上看,恰似一个‘人’形,太原都市圈是人的胸部,大同、朔州城镇圈是 ‘人’的头部,吕梁、阳泉是‘人’的两臂,临汾、运城城镇群和长治、晋城城镇群分别是‘人’的双脚。这是一个胸襟广博、头朝京津、脚跨中原、手牵东西的大踏步前进的‘人’,预示着山西的赶超和跨越。”

站起来的山西“人”的说法不胫而走,五年间送走了两任山西省长的山西官员们,见识过于幼军时代的招商引资,也目睹过孟学农时代的扫旧迎新,但两位主政者的“新政”未及实施便草草收场,官场士气一度相当低落。袁纯清的此翻豪言颇振士气,山西官员们给出了与众不同的评价,一位前山西省发改委官员称其“相当有气魄,确实是大手笔。”

在构想之外,袁纯清的行动亦十分迅速,在明确执政思路后,他随即率山西官员们先后访问津冀蒙鲁等地,向内蒙学习如何“挖”煤,在天津沟通如何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袁的行动某种程度上在以身作则。山西各地的官员们则开始讨论袁的讲话,晋中一个县则已行动起来,号称招商3个亿。

但是煤是否能从一变成一百,这个新山西“人”是否能大步向前,5年后农民收入能否翻番,对袁纯清和山西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这是一个胸襟广博、头朝京津、脚跨中原、手牵东西的大踏步前进的“人”,预示着山西的赶超和跨越。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如此定位山西的都市群。 

山西官员整风引发官场震动

明查暗访令306名官员“现形”,山西官场整风才刚开始,从人到单位、再到制度的作风建设才是目标,“治官”之后的山西能否探索出一套官员综合评价体系,才真正值得期待

文|《小康》记者 鄂 实习生 李雅男 山西报道

9月20日,天气渐凉的山西太原秋雨绵绵,距离山西省委办公楼不过1500米的劲松路上,10余家大大小小的茶馆也被阴云笼罩着。这里比往常冷清了许多,一些茶馆的服务生就在门口坐着聊天,无所事事;一些茶馆索性拉上了大铁门,没有开张。

劲松路上面积最大的一家二层茶馆,老板蹲在门口的台阶上面无表情地吸着烟。这位生意人一脸无奈地告诉《小康》记者,自从山西省纪委对上班时间去娱乐场所休闲的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查处后,茶馆的生意就日渐萧条。

风暴来了 有人栽了

山西官场“整风”风暴突如其来。

“记得当天派出了9个公安人员,每位公安人员和一位摄影记者组成一个小组,我们兵分七八路,在同一时间进驻到那家洗浴场所的不同楼层,这样严密的布局安排,在行动之前就早有规划,就是为了防止通风报信后产生漏网之鱼。”一位参与暗访的记者告诉《小康》杂志,“我们和公安人员一起去查房,如果在里面消费的是公职人员,就必须交出身份证或者报身份证号,若没带身份证,就交驾驶证,假如任何证件都没有,就直接报姓名。这个过程是无法‘作弊’的,因为当时户籍科的工作人员就在旁边,随报随查。查出后就控制住,然后进行询问。”

8月20日下午3点至6点,由山西省纪委牵头组织的工作组开展首次专项行动,行动以明察暗访并现场录像取证的方式进行,山西省一家长期关注“转作风、促发展”的电视栏目组随同山西省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同走进太原市的一家洗浴场所。与此同时,在吕梁、忻州、大同、长治、运城等地,同样的“查岗”行动都在展开。

大多数纪委工作人员,都是当天才得到紧急通知,当天就开始行动的。这是一次闪电般的突然袭击。在山西吕梁市,当天迅速抽调市纪委机关18名科级以上干部、市公安局14名干警、14名摄影记者,组成14个暗访组,对全市13个县(市、区)和市直机关干部上班时间在休闲娱乐场所活动的情况进行了突击暗访。暗访组共突击检查茶社、洗浴、歌厅等娱乐场所79处,检查核对车辆216辆。

暗访组在临县五金宾馆暗访时,有4人正在打麻将,他们嘴上叼着烟,麻将桌上散落着几张百元大钞,看到检察人员,4名打麻将的人起身想躲避摄像机的拍摄,经过身份甄别,其中一人为临县安业乡乡长刘江海。在柳林县康茗茶馆,柳林县庄上乡党委书记郭建文正在喝茶;在交城县开心果度假村检查时,交城县公安局党委委员王振德在陪同两位老板按摩。

而这只是“查岗风暴”的开始。8月26日,同样是工作时间,几名公职人员在太原的一家洗浴中心泡澡,被检察人员查了个正着。这位工作时间去洗浴中心泡澡的干部,面对摄影记者的镜头,还有些不好意思,经过一番核查,发现他是太原市行政执法局第五执法大队的王大队长,执法人员当场做了笔录。“几月几号几点在海外海大酒店哪个房间做了什么,都要说清楚。”参与暗访的一位知情人士说,“突击检查了两次后,纪检监察人员发现,在工作时间出入娱乐休闲场所的公职人员,大部分都在里面吃喝玩乐。一些干部不是特别积极地工作,而是得过且过,吃喝玩乐之风在有些干部群体当中还是比较盛行的。”

 在《小康》民意调查中问及官员能在上班时间去其他地方休闲的具体原因,受访者中选择“政府机关纪律松弛”的人最多,占到49.5%。可见,“管得严”很有必要,相应地,超过六成公众认为“查岗风暴”很有意义。

从民意调查看山西“治官”风暴

64.2%的受访者认为此次“查岗风暴”很有意义,49.5%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机关纪律松弛。51.4%的受访者认为官员的娱乐活动是公款消费

文|《小康》实习生 李雅男 记者 鄂 山西报道

“您认为官员为何能在上班时间去别的地方娱乐休闲?”

山西阳泉市副市长王敬瑞仔细地看了下选项,在第三项“政府机关纪律松弛”下面画了个重重的勾。他说:“官员必须自己主动找事做”。

9月,山西省纪委加大了开展“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专项行动的力度,先后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对上班时间去茶馆、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休闲的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处理的情况。与此同时,《小康》杂志在山西面向太原、阳泉、吕梁、忻州、晋中等城市市民征集对此次专项行动的意见、建议,了解百姓心声,最终共收回有效问卷110份。在本次小康记者调查的受访者中,有64.2%的人认为此次“查岗风暴”很有意义。在认为只是作秀的32.1%的公众中,绝大部分也表示希望这不是作秀,而是能够真正地对违规官员进行处罚。

此次山西省的“查岗风暴”,席卷了296名官员,不仅在山西省内引起了较大反应,在全国范围内也受到了普遍关注,山西省纪委副书记李正印在9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9月12日新闻转载3900余万篇次,6大网站的网民有关山西此次专项行动的点击量达3.4亿多人次;9月17日,新闻转载3.6亿篇次,点击量高达8.1亿人次,网友跟帖1000多万篇。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也密切关注着此事的发展动态,296人,这样的数目让他感到非常震惊。但《小康》民意调查中,认为这个数量比想象中少的受访者却占到了52.3%,认为在预料之中的占24.8%,仅有17.4%的人认为这个数量比想象中多。“其实这没有什么好吃惊的。”一位曾担任山西某市法院院长的老人,一边填着问卷,一边告诉《小康》记者,“山西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存在这样的问题,领导不务正业的作风仿佛已经成为了山西根深蒂固的特有现象。”

调查中,有51.4%的公众认为官员的娱乐活动是公款消费,汪玉凯表示,这也侧面发映出政府在行政开支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另外,39.4%的民众认为官员与娱乐场所存在权钱交易。在《小康》记者的调查过程中,一位开了很多年出租车的司机说:“我曾经拉过浙江和江苏的游客,他们说他们那里的管理和惩罚机制很严谨,只要犯了错误就要受到惩罚,但在我们山西这个地方,如果你开车违规了,本来应该交2000块钱,但只要给交警200块,就能被放过去了。”这位出租车司机无奈地表示,小小的交警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更高层的领导们呢?

对于官员为何能在上班时间外出娱乐的问题,49.5%的公众认为政府机关纪律松弛。此次查处的名单当中,某国企领导榜上有名,其单位的另一负责人略显无奈地说:“我们这样一个老国企,规章制度非常明确,也非常严谨,但还是被查出有人在工作时间出入娱乐场所,就是因为规定无法落实。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部门来督促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制定再多的条条框框又有什么用呢?”另外37.6%的公众认为官员捧着“铁饭碗”,不怕丢掉工作,21.1%的公众认为官员没有事情可做。对此,汪玉凯表示,现在的社会、企业竞争压力很大,但只要考上了公务员,一般情况下就会轻松地站稳脚跟,这种考核、录用、晋升机制的竞争匮乏,使得公务员队伍长期处于过分悠闲的环境当中。

“处罚得太轻了!”这是《小康》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听到最多的感叹。调查显示,41.8%的公众认为加大处罚力度能够杜绝官员违规违纪行为,“应该开除公职”、“就应该抓高层领导,尤其是一把手。”受访者纷纷表示。对于这个问题,有28.2%的受访者认为应当号召群众集体监督,44.5%的受访者认为应当完善纪律制度,制定相关法律,选择“控制公款消费”的占31.8%。

“我国有800万公务员,队伍的形象、作风和行为直接影响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汪玉凯认为此次查处的举措很好,让老百姓感觉到兴奋的同时,也揭露了官员普遍存在的顽症,但是更应该在制度层面来解决公务人员的作风和政风。

百余民众热议山西整风

《小康》民意问卷调查结果

山西省纪委查处干部在工作时间外出去茶馆、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共查处296名官员。《小康》杂志在山西省各市区内向民众发放问卷,了解市民心声,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10份。

Q1您知道山西省有79名官员(注:问卷下发之时公布的处理结果)因上班时间在娱乐场所休闲而受到处分了吗?

1、 知道 (56%)

2、不知道(44%)

Q2您对此次纪委的“查岗风暴”有何看法?

1、 很有意义 (64.2%)

2、只是作秀 (32.1%)

3、无所谓(3.7%)

Q3您对于官员被处分有什么感想?

1、 应该处分(97.3%)

2、不应该处分(0)

3、无所谓(2.7%)

Q4此次共查出296名干部,对这个数量您有何看法?

1、在预料之中(24.8%)

2、比想象中多(17.4%)

3、比想象中少(52.3%)

4、不清楚(5.5%)

Q5.您对官员到娱乐场所消费的费用有何看法?(多选)

1、自己出钱(3.7%)

2、公款消费(51.4%)

3、与娱乐场所存在权钱交易

(39.4%)

4、不清楚(10.1%)

Q6.您认为官员为何能在上班时间去别的地方活动?(多选)

1、官员没有公务可做(21.1%)

2、官员即使不做事,也不担心

工作会丢掉(37.6%)

3、政府机关纪律松弛(49.5%)

4、不清楚(5.5%)

Q7.您认为纪委有没有必要检查官员在工作时间以外的娱乐活动?

1、 有必要(60.6%)

2、没有必要(33.9%)

3、无所谓(5.5%)

Q8.您认为政府应当采取怎样的方式杜绝这种现象?(多选)

1、加大处罚力度(41.8%)

2、号召群众集体监督(28.2%)

3、完善纪律制度,制定相关法

律(44.5%)

4、控制公款消费(31.8%)

5、以上皆是(0.9%)

在参与《小康》民意调查的110位公众中,“70后”与“80后”占到了总人数的66%。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职业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公务员,公司/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和公司/企业一般职员/职工。

两天之后,在山西号召“全省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新高潮大会”上,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明确说出要“激浊扬清,旗帜鲜明地反对不良风气”。在谈到省纪委这一轮查处官员作风问题时,他直言不讳地说:“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干部作风问题的严重性,这些不良风气发展下去,既毁了我们的干部,也损害了党的事业,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和重视,决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

袁纯清随后给“一把手”们下了命令,称不抓作风就是不称职,就是软弱无力,就是旗帜不鲜明。

此前在任西安市委书记的时候,袁纯清就曾连续两天不打招呼,只带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记者,在西安市的街头巷尾和村镇小区转悠,让记者抓拍到10多个与机关作风有关的社会问题的照片。事后,在西安市经济工作观摩交流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将这些照片放给与会干部看,一些干部当即面红耳赤。

袁纯清当日的讲话中提出,官员改进作风,首先从工作纪律和工作秩序的ABC抓起,可以先明确四条:一是严禁上班时间打牌、下棋、打麻将和玩电脑游戏等行为;二是严禁上班时间和用公款到茶社、洗浴场所、歌厅等休闲娱乐场所消费;三是杜绝上班时间迟到早退、串岗离岗、扎堆聊天;四是严禁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

此后,明察暗访工作组又于9月2日和3日、9月16日和17日开展了专项行动,发现仍有一些国家公职人员继续在上班时间到休闲娱乐场所活动。

9月12日,山西省“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新闻发布会在太原召开,296名国家公职人员在上班时间去休闲娱乐场所玩乐享受情况被曝光。这一消息迅速被全国各大媒体转载报道,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风暴,山西省纪委的统计显示,9月17日关于山西“整风”新闻的点击量高达8.1亿人次(数据来自山西省纪委的新闻发布会)。

 管得严了 有人怕了

“疯了,疯了,真的疯了!”劲松路上一家茶馆老板把这次看似突然的“整肃”专项行动称之为“整风”,“不行啦!前一阵开始的整风,弄得我这里一下子就不行了。”他经营的这家茶馆已经开业将近10年了,虽然目前仍有一些老顾客光顾,但是一天的营业额已经从几万块钱瞬间跌落到了几千元钱,“像我这种经营时间长,又有固定顾客光顾的茶馆还好一些,规模小的茶馆有些都经营不下去了。”

据《小康》记者调查,自山西省纪委此番突击检查后,茶馆、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受到的影响很大,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查岗风暴”的效果显著。

太原附近的几个市、县,官员们中午喝酒、下午打牌,晚上去太原搞娱乐活动,曾经蔚然成风。“现在我们单位人人自危,大家都很害怕,因为管得严了。”阳泉市一家国有银行的王姓工作人员,在参与《小康》杂志关于此次专项行动的民意调查时说,“‘五个不准’从张贴在醒目之处,到单位不断地强调、学习,现在已深入到我们的心里。”

之前袁纯清讲话中提到的四个不准,现在扩大到了“五个不准”,这是因为在明察暗访中又发现了大量官员参与赌博,第五条只有六个字:不准参与赌博。

9月10日,山西省纪委、监察厅联合印发[2010]2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的通知》,重申和提出“五个不准”,如有违反规定者,一经查实,一律免职,并依纪依法从严查处。两天后,文件迅速下发到各个单位。

虽然有关此次“整风”专项行动的新闻在媒体上被广泛宣传着,在网络上的点击率也居高不下,但山西省的老百姓对此事的态度却不乐观。《小康》记者在山西各地展开民意调查时,在迎泽大街上和的士司机有如下对话:“您听说省纪委整顿干部作风,开展明查暗访,查处一批干部这件事情了吗?”记者问。“没听说。”司机答道。“这么大的一件事情,您没听广播里说吗?”记者反问。“是不是查实了296名国家公职人员?这还叫大事情呀?简直是小事一桩,在我们这里不足为奇!”

这位的士司机的话也是大多数山西公众的感受,在参与《小康》民意调查的110名群众中,知道这个热点新闻事件的有61人,不知道的人数占到了44%,公众对此事不热心的理由也非常简单,就是“习以为常了”、“这里的很多干部就这样,对他们已经失去信心”。晋中市一位83岁高龄的老干部告诉《小康》记者,这种人浮于事、贪图享乐的官场风气,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已经形成了。

正因为此,此次专项行动的主要动因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版本:现任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从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任上调到山西之后,为了更好地学习各地先进经验,经常带着各级官员出去开会取经,结果他发现,别的地方官员都很规矩,表现得也都很好,但是山西的官员在开会的时候却小声说话、吃东西喝水、甚至打电话来回走动,这些现象被袁纯清看到后,感到很失望,回来之后就开始狠抓干部作风问题。

有观察者注意到,袁纯清山西履新,听取省直部门汇报时,第一个听取的就是山西省纪委的工作汇报。袁纯清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过,目前山西全省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但是在作风上还存在问题,特别是“闲话风、吃喝风、玩乐风”在少数干部中还比较突出。如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有的喜欢应酬吃喝,拉拉扯扯,沉湎于低级趣味,这些现象尽管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在社会上却造成了恶劣影响。

山西某厅级单位是当地民众反映较多的“门难进、事难办”的单位,此次“查岗风暴”掀起的首日,就拍摄到该单位的数名干部在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甚至还有少数干部脱岗,虽然情节较轻没有对这些人进行处分,但也责成单位对他们进行了诫勉谈话。再次暗访时,这个单位就没有类似情况发生了。

“其实很多规定一直都有,就是执行与不执行的问题了。”多位受访者表示,以前上班是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不敢了。“因为上班不务正业,就真的要受到处分,这事儿对我们的触动太大了!”在《小康》民意调查中问及官员能在上班时间去其他地方休闲的具体原因,受访者中选择“政府机关纪律松弛”的人最多,占到49.5%。可见,“管得严”很有必要,相应地,超过六成公众认为“查岗风暴”很有意义。

动真格了 有人惊了

查岗,不仅仅是风暴。9月12日的那次新闻发布会,披露查实的296名国家公职人员中,当时只公布处理了79名。对于296这个数字,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比想象中少”,但几乎所有参与《小康》问卷调查的公众都认为,“应该处分这些官员”。

此后的几天相对平静,被处分的干部自认倒霉,暂未被处分的干部心怀侥幸。“局外人”茶馆老板密切关注着此事的进展,他坚信,“不就是一阵风吗?过几天就没事了。”他的理由很简单,虽然老百姓的呼声很大,为省纪委的“查岗风暴”鼓掌叫好,但是没人花大钱消费了,经济如何拉动呢?

在这家茶馆,记者注意到,一壶茶的价格以388元和488元居多,来这里喝茶人的费用来自哪里呢?“大多数还是公款消费呗。”熟谙游戏规则的老板毫不避讳“公款消费”这个敏感的字眼,在《小康》进行的民意调查中,39.4%的人认为官员到娱乐场所的费用支出存在权钱交易,51.4%的人认为是“公款消费”,仅有3.7%的人认为官员们是“自己出钱”。

在9月12日新闻发布会上被通报处理的典型案件里,太化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杨经理的情况引起了一家国有企业李姓老总的注意。8月26日下午工作时间,杨经理在太原市某洗浴中心洗浴,并在检查过程中妨碍执行公务。几天后,太化集团公司召开党政联席会,决定免去其太化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职务,同时太化集团公司纪委研究决定,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穷庙富和尚。”这是李姓老总看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在他印象中,太化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好,亏损大概有几亿。“都这样了,领导还如此挥霍!”随后,《小康》记者经多方联系,采访到该公司一位内部核心人士,他说自己所在的公司并没有亏损,作为老的国有企业,公司内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很齐全,但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杨某的事情在单位里几乎是人尽皆知,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次真的是动了真格!”对于“五个不准”以及严禁工作时间在办公室和网络上从事各种游戏娱乐活动;严禁工作时间到娱乐场所活动;严禁在工作日自行酗酒闹事;严禁工作时间炒股等“八条禁令”,公司不但传达学习了,还做了进一步细化。

看似平静的几天时间里,山西省纪委的工作一直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9月13日,山西省纪委分别专门召开了由各市、各有关单位和中央驻晋单位负责党风工作同志参加的“全省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工作通报会”。“虽然问题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涉及的一些问题,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使我们很震惊。”山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金道铭说。

三天后,所有的人都惊讶于山西省纪委的执行力度,在又一次“山西省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新闻发布会上,省纪委副书记李正印在讲话中说,下一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做到五个结合:一是监督检查与宣传教育、加强制度建设相结合;二是抓查问题与严肃执行纪律相结合;三是各级各部门自查与省纪委监督检查相结合;四是严肃查处违纪行为与严格进行责任追究相结合;五是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

随后,山西省纪委常委张秀萍通报说,截止到9月18日,在9月12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296名违规违纪国家公职人员已经按规定按程序全部处理到位。这解答了人们对之前只有79名人员被查处的疑问,所有官员查处的内容全部公开了。

但是在“全城查岗”的非常时期,仍有胆大者“顶风违纪”,9月17日下午上班时间,宫某、郝某在天镇县某温泉度假村洗浴,徐某、史某、杜某、金某在长治市某商务会馆歌厅娱乐,梁某与晋中煤业公司临时选用的司机梁某(群众)、和顺益德煤业公司职工李某(群众)在寿阳县某宾馆赌博……这次又有10名国家公职人员被查处。

张秀萍由此强调,这次行动将是持续性的,要保持整肃工作纪律、反对不良风气的高压态势,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点”,不搞“一阵风”。

整风风暴下的山西官员们,开始悄悄地退出“吃喝玩乐”场所,山西官方报纸的一位记者前往某市采访时,适逢午饭时间,但是当地纪委的宣传处长死活不愿跟他一起吃饭,其他官员亦然。他第一次不用再受“灌酒”之苦。

“以前领导们没事就过来喝茶打牌,看来现在他们真的都不敢来了,也不敢在门口停车了。”劲松路上,那家面积最大的茶馆的老板一声长叹,闷闷地吸着烟。 

 一位副市长从政为官的深度思考

——阳泉市副市长王敬瑞谈如何做官

半天工作半天睡,半天工作半天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领导所在的地方山河依旧,面貌未改。把这样的干部放在重要岗位上,实际上是对人民最大的不负责

文|《小康》记者 鄂璠

工资等着,小秘陪着;补药吃着,小酒喝着;公款花着,私钱存着;上级哄着,下级骗着;贿赂收着,反腐喊着;桑拿洗着,舞厅泡着;粗话说着,麻将搓着……网上盛传的《当今官场写真》是一些不称职官员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山西省掀起全省范围内“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专项行动的同时,一本书也在当地机关干部中传阅着,书中提到的为官“三要事”、“三把握”、“三难得”、“四工具”、“七音符”、“八字经”以及为官底线、为官天职、为官态度等,渐渐被官员们熟知。

而这些,均源于一位副市长从政为官的深度思考。

《芝麻官悟语》早在2002年就已出版,当年的副题是“一位县委书记的心声直白”,今年第七次再版,副题悄然变为“一位副市长从政为官的深度思考”。作者王敬瑞高中毕业前一直在学校担任班干部,毕业后学校把他留在乡里做团委副书记,他的“第一步理想”实现了。后来,他当过援藏干部,还做过8年的乡镇党委书记,又当了两年半的区委副书记,然后是5年的区长、区委书记经历。而今,他在阳泉市副市长任上已整整10年。

在王敬瑞的内心深处,最留恋的岗位是县委书记,呆的时间最久的岗位是副市长,10年间一直没有被提拔,如果说没有任何想法,他说那是假话,但他仍对为官充满激情,他认为自己适合做官,并且对此发自内心地热爱,“实际上当什么官都一样,一个领导在一地为官,能得到大多数老百姓的认可,就很有价值了。”王敬瑞说。

《小康》记者面向山西省太原、阳泉、吕梁、忻州、晋中等城市市民征集对山西省开展“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专项行动的意见、建议时,7成以上市民认为官员上班时间在茶社、洗浴、歌厅等休闲娱乐场所玩乐享受,是因为“官员即使不做事,也不担心工作会丢掉”。

“元老级”副市长王敬瑞却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他现在分管农业、林业、水务、城建、规划、公安、司法和信访等工作,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时候,他的兜里还揣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写满了近期的工作要点:漾泉新城规划、滨河东路开工、家电楼西移、保晋路拆迁……这些都是他“自己主动找的事”。

王敬瑞特别强调为官态度,一要讲话不用稿,二要主动找事干,三要工作标准高。在他看来,做到了这些,就会非常忙碌与充实。一天24小时,工作10小时,睡觉8小时,吃饭3小时,还剩3小时,根本没时间娱乐消遣,即便就是有点时间,他也赶快用来写点东西,完成书稿。用余秋雨的话说,“这是一个最没有条件写书的人在一种最不适合写书的环境中硬挤出来的书。王敬瑞执意做这件事,这是他对自己的一种逼迫,又是对民众的一种交代,更是对同行的一种馈赠。”

《小康》:有人把您和41岁的湖南省临湘市原挂职副市长姜宗福做比较,他任职期满被调到校园里当教师后,爆出了一些“官场潜规则”和为官感受,比如领导签字,横着签的意思是“可以搁着不办”,竖着签则要“一办到底”。您认为这些,以及您书中提到的“脑清、心正、腕硬、拳重”的为官“八字经”等内容算是潜规则吗?

王敬瑞:所谓的“潜规则”,比如是市场上的黑交易,不管他赚钱不赚钱,群众都不认可。我的书里没有一条“潜规则”,都是直白的、光明正大的大实话,都是经过提炼加工后能够引起人们深度思考的东西。我相信,如果净说些套话、净说些假话,每个人都不会喜欢。在书中,我写的东西,大都是领导者熟知的,只不过我做了些总结和归纳,没有多少创新,为什么别人不写,我却要写出来?就是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情做起来有意义、有价值。

《小康》:您的从政经历非常丰富,从援藏干部到区长、区委书记,再到副市长,哪个阶段的从政为官经历让您感悟最深?为什么?

王敬瑞:当然是县委书记(区委书记)了。我多年来一直在基层工作,县委书记的权力是最完整的权力,他不仅权力完整,而且责任完整、所有完整的工作方法都能体现,一件事,从决策到执行,再到完成都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有什么本事,即使你有十八般武艺也都能使出来,在县委书记这个岗位上,你不要说自己屈才,它跟副市长不一样,作为副职,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服从,“说了动、挡得住、受得下。”

《小康》:《芝麻官悟语》中,“芝麻官”指的就是“县委书记”吗?

王敬瑞:是的。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其实是我作为一名区委书记时对一个地方、一个群体的实践总结和提炼。因为县委书记(区委书记)对老百姓来说太重要了,老百姓能不能富裕,这个地区干部队伍风气的好与坏,全在县委书记,所以我最看重的就是这个岗位。我现在虽然当了副市长,但一直在琢磨县委书记究竟应该怎么当。我总想在我手中能写出一位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经验、既有领导素质又有领导修养、既有领导方法又有领导艺术的县委书记。我在书中运用大量素材,想说明县委书记岗位重要、责任重大,选择县委书记一定要慎重,在位的县委书记一定要珍惜这个岗位。

《小康》:书中引用了许多名人名言,还穿插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宝贵经验,但并没有看到您处理政务的具体案例?

王敬瑞:案例不能写,一写就涉及具体人、具体事,我不愿那样做。成熟“三境界”、为官天职和为官态度,这三部分内容主要是在写我,反映了我的内心世界,算是我对自己的一种评价。

成熟“三境界”即淡、静、藏,“淡”是一种境界,“静”是一种功夫,“藏”是一种修养。为官天职讲述了什么是责任,负责的五种表现以及要想负责必须问责。为官态度即讲话不用稿、主动找事干、工作标准高。

《小康》:“要想负责必须问责”,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在“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专项行动中,山西省共查实有306名国家公职人员上班时间玩乐享受,所有人员都已受到相应纪律处分。这也算是一种问责吧?您认为处罚力度怎么样?

王敬瑞:对领导来讲,一头是待遇,一头是责任,所以必须追究不作为者的责任。有的领导只做官,不做事。他们做官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只当和尚不撞钟。工作不卖力、没创新,遇见矛盾绕道走、不插手,贪图享乐混日子,隔三差五外出游山玩水,隔三差五喝得烂醉如泥,半天工作半天睡,半天工作半天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领导所在的地方山河依旧,面貌未改。把这样的干部放在重要岗位上,实际上是对人民最大的不负责。

公职人员利用工作时间去娱乐场所,是没有“把握适度”,领导干部的享乐欲望要适可而止、社会交往要适可而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作时间必须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工作,“度”字太重要了,对“度”的把握,是一个人做事、做人、做官的最高境界。适度与过度、是与非之间仅仅一墙之隔,你打麻将可以、洗澡也可以,但绝对不能占用工作时间,“是”变成了“非”,就一定要受到处分。对于利用工作时间去娱乐场所的这些官员,给他们的大多是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我觉得这个力度还可以,现在刚开始抓干部作风问题,还是从教育入手。出现这些问题也和之前要求不严有关,所以先敲个警钟,给大家提提醒,我想大多数干部还是会引以为戒,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工作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