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幸亏没有回到大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55:29
要是胡适回到了大陆
盛大林
最新一期(2006年第10期)的《海上文坛》杂志上有一篇题为《胡适与中共的恩怨纠葛》的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共“统战”胡适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显然是,中共为了争取胡适仁至义尽,胡适不回大陆是他的偏执。但我读后的感觉却是:胡适之不愧为胡适之,他太清醒了。
作为中国文化界泰斗型的人物,胡适一直是国共两党“争夺”的对象。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期间,董必武曾受毛泽东委托,希望胡适在战后民主建国过程中支持中共。7月,毛再次通过傅斯年向远在美国的胡适转达问候,争取他对共产党的支持。对此,胡适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并向重庆发了电报,托人面呈毛泽东。他在电报中规劝毛和共向英国工党学习,放弃武力,走议会政治之路。这对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毛和共来说,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9月,胡适被国民政府认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倒向”国民党大势已定。
不过,中共并没有放弃胡适。1948年底,中共在内战中逐渐取得优势的时候,国共两党在人才资源上也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当时,毛曾表示:“只要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大校长兼北京图书馆馆长!”。但胡适对此不以为然,他说:“不要相信共产党的那一套”。12月15日,北平南宛机场,蒋介石派专机把胡适运出被共产党军队重重包围的北平城。随后,中共中央宣布胡适是“战犯”。
尽管如此,中共仍然没有停止对胡适的“统战”。194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胡适的老朋友、史学家陈垣《北平辅仁大学校长给胡适的公开信》。此信首先介绍了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感受:“人民在自由的生活着,青年们自由地学习着、讨论着,教授们自由地研究着……”,最后“劝胡适回到新社会”。但胡适一直坚信此信是“伪作”。
1952年11月30日,北京大学教授、胡夫人的嫡堂弟江泽涵写信给胡适说:“我们开始觉得你们如果在北京,必定不会感觉不舒服的……我们的生活是很快乐的……”尽管当时在纽约的胡适正处于非常苦闷之中,但他还是在日记中批道:“这大概是有意说‘反话’”。
1956年,周鲠生曾先后致信和拜会了胡适的老友陈源,动员他与胡适联系并劝胡适回国。9月20日,陈源受周鲠生之托驰书胡适,转述了周鲠生的意见:“……‘胡适批判’……已经过去了。对于你,是对你的思想,并不是对你个人。你如回去,一定还是受到欢迎。……他要我转告你,劝你多做学术方面的工作,不必谈政治……”。胡适收到信后,在“对于你,是对你的思想,并不是对你个人”这句话的下面划了线,并有批注云:“除了思想之外,什么是‘我’?”
1957年春,新加坡《南洋商报》记者曹聚仁给胡适写了一封信,劝胡适回大陆看看。与以前其他人写的信不同,曹聚仁此信采用了激将法。他在信中说:“今日在海外的文化人,就缺少一种到北京去看看中共的政治措施的勇气……”胡适知道曹聚仁的信是中共对他的统战。他在曹信的信封上批了“不作复”三个字。
1957年夏天开始,中国的政治气候已经开始变化,“反右”随之开始。很多被“统战”过来的文化名人,比如章伯钧等人,都成了“大右派”。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人再去想“统战”比章伯钧还要“右”的胡适。即使做,也没有成功的可能了。
应该说,此前的几次“统战”还是有成功的可能的。亲朋老友把大陆的“新社会”说得那么好,哪怕是将信将疑,回去看一看,总可以吧?但胡适丝毫也没有动心。
胡适为什么如此“顽固”呢?这首先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在他看来,自由主义与共产党人“水火不相容”。他曾经说过:“不是共产,就应该是彻底的反共,中间决无余地,可资徘徊犹豫。”再者,他三儿子胡思杜的结局极大地触动了胡适。1950年,在那场“批判胡适”的运动中,胡思杜也写了一篇题为《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判》的文章,并发表在《大公报》和《中国青年》上。1956年,胡思杜自杀。在现代司法制度中,近亲属有权不作不利于亲人的证供,这是“人性”的体现。那么,是什么力量让胡思杜把枪口对准自己的亲生父亲?如果不是内心有着难以承受的煎熬,胡思杜怎至于走上绝路?血的事实,肯定更加坚定了胡适本来就很坚定的信念——这绝不是几封友人的来信和几句花言巧语所能动摇的。
那么,假如胡适回到了大陆,结果会是怎样呢?类似的设问,也经常被用在鲁迅的身上。每当谈起“反右”等历次政治运动时,就会有人问“要是鲁迅还活着”,会怎么样?对此,毛泽东曾作出过明确的回答,他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有了鲁迅这个绝佳的参照物,胡适可能的遭遇也就不难预料了。
鲁迅和胡适是民国时期中国文化界的两座高峰。但“双峰对峙,各自分流。”鲁迅和胡适一“左”一“右”。一个从来都“不曾嘲笑和攻击革命人民和革命政党”,一个“彻底的反共”;一个被毛泽东誉为“民族魂”,一个曾被宣布为“战犯”——鲁迅尚且有可能被“关在牢里”,胡适难道能“独享尊荣”吗?
也许有人要说,鲁迅被“关在牢里”毕竟是假设嘛,又没有真正发生。那就看看发生的事实吧。章伯钧、储安平、罗隆基、老舍……哪一个不是因为“思想”而不得善终呢?一想到这些被“统战”过来的人物的悲剧结局,我都会想:胡适幸亏没有回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