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相机使用心得---焦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41:04
相机使用心得---焦距(2010-07-27 13:30:00)  

文/杨超

 

六、焦距

    焦距是镜头自身拥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每一颗成品镜头都有特定的焦距,焦距的数值都以数字的形式标示在镜头上。在镜头命名上,往往用焦距和光圈的数值结合,使所命名镜头的性能一目了然。如;蔡司Distagon 2.8/35mm T*镜头,这里的2.8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35mm就是指镜头的焦距。再如:尼康 AF-S DX VR Zoom-Nikkor ED 18-200mm F3.5-5.6G (IF) 镜头,这里的18-200mm表示这颗镜头是一款变焦镜头,包涵了从18mm到200mm内的所有焦距(这已经属于大变焦了),F3.5-5.6表示随着焦距的变化,此镜头的最大光圈也从18mm广角端的3.5变到了200mm长焦端的5.6。

    在摄影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焦距的概念我一直是一头雾水。现在回头来看,在很大程度是我自己把焦距这个词神秘化了。这有点象买电视机,我们不用去管液晶画素玻璃层内的液晶分子是如何呈现丰富的色彩的,也不必去深究LCD与PDP孰优孰劣,电视机买回来后,我们只要会自己搜台、调台、调整亮度和音量,会接DVD和游戏机,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电视机使用者了。

    所以,对于焦距的光学原理,我们不必去作很深刻的研究,只要学习一点焦距的基础知识,能够了解如何利用焦距来完成拍摄就够了。

    相机的镜头就是一大组透镜,在镜头内部又分成几小组,每个小组又由若干片透镜组成。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穿过镜头时,会汇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组光学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由于定焦镜头结构相对简单,光素质一般都比较高,所谓“定焦无弱头”。变焦镜头由于结构复杂,在光学素质上往往差一点,但使用方便。

   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CCD、CMOS)或者是老式相机的胶片就处在这个焦点附近的平面上。为什么是在焦点附近的平面上,而不是正好在焦点所在的平面上呢?因为镜头成像时,最清晰的像到镜头光学中心的距离(像距)一般不等于焦距,也就是说最清晰的像一般不会正好落在焦点上,还由于我们照相时,被拍摄的物体与相机的距离总是在变化的,有时离得远,有时离得近,像距不总是固定的,这样,要想照得到清晰的影像,就必须随着物距的不同而改变感光元件到镜头光学中心的距离,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调焦”或者“对焦”。

    在镜头上,一般都会有变焦环和调焦环。定焦镜头因为焦距固定,没有变焦环,但也有一个调焦环。在焦距设定好时,慢慢转动调焦环,就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了。虽然现在的数码相机配备的都是自动镜头,可以实现自动调焦了,但这个调焦环却一直都保留着。

    数码单反相机的CCD/CMOS尺寸与传统135胶片相机的35mm胶片的尺寸一样大小的属于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全画幅数单反码相机做工精良、价格昂贵。我们一般使用的数码单反相机的CCD/CMOS大都属于APS-C规格,即CCD/CMOS尺寸比传统135胶片相机的35mm胶片的尺寸小一些。因为感光元件变小了,配合同样的镜头,APS-C数码相机的视角要比135相机视角要小,视角的减小可以等同于焦距的增长(视角和焦距成反比),所以,使用APS-C数码相机还要了解一个概念--“焦距转换系数”。一般这个系数为1.5,就是说焦距是50mm的镜头,用在APS-C数码相机上,焦距就变成了50mm乘以1.5,等于75mm。18mm-200mm镜头的焦距就变成了27mm-300mm。

    从摄影原理来说,焦距越小(广角)则视野越宽,景深越长,照片可以容纳的景物的范围也越广;而焦距越大(长焦)则视野越窄,可以拍摄到很远的物体。同时,焦距越大,景深也越浅,可以配合大光圈拍摄背景虚化的人像特定,以实现突显靓丽主体的效果。

    在拍照时,有时会出现镜头离拍摄太近而不能对焦的情况。这是因为每个镜头都有它的“最近对焦距离”,镜头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如果小于“最近对焦距离”,那镜头就不能实现对焦了。如尼康AF-S VR Micro Nikkor ED 105mm F2.8G (IF) 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31cm,尼康AF-S DX VR Zoom-Nikkor ED 18-200mm F3.5-5.6G (IF) 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50cm。自己镜头的这些数据都是要记清楚的,以免在使用时发生不必要的误会。