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臀类恐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3:06:19
食肉的兽脚类恐龙
三叠纪晚期——恐龙的黎明(上)
在大约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最初的恐龙从某种爬行动物中进化出来。它们是当时陆地上许多新的动物类群中的一支。同时,那个时代还有一些其它的新生命征服了天空和海洋。

三叠纪晚期的地球,显示盘古古陆
那时候,地球上缓慢漂移着的陆地沿着赤道结合成了一个超级大陆,这个超级大陆被地质学家叫做盘古古陆。在这个盘古古陆上,气候处处温暖,并且在逐渐地变得干燥。针叶树、苏铁类植物和蕨类植物遍布在水分充足的地方。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草类植物、开花的植物和阔叶树在那个时候还根本没有进化出来呢。
最初的恐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诞生的。
阿根廷西北部有一个叫做月谷的地方,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很多早期恐龙以及其它的大型爬行动物的珍贵化石骨架。现在的月谷已经是一片不毛的沙漠,可是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这里却是温暖湿润、植被繁茂的河滨。
早在50年前,科学家就在这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为黑瑞龙的食肉恐龙。但是只是到了近10几年,随着更多的化石材料的发现以及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所做的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才使得黑瑞龙以及许多发现于该地的其它动物开始被我们认识。
许多年来,黑瑞龙的骨骼化石一再被发现,可是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发现头骨化石。要知道,对于研究某种动物的发生和起源来说,没有任何骨骼的化石能够像头骨化石那样提供给我们更多的线索。
直到1988年的一天,到月谷来考察的美国古生物学家瑟里诺博士正在沙漠中信步而寻的时候,发现了第一具黑瑞龙头骨化石。这具头骨保存得太好了,甚至连眼窝里面的骨环都还完好无损。
食肉的兽脚类恐龙
三叠纪晚期——恐龙的黎明(下)
实验室内的研究着实令人惊喜。黑瑞龙耳朵里的听小骨显示,这种恐龙可能具有敏锐的听觉;长长的爪子和长着锋利牙齿的上下颌表明,它是令其它动物害怕的猎手和杀手;直立的身姿则说明,就那个时代而言,黑瑞龙灵活机敏、奔走迅速。黑瑞龙身体可以长到3至6米长,体重可以达到360至450公斤,它比现代陆地上最大的食肉猛兽狮子和老虎已经大多了。

始盗龙骨架 黑瑞龙
1993年,瑟里诺博士和同事们在他们的第二次月谷考察中,又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几乎完整的新种类恐龙的骨架化石。他们把它命名为始盗龙。与黑瑞龙相比,始盗龙简直就象猫与老虎相比,因为它身长只有90几厘米,还不到1米,体重只有5到7公斤。有趣的是,在始盗龙的上下颌上,后面的牙齿像带槽的牛排刀一样,与其它的食肉恐龙相似;但是前面的牙齿却是树叶状,与其它的素食恐龙相似。这一特征表明,始盗龙很可能既吃植物又吃肉。
始盗龙的一些特征证明,它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恐龙之一。例如,它具有5个“手指”,而后来出现的食肉恐龙的"手指"数则趋于减少,到了最后出现的霸王龙等大型食肉恐龙只剩下两个“手指”了。再如,始盗龙的腰部只有三块脊椎骨支持着它那小巧的腰带,而后来的恐龙当越变越大时,支持腰带的腰部脊椎骨的数目就增加了。
不过始盗龙也有一些特征与黑瑞龙以及后来出现的各种食肉恐龙都一样。例如,它的下颌中部没有一些素食恐龙那种额外的连接装置。再如,它的耻骨不是特别地大。
始盗龙和黑瑞龙在三叠纪晚期的出现,代表了恐龙时代的黎明。
从灵巧的始盗龙到残暴的霸王龙
——食肉的兽脚类恐龙
板龙的天敌——理理恩龙
在三叠纪晚期的河畔湖边的蕨类森林和常绿树丛中,一只板龙正在悠闲地漫步、进食,它没有想到,一场潜伏的横祸已经在附近酝酿着--两只肉食性的理理恩龙正在悄悄地逼近。

理理恩龙
理理恩龙体长将近2米,重达100至140公斤,是那个时候生活的最大的食肉恐龙。它长得很象以后出现的双脊龙--有着长长的脖子和尾巴,前肢却相当地短。此外,理理恩龙还显示了许多早期肉食恐龙的特点,比如说,手上还有5个手指。不过,它的第四指和第五指已经退化缩小了。在以后出现的食肉恐龙中,第四指和第五指根本就不发育。
此时,吃饱了树叶的板龙慢悠悠地走进了沼泽里面,一顿痛饮之后,它心满意足地向岸边走回来。突然,那两只理理恩龙从隐蔽的树丛里猛窜出来,其中一只一下子就咬住了板龙的脖子,另一只也趁势发起攻击。一阵挣扎之后,板龙倒在了被鲜血染红的浅水中。不多久,刚才还是活生生的板龙已经成了两只理理恩龙的果腹美餐。
理理恩龙的这种进攻方式与许多现代的捕食性动物的猎食方式很相似。它们通常在水里袭击猎物,因为那些大型的素食动物在水里运动会变得很缓慢,难以逃脱捕食者的袭击。
腔骨龙
在始盗龙和黑瑞龙发现以前,腔骨龙一直扮演着最早的兽脚类恐龙的角色。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科学家曾经在三叠纪晚期的地层了发现了异常完整而且保存完美的腔骨龙化石骨骼,对它的研究表明腔骨龙确实可以作为早期兽脚类恐龙的代表。

腔骨龙
腔骨龙体长将近2.5米,身体轻巧,骨头的中间都是空心的,这一点很像鸟类。因此,推测它活着的时候体重可能也就是20公斤左右。腔骨龙是标准的两足行走动物,后腿形似鸟腿,十分强壮,看来很宜于行走。它的前肢短,具有适于攀缘和掠取食物的灵活的手。身体以臀部为支点保持平衡,尾巴又细又长。它的脖子也相当地长,前端是结构精巧的头骨。
腔骨龙的头骨狭长,有巨大的颞孔和前眼窝。这些特征已经奠定了整个兽脚类恐龙家族的形态基础。腔骨龙那些侧扁的牙齿深埋在齿槽中,十分尖利,而且带有锯齿。这样的牙齿显露出了腔骨龙的高度肉食性。它们很可能以小型或中型的爬行动物为食。
腔骨龙的腰带显示了典型的蜥臀类特点。肠骨向前和向后扩大,并且与包含了好几个脊椎骨的长长的荐部相连;耻骨从肠骨两侧向前向下延长,坐骨则向后、向下伸展;耻骨和坐骨都较长,而尤以耻骨为甚,它们与肠骨中间通过一种骨质的突起接合,而不是直接连接;容纳球形的股骨头的臼窝(关节窝)是开孔的或叫做穿透式的,这一点是所有恐龙区别与其它爬行动物的特点。
腔骨龙的生活方式可能也代表了兽脚类恐龙的基本适应型式,即习惯于在干燥的高地上生活。就这种地区的生活条件来说,快速奔跑的能力和动作敏捷的特点无论在捕食其它动物还是在逃避敌害方面都是头等重要的。腔骨龙在这方面也奠定了兽脚类恐龙的适应基础。
芦沟龙
大约在2亿零8百万年前,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消灭了许许多多种类的动物。这标志着三叠纪的结束和侏罗纪的开始。

芦沟龙
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大灾难呢?科学家提出了几种解释。也许,因为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也许,因为地球内部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的火山喷发。这些事件都会引起地球上气候的剧烈变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三叠纪时期合而为一的泛大陆慢慢地分解成了一些较小的大陆块,由此引起了地方环境的变化。
不管怎样,在此时当许多大型的爬行动物灭绝的同时,小型的恐龙、小型的陆生鳄鱼类以及似哺乳爬行动物从环境的变化中幸存了下来。其中,恐龙是最重要的类群,因为它们在随后的1亿4千多万年中成为了地球的主宰。同时,地球上植被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长有茂密树叶的长绿灌木和树木开始成为最常见的类型。
我国云南省发现的芦沟龙就是最早出现在侏罗纪早期的食肉恐龙之一。
芦沟龙是一类身体小巧、行动灵活、以两条后腿行走的兽脚类恐龙。那满嘴的小刀状牙齿表明它们是一群凶猛的肉食者。又因为它们的四肢骨骼是中空的,所以科学家把它们叫做虚骨龙类。实际上,三叠纪晚期生活在北美洲的腔骨龙就是一种虚骨龙。
早在1938年,在我国的云南禄丰就发现了这种侏罗纪早期的虚骨龙类。因为当时正值中国人民艰苦进行抗日战争,研究者杨钟健教授就把它命名为芦沟龙。
芦沟龙的个头与一只鸵鸟差不多大小,站立时身高可达1.5米。芦沟龙的头又小又尖,头骨两侧较高的眼眶表明它长有一对又大又圆的眼睛,而且视力很好。芦沟龙长着长长的脖子,这使它在丛林里游荡时能够把头抬得高高的,并且能够靠脖子的弯曲而伸向各个方向,这很有利于它搜寻猎物和逃避敌害。芦沟龙那尖尖的嘴巴里长满小锥子似的尖利牙齿,表明它是一种吃肉的恐龙。芦沟龙以两条长而有力的后腿行走,前肢则较短,可以像"手"一样捕捉其它的小脊椎动物和昆虫。当遇到敌人时,芦沟龙会急速地穿过丛林迅速逃跑,奔跑时尾巴高高地翘起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侏罗纪早期的霸主——双嵴龙
1942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侏罗纪早期地层中发现了一种体形较大的兽脚类恐龙,因为其头顶上有一对薄薄的V字形骨质嵴,科学家把它命名为双嵴龙。

双嵴龙
双嵴龙的身体较为粗壮,头骨高大,颚骨发达,嘴裂很大,满嘴的牙齿像锋利的小刀子一样,牙齿的前后边缘上还有小的锯齿,这些特征显示它可以撕碎任何捕获到的猎物,然后将大块的肉吞进腹中。此外,双嵴龙的头骨上在眼睛后面的部位都有孔,这些孔使为了更好地附着那些牵动颚骨的肌肉用的,因此双嵴龙撕咬的力量一定非常强大。科学家推测,双嵴龙可能是侏罗纪早期生态系统中最残暴、最凶猛的食肉动物。

双嵴龙与古脚类恐龙
埋藏在一起
双嵴龙的后肢粗壮有力,脚上长有利爪,可以用来捕捉、撕裂猎物。2亿年前左右的那段时光里,双嵴龙经常出没在河流湖泊间的高地上或丛林间,追捕着各种各样的素食动物。它们也可能喜欢孤独地生活,有时也可能会隐蔽在不易被发觉的地方等待时机偷袭猎物,甚至它们还可能像现代的鬣狗一样以由于各种原因死去的动物的尸体和腐肉为食。
我国在云南省晋宁县也发现过双嵴龙的化石。
1987年8月,云南省昆明市博物馆恐龙发掘队在晋宁县夕阳乡发掘出了一具属于古脚类的云南龙的化石。不迳而走的消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前来观看。这里的老百姓都是彝族同胞,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恐龙。但是当他们看到一块块化石的时候,一些人觉得这种骨头形状的石头似曾相识。有的人告诉发掘队说,在夕阳乡的木杆榔村的山坡上也见过这样的石头。
发掘队跟随着报信的人来到木杆榔村,那里果然有一串恐龙的脊椎骨出露在一个小冲沟里。他们决定在这里进行发掘。几天后,一个触目惊心的场景出现了。原来这里竟然有两条恐龙!而且,是两条完整的恐龙骨架扭在一起,其中一条是古脚类恐龙,而另一条却是食肉的双嵴龙,后者的大嘴正好咬在前者的尾椎骨上。科学家根据化石的这种埋藏状况推测,这两条恐龙的死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它们在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中两败俱伤而双双死去;再一种可能就是古脚类恐龙已经死去多日,尸体上的肉已经腐败变质了,而饥肠辘辘的兽脚类只管填饱肚子,没想到却因吃了腐败变质的古脚类恐龙肉而中毒身死。从二者平静的姿势来看,后一种可能性甚至更大些。
中国双嵴龙是侏罗纪早期最大的食肉恐龙,身长将近4米,嘴巴又尖又长。它的上颚的前部有一个裂凹,使得前上颚骨能够活动。科学家推测,它最喜欢吃的大概是其它动物的内脏,因为它的尖嘴可以伸进动物尸体的腹腔中,而头顶上那两块薄板状的冠状嵴可以在头伸进尸体的腹腔时起到支撑腔壁的作用。
双嵴龙也是环特提斯海动物群的成员之一,因此全世界发现的种类都大同小异。它们的化石在现代的南极洲也有发现,说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在当时可是一个温暖的恐龙天堂。
并踝龙
食肉的兽脚类恐龙也度过了三叠纪末期的大劫难,并在侏罗纪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津巴布韦发现的生活在2亿年前的并踝龙就是在侏罗纪早期的地球上称王称霸的一种兽脚类食肉恐龙。

并踝龙
并踝龙的身长大约有3米左右,体重不到20公斤。其长相和特征都与发现于美国西南部的腔骨龙差不多,身体纤细,骨骼中空,长长的腿像鹤腿一样。它长有弯曲而锋利的尖牙以及三个指头的善于抓掠的手。尾骨显示它的尾巴也相当长。
科学家在津巴布韦发现了两个类型的成年并踝龙骨骼化石,一类比另一类大出约15%,而且也更重些。科学家因此推测,这表明并踝龙的雌雄个体之间存在这样的两性差异。
与后期的巨大食肉恐龙相比,并踝龙似乎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是在它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生境中,还没有什么其它的动物是它的对手。不过,这种总是令生活在一起的其它动物胆战心惊的霸主也有倒霉的时候。当大自然发生了某种不可预测的灾害的时候,它们也同样逃脱不了。
1972年,古生物学家米歇尔博士正循着一条大象通道向赞比西山谷中的一条河边走去。忽然,一个出现在他眼前的情景使他毛骨悚然。那是一个由2亿年前发生的灾害造成的恐龙骨头堆,许许多多并踝龙的遗骨惨不忍睹地摊在被风化剥蚀后的地面上,遗骨中包括有成年个体的完整骨架,也有幼年个体的完整骨架。这些化石埋藏在细砂岩中,表明当时它们死在沙丘上。米歇尔博士认为,它们被一场突发性的洪水一下子淹死的。
米歇尔博士复原的故事发生在2亿年前。那时侯的某一天,正当老老少少一大群并踝龙从一片沙土飞扬的平原上走过的时候,突然间天上降下了倾盆暴雨,一场突发性的洪水从山里奔腾而出,平原很快就变成了一片泽国。并踝龙们惊慌失措地在洪水中游泳,试图逃离危险,无奈洪水太凶猛了,没等到这些并踝龙找到避难所,它们就全部被淹死在滔滔的水流里。几天后当洪水退去,平原上多了一层被这场洪水新冲来的沙子,而沙子里面掩埋了无数并踝龙以及其它不幸的生物的尸体。2亿年来,地下的矿物不断地渗入这些遗体的骨头里面,把它们变成了化石保存下来,从而使科学家有了研究它们的机会。
这些化石保存得太好了,以至于还能看出原来血管在身体里穿行而形成的沟槽结构,也能看出原来的肌腱附着在骨头上的痕迹。南非的另一位科学家阿努苏拉-琴萨米博士在显微镜下研究了这些化石,结果大大地丰富了对于恐龙的生长、运动、能量利用以及它们的死亡与变成化石等过程的了解。
对并踝龙以及同一地点发现的长椎龙化石骨骼标本的研究还为解决一个长期以来吸引着科学家兴趣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个问题就是,一些恐龙是热血动物(也称为恒温动物)吗?观察发现,并踝龙和长椎龙的骨骼有像树干里的年轮那样的生长环,而在动物中,生长环往往是像爬行动物这样的冷血动物的标志。
热血动物和冷血动物在行为上有什么区别呢?像哺乳动物和鸟类这样的的热血动物具有保持体温恒定的代谢机制,热血动物必须具有能够维持长时间快速运动的良好耐力。因此,热血动物就需要大量的食物来提供这样大的能量消耗的需要。冷血动物控制体温的方式是靠诸如在阳光下和阴影里变换其位置等一些特定的活动。一只冷血的恐龙需要的能量是相当低的。
侏罗纪早期的最大食肉者——酷龙
我们说双嵴龙是侏罗纪早期的霸主,是因为它们是活跃在各个大陆上的大型食肉恐龙,威慑着当时世界上各个角落里的其它动物,甚至包括现在是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不过在南极洲,双嵴龙的霸主地位恐怕要让位了,因为那时侯的南极洲还生存着一种更大的食肉恐龙——酷龙。

酷龙
侏罗纪早期时候的南极洲可不是今天千里冰封的这个样子。当时,南极洲在地球上的位置更加靠北,气候温暖湿润。
由于恐龙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因此科学家早就坚信恐龙也一定在南极洲生存过。但是,直到1986年,科学家才在南极洲发现了恐龙的化石证据。如今被冰雪覆盖的山峦下面埋藏的这些恐龙化石为科学家研究食肉恐龙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提纲了新的线索。
1991年夏天,美国科学家哈墨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在距离南极点400公里的科克帕特里克山进行考察时,在地下发现了一种当时无人所知的巨大的食肉恐龙化石。这种食肉恐龙的头上长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嵴冠,看上去有点儿向孔雀头上美丽的冠子,好酷!不过,这种恐龙的嵴冠不是孔雀那样的羽毛冠子,而是由骨骼的突起形成的。科学家给这种恐龙命了名,拉丁文原意是“寒冷地区长嵴冠的龙”,本馆馆主龙子把它意译为“酷龙”,一方面取“寒冷地区”气候“严酷”的意思,另一方面也取“嵴冠与众不同”因而很“酷”的意思。
酷龙身长7.62米,体重大约可以达到680公斤。在南极洲还发现过两种食肉恐龙,一种与曾经生活在北美洲西部的小型的腔骨龙很相似,另一种就属于侏罗纪早期的第二大食肉恐龙--双嵴龙。测量表明,酷龙比世界上最大的双嵴龙还要长1.5米。
对酷龙以及其它的食肉恐龙的研究表明,在侏罗纪的时候,食肉恐龙已经向大型化和行为的复杂化的方向进化了。酷龙和双嵴龙的嵴冠就很可能是在交配行为中起异性吸引或同性竞争作用的。像现代的许多动物一样,很可能只有雄性个体才长有这样的嵴冠。当然,这些嵴冠也有可能起到吓唬敌人的作用。
如果嵴冠的作用确实是用于交配行为,那么,腔骨龙这样的没有嵴冠的食肉恐龙靠什么来进行类似于“求爱”这样的社交行为呢?科学家推测,腔骨龙很可能是靠改变皮肤的颜色来向异性求爱的。其它的一些恐龙则可能以鸣叫的方式来进行社交。
科学家是怎样得出这些关于恐龙社会行为的推测的呢?实际上,他们是根据对许多现代动物的观察。仅仅作为性显示特征的身体形状在现代动物中是很普遍的。例如,雄鹿长有形状复杂的大角,当它们抬头鸣叫时将这样的大角展露出来以赢得雌鹿的青睐。
作为恐龙的近亲,现代鸟类颜色展示的特征和行为。例如,当雄孔雀想要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力时,它们就张开并抖动它们那绚丽多彩的尾羽跳跃。而酷龙呢,则很可能像蓝雀那样,当与竞争者争夺领域的时候就把头向前伸,显示出它那酷毙了的嵴冠告诉对手:“这里是我的地盘儿!”
许多现生的爬行动物也有颜色显示行为。蜥蜴的雌雄个体之间看上去经常不一样,这使得它们在交配季节能够彼此容易地辨别性别。通常,雄性个体都比雌性个体色彩更加漂亮。
哈墨博士发现酷龙的时候曾经想起了一个名叫艾尔维斯的滚石歌星梳的那个张扬个性的头型,因此开玩笑地把酷龙叫做“艾尔维斯龙”。
在科克帕特里克山,哈墨博士和其他的科学家一起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在酷龙的化石骨头里面找到了一些类似于腔骨龙那样的小型食肉恐龙的牙齿!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当时一些小型的食肉恐龙在啃食死去的酷龙的肉的时候折断了一些牙齿。酷龙在当时的世界里是最具震慑力的捕食者,可是它们却也可能反过来成为较小的捕食者的腹中之物。难道身长7米多的酷龙还打不过小小的腔骨龙吗?这个问题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充分的证据来解答。
您对恐龙感兴趣吗?如果感兴趣,而且如果您还只是一个青少年的话,您就有机会成为一个古生物学家,从而寻找恐龙化石证据来解答这个问题。即使您已经因为有了一个很好的其它职业,也可以在渡假期间参加以后本博物馆组织的恐龙科学考察旅行,您将有机会与恐龙专家一起去寻找和发掘化石,您发现的化石没准真能解决一些这样那样的千古之迷呢。
大山铺的霸主——建设气龙

建设气龙
建设气龙在大山铺的恐龙动物群中个体不少于6个,其中有两具较完整的标本被保存在埋藏厅内。气龙的正型标本为一缺失头骨的不完整骨架,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骨架体长约为4米。
建设气龙是中侏罗世形态特征显得原始的一类肉食性恐龙。它的头骨轻盈,牙齿侧扁,呈匕首状,前后缘上有小锯齿;前肢退化,常用粗壮的后肢行走,奔跑灵活。它是大山铺恐龙动物群中的霸主。
奇特的古脚类恐龙
最早的素食恐龙——板龙
就在那些最早的恐龙--那些小型的肉食者--出现后不到1千5百万年以后,以植物为食的素食恐龙也在距今2亿1千5百万年前开始出没在河畔湖边的蕨类森林和常绿树丛中。那个时候在地质学上仍然属于三叠纪晚期,这些素食的恐龙已经长得相当巨大,已经成为了当时那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但是,在后来的1亿多年里,素食恐龙还将长得更大。

板龙 板龙以前肢攀树取食高树上的叶子
板龙就是这些最早的素食恐龙中的最重要代表。这种恐龙身长可以达到6至8米,体重有1到2吨。它们属于古脚类。
板龙的头骨很结实,但是与这么大的身体相比却显得很小。相应地,嘴也很小,也就是说,上下颌很小。它们的颌骨上长有许多树叶状的小牙齿,这些牙齿又扁又平,只是边缘有一些小锯齿,可以很好地用来撕咬植物,却显然无法有效地咀嚼咬进口中的植物性食物。那么,它们怎样来消化足够的食物来提供如此大的身体的营养和能量需求呢?原来,像许多素食的鸟类一样,它们依靠的是嗉囊。板龙的嗉囊可不小,比一个篮球还要大。而且,嗉囊里还有胃石,可以容易地将吞下的硬植物磨碎。
在欧洲中部许多采石场的三叠纪晚期岩层里,出土了几十具恐龙的化石骨架,这些恐龙几乎是清一色的板龙。许多板龙化石保存了完好无损的大腿骨,而且这些大腿骨经常是直立在岩层中的。这种不寻常的姿势暗示,这些恐龙死的时候是站立着的,而且这种站立的姿势在其死后还保持着。不知什么原因支持着它们没有倒下。也许,它们是被当时的淤泥险下并粘牢在这样的位置上了,而这些淤泥在亿万年后变成了泥岩。
板龙的后腿比前肢长而强壮,因此科学家推测它们依靠后腿来支撑它们那可达2吨重的身体并行走,头部和前肢的重量则由重重的尾巴来平衡,而它们那由大又重的胃部则差不多位于身体重心的位置上。
板龙的前肢可能有几种用途。粗壮的前爪有一个拇指和其它四个一般的手指,拇指上长着一个顶端尖尖的大指爪。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个拇指上的大爪子是用来防御敌害的,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是用来从树上或灌木上抓握食物的。也许,这两种工作兼而有之。
但是与那些食肉恐龙相比,板龙的前肢又显得粗壮多了。因此,也有一些科学家推测,板龙已经开始趋向于四足行走了。不过,当它们要取食较高的树上的叶子时,它们可以用后腿支撑在地上,而用前肢攀爬着树干以够着高处的树叶。
由于板龙骨架经常是被成群发现的,许多科学家推测,这种动物是结成小群生活的,就像现代的河马和大象那样。
云南龙
侏罗纪之初,在地球上的各个大陆上都生活着许多类型的恐龙,由于这些恐龙在各地的面貌大同小异,因此被称为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

云南龙
在这个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中,生活过一类以发现地--我国云南省命名的云南龙,它们是侏罗纪刚刚开始就出现的一种古脚类恐龙。
云南龙长有一条长长的脖子,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令人惊奇的是,云南龙的牙齿非常奇怪,身为古脚类恐龙,它的牙齿却长得非常像一种蜥脚类恐龙--腕龙的牙齿。云南龙长有60多颗牙齿,这些牙齿不仅形状像蜥脚类恐龙的牙齿,而且连磨蚀的方式都与蜥脚类恐龙相像。这种情况很可能正是蜥脚类恐龙起源与古脚类恐龙的证据之一。
禄丰龙

许氏禄丰龙
禄丰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脚类恐龙之一,在分类上属于古脚亚目板龙科。它体形轻巧,有小而不太伸长的头骨,眼眶圆大,尾巴健壮,手和足的第一指(或趾)特别发育;它的口中上下至少有25个牙齿,这些牙齿形状与树叶相似,前后边缘有微弱的锯齿。禄丰龙前肢并不很短小,不像典型的两足行走的恐龙,它可能具有有限的四足行走的能力。禄丰龙生活在湖泊岸边或沼泽地区,可能是一种杂食性的恐龙。

巨型禄丰龙
禄丰龙发现于我国云南省禄丰县,现在已经发现有许氏禄丰龙和巨型禄丰龙两种。
许氏禄丰龙从头到尾长约6米,站立起来身高超过2米。它的头小,嘴部尖尖,鼻孔呈正三角形,眼眶挺大。生长牙齿的齿骨又细又弱,上牙大约有27颗,下牙有20颗,呈扁平的叶子形状,前后边缘还都有锯齿。许氏禄丰龙的脖子挺长,有10个颈椎(脖子部位的脊椎骨)。它的背椎(背部的脊椎骨)有14个,荐椎(腰部的脊椎骨)有3个,尾椎(尾巴上的脊椎骨)有45个。它的颈椎和背椎都相当粗壮。许氏禄丰龙前肢短,后肢长而且粗壮;前后足都有5个指(趾)头,后足的趾骨比前足的指骨强壮;前后足的第一爪都发达。由此推测,它活着的时候可以用后足站立和行走,尾巴拖在地上起平衡作用。在觅食或休息的时候,它也可以前肢着地。
巨型禄丰龙骨骼结构与许氏禄丰龙极为相近,只是个体明显地比许氏禄丰龙大,显得较为笨重。
长椎龙
大约2亿零8百万年前,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消灭了许许多多种类的动物。这标志着三叠纪的结束和侏罗纪的开始。
长椎龙
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大灾难呢?科学家提出了几种解释。也许,因为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也许,因为地球内部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的火山喷发。这些事件都会引起地球上气候的剧烈变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三叠纪时期合而为一的泛大陆慢慢地分解成了一些较小的大陆块,由此引起了地方环境的变化。
不管怎样,在此时当许多大型的爬行动物灭绝的同时,小型的恐龙、小型的陆生鳄鱼类以及似哺乳爬行动物从环境的变化中幸存了下来。其中,恐龙是最重要的类群,因为它们在随后的1亿4千多万年中成为了地球的主宰。同时,地球上植被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长有茂密树叶的长绿灌木和树木开始成为最常见的类型。
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在2亿年前就是这样一种侏罗纪早期的景观。当时的津巴布韦几乎是一片不毛的沙漠,光秃秃的沙丘覆盖在许多地区。但是,各种植物--从矮小的蕨类到高大的针叶树,依然顽强地生长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当然,各种动物也在“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的主角当然是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恐龙。长椎龙就是这些恐龙当中属于古脚类的一种。
长椎龙是一种结构轻巧的中型恐龙,身长4到5米,体重不到200公斤。它们的头右小又窄,眼睛和鼻子却挺大,所以,它们的视觉和嗅觉肯定很灵敏。它们的牙齿当中,一些有沟槽,另一些却很扁平。它们的上颌很独特,向前突出得超过了下颌,因此,它们的下颌很可能有一副鸟嘴一样的喙覆盖在骨骼的外面。
长椎龙不仅曾经生活在非洲南部,在美国的亚利桑那也发现了它们的化石。它们是古脚类恐龙的重要代表。
长椎龙
大约2亿零8百万年前,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消灭了许许多多种类的动物。这标志着三叠纪的结束和侏罗纪的开始。
长椎龙
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大灾难呢?科学家提出了几种解释。也许,因为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也许,因为地球内部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的火山喷发。这些事件都会引起地球上气候的剧烈变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三叠纪时期合而为一的泛大陆慢慢地分解成了一些较小的大陆块,由此引起了地方环境的变化。
不管怎样,在此时当许多大型的爬行动物灭绝的同时,小型的恐龙、小型的陆生鳄鱼类以及似哺乳爬行动物从环境的变化中幸存了下来。其中,恐龙是最重要的类群,因为它们在随后的1亿4千多万年中成为了地球的主宰。同时,地球上植被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长有茂密树叶的长绿灌木和树木开始成为最常见的类型。
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在2亿年前就是这样一种侏罗纪早期的景观。当时的津巴布韦几乎是一片不毛的沙漠,光秃秃的沙丘覆盖在许多地区。但是,各种植物--从矮小的蕨类到高大的针叶树,依然顽强地生长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当然,各种动物也在“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的主角当然是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恐龙。长椎龙就是这些恐龙当中属于古脚类的一种。
长椎龙是一种结构轻巧的中型恐龙,身长4到5米,体重不到200公斤。它们的头右小又窄,眼睛和鼻子却挺大,所以,它们的视觉和嗅觉肯定很灵敏。它们的牙齿当中,一些有沟槽,另一些却很扁平。它们的上颌很独特,向前突出得超过了下颌,因此,它们的下颌很可能有一副鸟嘴一样的喙覆盖在骨骼的外面。
长椎龙不仅曾经生活在非洲南部,在美国的亚利桑那也发现了它们的化石。它们是古脚类恐龙的重要代表。
安琪龙
尽管,安琪龙早在1818年就被发现了,但是直到1885年,科学家才认识到它是一种恐龙。
安琪龙
安琪龙长着一个近似于三角形的脑袋,一个细长的鼻子。它的牙齿呈钻石形,似乎很适合于取食树叶。安琪龙的脖子、身体和尾巴都显得较长,它那又长又窄的脚上长着带有弯曲的拇指的大爪子,这样的爪子很可能是用来挖掘植物的地下根茎的。
安琪龙的前肢长度只有后肢长度的三分之一,所以,它很可能象板龙一样,平时大部分时间里用四足行走,但是能够靠后肢站立以便够着食物。  安琪龙生活在侏罗纪早期,它们的化石发现于美国和非洲南部。
庞然大物蜥脚类
“世纪之交”的绝灭、生存与进化
大约在2亿零8百万年前,一场神秘的世界性灾难造成了许多生物的绝灭。这场灾难宣告了三叠纪的结束和侏罗纪的开始。

大山铺恐龙发掘现场
引起这场大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科学家提供了几种可能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可能是由于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也可能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当时地球的气候产生了剧烈的变化,进而造成了生物的大灭绝。另一种解释认为,盘古古陆在那个时候的瓦解引起了分裂开的各个大陆块发生了地区性的环境变化,进而造成了生物的大灭绝。
不论原因是什么,结果是许多大型的爬行动物绝灭了,而许多种的小恐龙、小的陆生鳄鱼和似哺乳爬行动物度过了灾难,幸存了下来,而且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地演化、发展了下去。
在这些幸存者当中,有一支进化的路线指向后来的极度巨型化方向,这就是蜥脚类家族。
蜥脚类恐龙家族最初肯定是在侏罗纪的早期由某种古脚类恐龙进化而来。可是,由于侏罗纪早期的陆栖脊椎动物的化石特别贫乏,我们对当时蜥脚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的细节还知之甚少。造成这种化石极度贫乏的原因可能有许多,但有一个原因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侏罗纪开始的时候地球的海域扩大了。海域的扩大使浅海侵入了许多大陆的内地,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海侵。相反,在地球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也曾经发生过海域缩小,原来的浅海底暴露出来成为陆地的情况,这种情况则称为海退。就在侏罗纪早期的海侵淹没了许多原来三叠纪晚期的陆地的同时,侏罗纪的陆地本身又在很广阔的区域内存在着大面积的沙漠环境,这一点可以由北美洲西部广泛分布的侏罗纪早期地层都是古老的沙丘堆积而得到证明。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动物的生存要面临许多不利的问题,动物死后的埋藏和化石的形成也同样不利。
侏罗纪中期世界性的陆相地层和陆生脊椎动物化石贫乏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但是在我国四川省自贡地区,大自然却留下了一块埋藏着丰富历史遗物的风水宝地,这个地方叫做大山铺。

蜀龙
大山铺的岩层中埋藏有许多具完整的素食恐龙化石骨架,也同时埋藏了许多巨大的针叶树的树干化石。这些恐龙化石告诉了我们许多过去不知道的大型恐龙(尤其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的种群状况。这些恐龙生活在水源充足的低地森林里,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环境使它们的身体长到了非常巨大的地步。尤其是那些长脖子的蜥脚类恐龙,可以伸长脖子取食到其它的动物都够不着的高高的树顶上的叶子。
这些蜥脚类恐龙包括蜀龙、酋龙和娥眉龙等许多种类。如此众多的种类发现于同一地点同一时代的地层中,说明蜥脚类恐龙在侏罗纪中期已经分化出了许多进化分支,因此也说明这一大家族的起源时间肯定在早于侏罗纪中期的时代里。
昆明龙——最早的蜥脚类恐龙之一
在侏罗纪的恐龙世界里有一类巨型的恐龙。它们是吃植物的,生活在广阔的原野上,这就是晰脚类恐龙。

昆明龙
它们是由三叠纪的古脚龙和侏罗纪早期原始的蜥脚类恐龙经过长期的适应而进化、发展而来的。它们在侏罗纪的晚期异常繁盛,体型发展到了顶点,身长可达30多米,体重将近100吨。有的科学家估计,在北美生活的超龙,体重就可达到100吨。正是由于这些巨大的晰脚类恐龙的出现,才使恐龙被誉为是所有地质时代中动物王国里的“巨人”,是最大的陆生动物。
原始的蜥脚类恐龙在侏罗纪早期就出现了,但是那时候它们还是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发现的化石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少,只发现于非洲的津巴布韦、印度的孔塔和我国云南省的武定盆地,典型代表有印度的大足龙和我国的昆明龙。这些原始的蜥脚龙恐龙四足行走脖子和尾巴都较长,身体构造差不多就像是放大了的古脚类恐龙似的,头骨和牙齿的性状显示它们以植物为食。科学家也确实认为,这些蜥脚龙恐龙是从三叠纪的某种古脚类恐龙进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