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危机与三大动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11:52
三大危机与三大动力 2010年10月06日09:15
  人民网海南视窗特约评论员:廖逊
  
  能源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为了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我们既要利用手中丰厚的外汇,大量进口和储备石油天然等传统能源,又要花更大的气力发展新能源。因为从长远观点看,新能源才是决定我国未来命运的制高点。
  
  人类对新能源追求,来自三大动力。而这三大动力,又来自三次危机:
  
  第一次是三场石油危机。
  
   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在军事上虽未取胜,却开创了以“石油为武器”的历史。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功地将石油价格,推高到每桶10美元,一举结束了廉价石油时代。
  
  接下来1978年伊朗巴列维王朝垮台,霍梅尼新政权利用其石油输出国地位,再度发起“石油圣战”,把价格推高到34美元。
  
  再往后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石油价格飙升至42美元。
  
  三次石油危机,三次重创西方经济。我国当时工业化还没进入高速发展期,大家非但没感到不便,反而有些兴灾乐祸。当时多数人都没想到,仅仅3年之后,我国就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如今石油外贸依存度已经过半,正在向六成接近。
  
  而深受石油危机之苦的发达国家中,最先做出正确反应的是日本。率先生产低耗油量轿车,迅速占领大量欧美市场。此后油价每上涨一次,日本轿车的国际市场份额就扩张一次,最先尝到节能减排甜头。发达国家还开始了对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但囿于那个时代技术条件,新能源能量密度太低,转换成本过高,只好暂时作罢。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并非无风起浪。人类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毕竟有限,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供应越来越紧张。继日本、“东亚四小”、东盟之后,人口13亿的中国也要进口石油,人口接近12亿的印度石油外贸依存度早就超过70%。再往后将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及、缅甸等一大批发展中国家。谁也不甘世代受穷,谁都想富裕文明。据测算,即使只按目前的消耗量计算,石油储量也仅仅够用半个世纪左右。所以,石油危机对新能源推动力,与日俱增。
  
  人类对新能源的第二次呼唤,是环境危机。
  
  环境危机不同于石油危机,不是一次性突发,而是日积月累而来。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广大中国家日益严重的贫困、饥饿;二是发达国家资源使用效率过低,高耗能、高废物排放量,以及工业污染。其中包括:工厂排放、生活排放、交通工具排放、化肥杀虫剂及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和矿山废水废渣的排放。
  
  美国卡尔逊女士1961年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是人类最初的关注。因触犯了食品生产者的既得利益,遭遇产学研各方围攻而被淹没。一直到她去世之后的70年代,才随着环境保护主义思潮的兴起,重新被发现。从“罗马俱乐部”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可持续发展观终于成为世界共识。其标志性成就,便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会上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纲领性文件,确定相关的环境责任原则。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目标。
  
  人们发现,只要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完全可以改善。例如在70年代广受垢病的西方各国,如今生态环境个个都不错。除花钱治理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力发展了新能源,用新型工业拯救环境。
  
  第三次呼唤新能源,来自气候危机。
  
  同样是在1992年,世界上1700位顶尖级的科学家联名宣言,发出严重警告,说“我们只剩下十年或几十年的时间,因为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在逼近警戒线。”
  
  据科学家们研究:在过去一个世纪,由于矿物燃烧和森林的过度砍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大增长,全球气候已经变暖了0.3-0.6度,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预计到2030年,全球气候还将提高1-3度。当气温提升1度时,海平面就会上升,山区冰川就会后退,积雪区就会减少。当气温提升3度时,人类便无力挽回,粮食就会紧张。
  
  当年联合国又制定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内,把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到1990年的水平。2005年《京都议定书》又正式生效,发达国家不仅要承担减排义务,还要加大新能源开发。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使全世界把希望,进一步寄托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一场声势浩大的节能减排、开发利用新能源的运动,已经在全世界拉开序幕,要用新型工业拯救气候。
  
  石油危机、环境危机和气候危机,成为人类催生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三大持久动力。个个都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成为我国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持久动力。三大危机彻底颠覆了19世纪以来的传统发展观,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迫使人们重新认识能源。
  
  最先使用“低碳”这个概念的是英国人,他们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认为只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能源,才能使人类永远摆脱石油、环境和气候三大危机。英国政府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把发展低碳经济,上升为国家意志。目标清晰具体,就是要在2010年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排放总量的基础上,下降20%,再到2050年建成低碳社会。
  
  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其中包括木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目前把核能算作清洁能源,但从长远观点看仍有千年隐患。真正的清洁能源,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也就是说,我们迄今为止所熟悉的传统能源中,只有水利发电,不会大量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采用新能源的工业,才是名副其实的新型工业。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都是一个类似“带电作业”的操作过程,必须持续不断,不能“停电作业”。这不仅意味着社会政治秩序必须持续稳定,而且意味着能源供应的安全保证。因此我国既要抓新能源建设,又要继续大规模地进口储存石油天然气,还要抓紧开采煤炭。整个国家的能源战略,从制定到实施,都是高难度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石油、环境和气候三大危机,将为新能源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将帮助我们克服一切惯性和惰性。这就是老子所谓的“祸福相倚”。
  
  
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    作者:廖逊    编辑:秀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